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探究

2019-03-15党艳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实践路径一带一路

【摘 要】 本文叙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创新,认为它是对新中国外交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是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全球治理体制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探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路径: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理念创新;实践路径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

2015年4月,外交部、商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互联互通,重点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1、“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目标

在2015年博鳌论坛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主旨演讲,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包容,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对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补充。[2]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要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打造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是在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实情,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和统筹发展的总体构想,推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利合作方式,最终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2、“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政府倡导,实现企业和人民“走出去”,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建成亚洲非洲欧洲以及周围大洋一带全方位、多层次的连通网络,实现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时充分利用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努力创造就业和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发展,实现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人民之间的互知互信,达到共享富裕,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3]

3、“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通”,即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贸易合作,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政策沟通指政府指导合作,寻求发展的契合点,以制定推动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指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立,油、气运输管道安全的维护,跨境输电通道的建设等,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投资贸易合作是指构建各国之间良好的经营环境,着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指通过金融合作的深化,以促进货币稳定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的建设,并且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机制,资金融通对“一带一路”建设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民心相通是指通过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让不同文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彼此间寻求更多智慧、汲取更多营养,这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政府顺势而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它为解决经济大起大落,寻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平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更是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尝试,通过改革与创新来推动世界经济的下一轮新动力,对于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4]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创新

1、“一带一路”是对新中国外交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性创新

作为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大国,中国外交理念一直坚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在“一带一路”建设进行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主要内涵的“丝绸之路精神”,这一理念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基础之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元素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核心理念,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愿意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广阔胸怀和责任。[5]“一带一路”建设在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精神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质,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涵实现了在“空间”和“性质”两大方面的超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是中国的外交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形势下的又一次伟大创新,也是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上新的扩大和延伸。

2、“一带一路”是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国际合作是指为了维持并固化现有的等级制度,通过国际权力机构、制度和文化等手段促成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其本质是国际行为主体在某些问题领域所进行的政策协调。[6]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情况下单个国家无法完成,需要通过集体行动共同生产和供给,所以国际合作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全球治理手段。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前,国际社会上存在亚欧会议、东盟、欧盟、非盟等亚、欧、非三者间的多种二元主体合作架构。“一带一路”建设是世界上第一个兼具亚洲、欧洲与非洲,具有全球开放性的合作架构,源于系列合作倡议的整合,超越了传统国际合作碎片化、排他性,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低的局限,以“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全新的合作理念,蕴含着国际合作的要求与原则,充分展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共商共议、共同设计的思路。[7]以平等开放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以互信互利作为合作的基本原则,以公共产品引领作为合作的基礎架构,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为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构筑起开放型的全球合作网络,丰富了国际合作模式,是对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3、“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体制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挑战频发,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地区动荡持续,恐怖主义蔓延。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向更公正合理方向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的全球治理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增加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利益共同点,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即中国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各个国家的发言权和利益,坚持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视为平等参与者,是对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机制的共同认识;“共建”是指鼓励沿线国家增加在资金、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坚持做好“走出去”的服务工作;“共享”是指通过制度的制定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更加公正合理。

“一带一路”建设所强调的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上相互信任、经济上相互融合、文化上相互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打造能够共同承担风险的责任共同体,从而最终打造以互利共赢理念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化的今天纠正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体系和美国霸权体系造成的全球分裂化的局面,以沿线国家的共同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的竞争化,推动了亚洲、欧洲与非洲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朝着更公正合理方向贡献的“中国方案”。[8]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9]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后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

1、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一带一路”要成为合作共赢之路,首先必须是一条和平安宁的道路,“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沿线国家与地区,很多是文明交汇、安全形势复杂的地带,这些国家与地区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等差异巨大,战乱、动荡等各种风险一直存在,对“一带一路”的项目、人员、设施等的安全具有一定威胁。此外,在优势产能输出时,必须考虑不同环境下产业连接的风险以及潜伏的知识产权纠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需要与沿线国家共同付出切实努力,不断加大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系统考虑潜在风险的应对措施,打造“一带一路”的安全系统工程。

要使“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和平安宁,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稳妥处理好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坚持以中国的发展为契机,让更多的国家搭上我国发展的快车;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尊重沿线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发展道路以及社会制度等关系到一个国家核心利益的事项;要树立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要在大国外交的框架下稳妥处理“一带一路”与其他大国提出的国际公共产品的竞合关系,找准国家之间的利益汇聚点,寻求彼此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消除潜在利益分歧。

2、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产业是经济发展之本,中国要努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产业合作,在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与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引导,在各国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系统,将中国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资源和劳动力相结合,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与市场实现深度对接与融合,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产业合作模式,从而凝成牢固的发展共同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建立稳定、可持续的金融保障体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建立和运营已为“一带一路”跨境金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反洗钱机构签署的金融合作谅解备忘录维护了金融合作的安全性,中国人民银行同其他央行的货币合作提升了人民币的跨境支付速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做到理顺美元外汇储备、投融资平台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对外援助、开发合作、商业投资等在拉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潜力。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面临经济增长瓶颈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基础设施的短缺,而中国已经在冶金、建材、交通运输与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中国要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优势,做到与沿线国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中国近代的发展史说明,封闭只能带来落后,开放才能实现进步,“一带一路”建设要致力于打造开放型平台,以贸易带动经济发展。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10]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虽然与众多国家签有贸易协定,但是这些国家多为亚太地区的中小型经济体,在关税减让、知识产权、环境等领域缺乏制定规则的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要致力于与沿线国家共同营造良好的贸易往来环境,共同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加强双边多边在投资保护方面的协定,逐步实现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要积极建立立足于周边能够辐射于“一带一路”沿线,更要面向于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其次,要不断探索各种新形式的跨境电子商务,设立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与实验平台,鼓励中国企业建立“海外仓”的经营形式,优化产业链的分工布局,促进贸易的发展。

4、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业合作的核心元素,我国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11]政府坚持创新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合作机制创新,在已有的国际产业合作框架的基础上,应根据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起因地制宜的双多边合作新机制,让更多的国家加入中国引领的国际产业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政策和服务的创新,遵循市场的资源配置,在外交、产业、人才等方面不断创新政策,引领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加强在国际产业合作中的事中事后监管。企业要创新发展,要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要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合作,要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以及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潮流,创新商业模式,建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全球人生存的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坚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沿线各国要始终坚持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5、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要实现以科教文卫交流促进经济交流。人文交流的目的是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塑造特定区域所认同的文化和价值,从而实现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国家间的关系说到底是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人心共通,才能实现其他领域的共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要积极传承与宣扬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努力与沿线国家开展软件环境建设和人文交流项目,广泛开展科技合作、文教合作及卫生医疗合作,从而促进沿线文明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连接,实现多种文明化敌为友、和谐相处的人类共同梦想。中国政府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签订了政府间人文交流协议,高层间的访问不断密切,民间交往愈发频繁,教育交流年、文化旅游年、国际博览会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极大促进了人文交流互鉴和软实力的建设。政府要积极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充分利用文化艺术节、产销博览会等平台,建立双多边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使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各民族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实现交流合作,此外要积极拓展民族与地区之间的民间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促进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在促进交流合作中的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交流互信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3/t20150328_669091.html.

[2] 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EB/OL]新华网,2015-04-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1/c_1115044392.htm.

[3] 裴長洪,于燕.“一带一路” 建设与我国扩大开放[J].国际经贸探索,2015(10).

[4] 于津平,顾威.“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风险与策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5] 王亚军.“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创新与典范价值[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03).

[6] 吴志成.“一带一路”: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变革[J].人民论坛,2017(08).

[7] 李文增.中国丝绸之路区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J].理论参考,2014(09).

[8] 陈文玲.“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全球化伟大进程[J].人民论坛,2017(08).

[9]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讲——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5/15.

[10] 孙学庆.以开放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J].理论视野,2015(12).

[11] 邢厚媛.以五大发展理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6(06).

【作者简介】

党艳丽(1993—)女,甘肃定西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实践路径一带一路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