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生羞耻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2019-03-15齐春辉张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羞耻感攻击行为

齐春辉 张振

〔摘要〕为探讨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在中专生羞耻感与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信任信念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和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对228名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羞耻感与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自我控制显著正相关,而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羞耻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专生的攻击行为;羞耻感通过“人际信任→自我控制”中介链间接影响攻击行为。结论:人际信任、自我控制在中专生羞耻感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关键词〕羞耻感;人际信任;自我控制;攻击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04-04

一、引言

中学阶段是青春期发展的关键阶段,身心发展的失衡容易滋生中学生的攻击行为[1]。攻击行为(Aggression)是指个体在一定情绪与生理唤醒状态下,任何旨在伤害他人且对方试图回避或反抗的行为[2]。考虑到攻击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及校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者日益关注诱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因素,诸如愤怒、自我控制缺失、冲动性等。羞耻感(Shame)是指由自我整体评价过低所引起的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3],往往与逃避、攻击、暴力等不良心理行为有关[4-6]。羞耻的进化心理模型认为,过分的人格贬损会使个体体验到强烈的羞耻感等负性情绪,会易化自身的威胁防御机制,进而导致个体表现出攻击行为[4]。大量研究表明羞耻感能够正性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7-11],然而目前尚不清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

根据羞耻的进化心理模型,羞耻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而攻击则是对此负性情绪的调节、应对策略或进化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5,6],因此,良好人格品质(如信任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缺失或不均衡可能是导致羞耻感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潜在缘由。人际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是一种积极的亲社会人格特质,是易化合作、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催化剂,并能显著抑制攻击、暴力等反社会行为[12]。研究發现,信任在与攻击行为相关的多重路径中起积极作用,如Malti等发现中学生的信任水平能够预测其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较低的信任水平往往诱发更高而稳定的攻击行为[13]。此外,新近研究发现,羞耻会抑制人际信任倾向,并调节信任与冲突之间的负性关系[14,15]。因此,本研究推测人际信任在羞耻感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同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人们自主性地调控自身不合理的想法与情绪,并使之符合个人价值及社会期望的倾向性[16],高自控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业成绩、较少的暴饮暴食与酒精滥用,更良好的人际关系[17]。自我控制的平衡模型强调,抵制欲望反映了冲动动机与自我控制之间的竞争,因此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会削弱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进而诱发攻击等冲动行为[16,18]。有研究初步证实了羞耻感能够削弱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17-19]。因此,作为负性情绪的羞耻感会削弱个体付诸自我控制的倾向性,进而降低其抑制攻击行为的效率,由此推测:自我控制可能在羞耻感与攻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另外,人际信任与自我控制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20]。新近研究发现儿童的普遍信任能够正性预测其在延迟满足任务中的意愿和行为[21],而且自我控制能够促进信任博弈中个体的信任行为[22]。故而,人际信任与自我控制可能在羞耻与攻击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羞耻感对中专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并将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纳入进来,综合探究中专生羞耻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在其中所扮演的作用,以期为青春期个体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数据支持与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便利取样选取了浙江省某省属公办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一年级新生,从中选取六个班的学生作为受测者。通过班级现场测试方式共发放问卷280份,剔除明显随意作答及缺失值过半的被试,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1.43%。被试年龄范围为16~18岁(平均年龄16.43岁),女性被试88名,占38.60%。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羞耻感量表。采用亓圣华等编制的中学生羞耻感量表[23],来评定中学生过去一年内的羞耻感受。共22个项目,包含四个因子: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身体羞耻和能力羞耻。每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羞耻易感性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

2. 信任信念分量表。采用Yamagishi等人编制的广泛普遍信任量表(IGTS)的信任信念分量表,测量受测者的信任信念水平[24]。该量表共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各项目均分即为信任得分,分数越高表示信任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3.简版自我控制量表。采用Unger等人修订的简版自我控制量表来评估受测者的自我控制能力[25],共13个项目,包括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御诱惑、专注工作和节制娱乐五个维度。问卷采用1~5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9。

4.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采用Diamond和Magaletta编制的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对中专生攻击倾向进行评估[26]。该量表共12个项目,分为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和敌对四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分值越高表明个体的攻击倾向越强。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

(三)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27],通过抽取2000个样本评估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进行中介模型检验。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为了控制同源偏差的影响,问卷施测时采用平衡顺序、匿名测试等方法来进行程序控制。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所有项目进行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个主成分解释的变异为22.28%,未超过总变异解释量的40%,说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效应。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羞耻感与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攻击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控制与攻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见表1)。

(三)变量间的中介模型分析。将性别和年龄作为控制量,对全部变量进行中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羞耻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受测者的人际信任(β=-0.25,p<0.001);羞耻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自我控制(β=-0.41,p<0.001),而人际信任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β=0.22,p=0.003)。当羞耻感、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同时预测攻击时,羞耻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攻击(β=0.25,p=0.001),而自我控制则能显著负向预测攻击(β=-0.31,p<0.001)。鉴于羞耻感对攻击的直接影响仍显著,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3为羞耻感影响攻击的三条间接效应及其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的总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102 0.247],不含0值,表明两者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由三条间接效应途径构成,即羞耻感通过人际信任、人际信任-自我控制中介链、自我控制对中专生攻击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三者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09 0.074]、[0.007 0.038]、[0.069 0.193],后两者均不含0值,表明这两条间接中介路径显著(见图1)。对三种间接效应进行两两比较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比较2(间接效应1和间接效应3之间的差异)和比较3(间接效应2和间接效应3之间的差异)的置信区间均不含0值,这表明间接效应3显著高于间接效应1和间接效应2。比较1(间接效应1和间接效应2之间的差异)的置信区间含0值,表明间接效应1与间接效应2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羞耻感与中专生的攻击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先前研究结论相一致[7-11]。如Aslund等人测量了5396名青少年的社会地位、羞耻体验和攻击行为,发现羞耻体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7]。羞耻感、攻击行为分别与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个体的羞耻感倾向越强,往往伴随着人际信任和自我控制等良好特质的削弱或缺失,进而使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人际信任、自我控制在羞耻感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作用和人际信任→自我控制的链式作用实现。一方面,自我控制的独立中介作用表明羞耻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削弱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实现的。已有研究也发现羞耻倾向越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冲动性、更弱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会促进攻击行为的产生[19]。这可能是由于羞耻感是一种消极自我意识情绪,体验到强烈羞耻的个体大多会聚焦于愤怒、敌意等情绪因素,無法有效使用认知控制资源和策略对羞耻感进行应对,最终使得个体更倾向于选择攻击、欺负等应对方式。另一方面,人际信任→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表明,羞耻感会导致个体人际信任的降低,并进一步削弱其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对中专生攻击行为的产生影响。换言之,中专生体验到的羞耻感越强烈,越倾向于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往往更不愿意付诸认知控制资源或意愿,最终使其更倾向于采用欺负、攻击等便捷式应对策略来处理羞耻体验。与此相一致,有研究已经证实了羞耻感会降低个体的人际信任[13,15],且信任倾向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1,22]。同时,自我控制的I3理论模型[28]认为,抑制强度与攻击欲望的相对权重决定了个体是否付诸攻击行为,其中抑制强调反映了自我控制能力,攻击欲望则与人格特质(如攻击、冲动性等)有关。本研究所发现的人际信任→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种观点。

本研究详尽揭示了羞耻感对中专生攻击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对青春期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中等教育机构在开展预防及干预学生攻击行为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避免使学生体验到强烈的羞耻感等负性情绪,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亲社会品质(诸如信任、自我控制等),才能有效地预防及抑制校园欺凌、攻击等暴力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芳,卞晨阳,陈艳琳,等. 青少年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9):708-713.

[2]DeWall CN,Anderson CA,Bushman BJ.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Theoretical extensions to violence. Psychology of Violence[J],2011,1(3):245.

[3]Tangney JP,Miller RS,Flicker L,et al. Are shame,guilt,and embarrassment distinct emo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6):1256.

[4]Velotti P,Elison J,Garofalo C. Shame and aggression:Different trajectories and implications[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14,19(4):454-461.

[5]Elison J,Garofalo C,Velotti P. Shame and aggression: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14,19(4):447-453.

[6]Velotti P,Garofalo C,Bottazzi F,et al. Faces of shame: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emotion regulation,aggression,and well-being[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7,151(2):171-184.

[7]?slund C,Starrin B,Leppert J,et al. Social status and shaming experiences related to adolescent overt aggression at school[J]. Aggressive Behavior,2009,35(1):1-13.

[8]Stuewig J,Tangney JP,Heigel C,et al. Shaming,blaming,and maiming:Functional links among the moral emotions,externalization of blame,and aggression[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10,44(1):91-102.

[9]Tangney JP,Stuewig J,Hafez L. Shame,guilt,and remorse:Implications for offender populations[J].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 Psychology,2011,22(5):706-723.

[10]劉勇,孟庆新,赵建芳. 哈尔滨市中学生自尊羞耻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5):700-703.

[11]杨坤,刘勇. 中学生敌意愤怒在羞耻倾向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6):879-881.

[12]张振. 普遍信任博弈的动态过程及其个体差异[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13]Malti T,Averdijk M,Ribeaud D,et al.“Do you trust him?”Childrens trust belief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sample[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3,41(3):445-456.

[14]Chen M J,Ayoko OB. Conflict and trust: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self-conscious emo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12,23(1):19-56.

[15]雷励,王建峰. 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46-249.

[16]董军,付淑英,卢山,等. 自我控制失败的理论模型与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6(1):134-143.

[17]Tangney JP,Baumeister RF,Boone AL.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271-324.

[18]Heatherton TF,Wagner D 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lf-regulation failure[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11,15(3):132-139.

[19]Patrick VM,Chun HEH,Mac Innis D J. 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self-control:Why anticipating pride wins over anticipating shame in a self-regulation context[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9,19(3):537-545.

[20]董军,付淑英,王洋,等. 自我控制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2):225-230.

[21]Ma F,Chen B,Xu F,et al. Generalized trust predicts young childrens willingness to delay gratific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8,169:118-125.

[22]Ainsworth SE,Baumeister RF,Ariely D,et al. Ego depletion decreases trust in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4,54:40-49.

[23]亓圣华,张彤,李繁荣,等. 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99-601.

[24]Yamagishi T,Akutsu S,Cho K,et al. Two-com-ponent model of general trust:Predicting behavioral trust from attitudinal trust[J]. Social Cognition,2015,33(5):436-458.

[25]Unger A,Bi C,Xiao YY,et al. The revising of the Tangney Self‐control Scale for Chinese students[J]. PsyCh Journal,2016,5(2):101-116.

[26]Diamond PM,Magaletta PR. The Short-Form 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PAQ-SF)a validation study with federal offenders[J]. Assessment,2006,13(3):227-240.

[27]Hayes A F.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moderation,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M]. New York, N Y:Guilford Press,2013.

[28]Finkel EJ,DeWall CN,Slotter EB,et al. Using I? theory to clarify when dispositional aggressiveness predicts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erpetr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102(3):533-549.

(作者單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乡,453007)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羞耻感攻击行为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暴怒”的背后,原来是“羞耻”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可信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