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细节的挖掘与应用
2019-03-15刘勤
刘勤
语文教学的质量是什么?可以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是最终是落在三个重点上: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表达。那如何把握好这三个重点,确保教学的高质量呢?要抓基础知识,就是反复抄、记、背、默吗?提升阅读理解就是刷大量的阅读题目吗?习作写得好,表达能力强是读优秀作文选,套优秀作文吗?语文质量的提升绝对不应加重孩子们课后的负担,而是指向课堂教学的效率,转变“为知识而教”为“为素养而教”,切实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此,尤其是很多青年老师会有疑问,为什么我跟某位老师用相同的教案、课件上课,教学效果却不一样呢?还有老师想,我布置的作业全都是按照学校教研组长的要求进行的,跟其他老师的也基本相同,为什么自己班级学生考试成绩较其他班级有很大差距呢?还有老师接手别的老师班,为什么名列前茅的班级到手里成绩就开始下滑?当然,这其中有班级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但与课堂中很多教学的细节也有很大关系。
因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很多时候是在细节中得以彰显与放大。下面,撷取几个教学细节,谈谈教学细节的挖掘与利用。
一、“猜”的细节即个性化的“学”的过程
【案例】 《池上》
课件映示楷体字“采”和“采”的古文字图片。
师:这个字读“采”,指名读,齐读。
师:“采”字的上半部分是“爪字头”,齐读“爪字头”。它代表的是——手。看,这是“采”的古文字,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生:采,就是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子。
师:它的意思就是用手轻轻摘取植物的果子。
齐读——采。
当堂测试:让学生书写“采”字。46名学生,有4人写错,竖和上面的点相连。还有仅三分之一的学生爪字头写得很松散,不美观。
通过静止的图片映示生字“采”和古文字“采”,认识爪字头,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采”字的意思。是不是每个学生都看懂了图意呢?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是教师讲和学生记。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理解、接受、记忆的过程,并且在当堂课中学生书写生字“采”时,出现了不少错误。
改进如下:
师简笔画荷花、莲蓬。
师:小朋友们,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我画的是哪个字?
(生观察细致,充满期待)
师:我在莲蓬上画一只爪,这是什么字?(师简笔画)
生:“采”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上面一只手,手正在采下面的莲蓬。
师:采,表示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子。看这个字,上面就是一个爪子,下面一个木,这是两个部分,表示植物。小朋友看,要把莲蓬快速采下来,要抓紧一点。写这个字的时候爪子头要收拢一点。
用我画你猜的形式,将识字教学趣味化,引导学生边学边思。学生在看图理解字义的同时也记住了字形,避免了将“采”字写成错别字,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孩子们写“爪字头”时,两点一撇要靠靠紧,同样的教学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期间,教师的追问:“你是怎么猜的?”瞬间激活學生的思维,“猜”的过程所展现的是一个个性化的“学”的过程,看似是小细节,实则独具匠心。
二、“演”的细节即言语深度揣摩的过程
【案例】 《蒲公英》
师:课文学完了,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表演一下。看看哪个小组记得最牢,表演得最好。
师:四人一组,自己分配角色。
(活动开始第一分钟,组员都在为角色分工而争吵)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组展示:组员上台,每人捧书,分角色读课文。
师:四个小朋友读得很响亮。如果能不看书,背下来就更好了。
(第二组展示:组员上台站成一排,分角色背诵自己的句子)
师:嗯,这组表演得不错。文章基本背诵下来了。哪个小组能增加一点动作呢?
(第三组展示:组员上台站成一排,背诵句子时增加了一些动作)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已经能把课文基本掌握了,真了不起啊。
这个环节设计的作用何在?只是为了完成课后的习题吗?在长达15分钟的准备以及展示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四人小组的合作方式有什么改进?对课文的理解有什么提升呢?
改进如下:
师:第三天下午,他们又再次相见,小女孩还去了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仔细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你们真读懂了吗?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最想告诉父亲什么?勾画书中有关词句。
(师扮演父亲,与学生对话)
师:“今天,你这么晚回来,到哪里去了?”(生答)
师:“哦?爱因斯坦,大科学家,会请你去做客?”(生答)
师:“爱因斯坦的家一定像一个大研究室吧?”(生答)
师:“瞧你骄傲的,那可是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因斯坦。”
……
设置这样的情境,通过教师不断地评价引导,让学生能从文本中提取关键性信息,模拟父女对话情境,自主转化文本语言,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你们真读懂了吗?”当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心智模式”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以生为本,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就不会是一句空话。表演,不应仅仅是肢体语言的“表现”,还应“根据语言揣摩人物的语气、神情乃至心智,根据提示语演好动作,“揣摩”是对语言的深度解析与内化,“演”得好,一定是“揣摩”到位了。
三、“概括”的细节即言语思维碰撞的过程
【案例】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师: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
生:因为……(把课文各段落主要文字梳理朗读一遍)
师:你能说得简洁一些吗?
生:因为……(把《课课通》答案报一遍)
师:你概括得很好!
(师再复述一遍,让学生记录在书上)
这样的教学过程,只让学生掌握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概括能力。学生只会想着抄各种教辅来迎合老师。语文课堂究竟是让孩子学答案,还是真正锻炼能力呢?下面是另一位老师的案例:
师: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
生:因为火星和地球太像了,但又不完全一样。
师:火星和地球到底相像在哪?又不像在哪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呢?
(小组合作)
(1) 从文中找到相应语句勾画;
(2) 根据“火星与地球”这一主题,围绕核心问题“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对勾画的语句进行概括、提炼、分类;
(3) 小组合作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四人小组上台展示绘制的思维导图。要求:根据“思维导图”,对火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讲解。一生说思维导图上的内容,其他三位学生结合课文补充)
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学生快速寻找到文本的重要信息,高效地理清文本脉络,也直观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让其头脑中产生清晰的模像,这个模像理清了难以咀嚼的文字信息。
此外,用思维导图来辅助阅读,真正体现了“为思维而教”的理念。因为,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创设时,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能体会到思维导图对文本阅读的帮助,也使自己在编制过程中快速把握、筛选文本信息,对文本脉络有清晰的了解。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教会学生必要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教师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使课堂生成精彩。细节虽小,但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拔节,彰显的是教学的大智慧。这就需要老师们精心预设,关注过程,捕捉细节。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注,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银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