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之研究
2019-03-15王云云
王云云
摘 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学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所提出的,也是语文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地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一基础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很多的教学领域中都提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且教育学者都一致认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包括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并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优化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是小学语文中的基础部分,传统的识字模式是“先识字,后读书”,现在可以通过“边读书,边识字”来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可以对汉字的音、形、义和识、写、用分步提出要求并定量的有师指导和不定量的独立识字相结合。具体的教学步骤分为下面几部分来进行:首先是通过课外的阅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识字工作,重点解决了“识”的问题,并能将其印象深化,更加深层次地掌握;其次,通过写字课中完成识字的巩固工作,在写字课中学习汉字的书写规律,重点解决“用”的问题,在用中识字。这几条途径不是彼此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复线交叉进行。阅读课和写字课,作文课形成一个识字、写字、用字的有机整体,最后达到识、写、用的统一,完成识字任务。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水平,不失时机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加强口头语言训练,对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能力的迁移,一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会直接影响、促进另一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思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渗透,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插入相关的教学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外部资源,对学生实现情感的渗透和表达,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要义,能够结合自身感想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提出要求。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与象共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课文讲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动物园进行参观,并且鼓励学生发现大象的行为特征,如此一来,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对其情感的体验就更加丰富立体了。学生不应该只学习到课文的表面含义,而应该对教材更深层次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挖掘,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此教材中,作者想要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培养自身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在教师引导进行教学实践参观的過程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现状,并且对各种物种的生存现状也要有整体性的认知。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在进行相关文学表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对教材整体情感脉络的认知展开论述,学生的自我认知会更加清晰,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应该更好地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课文的情感来熏陶学生,进行培养工作。
三、集“思”为辅,完善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勤“思”来进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所谓的“思”即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性表达的过程中,“思”的过程尤为重要,因为“思”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是学生对自身表达能力进行定位的过程。在“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挖掘自己对某一文本的理解能力,能够促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从而在表达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进行。
例如,在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思”,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从而进行完整的表达。在教材诗文《己亥杂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思考,领悟出作者对社会政治的感慨,从而揭露文章主题和对缺少改变社会现状的政治人才的悲愤之情。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基础性讲解,实现学生对课文深度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充分解决问题,在充分领悟课文内核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来询问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后感受,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深度思考自主进行表达,充分体现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在教师的工作中,要时刻注重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在“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表达,且通过“思”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经验也会更加丰富,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不论是在阅读表达的理解中,还是在作文的写作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都占据非常关键的比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促进学生“思”的形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中单纯的理论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教育需求,小学语文更应该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点下进行社会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并用创新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来开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2]沈荣.核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必然的实践取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