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意义、现状与方向

2019-03-15刘小年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代际农民工养老

刘小年

(东莞理工学院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广东 东莞 523106)

农民乡城迁移是现代化中的普遍现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的流动,产生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也成为学术界长期追踪研究的热点。进入21世纪初,学术界发现了农民工代际变化现象,开始聚焦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1]。近年来,随着农民工逐渐老去,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特别是其养老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学术界也开始有相关研究[2]。但尚未有人对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的研究意义进行认真揭示、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合理分析。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相关研究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工作,为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铺垫。

一、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的意义

可以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论述。在实践上,主要是第一代农民工规模庞大,其发展在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其一,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聚焦第一代农民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有利于第一代农民工认清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寻求适当的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自身发展。据统计,第一代农民工到2016年底,其规模仍占农民工总量的半数以上,达到50.4%,实际数量超过1.417亿[3]。研究与帮助亿万第一代农民工发展,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显然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而且,由于农民工已经发生代际变化,以往研究因过于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而对此有所忽视。研究并帮助第一代农民工发展,对于平衡农民工内部的代际发展关系是有价值的,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矛盾也可做出必要贡献。

其二,自2012年起,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出现下降趋势,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挑战[4]。由于第一代农民工过亿的规模,虽然年岁渐老,但其中仍然蕴含了巨量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如其中40~50岁的劳动力就超过了7 600万,这对于当代中国挖掘人口红利,无疑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研究第一代农民工发展,帮助他们解决诸如就业等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上亿的第一代农民工在城乡间流动,其发展不光涉及就业并通过就业对经济持续发展构成重要条件,而且还通过社区参与、家庭生活等对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老去,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统计显示,2016年50岁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超过5 400万,养老问题已经提上这些农民工的议事日程,但却面临城市养老体系进不去、农村养老保险靠不住、儿女养老功能弱化的尴尬处境[5]。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表面来看是一个老有所养的问题,制约农民工的家庭幸福,实际则与社会公平有关,会通过流动的农民工家庭冲击城乡社会秩序。因此,研究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并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问题,是城乡社会发展与秩序建构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的紧迫问题。

其四,随着农民工的代际变化,学术界的研究与社会舆论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新生代偏好;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之中,国家也着重考虑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即其市民化问题;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被忽视状态。在当前农民工逐渐变老,第一代农民工发展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学术界加强相关研究,科学描述其现状、分析其问题,并提供合理的问题处理对策,有助于政府应对第一代农民工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农民工发展代际不平衡问题,完善公共政策。

在理论上,由于目前尚没有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可以形成专门的第一代农民工研究成果,并由此补充完善农民工与农民发展研究的理论,并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条件。具体来说:一是可望形成包括对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的本质界定、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在内的系统理论成果;二是将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与新生代市民化研究的成果整合,有助于形成农民工发展的代际研究成果;三是把代际研究成果与农民工发展的过程研究成果主要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论统一起来,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民经农民工阶段而发展的理论;四是由此对发达国家的农民直接向市民发展的理论形成补充,使农民在现代化中发展的理论更加系统与科学。

除此之外,由于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横跨城乡,涉及养老、就业、家庭、社区参与等领域,并受到政策规制,其研究可为相关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政策学等的研究提供资料。

二、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的历程、进展与不足

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属于农民工研究范畴,由于农民工的农民身份,也是农民发展研究的一个分支。现代化中农民会通过乡城迁移发展。国外自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研究开始,形成了许多理论成果[6]。由于当代中国农民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农民那种职业身份同步市民化的路径不同,第一步只实现了职业的非农化,即以农民工的身份存在[7]。因此,国外研究主要是为农民工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

第一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因此,20世纪八十与九十年代的早期农民工研究,研究的就是第一代农民工。这种研究聚焦“民工潮”现象,以农民工流动为主题。

21世纪初,学术界发现了农民工的代际变化现象。此后,农民工的研究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为不分代际的农民工研究,一为具体的第一代或新生代农民工研究。不分代际的农民工研究,一方面,在传统的农民工流动研究中突出了“民工荒”现象及相应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8];另一方面,在应用国外农民市民化理论观察农民工现象时,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任务,由于这项任务适应了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成了农民工研究的长期热点,积累了丰富的成果[9]。

在区分代际的农民工研究中,出现了专门的第一代农民工研究。作者2018年1月11日,以第一代与老一代农民工为主题分别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学术论文174篇。其中,研究代际差异的123篇,占70.69%;养老的30篇,占17.24%;生存状态的8篇,占4.6%;退路归宿包括返乡回流的7篇,占4.02%;其他落户与留城意愿、心理状态、问题综合分析等的都有2篇,占比皆是1.15%。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除去以第一代农民工为参照物的代际差异研究,专门的第一代农民工研究成果极少,且主要集中在养老方面[10-12]。

主要进展:一是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认为他们因自身原因主要是年龄大、与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的制约,大多数面临或选择或已经处于返乡回流的进程中,存在突出的经济如住房修建与养老等难题,需要采取就业支持、社保制度完善等措施来应对[13-16];二是探讨了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认为其养老面临城市养老保险体制排斥、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不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困境,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户籍等制度的影响与相关政策执行不力、务工收入低、家庭结构变化等,建议采取社区养老、分类养老、土地养老及养老补偿的办法,运用立法、就业、财政与社保等工具,由政府、社区与农民工等合力解决问题[17-20];三是与新生代比较,归纳了第一代农民工的代际特点,如年龄较大、文化较低、大多数已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在农村长大、熟悉与依恋农村生活、年老后多有返乡务农与养老的想法等[21]。

不足之处:一是理论研究缺乏。除刘小年[22-23]初步指出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包括就业、家庭、社交等层面,其市民化具有职业决定的模式外,在中国知网上尚未发现对相关发展的含义、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等的探讨。二是实证研究广度、深度不够。现有研究几乎关注的都是年老的、普通的第一代农民工及其面临的养老问题,罕有区分年龄、职业阶层与家庭结构的全面的现状描述与问题建构;相关对策研究在养老问题上多讲要综合施策,但对涉及的主体间的责任如何划分、措施间的地位怎样、实施后的绩效如何等都缺乏探讨。

总之,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具有国外相关农民乡城迁移发展研究理论背景深厚,早期流动研究与不分代际的市民化研究成果丰富,专门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已经破题等特点。

三、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当前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由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研究过渡到发展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专门研究大致可以看成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研究。前面叙述过的现有第一代农民工专门研究中的代际研究,不过是讲新生代形成了,第一代农民工老了,即将退出了;现状研究则证实了上述判断,即第一代农民工因年龄大正在从城市返乡、准备养老;其他的研究则直接描述第一代农民工养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对策。不过,一方面,养老虽然是部分年龄偏大的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的迫切问题,但对第一代农民工中正处盛年的70后来讲,养老还是未来的议题,他们更在乎的可能还是进路即就业与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第一代农民工内部发生了阶层分化、家庭经济条件也有差别,就养老来讲,除底层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人外,那些中上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是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的。因此,对第一代农民工面临问题的分析,需要超出单一的“养老”视域,从发展即马克思讲的需要实现形成的自由扩展角度[24],结合年龄分层、阶层分化与家庭条件等全方位审视。即需要以社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第一代农民工养老问题为突破口,转向全面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并由此吸引社会与政府注意力,来帮助第一代农民工解决其面临的城乡进退等发展问题。这样,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范围,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支持弱势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

(二)全面调查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的现状与需要

目前,媒体与学术界关注的都是第一代农民工正在老去的现象。缺乏对不同年龄段的第一代农民工的分层描述。第一代农民工在年龄上包括50后、60后与70后。50后年龄小的接近60岁,年龄大的接近70岁,正在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讲他们老了,需要养老是合理的;60后年纪小的不到50岁,大的接近60岁,正在老去,开始考虑退休养老的问题;70后年龄小的不到40,年龄大的不到50岁,年富力强,正处在为事业与家庭奋斗的时候,退休养老还是未来的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第一代农民工等同于老人,需要全面调查不同年龄层的第一代农民工的需要。其次,第一代农民工在发展中出现了内部阶层分化,有的成了企业主、有的成了管理与技术人员、有的经营做个体户、有的还在打工。由此,造成第一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的分化。需要全面调查其阶层分化情况,以为解决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了解其条件,并把握社会帮助与政府支持的力度。另外,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年龄的分层与阶层的分化,其家庭结构也不尽相同,如极少数可能一直单身,还有少数结婚了未育,至于生育了的第一代农民工,有的可能生了一胎,有的生了二胎,有的生了三胎,有的小孩又成家或生育了;由此使第一代农民工家庭内部的需要、资源等都产生了差异。需要针对第一代农民工的家庭结构与条件展开全面调查。通过以上三种调查,为初步纠正学术界与媒体对第一代农民工年老、陷入养老困境的刻板认识服务,也可作为进一步政策研究的资料,服务政府科学决策。

(三)是探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理论

中国农民在现代化中的乡城迁移与发达国家的农民曾经的乡城流动不同,形成了分阶段发展如市民化的中国路径,这样就提出了中国农民在现代化中发展的理论研究任务。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其年轻时选择外出到城市打工,年老了大多数面临返乡的命运。与发达国家农民在现代化直接变成市民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研究第一代农民工,最有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理论。事实上,就理论研究的现状来说,农民工现象虽然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但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屈指可数,主要是早期农民工研究提出了一些流动模式的描述性成果,以及指出了中国农民在现代化中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出现了代际变化,而且对具体有几个阶段还没有定论、对代际变化也主要探讨了新生代,有分量的成果极为罕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其有价值了。更何况就第一代农民工的研究现状来说,本身就缺少理论建构,以致相关实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受到了影响。

四、本文结论与可能的贡献

(一)本文结论

第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研究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主要探讨了其养老问题。在未来需要由养老研究向全面的发展研究拓展;需要从年龄分层、阶层分化与家庭结构等方面全面调查第一代农民工的现状与需要、以准确描述第一代农民工并为相关政策研究提供条件;需要重视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理论。

(二)可能的贡献

有三个方面:一是系统论述了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其中对第一代农民工在实践中的经济影响的分析,对于克服流行的将第一代农民工当作负担、面临养老困境的片面认识,对于促使政府完善人口红利拐点下的劳动力政策,具有现实价值。

二是通过全面的文献梳理,发现了现有研究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在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现状描述上只看到了其中年龄较大的50后、60后,没有看到年富力强的70后,由此在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问题的描述上,只谈第一代农民工从城市退出即返乡养老问题,忽视了第一代农民工特别是其中的70后存在的就业、创业与家庭建设等进路问题;没有注意到第一代农民工内部的阶层分化情况,武断地认为所有第一代农民工都存在养老困境,由此导致所提政策建议存在科学性与应用性问题。

三是基于研究现状,提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拓展研究范围,由养老议题走向发展议题;开展全面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需求调查,服务政策完善;加强理论研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代农民工发展理论。这些方向,对于改善学术研究的现状,提升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贡献,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代际农民工养老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