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改革探索
2019-03-15叶盛世
叶盛世
美国的I·浦尔是全球首个对媒介融合进行学术定义的学者,媒介融合即指各类别的媒介组织在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呈现出的一体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势头和整体趋势[1]。这一理论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迅速得到证实,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体发展的整体趋势,作为承载着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全媒体环境下的高水平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
一、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伴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现实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融合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2],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根据媒介市场形势进行重新定位和转变,更新技术,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速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手机、平板和移动端的相互融合[3],因此,对于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来说,教师必须具备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课程学习本身来改变,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
首先,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传播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互联网+广播电视”的思维模式下,人们的信息传播行为由单向传播转变为传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双向传播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七大思维,主要是用户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和大数据思维,这些亟需融入到广播电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节目受众将转变成用户,其用户人数极其庞大,他们更加喜欢个性化的信息。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必须由大众化的传播转变为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因此,广播电视人才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以期更好地改变原来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其次,必须掌握新媒体的传播与应用能力。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主要是基于收音机、电视机等传统接收终端,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门户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都将成为传播终端,作为广播电视人才来说,仅仅学会传统的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等基本技能,往往很难胜任媒介融合时代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融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必须在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并呈现在不同接收终端用户面前,以确保传播渠道的畅通和传播效果的良好。
第三,必须具备完备的视听传播能力。这种视听传播技能并不是传统媒体时代仅仅依靠新闻价值判断就可以实现,而是以全方位、全能型作为培养目标,强化广播电视人才的跨媒介技能,以提升其节目视听传播的整体效果和影响力。这个时代的广播电视人才必须敢于大胆突破传统束缚,大胆解构传统新闻作品的叙事结构和报道方式,依靠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吸引受众眼球,提升整体传播效果。
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作为融新闻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剧本创作、后期剪辑等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专业型、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不断强化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综合改革、实验任务驱动、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来不断完成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现存的主要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新闻采访与编辑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融电视新闻的内容层面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于一身,但教材撰写依旧是以传统媒体传播环境作为背景。因此,其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教学硬件条件与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建设方面
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网络传播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新媒体的传播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材内容撰写拘囿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语境。2019年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内容设置依旧是依托传统电视采编流程而设置,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新闻价值评价以及撰写广播电视新闻稿件,最终制作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总结起来,其内容依旧是传统的四大教学模块:(1)电视编辑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法的培育与塑造,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视编辑的概念及其制作流程。(2)蒙太奇思维的浸润,重点讲授蒙太奇的内涵,对电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讲解。(3)电视画面和声音的编辑,主要讲述电视剪辑点的确定以及镜头组接的基本方法。(4)作品剪辑的节奏。
这种在传统新闻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课程设置,往往可以培养学生完备的电视采编能力,但是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媒介生态,也无法达到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移动客户端环境下的创作要求。
2.媒介融合整体思维模块的缺失。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总趋势。媒介信息传播的媒介融合性、实时性、互动性和海量性影响着电视的整体传播环境。传统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价值的形成与判断,是传统媒介传者与受者相互分离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判断标准,无法适应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者与受者相互融合的特性,也无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网民心理和媒介选择心理。
3.媒介融合时代“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并未完全运用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教学体系当中。传统媒体时代强调讯息传播的“魔弹论”,重点是传统媒体作为信息的传者,其传播的信息会对受众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传播的传者和受者具有明显的界限。但在“互联网+”的传播时代,电视新闻的编辑思维常常受到“互联网+电视新闻”思维的浸润,用户思维模式强调信息表达的去中心化以及去权威化,个性化的信息表达使得很多新闻短片借助网络也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并且在用户思维、社交思维、大数据思维的影响之下,新闻微电影、微视频、微纪录片的产生作为电视新闻的姊妹篇也自然呈现在受众面前,所以我们必须防止今天的课程教学与“互联网+”思维相分隔的弊病,促进课程改革进入“互联网+”思维时代。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深刻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展开,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主要依据《电视新闻编辑教程》的内容而设定。在课程讲述方式上,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课程讲解+学生实训+作品展示”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往往比较浅显,容易出现实践动手能力弱,作品呈现水平低等问题。
该课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中也包含大量理论部分,诸如电视新闻编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电视新闻的价值判断、广播电视新闻的口语化传播特征、视听语言等部分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还是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述,但这种讲述方式不能是教条式的、理论式的,而是结合具体案例来展开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培养内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往往让教师倍感压力,因为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培养的学生中全能型人才较少,如果人才既很好地把握电视摄影的场景、灯光运用,又能熟练掌握剪辑技巧,又学通电视新闻叙事模式,这种全能型的学生几乎无法发现。该问题的出现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诸多的教学实训环节,实验课程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中占据重要部分,这就使得很多同学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后期剪辑知识上,而导致其前期电视摄像创作的短板。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学生们在学习视频剪辑时都比较关注的是Sony Vegas、Adobe premiere、Edius等软件的具体运用,将老师课堂讲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其总将叙事部分的知识抛至脑后,这时产出的很多作品都是重视后期而忽视叙事魅力的,这种状况的出现,既与学生直观的认知模式相关,又与教师教学重实践而轻叙事讲述相关。因此,部分教师的教学会将理论灌输与实验实训、实践分开,采取“教师教学+学生实训+作品展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跟网络与新媒体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面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面主要采取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全部以卷面成绩作为依据,而学生实践部分大多呈现在平时考核里面。平时成绩部分主要由“学生考勤+作业+实践成绩”三个部分构成,实践成绩仅仅占据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只重视知识记忆能力而忽视新媒体传播能力的考核,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四)教学与实验室条件方面
作为新闻学专业特色课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教学条件较为一般,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学课时的限制。该课程内容较多,承担专业教学中的新闻价值判断、电视新闻写作、电视叙事、摄像、视听语言、后期剪辑等很多方面知识,课时量严重不足。第二,实验室条件限制。现有实验室电脑数量有限,课程分组较多,导致教师重复上课时未必能保证教学效果。同时,因分组上课并非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因此很难保证学生实践作品能够在网络上传播的效果。第三,实验室软硬件条件限制,导致很多学生无法使用最新软件进行编辑,限制了学生学习时和业界的沟通,也无法保证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实践教学要求。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媒介融合的传播语境,建立起融媒体课程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块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以及媒介融合的传播特性。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特点: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充分融合传统优质教学资源,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设置放在新媒体的传播大背景下考虑,改变传统媒体占据统治地位时代以新闻价值作为判断标准的新闻采编流程。
其次,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当下“互联网+电视新闻”的传播特征。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人员不再以新闻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自居,而是充分考虑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 “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传播特性,使其信息传播内容符合媒介融合的融媒体化、实时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特点。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下,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宽泛的、基于传统媒体特征和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广播电视课程设置,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的媒介环境,广播电视人才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方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培养学生新媒体的使用和运用能力。新媒体时代培养的广播电视人才的判断标准不再是基于新闻价值这种传统的节目选题的判断标准,而是要具备移动互联网传播能力。轻博、微信、Vlog、App等新的传播媒介具备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的传播特征,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这些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技巧,以便使同学们的实践作品能够更好地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
其次,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视听表达技能。媒介融合催生着移动互联媒体的出现,移动互联媒体碎片化、伴随化的特点,使得其视频新闻视觉传播能力的要求往往更高,视频作品的剧本结构、戏剧夸张性、叙事魅力、拍摄方式、灯光设置、色调和场面调度等视听语言往往要求更高,基于移动伴随性的媒体视听表达能力是我们培养的重点。
最后,大胆创新性的解构主义创新能力。在融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基于新闻特性的微电影、微视频、微纪录片大量出现,如何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吸引住受众,除了新闻价值重大之外,还需要其作品创作者能够突破束缚,大胆解构传统新闻作品的情节走向、叙事结构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往往“最自由的表达”和独辟蹊径的话题引导,是较快的时间范围内抓住传播对象的关键。
(二)强化媒介融合意识,打破课程壁垒,注重教学方法改革中全方位、全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近年来,滁州学院《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主动融入媒介融合的传播思路,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以推进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着力打造《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采、写、摄、编、照、导、策”以及网络传播一体化的专业能力。该课程逐步实现了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全媒体的生产链条。
课程设置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改变了过去仅仅是电视节目的采访、写作、编辑和后期方面的内容,课程改革的目标在突出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采集、电视新闻稿的撰写、影视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以及电视的后期制作等内容的同时,还要突出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前期和后期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要做好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必须首先要有电视摄像方面的内容教学,同时还要有电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电视文案创制等方面的课程,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类、政治课程类、自然学科类、技术技能类、艺术修养类、新闻史论类、职业课程类)和专业教学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往往拥有以下优点:第一是在强化学生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弥补了其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有利于培养“采、写、编、播、摄、照、导、策”等能力为一体的实践技能[4]。第二,充分拓宽了学生创作方面的知识基础,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比如笔者在上课时,同学们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的学习,发现没有扎实和厚重的史学知识作为基础,是很难进行该类纪录片创作的。第三,课程在突出广播电视知识的同时,又弥补了学生在美学、影视艺术、播音主持、大众传播等方面知识的不足,对编导、播音、营销和公关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提升和弥补作用。
表1 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及课程资源部分
对于这个课程的设置,我们有必要强调的是,内容设置并非盲目的大而全,而是有所侧重,兼顾其他知识的设置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摄制技能模块、创作技能模块和观摩模块处于课程的核心位置,尤其是第二部分内容,如何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采访与撰写、评论创作、电视节目创意、专题片创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个模块中,我们设置了广播电视编导部分的教学内容,将编导专业的很多课程内容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有重点关联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后列入教学计划。第二,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的重点教学内容依旧是影视后期部分的内容,主要利用Edius、Premiere等软件进行视频剪辑,利用动画编辑软件进行动画视频创制。第三,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新闻史论模块、素养养成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该部分内容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处于辅助和补充地位,增加的内容都和广播电视学相关,比如新闻史论部分内容,我们加入不是传统的中外新闻史部分,而是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概论》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广播节目的编辑和制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很多高校,广播电视类课程大多都很关注电视创作部分,而对广播类节目的教学存在忽视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电视媒体相对于广播媒体具备“声画兼备”的传播特性,而不像广播仅仅听到声音,而无法看到画面。但是,在这里,我们把广播文稿创作、广播节目的播音创作、广播节目主持、广播节目音效处理、人声与背景音乐、广播音频APP开发[7]等内容列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比较系统而细致地了解这部分内容。比如,我们课堂上曾经讲述的中国之声《同在星空下》节目,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们感悟到一个个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如何对每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又如何做好穿针引线作用的[8],这对于提升同学们创作能力大有裨益。
(三)建立“以赛促教”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作品的社会效益
广播电视课程作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强的特性决定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今天融媒体传播环境对教学的要求,更无法引导老师们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探索和尝试“以赛促学”的培养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型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学生参加技能性比赛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标准,能充分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情况,比赛获奖的成就感可以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动力[9]61。同时,“以赛促教”的培养方式也有利于教师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推进到实验室里进行培养,学生能更便捷地找到自己实践技能的差距。
对于高校的实践教学来说,困扰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我国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必须创新性地制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案,通过指导学生确立参赛选题、指导学生剧本创作、导演以及拍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确保比赛效果。
表2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教学类比赛
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非对理论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忽视,相反,对于基础性理论性的重点教学内容来说,比如摄像基础、摄影机的基本操作、蒙太奇、镜头段落与转场部分,还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为同学们讲述。同时,这部分内容和知识的讲述可以结合微视频、微纪录片创作大赛,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听课时根据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加强补习,提升学习效果。
“以赛促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在比赛前需要对同学们的参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赛前培训,以保证同学们更快地了解到赛事的定位,这对于参加比赛的效果,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在比赛中期,教师要充分突出自身指导地位,认真帮助同学们分析比赛中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学习进度快慢以及前期基础,分类别地开展指导。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此次参加比赛的情况,对作品进行总结,优秀作品借助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更多同学的参赛积极性,同时,比赛中如果存在不足,教师要及时总结并指导学生加以改进,以便下一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教师可能未必能获得学校的认可,但任课老师必须要做好牺牲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好的参赛效果[9]61。
(四)建立平时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的多元化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学生作业到作品的转换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来说,现在最主要的考核和给分标准是期末考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往往其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单一化。
首先,在这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增加课程考核比重,体现学生应用型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考核可以改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为单元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以及实践性技能考核相结合等多阶段、多样化考核模式,建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单元考核模块,按照编剧创作、摄影摄像能力、叙事结构培养、影视制作能力、动画效果设计等多个部分设计考核模块;期中考核主要集中于剧本和摄影摄像等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主要针对教师上课过程中的实践模块,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力度;期末考核主要聚焦一学期教学工作,通过学生作品呈现和理论考试相结合方式体现考核结果,重点关注学生实践作品。
第二,课程改革注重平时考核,教师要建立学生课程作业展示平台,通过学生实践作品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编导水平、剪辑技巧以及后期处理能力。教师将课程考核分为微新闻电影、微短片、微记录、专题片以及影视广告等模块,通过学生习作的分类和筛选,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依托学校网络电视台和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实时展示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第三,教师要建立专业技能测试和学科专业竞赛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建立学生专业认证工作机制,鼓励学生拿到专业资质证书。加大学科竞赛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力度,通过剧本创作大赛、摄影微短片大赛、一分钟短视频创作大赛、影视广告设计大赛,提升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并邀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考评,提升学生作品的整体创作水平。
第四,教师要建立学生课内考核与课外实习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通过学生专业媒体实践作品,学校给予学生学分认证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媒体创作、提升媒体运用能力的积极性。对于传媒类专业的同学,因大四实习成绩考核和就业诉求等相关要求,很多同学在大学里都参加过相关的广播电视媒体实践,如何把学校的实习实践变成专业作品推广出去往往极其关键,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探索的点,是把学生的媒体实践作品和学分如何置换这种方式。该课程共3.5学分,学生每参加一个校园比赛获奖可以获得0.5学分,参加一个市级比赛获得1个学分,参加省级比赛获得1.5学分,这种考核方法充分避免了期末考试一次考试确定成绩的弊端。
(五)充分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实现学生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随时随地性和便利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在线课程平台是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和网络在线教学内容的相结合的重要尝试,这往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随时随地进行专业学习。笔者2016年参加滁州学院首届微课教学大赛,对学校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录制以及使用具备一定的经验,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网络在线课程的设计效果如何提升具有一定的思考。
首先,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要精心撰写教学设计,结合文学与传媒学院视频工作团队和慕课课程特点,加大知识点与现实相结合的力度,结合学生兴趣点激发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细节呈现以及互动效果来增强课程魅力。同时将课程配套的教学设计、相关ppt、习题集以及实验指导等内容在学校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得以呈现。
其次,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互动力度,对于教师来说,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除了考虑网络课程的画面效果、声画匹配、字幕设计、剪辑技巧、呈现流畅度等因素之外,还要加强课程互动效果。力争在每节网络课程建设中,我们带着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思考离开课堂,带着课程实践问题,开展课后实践并完成课程学习。
最后,网络在线课程的开设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网络在线课程不是为了取代课堂教学,而是将课堂教学当中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及专业重点通过网络课程予以呈现,同时,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往往也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再加上教室ppt效果有限,实验室基础条件差距大,网络在线课程的设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
四、结 语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适应网络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崭新的时代命题,做好课程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下一步,作为学校首批课程改革项目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课程,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互联网思维的融入,根据“互联网+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使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充分考虑“互联网+”背景下的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等传播特征,将电视新闻的姊妹篇“新闻微电影、新闻纪录片和微视频”等内容列入课程教学体系之内,以更好地体现“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和时代要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