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2019-03-15叶景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感恩活动设计

叶景芳

〔关键词〕活动设计;感恩;团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44-03

【活动理念】

学会感恩,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还会让生活变得和谐美好。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优越,再加上大多还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受尽宠溺,自我意识强,总是习惯被给予和享受,忽视了父母的爱,老师、同学的爱,忽视了身边的美好,并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得到,忘记了感恩,他们的感恩意识极其匮乏。所以,在小学阶段有计划地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活動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所蕴含的意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去常常感受它。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老师或其他人、自然等生活所得的感恩之情。

3.行为目标:学会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恩,让感恩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寻找需要感恩的对象以及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难点:让感恩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每人一份:我的重要他人、感恩树、感恩存折;

2.小组讨论用的感恩行动叶片六张;

3.课件PPT,视频、相关图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抓手指游戏

1.宣布游戏规则:按小组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右手张开,左手握拳,然后伸出一个手指头抵在左侧同学的手掌心。听到老师指定的“感恩”一词时抓住临近同学的手指,同时避免别人抓住自己的手指。

2.教师朗读故事,学生反应。

五千多年前,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圣者,他的门徒问:“人类最大的罪是什么?”圣者说,人类最大的罪是“不感恩”,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与付出,孩子认为理所当然,不知感恩;人们对自己的服务与付出,自己认为理所应当,不知感恩;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也都认为是理所当然,不知感恩。这才是人类最大的罪。世间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感恩。

3.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出主题“感恩”,并让学生感受曾经认为的理所当然。

二、团体转换阶段:我的重要他人

1.让学生在纸上写下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五个人,闭上眼睛,在轻音乐的背景下,跟随老师的指导语进行想象。现在,我们要做另一半了。如果说,前面这一半还有温暖的回忆和惊喜的发现,那么,现在有些残酷,请你做好足够准备。糟糕!你的生活中出了一点意外。生命中重要的五人必须舍去一人,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划去一个,划完之后,请把你手中的纸笔放下,感受一下自己的体会。现在生活中又出现了意外,你不得不再失去一位,请拿起笔划去一个,最后再划去一个。静静地体会一下。

2.分享内容:

你最后剩下的是谁?在划掉这些你曾经拥有的重要他人时,你是什么感受?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3.心理还原: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刚才只是一个游戏,现实中这些人都还在,这些我们失去的重要他人又一个一个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去感受他们和你在一起的感受。这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珍惜他们,感恩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划去重要他人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平时对这些人的不珍惜,不知感恩,心理还原原则让他们重新去感受拥有重要他人的温暖,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三、团体工作阶段

(一)感恩于心——请在感恩树上补上你想感恩的人

1.感恩就是因为有你,心存感激,我们一路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爱与帮助,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需要感恩的是谁,为什么要感恩他?请大家填在感恩树上。

2.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内先自由轻声分享。

4.选3~4位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体验,学生们不难找出要感恩的人,让他们写出感恩的人以及因为什么而感恩,激发他们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真切的感恩之情。

(二)回报于行——小组讨论对五类重要他人的回报大行动

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这么多需要感恩的人,我们如何采取感恩大行动呢?现在分类进行讨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

2.用小组认领,讨论汇报的方法,写在感恩叶上。

小组一:感恩父母行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给他们捶背、倒开水、学习上主动不让他们操心、为他们准备生日礼物……

小组二:感恩老师行动:完成该做的作业、上课积极举手、帮老师收发作业、给老师送贺卡、为老师打扫办公室……

小组三:感恩同学行动:借给同学需要的东西、教他们做作业、下课陪同学玩、赞赏同学好行为、安慰受伤的同学……

小组四:感恩朋友大行动:分享好吃的给朋友、帮助朋友提高成绩、在他伤心的时候陪伴他、送书给朋友、为朋友过生日……

小组五:感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们好吃的、为他们捶背按摩、陪他们出去走走,锻炼身体、讲故事给他们听……

3.小组汇报交流,并把感恩叶贴到黑板的感恩树上。

4.小结:看着满满的感恩大行动,大家的感受是什么?老师感到满满的幸福。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整个社会都会感到满满的幸福。其实,我们还有一类令人感动且感恩的人,他们是谁呢?请看视频。

设计意图:真正的感恩要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小组分组讨论感恩大行动,让学生们知道如何表达感恩。而对另一类人的引题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更是延伸了对感恩的宽度。

(三)爱心传递

1.看视频:一杯牛奶=手术费

讨论:还有一类人我们也特别需要感恩,他们是谁呢?是的,给我们帮助的陌生人,举手之劳,却可能成为他人重要的生活转折点。我们社会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陌生人。

2.欣赏温暖他人的图片,让学生分享感受(配乐:《感恩的心》)

3.说一说你曾经受到陌生人帮助或帮助了陌生人的事,并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4.小结:我们每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天使,把爱传递出去,温暖整个世界。

设计意图:对有恩于我们的亲朋好友表达感恩是大家所认可和熟悉的,但是陌生人之间的互相温暖或许是学生们认识的一个薄弱点,通过视频故事,拓宽感恩的宽度,我们也可以成为爱的天使,去温暖他人。

四、团体结束阶段:感恩存折——养成感恩习惯

1.分享收獲:这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感恩存折:同学们,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把这份感恩的种子播撒,使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所以我们可以把感恩事件存在自制的感恩存折里,将每一天所发生的值得感恩的人或事,记在一张彩色的纸上,写好后折叠成千纸鹤,可以装进瓶子里,也可以用线穿成风铃等,让这份感恩的心化作美丽的精灵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是要记住哦,可以和家人约定一个“感恩时刻”,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老师每两周也会安排一个“感恩时刻”,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

设计意图: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感恩存折”的作业,让学生在感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意识和行为,养成感恩习惯。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从抓手指游戏导入,让学生参与其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并很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感恩;运用心理游戏——我的重要他人,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拥有的人的珍贵,进而感恩这些经常被忽视的人;回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列出需要感恩的人,并想想为什么要感恩;采用组内相互合作,充分调动小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恩并把感恩转化为行动这一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然后通过“一杯牛奶”的视频,和温暖人心的图片,引发在困境中对陌生人的举手之劳的感恩之情。最后通过把感恩存入“感恩存折”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这份感恩之心无限延伸,让感恩生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让感恩与人同在,从而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

整节课的活动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氛围良好,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也有了感恩意识,并积极把感恩行动实施于日常的生活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云溪小学,衢州,324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感恩活动设计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宽容 守信 感恩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