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的进阶实践与思考

2019-03-15黄庆玲张国胜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词语习作意识

黄庆玲 张国胜

一、语文教学应从读写结合走向“为写而读”

很早就有人提出,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过的语文课有几千节,为什么到最后还有很多人谈“写”色变,不会写,不爱写?的确,这种普遍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的现状,与我们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培养一个高素质人的育人目标确实相去甚远。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语文课仍然停留在讲课文的层面上,在人文上“深挖洞”,在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厌其烦地讲,而关于“写”却成了一道“配菜”,成为一堂课最后的弹性环节,动笔写成了走过场。而这样的写,往往还是课文思想内容上的一个延伸,并没有达到实质意义上的运用语言,这样的读写结合其实是低效甚至是微效的。

语文教学中“写”的指导没有落实,又加重了写作课的负担,而写作课本来就少,脱离了语言文字范本单纯地教写作,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导致了写的能力低下。我认为,要想改变现状,打通“读”与“写”的“任督二脉”,还得立足于课堂,立足于阅读教学,从浅层次的、形式主义的“读写结合”,走向贯穿阅读教学始终的深层次的实质意义上的“为写而读”。

本学期以来,我尝试性地实施了“为写而读”的理念,发现学生书面语言的积累意识、赏析能力、运用能力均有明显的提升。

二、“为写而读”的实施策略初探

(一) 培养积累意识,引领积累方法

1. 字词积累:自寻自悟,理解运用。常见的字词教学的误区:一是把字词教学看作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往往只限于能读会写,至于意思和运用就关注得很少;三是只关注生字表或单元词语库的词语;四是掌握字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中第一道题中的“看拼音写词语”。事实上,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到的词语量非常大,但错误的任务、目标、意识驱动下的字词教学,有违学习字词的初衷,激发不了学生學习的动力,与积累运用脱节,导致高年级学生词汇量匮乏,语言贫乏,直接影响了书面语言的表达。所以,字词的学习要当作语言学习来对待。

本来字词教学不是高年级的重点,但是根据学生词汇量匮乏的现状,我把词语的学习当作了一个重点,只是侧重点在于理解、积累和运用。在初读文本时,我不会有“扫清字词障碍”这个提法,而是说看看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多少好的词语,这是意识的改变。初读提出以下要求:① 把你从来没有见过的词语画下来,想想它的意思(关注新词积累);② 把你见过,但自己很少用的词语画下来(关注旧词运用);③ 把你用过,但作者与你用法不一样的词语画下来(关注旧词新用)。这种自己寻找好词语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也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积累字词的意识。

比如,《怀念母亲》一文,有的学生画出了“孤寂”一词,说自己见过,但从来不会想要在习作中运用,平时只想到用“孤单”,他以后要用一用。我顺势引导他体会“孤寂”一词不仅有孤独也有寂寞的意思,表达的内涵更丰富。还有的学生画出了“可见一斑”这个词语,补充“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个八字成语,通过这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有些词语学生理解意思,并不代表能正确运用,于是通过课堂上造句的方式,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从而实现语言文字的真正内化。

再如《山雨》一文,学生把“湿润”一词画下来,原因是他过去从没想到“湿润”可以用来写山风。我再引导学生,“湿润”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春天的泥土、清晨的空气,甚至有时是一种伤感的心境,这样就拓宽了词语的内涵与外延。

其实,好的词语就像散落在文章中的珍珠,只要学生愿意找,总会找到很多很多的,而且学生每一次的发现都很兴奋,仿佛找到了宝贝。

2. 句子积累:以读为本,读中内化。语言内化最好的方式是朗读。熟读成诵,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语言就浸到学生的心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读的方式有很多:① 自读。适合于第一遍读,便于自我调整,自我修正。② 展示读。个别读,这样便于及时纠正或者学生之间的学习模仿,其他同学听读,听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内化语言的途径。③ 师生配合读。这种读法是我最常用的,往往是用于积累背诵,我把重要的部分留给学生读,有时是一个好的比喻句,有时是一个好的词语搭配,其实就是一种填空式的配合读。④ 背读。所谓背读,就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能背就背,能背一部分就背一部分,中间可以“偷看”,要允许学生有一个缓慢进步的过程。比如《山中访友》一课第5自然段,是一个由排比句式构成的句群,语言非常生动凝练,我就是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积累的。无独有偶,单元考试就有这一段的填空,学生几乎全对,这就是实实在在地积累到了。

3. 课堂内外,方法指导,大量积累。语文学习讲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是例子。对于如何进行语言积累来说,老师重在通过课堂强化意识,指导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积累意识,会积累。关于积累方法很多,除了背诵的方法外,还指导学生第二天回读,定期回读,以及记一句摘抄一句的方法,让学生边摘抄边记忆,提高积累的实效性。

(二) 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最好的教育是引领和激发,而非强硬灌输,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去品悟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的巧妙,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作经验进行比较,真正为写而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指引关注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读文者,披文以入情。”很多时候,我们“披文入情”做得很足,体悟情感,感情朗读,这是由文字到情感,但这还不够,必须再走一个由情感到文字的来回,让学生发现语言上的奥秘、规律,为我所用。而关注什么是需要老师引导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拥有一双慧眼。根据教学实践,我给学生列出了以下关注点:① 题目;② 开头;③ 结尾;④ 过渡;⑤ 修辞;⑥ 特殊标点;⑦ 描写;⑧ 旧词新用;⑨ 词语搭配;⑩ 矛盾点。

这些关注点,正是学生习作时的困惑点、薄弱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后进行寻找和发现,一堂又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眼光就会越来越敏锐。

例如,学习《彩色的翅膀》一文,学生发现课文的结尾“我突然发现窗玻璃外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照应了题目,而且意味深长,这蝴蝶就象征着岛上的官兵爱小岛,爱祖国,这样的结尾比我们平常的结尾更好。

学生还发现“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这个句子很整齐,很有节奏感。而这种节奏感的语言,正是在第一课《山中访友》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可见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是很强的。这样的例子非常非常多,这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更像是一个主持人,更多的是欣赏和鼓励,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对于一些更难发现的写法,详略处理、埋伏笔、对比、借景抒情等等写法则由教师引导。老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内容不完全等于生活,写作是生活的重新裁剪,是艺术加工。

2. 交流兴趣点。在矛盾点、兴趣点上,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交流和点拨。例如:《怀念母亲》一文中有一句:“然而这种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学生发现这个句子中“凄凉”与“甜蜜”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我就引导学生交流“凄凉”“甜蜜”背后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明白,有点看似相反的词语可以同时运用,显得更有新鲜感。如老舍笔下的猫,贪玩又尽职,勇敢又胆小,这叫矛盾而统一,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 培养运用意识,创造运用机会

1. 课堂仿说,发展思维,提高效率。常见的阅读教学,强调“一课一得”,而且只注重提笔仿写,实际上这样的操作效率并不高。我认为语言的运用,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还是要强调思维的训练,口头上的表达、交流,这样更高效,而且只要有可借鉴之处,即可来说一说,这样短平快,解决的绝对不止一个点,而且练习面广、能及时纠正语病,学生能说会道,还怕文笔不流畅吗?而整段的仿写,或者全篇的仿写则放到习作课,当作一次习作训练。

例如,《彩色的翅膀》一文中,学生发现“战士们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島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这句话写得好。我就引导学生发现奥秘,寻找规律,“播种”有两层含义,看得见的事物与看不见的情感都用了同一个词语“播种”。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仿说。学生说:我把这支笔连同美好的回忆一起锁在了抽屉里。

2. 课后仿写,实践体验,深度提升。课后的仿写可以让学生有充足而自由空间,可以对文本进行反复揣摩,可以反复构思,反复修改,而这样的反复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内在体悟与习得。当然,这种仿写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写作方法、写作风格的深度揣摩和领悟的基础之上。

3. 鼓励积累,激励活用,奖励创新。设立评价机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累并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我把积累、运用、创新纳入评价体系,积累主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考查学生习作当中运用所学词语、技法的情况,考查学生在习作当中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创意,提倡习作是作业,也是创作,将各种精神奖励举措付诸兑现。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河南小学,宜春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词语习作意识
容易混淆的词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找词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词语欣赏
一枚词语一门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