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联想识字新探

2019-03-15顾维娜葛磊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手册语文课程识字

顾维娜 葛磊

一、实际调查数据启示:儿童识字还有个“大课堂”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小学识字教学的起点不是零”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儿童学前识字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如何科学地认识儿童学前识字这种现象?我们对儿童学前识字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后进行统计,全班48人,学生学前人均识字827个。调查结果还告诉我们,儿童平日“吃”的那些食品,“喝”的那些饮料,“玩”的那些玩具,“阅”的各种图片、图书,“乐”的那些影视节目、旅游活动,“行”的交通工具、公交站牌,以及居住的那个小区……哪一个个物品、哪一个处所没有汉字符号的标签、标牌?他们的生活离得开汉字吗?每个儿童自身就是一个汉字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喜爱的姓名,自己和亲人的名字还要刻意地一个一个地教,死记硬背吗?

生活就是儿童识字的“好老师”,社会就是儿童识字的“大课堂”。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开拓视界,跳出传统的、狭隘的“识字教学观”,通过儿童识字“早熟”这一现象,看到新时代、新生活中丰厚的识字资源。这给我们的识字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二、巧用社会生活“大课堂”资源,识字教学开辟新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意的课程。”识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也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本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苏教版)和“识字加油站”“展示台”(统编版“语文园地”)等板块中安排了相关内容。在实践中,如何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识字资源,与现行教材相配合,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学生多、快、好、省地识字?在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陈树民校长的指导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一) 开设识字活动课程:改革“封闭型”课程结构,开设开放的“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程。

引导学生识字,用什么时间?这是一个难题。用早读时间、午休时间、课外活动时间?这些都不符合课程管理的规范,会加重学生负担,不可取。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根据课程管理的规范,改革目前课程的“封闭型”结构,每周从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用于“开放”识字,正式排进课表。学生识字多了,能力强了,这一课时自然会补上的。

当然,按规定利用地方课时也可以。我们坚持一个原则:不动现行教材,在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下,识字教学“两条腿走路”,课内课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效果会更好。

(二) 设计自主识字手册:设计《剪字趣贴联想识字》手册,让学生有一个自主识字的“好抓手”。

课外生活中的汉字资源触手可及,学生怎么动手搜集呢?我们设计了一个《剪字趣贴联想识字》手册。

1. 设计、使用“手册”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识字;从小培养关注生活、搜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从小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特别指出:我们的识字不是只为了识字而识字。

2. “手册”特点。

(1) 生活主题:每一课都提示了一个搜集汉字的“主题”范围,每个专题都列举了几个相关的例字作为引导。学生一看就知道从生活中去搜集相关的资料。我们所提供的主题、建议学生搜集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当中,牙膏盒、超市宣传单、购物小票……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鲜活材料。早就有学者指出:给学生提供的识字材料,应具有引发主体积极情感体验的语境内容,能使识字主体获得意义感而对其识字行为提供意义支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识字行为靠语言上的说教,收效不大;孤立的文字本身,也不足以持久引发其兴趣;如果识字材料和识字行为本身就能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则会积极且有兴趣地坚持识字。我们的趣味活动课程的主题都是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本身就有积极的情感期待,学生对于课程的喜爱,不言而喻。

(2) 联想识字:剪贴带有相关汉字的资料,一般都是按照汉字字形特点和汉字造字的规律有目的地安排的。如一册的“牙”字带出来的“蚜、讶、呀”等字是形声字,按照形声字的提示,学生就会找到“鸦、芽、岈”等字;如二册的“鸟”字带出来的“鸦、鸽、鸣”字是合体字,按照这组字的规律,学生会找到“鸡、鸭、鹅、鸵”等一大串相关的合体字。

汉字学研究指出:汉字因其结构特点,具有联想的功能。心理学研究指出:“联想是创造之母。”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联想看成是对信息的积极加工和整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发展强化能力的过程,而已有的旧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帮助、加速对新知识的获取与新的更高级能力的形成。通过联想就可以架起头脑中原有信息库与新信息源之间的桥梁。用联想识字法识字,不仅让识字变得容易、有趣,而且能够激活学生大脑联想思维。这对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所以,将手册命名为《剪字趣贴联想识字》。

(3) 拓展贴士:有的课下方还有一个小栏目,有的叫“小贴士”,其内容丰富多彩,目的是为了激发兴趣,拓展功能,激发潜能。

(4) 剪剪贴贴,认认读读:学生非常喜欢。不用动笔书写。动笔书写难度大,负担很重,不可取。

3. “手册”的使用。

(1) 为了指导学生使用手册,活动起步时老师召开“亲子剪贴活动”。事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搜集好相关资料,带着胶水、剪刀等工具,課上具体地指导。

(2) 手册名为“剪字”,具体操作时,学生搜集到带有汉字符号的相关资料,剪的时候不要孤立地仅仅剪下一个汉字,要连着与字有关的图一起剪贴,因为那些与汉字相关的图很有趣,图上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学习。

实践证明,通过几次上课时的活动交流,学生很快学会使用,而且越用越喜欢。实际调查显示:学生百分百地喜欢这本手册,家长全部支持孩子用这本手册。

(三) 优化识字教学策略:识字活动课教学方法,简单易行,寓教于乐。

(1) 每堂课的基本“模式”。

识字活动课通常有以下五个环节:

① 谈话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② 小组交流,同桌伙伴分享。

③ 大组展示,指名上台,汇报展示。

④ 识字游戏,猜谜、“汉字开花”等。

⑤ 活动小结,布置下次活动内容。

(2) 教学的注意事项。

① 每次活动,学生识哪些字、识多少字,没有统一的刚性指标。

② 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

③ 识字活动中认识的字,一般不要书写,以免增加孩子识字的负担。

三、实际运作简单易行,实践成效非常喜人

“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程实际运作简单易行,实践一个学年,其效果到底如何?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哪些影响?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

1. 用调查数据说话,识字数量大大增加。“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程实践一年了,暑假前,我们做了一项调查,与学前识字量相比,学生的识字量人均增加了733个,增长幅度达86.3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现在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1560个汉字了。几乎接近二年级学生的水平。

2. 顺其自然多识汉字,有利于激发学习潜能。学生多识字了,对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呢?为此,我们同时做了两项相关的调查:其一,关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识了一定数量的字,普遍喜欢读课外书,且已经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图书。(数据略)其二,调查学生目前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显著提升。我们从语文统编教材第二册教材中抽取了不要求书写的“闹”“捉”“岁”“粽”4个字,让学生默写。全班48人默写的情况统计如下:

以这四个字为例:有的字,学生100%会默写,“粽”字笔画比较多,有一定难度,也有50%以上的学生会默写。学生说:见的次数多了,字形也就记住了,当然能默写出来了。

四、把握“新学情”,语文教学改革有“大文章”

“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的实践以及其取得的喜人成果,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启示。

1. 拓宽视野,树立“开放”的识字观。多少年来,学生识字全靠统一的教材,在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当然课堂是识字的主阵地)可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儿童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过去任何年代。社会就是一个汉字的海洋,就是一个识字的“大课堂”,生活就是学生识字的“好老师”,面对这样的“新学情”,必须把握“新机遇”,在用好现行教材的同时,识字教学“两条腿走路”,识字教学这一“生产力”必将有一个“大解放”。小学低年级“过识字关”(认识2500字左右),实现“自主阅读”,沒有问题。

2. 把握机遇,驱动改革,语文教学改革有“大文章”。社会汉字的“大海洋”、儿童识字的“大课堂”、生活中的“好老师”,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用好现行教材的同时,利用社会“大课堂”的资源,识字“两条腿走路”,这里再举一组调查数据:

我们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随机抽出了四个字(二下1个、三上2个、四上1个)让学生认读。认读情况统计如下:

数据显示:这四个字,80%以上的学生都认识了。这还是一年级学生的水平。学生大部分字都认识了,我们的教学怎么办?这一数据有力地表明:面对新学情面临新挑战,要不断适应并满足学生发展的新需求,我们的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改革都必须把握新机遇,迈出新步伐。“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程让我们看到一种美好的前景——语文教育改革重任在肩、有“大文章”!

(作者单位:苏州市景城小学)

猜你喜欢

手册语文课程识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美食修炼手册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