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文本细读的深度回眸
2019-03-15伏琴
伏琴
本学期,我面向全区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月光启蒙》一课,感受颇深。
一、一磨文本,解读“启蒙”内涵
研读课文,“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重中之重。剖析“启蒙”,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从表象看,母亲是通过为“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给“我”以启蒙,让“我”从中获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更深层次的,可理解为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启发了“我”的想象,让“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韵文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再者,在母亲的歌谣声中,“我”享受着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着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母亲通过歌谣不仅传递了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在深入地钻研文本后,我的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感悟”而展开,即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色朦胧,二读感悟母爱亲情,三读感悟怀念感恩。
这节试教课上得也很流畅,对于几处文本的解读闪烁着学生智慧的光芒,可是总觉得这节课缺少了神韵,我究竟缺失了什么?课后,我把这篇课文连同原文《月光母亲》声情并茂地又读了好几遍,这次有收获了,发现每读一遍文章,我都会被感动一阵,尤其是原文中被删掉的那一段,我恍然大悟:这篇文章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这就是一篇感恩诗啊!这节课我缺失的神韵就在此,学生读得太少了,感受不丰厚,怎能咀嚼出文章的情韵?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反思:(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绝不能把教师的解读过程,演变成学生的阅读过程。(2) 把握文本的特点,尊重文章表达的整体性,除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以外,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切忌“咬文嚼字”,否则就会割裂文本,断其神韵,使得课堂“薄情寡义”。(3) 以读解读,以读促悟——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个性化感受。
二、二磨文本,感悟“母子”深情
1. 创设情境,感悟月夜的美妙。(1) 出示插图,配乐范读。(2) 学生叙说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和感受。
2. 理清脉络,感悟“启蒙”。出示问题:母亲不识字,用什么给我启蒙?在月光下,从母亲的民歌民谣里,我可能受到了哪些启蒙?默读第2-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 以读促悟,感恩“启蒙”。出示问题:自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言片段,说说自己的体会。(1) 学生读相关语句,谈感受。(2) 教师相机评价,升华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时,我因势利导过渡:“有这样一位母亲,我是多么幸福啊!我多么希望母亲能永远陪伴着我啊,然而在这如水的月色里,我长大了,母亲却日渐衰老;我长高了,母亲的背却深深地弯了下去;如今的日子已经不再那么清苦,而母亲却再也感觉不到了,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配乐出示文本内容,师深情表述:“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学生感悟生成,对母亲同情、感激、怀念、惋惜,带着此时的感情重返文本,感悟得以升华。
4. 感悟母爱,理解“月光启蒙”课题的含义。
5. 拓展阅读:《往事如歌》。这节试教课可以说在师生丰厚的感情中落下帷幕,多数学生已经沉浸其中,部分学生热泪盈眶。我也带着些许的成就感,陷入进一步的沉思:比起第一次试上,似乎有了几分进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把握的分寸更到位了,立足于本课诗化的语言,教师的范读、过渡语也力求精炼、流畅,课堂氛围的营造充满浓郁的诗情。不过想来想去,總觉得这节课略显沉重了些,强加给了学生一些东西。这节课的设计闪光之处自认为在于后半部分,借助对于原文对文本的经典语段进行回环阅读,在读中升华感悟,既然此段如此重要,课文为何要将他删去呢?想来想去,我感悟到了一点:文中的感慨来源于成年的作者,而我的学生们只有十岁,他们没有丰厚的生活阅历,缺少生活的体验,硬是要把一个成年人历经沧桑的经验与感受,强加给一群生活在阳光下的儿童似乎说不过去。
那么,这节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思来想去,我又将思绪拉回到了一节语文课的起点。不管这节课我上的是什么内容,首先明确这是一节语文课,语文课教什么?语文课就是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上需要情感的熏陶,但也要有度,无情感的语文课,人文性无法体现,一味追求情感熏染的语文课,其方向把握上有失偏颇。恰当地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想到这里,尽管很多老师对于我的第二次设计都持肯定态度,但我毅然决定,重新修改教学设计。
三、三磨文本,回归语言文字运用
在精心设计与调整后,我按照新的教学设计面向全区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前四个环节同前,第五个环节改为小练笔:以“母亲,您还记得吗?”开头,写一段话,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写。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实践证明,这节课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节课。在练笔的环节,学生们的习作绽放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他们每一次朗读,总是在同学们用心的倾听中赢来阵阵掌声。一篇习作就是一份真情的流露,每一首小诗、每一篇散文,甚至每一个成语、每一种句式都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积累与展现。《月光启蒙》三磨,让我对文本解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 “文本细读”要处理好“教师解读”与“引导学生阅读”之间的关系。(1) 文本解读,教师仍然要力求“甚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学生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如何体现呢?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被教师解读得有多深刻,课堂就有多精彩!空洞的、泛泛而谈的解读,只能让学生在文本的表层不断地徘徊。生活离课堂并不遥远,所以,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的“场景”——文本,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文章写什么,怎样去写的,为什么要学这篇文章,是每一位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应该了然于心的。(2) 立足学情,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文本解读:充分尊重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绝不能把教师的解读过程,演变成学生的阅读过程。有些深入的理解,只是为了教师的“视野”更宽,让自己更好地驾驭文本,不要强加给学生。把握文本的特点,尊重文章表达的整体性,除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以外,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切忌“咬文嚼字”,否则就容易割裂文本,断其神韵,使得课堂“薄情寡义”。有时,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时,甚至偏离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让细读文本走向歧途,这是必须防止的。
2. 文本解读要求教师做到“眼中有人”“眼中有课”。(1) “眼中有人”指的是解读文本要有学生视角。这一点早为各位同仁认同,关键是要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是丰厚的,然而立足学情,一定要有取舍,要学会寻求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我班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有什么内容值得讲,有哪些知识要重点讲,有哪些可以一带而过,又有哪些东西没有必要讲。每种不同价值的文本内容通过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授课前要思考的问题。(2) “眼中有课”指的是解读文本要有课程视角。我们虽然主张学科之间的渗透,但是还应该充分尊重语文课本身的学科性,语文课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无论何时何地地都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