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三荡河
2019-03-15周荣池
周荣池
我见过父亲在傍晚收工的时候,他大喊了一声:“我们家感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啊。”
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傍晚,太阳火红地在西天沉降下去,就像是忙碌了一天逐渐疲惫的父亲。新稻堆在了场上,一个季节的收获已经一目了然。父亲的感谢也是由衷的,他是这堆谷子绝对的主宰,但他们与土地的关系依旧顽固地恶化,入不敷出的日子依旧捉襟见肘。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他属牛,乳名也叫“小牛”,在生产队也是“用牛”的。他痛恨这个名字,他痛恨与牛虻相伴,贫困与烦恼挥之不去的日子。他告诉过我“大集体”的日子什么样子,不过我怎么也不懂得一个人苦几个“工分”然后吃“大锅饭”究竟是什么遭遇,只能从他的愤懑里体会到艰难。南角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独得东风第一枝的,不过,分田包产到户之后,他们埋头苦干的热情更高了。就地里的产出而言,交了公粮,留了种子与口粮,剩下的变卖作我的学费与母亲的药费,日子依旧常常青黄不接。这也基本是村庄的常态,因为那一块块苦巴巴的田地早就显得苍老而有气无力,就像是苍老而失去心志的老人,只是与光阴做按部就班的周旋。
父亲种田之余,在三荡河上养了一些鸭子。这些鸭子的产出颇有些可喜,那些从鸭屁股冒出来的好日子一度让人很艳羡。但也许“斗米富”的父亲不知道,不是他酒后的大嗓子得罪了人,而是他突然的富有让人不安,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土地以及河流怎么能有这么富有的产出?人们的疑惑和妒忌就像是一剂毒药,赤脚的父亲在看到自己的鸭子被毒死的时候,恨不得搬砖头去砸天。我那时已经能说会道,但并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还是母亲告诉我,那个懵懂的孩子也为这种困境伤心地哭泣过,为这种顽固而无法改变的日子哭泣过。父亲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痛恨贫困,又偏偏不敢富裕,偏偏要用最过激的方式保持人人平均的贫困,他喝饱了劣质的酒并用最恶毒的语言在空荡荡的午后咒骂,直到疲惫地瘫睡在路边的草堆头。这一点我也没有想清楚,哪怕是日后我还装模作样地读了几本书。
一如既往地这样一过数十年,如冬去春来的枯荣有序一样,南角墩的人依旧守着“死田”,一成不变、无奈而又认命地过着叮当响的日子。此间,因为村里的照顾,父亲成为三荡河的护林员,每天守着河流两岸的树木,周而复始地在岁月里周旋。
我在外求学的日子里,父亲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说了一件事。那时候电话还并不普及,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他没有问候我在学校清贫的日子,这一点我们父子之间都是心知肚明的。他甚至也没有说到母亲的病情,这与那个残弱的村庄一样,已经是一个不容改变的残酷现实。他和我说的事情竟然是三荡河要开发了。我不知道“开发”这种先进的词语和他一个“泥腿子”有什么关系?原来,他关心的是自己要失业了,三荡河的树木将被悉数伐去,而两岸的土地也将被“流转”——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高级的词语。他不再拥有护林员的工作,而他的口粮田也被收去。他不仅仅担心自己的生计,更要面对这种从来没有的改变给他带来的震动而不安,他从来不知道这片土地有这么大的能力。
三荡河两岸的草木被伐去,蜿蜒不平的泥路被推土机整理平整覆以水泥。几千年稻麦两季的土地也被挖土机整理成方正的水塘,一种叫作“罗氏沼蝦”的外来生物潜入了三荡河水注满的塘口。从此,种地的农具开始苍老与古旧,机器与科技成为水土上科学的主角,收入真的像流水一样汩汩而来,人们脸上模糊了四季的区别,总是挂着幸福的春风。
三荡河真的春风荡漾起来。
人们似乎真的没有明白,这片水土怎么突然这般的慷慨?他们甚至有些觉得受之有愧——种地的人出让了自己的泥土,袖手旁观之间竟然也能够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因为年纪大,父亲从三荡河撤离之后没有能够赶上开发的路数,他回到村庄里操起养鸭的旧业。本来还心有不安的他发现,没有人再关心那些鸭子屁股,“鸡生大蛋,鸭上满栏”早就不会让人眼红。大家都行色匆匆,忘记了这个脾气不好的汉子,而父亲也只顾守着自己“鸭司令”的位置,忘记了失去三荡河的伤悲。
我在外求学几年,几乎并不再回到南角墩。作为一个从泥土里走出来的“穷教师”——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怕自己太骄傲但又怕别人不知道,逢人就大声说:“我家捧了一辈子牛屁股,竟然出了个穷教师。”较之于在“开发”“流转”“高效养殖”等高级词汇中富裕起来的南角墩人而言,父亲的日子虽然无人问津,但也算是平稳可喜,他最大的感觉就是:好久没有过借钱的日子了。他对于日子的周旋总是以物的形式去衡量,好比: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他曾站在教室外当众叫“我卖了几十斤的米给你凑的15块钱学费,你给老子好好学”;90年代上初中的时候他在我借宿的姑姑家端着酒杯说,保证你以后不穿带布丁的衣服,姑父表示非常不简单了;上大学的时候,他卖了屋后长了十多年的树木并告诉我就是拆屋卖瓦也要让我读完书;工作以后,他说我给你办了结婚的酒席就算是给你最好的交代了……如今,他终于过上了不用借钱的日子。
父亲把鸭子赶到三荡河里,看这些鲁莽的牲畜欢快地雀跃在水面。他踱着步子在这条轻车熟路的河边走过,忘记树木数字的他如今记得的是那些鸭子的准确数目。但他还记得那些草木,他似乎还能听到那些风吹过的声音,他虽然老了却不曾忘记。最终,他的屋子并没有卖掉,还又修缮一新,有了自己的院落,被孙女儿笑成“从此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在外依旧难得归去的我又常常接到他的电话说,三荡河上有了新的变化,种了许多的树木花草,现在的“新农村”真是让人不敢想……
这份光荣属于父母,属于我辈,属于南角墩,也属于脚下这片黑黝黝的土地。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摄影:郭 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