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体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9-03-15顾丽燕
顾丽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内容越丰富,习作内容则越灵动。《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习作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全面落实新课标,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一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选材的范围
1. 写自己熟悉的事,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写作中,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常常不知如何下笔,追问原因,同学们往往会说:“生活太单调了,没内容可写,更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其实我们自身、老师、同学,还有我们的校园不就是一个小社会吗?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观察得再仔细一些,思维更敏锐一些,思想更深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例如,我要求我班的同学每人准备一本随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感而发,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生活的体验记录下来,为写自己做过的事、身边的事、自己熟悉的事提供大量的写作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让学生有内容想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由此可见,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既要让学生有“生活积蓄”可以“倾吐”,又要让他们想“倾吐”,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当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思想感情,或者对某些看法不吐不快时才能有写作的动机和欲望。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积极想、大胆说,然后写下来。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进行习作,才能真正作自己要作的题目,写自己要写的文章。例如历代文学家写出的许多名著名篇,都是在深入生活、考察访问、游览名胜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才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佳作。
二、写作的过程
1. 聯系例文,引领情感,让学生会写。苏教版中年级小语教材习作的第一部分都有一篇例文,这些例文内容取材于学生生活,篇幅短小,使人读了倍感亲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例文都是严格按照习作的要求去选取材料、运用方法、组织语言的。学生初学习作,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模仿无疑是习作起步练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从模仿起步,就能在学习和运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说的模仿是指学习作者如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至于内容则要让学生回到自我,写出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如,写人是小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习作要求,同学们一开始常常这样描写:他有一对大眼睛,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长得可爱极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常出现千篇一律的外貌或事件的描写,根本看不出谁活泼、谁严肃、谁奔放等人物特点,这时我们就要让学生联系例文,学学作者是如何来写清楚人物特点的。三年级下册《习作5》例文是《我的朋友钱方明》,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习作中我的朋友钱方明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学们马上回答“个子最高,在班里他是最高的,喜欢留小平头,饭量大,力气大,连走路都带风”。我再让学生想想自己的同学、朋友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在这样的例文引领下,学生明白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写作时只有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如在眼前的感觉。
2. 联系生活,丰富体验,让学生乐写。在生活中写作,所谓“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广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把习作训练的触角伸向儿童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不是纸上谈兵,图上神游。即使是童话故事,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说,写作是生活的写照,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经常带孩子们去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孩子们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进而通过写作来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比如,四年级下册《习作7》是记一次体验活动,要求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结合劳技课程中的一项作业,布置学生自制小沙包,进行小沙包游戏活动,在制作和游戏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我让学生根据体会和感受各抒己见,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同学写道:“做沙包费了很多心思,又动了不少脑筋。我想做沙包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体会到了动脑动手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写道:“做沙包的过程中被针扎了好几次,在要放弃的时候,是妈妈鼓励我继续做下去,教会我缝纫的方法,我体会到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能轻言放弃,坚持才能胜利。”还有的同学写道:“和同学们玩沙包的游戏非常快乐,我体会到了同伴们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修改的方式
1. 自我修改,体验的内化与升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纵观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可是在实际习作中,学生却认为写作是自己的事,修改是老师的事。学生自我修改的过程也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内化与升华,只有学会自我修改,学生的习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真情实感。例如五年级上册《习作2》要求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有位同学写了一篇《我家的小狗》,语言通顺地介绍了小狗的来历,品种及特点,但不够具体。比如文中写道:“我家养了一条小狗,是爸爸从他的同学家带回来的,据说还是十分有名的比熊犬,它全身白色的卷毛,十分可爱。”于是我在学生的习作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除了全身的白色卷毛,还可爱在哪呢?描写如果能再清楚具体一些就更好了,请你仔细想一想,自己再尝试修改一下。”学生自我修改好的习作这样写道:“它全身披着白色的卷毛,一条蓬松的小尾巴贴在后背,一对充满好奇的黑色眼睛总是紧紧地盯着远方,长得十分可爱。”显然,经过学生自我修改的习作写出了小狗的外形特点,比之前更具体了,我问学生:“你是怎么把习作修改具体的呢?”学生说:“我根据老师的提醒回家再次去观察我家的小狗,再想想与小狗相处的点点滴滴,如小狗和我一起玩耍时,它的眼睛紧紧盯着我,或是盯着远处的目标,像是对我和远方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有时还要跑过去看看,于是我写小狗的眼睛时就想到了上面的这句话来表达我所看到的情景。”学生的感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学生观察——修改——再观察——再修改的过程,正是学生感情不断内化与升华,有了这种内化与升华的体验,才能写出更有生活气息、更加灵动的文章来。
2. 合作修改,体验的分享与迁移。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好合作观念和意识。教师要创造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互动中分享、迁移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育写作能力,发展个性。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3》是学写书信,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批阅习作时,我发现一位同学的书信格式正确,内容也写得不错,很有代表性。我把这封信印发给全班同学,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书信格式非常正确,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我没有写对,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这篇习作中‘我们苏州很热闹,大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道路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活像一条巨龙。我们这里的太湖很大很美,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有许多来往的船只。这里的人、车、水、船,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写出了苏州水乡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能把第一、二句话整合成一句就更好了,因为这两句话都是围绕苏州热闹来写,变成‘我们苏州很热闹,大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道路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活像一条巨龙。”还有的说:“轧神仙现已成为苏州一种特有的民间庙会风俗,作者风俗写得具体、生动,让人不禁有到苏州一游的兴趣了。我的习作也要再修改具体一些,让大家读了也有想来一游的感想。”有了这样的基础,我随后让同学们像刚才那样互相合作修改,不知不觉中,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分享了真情实感的作品,提高了习作水平。
因此,学生的习作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多元化的生命气息,体验式教学正是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生活,体验人生,不断丰富写作源泉,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作者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