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冠词形义匹配格局及其对冠词习得的影响

2019-03-15王家明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可数冠词竞争者

王家明

英语有三个冠词:the, a(an)和零冠词(下文中a(an)只写作a,零冠词用“φ”表示)。这几个词使用频率很高,但对于母语缺少冠词的学习者来说,却不容易学好,甚至一些高水平学习者有时也难以确定该使用哪一个冠词。Ellis[1],DeKeyser[2]等学者认为,冠词难学的原因之一是冠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多对多的交叉匹配关系。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具体分析冠词的形式和意义是如何多对多地交叉匹配的。另外,同一冠词的不同用法习得起来难度应当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冠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匹配格局做一个系统细致的研究,以便探索哪些冠词形义匹配是相对容易习得的,哪些冠词形义匹配习得起来比较困难。

一、英语冠词的意义

根据Quirk等[3]、Celce-Murcia & Larsen-Freeman[4]、Huddleston & Pullum[5]等语言学家的英语语法专著,英语冠词的意义可以分为定指、不定指、类指。定指的特征是说话人认为或假定听话人在该语境下能够凭借目标名词短语的描述确定指称对象。例如在句(1a)中,第二次提到该录像机时,说话人假定听话人能够凭借video recorder的描述确定其指称对象为前面提到的那台录像机。中心名词为普通单数可数名词(如(1a)中的video recorder)、复数可数名词(如(1b)中的books)、不可数名词(如(1c)中的water)时,定指都需要使用定冠词the。

(1)定指语境中的冠词使用

a.John bought a TV and a video recorder, but he returned the video recorder.[3]267

b.I saw two books in the library yesterday.The books are written by Henry James.

c.I don’t want to swim in the pool.The water is too dirty.

不定指的特征是说话人并不认为或假定听话人在该语境下能够凭借目标名词短语的描述确定指称对象,例如在(2a)中,car属于第一次提到,说话者并不假定听话者在听到这句话之前已经知道该车的信息,也并不假定听话者能够凭借car这一名词的描述确定指称对象是哪一部车。当中心名词为单数可数名词时,使用a,当中心名词为复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时,使用φ或some(如(2b)、(2c)所示)。根据Quirk等[3],使用φ和使用some在焦点方面是有区别的,使用φ聚焦于表达类别,而使用some时焦点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数量上面了。本文只研究冠词,不包括some。

(2)不定指语境中的冠词使用

a.Tom bought a car.

b.I’ve been writing(some)letters this morning.[3]275

c.Would you like(some)coffee or(some)tea?[3]275

类指的特征是名词短语指称事物的类别。例如(3a)--(3c)中的a tiger,the tiger和tigers并不指特定的老虎,而是指老虎这一个类别的动物。三个冠词都可用于类指:当中心名词是单数可数名词时,用a或the(如(3a)、(3b)所示),当中心名词是复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时,用φ(如(3c)、(3d)所示),与不定指语境不同,类指语境不可以用some。

(3)类指语境中的冠词使用

a.A tiger is a fierce animal.

b.The tiger is a fierce animal.

c.Tigers are fierce animals.

d.Water is essential for most plant and animal life.

由以上分析可见,英语冠词的使用取决于名词短语的指称意义以及中心名词的可数性、单复数等特征。因此,孤立研究冠词本身的形义匹配是不够的,需要研究“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下文将分析“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关系。

二、英语“冠词+名词”结构的形式与意义的匹配关系

英语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有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根据不同的名词形式,英语“冠词+名词”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六种形式:

冠词与单数可数名词搭配(两种形式):

a N(N代表单数可数名词,下同)

he N

冠词与复数可数名词搭配(两种形式):

φ N-s(N-s 表示复数可数名词,下同)

the N-s

冠词与不可数名词搭配(两种形式):

φ Nu(Nu 表示不可数名词,下同)

the Nu

冠词用法的习得涉及到以上六种“冠词+名词”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匹配关系。根据上一节对英语冠词用法的分析,上述六种“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 “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格局

从图1中可见,the N、a N、φ N-s、φ Nu都表现为一种形式对应两种意义。The N可以表达单个“可数”事物定指义和“可数”事物类指义,a N可以表达单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和“可数”事物类指义,φ N-s可以表达多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和“可数”事物类指义,φ Nu可以表达“不可数”事物不定指义和“不可数”事物类指义。The N、a N、φ N-s都可以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这三种形式与“可数”事物类指义之间构成形式与意义之间多对一的关系。The N-s和the Nu表现为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the N-s表达多个“可数”事物定指义,the Nu表达“不可数”事物定指义。

形式和意义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比较简单,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the N-s表达多个“可数”事物定指义、the Nu表达“不可数”事物定指义是比较容易习得的,而其他“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相对较难习得。但是,仅仅根据形义匹配关系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多对一来判断不同结构形义匹配的习得难度是不够的。各种“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可以表现为相互竞争,也可以表现为相互强化。下文将分析各种“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之间是如何相互竞争、相互强化的。

三、“冠词+名词”结构各种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竞争

以上分析了由冠词和名词组成的名词短语的形义匹配格局。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把各种形义匹配的形式上的竞争者(可以表示该意义的其他“冠词+名词”结构)和意义上的竞争者(该形式可以表示的其他意义)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归纳结果见表1。

现在我们依据表1的归纳来进一步讨论各种“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的习得难度。

从表1中我们看到,有些形义匹配既有形式竞争者,又有意义竞争者;有些形义匹配只有意义竞争者,或者只有形式竞争者;有些形义匹配两种竞争者都没有。The N表达“可数”事物的类指义时既有形式竞争者(“可数”事物类指义也可以通过a N和φ N-s来表示),又有意义竞争者(the N还可以表达单个“可数”事物的定指义)。类似地,A N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时也是既有形式竞争者(该意义也可以通过the N和φ N-s来表达),也有意义竞争者(a N还可以表达单个“可数”事物的不定指义)。因此,the N和a N表达类指的用法对于学生来说习得难度较高(如表2所示)。

表1 各种“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的形式竞争者和意义竞争者

表2 英语“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的习得难度(考虑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竞争)

表1显示,the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定指义时,无形式竞争者(该意义只用the N表达),但有意义竞争者(the N还可以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类似地,a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时无形式竞争者(该意义只用a N表达),但有意义竞争者(a N还可以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φ N-s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时,有形式竞争者(该意义还可以用a N或the N来表达),无意义竞争者(如上所述,φ N-s用于不定指语境时,聚焦于表达类别,故其不定指义与类指义之间不构成相互竞争关系)。因此,the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定指义、a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φ N-s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的用法对于学生来说要比the N和a N表达类指义的用法习得起来难度要低一些(如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当the N-s和the Nu分别表达多个“可数”事物定指义和“不可数”事物定指义时,既无形式竞争者(这两种意义只能分别由这两种形式表达),也无意义竞争者(这两种形式只分别表达这两种意义)。因此,这两种形义匹配时比较容易习得的(如表2所示)。

同样,φ N-s表达多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φ Nu表达“不可数”事物的不定指义或类指义时,也是既无形式竞争者,又无意义竞争者。因此,φ N-s表达多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φ Nu表达“不可数”事物的不定指义或类指义的用法对于学习者来说习得的难度也都较低(如表2所示)。

各种“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之间既有相互竞争的方面,又有相互强化的方面,上面分析了相互竞争的方面,下一节将分析相互强化的方面。

四、“冠词+名词”结构各种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强化

一种“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和另一种“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之间如果存在共性部分,则习得这两种结构时,其共性部分都能得到强化,本文称之为“冠词+名词”结构形义匹配之间相互强化。The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定指义、the N-s表达多个“可数”事物定指义、the Nu表达“不可数”事物定指义三者之间在冠词使用方面是共同的:三者都使用the表达定指义。因此习得这三者都能强化the的定指义的习得。由于这种强化作用,这三种结构表达定指义的用法是比较容易习得的。表2中,the N表达单个“可数”事物定指义的难度等级可以改为“较低”(如表3所示)。同样,φ N-s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与φ Nu表达“不可数”事物类指义之间在冠词使用方面是共同的:二者都使用φ来表达类指,因此二者都能强化φ的类指义的习得。由于这种强化作用,这两种结构表达类指义的用法是比较容易习得的。表2中,φ N-s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的难度等级也可以改为“较低”(如表3所示)。

φ N-s可以用于表达多个“可数”事物不定指义,也可以表达“可数”事物类指义。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指称义之间会相互竞争。但是,如上文提到,在不定指的情况下,φ N-s聚焦于表达类别(如果要表达数量,便会用some N-s),与其“可数”事物类指义高度相似,因此二者是相互强化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类似地,φ Nu表达“不可数”事物的不定指义时,也是聚焦于表达类别,与表达“不可数”事物类指义相互强化。φ N-s和φ Nu都使用φ表达类指,或在不定指语境中聚焦于表达类别,因此这两个结构中φ的意义相互强化。由于这种相互强化作用,φ的类指义以及在不定指语境中聚焦于表达类别的用法是容易习得的(如表3所示)。

表3 英语“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的习得难度(考虑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强化)

五、结 语

英语冠词的用法复杂多样,而不同冠词用法习得的难度是不同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格局的完整系统分析,尤其忽视了“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冠词习得的影响。本文较为系统而细致地分析了“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格局,分析了“冠词+名词”结构的形义匹配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强化与不同冠词用法习得难度的关系,为冠词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冠词习得研究走向深入、细致和全面。例如朱叶秋、文秋芳[6]的研究表明,中国学生使用the的准确性高于使用a,使用a的准确性又高于使用φ。未来的冠词习得研究可以更细致地调查复数名词前、单数“可数”名词前、不可数名词前的定冠词the的使用是否同样准确,类指语境中定冠词the的使用是否和定指语境中定冠词the的使用同样准确,φ是否在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名词前、在不同类型的语境中使用的准确性都低于the和a的准确性等等。蔡金亭、吴一安[7]的研究报告了在学生的作文中,类指语境下冠词使用正确率为86.0%。未来的冠词习得研究可以进一步调查类指语境下四种形式的名词短语the N、a N、φ N-s、φ Nu的正确率是否相同。Ionin, Ko & Wexler[8],张京鱼、马拯[9]的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冠词使用受到特指性的影响。邵士洋、吴庄[10]的研究发现冠词缺失现象普遍出现于低水平学习者;在不定实指语境中过度使用the 的错误跨越不同发展阶段。Ko, Ionin & Wexler[11],时健、张京鱼、陈锋[12]的研究发现部分性形式体现的预设性在外语学习者冠词选择中有显著作用。这些研究都只研究了学生在单数可数名词前的冠词使用,且只涵盖了定指和不定指语境。复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前面是否也能发现相同的结果,类指语境中学习者使用冠词的情况与定指、不定指语境相比有何特点,将各类名词前、各类语境中学习者的冠词使用当作一个系统综合起来考察会得到什么结果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可数冠词竞争者
客厅百寸大屏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拥有抢眼色彩的LED超短焦投影新贵 ViewSonic(优派)TX5000K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Learn from the Failure!
2020 Roadmap on gas-involved photo- and electro- catalysis
15米HDMI线的有力竞争者 Prolink|PLT280
可数一致连续偏序集的序同态与扩张
汉语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
界性识解与可数性使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名词可数性误用的认知解读
毁灭者
冠词缺失与中介语句法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