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淮北市相山区为例

2019-03-15石森森庄道元赵毛毛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石森森,庄道元,赵毛毛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业态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发展格局,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深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13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提出了优化相山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框架,并基于现存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皖北、安徽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1.自然地理条件

相山区地势平坦,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平均约为849毫米,夏季雨水集中。日照充沛,年实际日照时间超过两千小时,四季分明,气候较温和。由于地形及气候条件适宜,钟楼芦笋、油坊绿叶菜、大梁楼萝卜、郭王食用菌、张集黄桃、黄里笆斗杏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优势明显。依托特色农产品,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有助于集体经济壮大。

2.社会经济情况

2018年,相山区GDP为247.7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28.1∶7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61元。2018年,相山区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 515公顷,蔬菜产量达36 445吨,增长5.5%,家禽出栏68.7万只,存栏30.6万只,牛出栏388头,存栏4130头。相山区乡村线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2.3亿元,增长了21.9%,其增速要快于城镇11.7个百分点。相山区有13个行政村,面积141.7平方公里,辖区户籍人口41.9万。其中,乡村人口6.5万。相山区虽然是淮北市的主城区,但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区区域面积的50%以上,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5.5%。相山区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13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部完成。

3.农业产业分布情况

相山区农业初步形成了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等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其中,高效蔬菜种植面积约1340公顷,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约700公顷。钟楼、小集等村主要种植辣椒、番茄等反季节蔬菜,油坊村主要种植绿叶菜、芹菜等露地菜,张集主要种植芦笋等加工蔬菜,大梁楼村主要种植青萝卜,张楼村主要种植黄桃,黄里社区主要种植笆斗杏、石榴,郭王村重点发展金针菇等食用菌产业。相山区依托凤凰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果蔬加工、肉食品加工、休闲食品等产业,开发观光采摘、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2018年,相山区13个行政村共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3.053万元,村均6.389万元。其中,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为0;年收入10~50万元的村共有3个,其中,钟楼村收入20.6万元、桥头村收入17.02万元、土楼村收入13万元;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村共有3个,其中,徐集村收入9.8万元、郭王村收入6.833万元、大梁楼收入6.8万元;年收入在1~5万元的村共有3个,其中,油坊村收入5万元、张集村收入4万元、瓦房村收入2万元;而刘楼村、鲁楼村、孟庄村、张楼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总体来看,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集体经济收入较少,集体支出主要为集体运转办公支出、道路维修支出、沟渠治理支出、困难群众救助支出,以及其他服务性支出。

2.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

相山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空壳化现象较为突出,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大部分村通过租赁集体所有的坑塘、废弃窑厂、农贸市场、闲置校舍、集体机动地等资源增加收入,缺乏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3.瓜分集体资产现象严重

相山区村级集体资源瓜分现象严重,导致村集体可利用发展经济的资源十分短缺。相山区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缺乏,各村耕地已经发包到了农户,林地也已确权到户,未承包到户的农用地极少。坑塘水面大多由村民承包,且大部分未充分利用。部分行政村闲置的四荒地、校舍、坑塘没能充分合理利用,闲置老化的机器设备,没能及时维修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浪费。

4.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山区仅少数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且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大多数村由村委会代执行其职能。集体资产的发包、出售、租赁等程序不规范,导致村集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相山区成立多家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制度不完善,合作社章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盈余分配不明确。部分村将集体资产一次性出租20年之久,只顾眼前利益,缺少长远发展眼光。“三资”管理台账不规范,登记不齐全,导致摸不清集体资产数量。监督制度缺乏,部分村民不关心集体的事,集体观念较弱,多数村民忙于务工挣钱,缺少有力的民主监督和管理。

5.发展模式不明确

上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多为统领性质,对各村如何发展,采用何种模式发展并没有具体指导意见。调查发现,相山区大部分行政村对于采取何种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还存在困惑,主要表现在没能把各村特色与市场很好地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不明确,缺少主导产业带动,没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集体资源,集体经济发展定位不够精准,发展主线不够明确。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内生动力不足

相山区农村人均收入中劳务收入占总收入一半以上,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村庄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村民只关心自己的收益,不关心集体经济的发展,参与集体经济的热情较低。根据调查,村干部平均年龄近五十岁,大多数只受过初中教育,虽积累了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但对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力不从心,懂经营管理的村干部十分缺乏,导致村集体资金不知道怎样使用,以致部分村集体将资金外借以获得利息收入。部分村干部信心不足,以土地承包到户为由,认为没有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存在消极思想。高素质人才引进困难,农村生活条件较差,人才流失严重,相山区农村人才缺乏,导致内生动力不足。

(二)对集体经营信心不足

从村干部角度看,根据调查,对集体经济产业扶持政策非常了解仅占23%,非常熟悉集体经济运营的仅占10%。村干部由于对集体经济不了解,对集体经营信心不足,存在担心出错,不敢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从农户角度看,非常愿意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的仅占28%,非常愿意入股的农户仅占18%,部分农户对合作社不了解。访谈中发现,农户担心土地频繁调整,自身收益不能得到保障,同时也担心失去土地。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相山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农民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大部分合作社入社率较低。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分工协作程度较差,部分农民只想从合作社获得收益,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义务及市场风险。

四、相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

与发达地区相比,地处皖北地区的淮北市相山区村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集体经济意识薄弱。但是,由于政府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尤其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的支持,加上相山区集体经济发展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相山区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相山区以“人才培育与引进、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依托特色产业、抱团置业、服务生产生活、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为重点,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良策,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根据各村实际,在坚持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各村创新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一条符合各村实际情况,又各有特色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路。

五、相山区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

(一)人才培育与引进

通过集中培训、典型带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农民对新型集体经济的认识,培养现代化新型农民。建立并完善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将德才兼备,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敢于创新的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选入村干部队伍[1]。选派村干部、种植大户、创业能手等外出参加技能培训、考察,提升其经济管理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使其具有先进的集体经济发展理念[2]。积极引进大学生村干部、选调生等优秀人才,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加强村校合作,发挥淮北师范大学和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引导高校人才对农村经营活动进行指导。

(二)盘活存量资产

相山区各村对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梳理、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工作台账。对历史遗留集体资产纠纷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承包程序,规范合同,使产权明晰。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采用出售、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分类盘活存量集体资产,使集体资产充分利用,壮大集体经济[3]。桥头、土楼、瓦房、张楼、郭王、鲁楼等村对于闲置的校舍、厂房、企业用地、坑塘、机械设备等资产,以出售、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徐集、油坊、大梁楼、孟庄等村对于集体预留地和整理后归集体的土地进行出租,以增加集体收入。

(三)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快土地流转,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4]。大梁楼、孟庄、瓦房、刘楼等村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乡村振兴公司等组织,使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以及其他投资主体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5]。土地流转合同推行十年左右长期承包,承包费用分时间段给付,确保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使集体收入稳定增长。

(四)依托特色产业

根据各村产业特色,坚持一村一策,谋划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组织合理利用集体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村一品。充分挖掘张集、油坊、郭王等村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延伸张集芦笋、油坊绿叶菜、大梁楼萝卜、郭王食用菌等特色系列产品链条。徐集、钟楼等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村庄,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吸引周边居民前来休闲旅游。鲁楼村依托芳香特色小镇和芳香产业,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休闲体验、民俗度假等形式的旅游项目。发展农村电商,推广“党支部+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设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

(五)实行抱团置业

相山区各村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采取新建、购置、联办等多种形式发展物业经济。桥头、土楼、油坊、瓦房、大梁楼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注重统筹规划,发挥各级资金的撬动作用,在人流密集、城镇优势地段新建门面房、物流中心、酒店、停车场等物业项目。刘楼、孟庄等远离市区,位置较偏远的村庄,与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联建、联办,采用异地购置或者新建物业项目,通过物业租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6]。

(六)服务生产生活

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劳务合作社、劳务中介公司等,承包园区绿化管护、卫生保洁等工作,村集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距离商贸集中区域较近的村庄,成立物流运输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等,通过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获得相应集体收入[7]。积极对接企业,通过协调帮扶、信息共享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村级经济组织积极与电力、保险、广电等机构合作,为其提供代理服务,以解决村民就业,增加集体收入。

(七)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土地使用和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持[8]。探索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制度,以调动村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单位设立农村集体创业贷款项目,支持合作社、乡村振兴公司、农村劳务中介公司等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鼓励相山区农林水、科技、金融等部门加大村集体经济支持力度,将资金与项目向农村倾斜。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集体组织的基本权利,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发挥集体经济优势,促进集体经济组织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六、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改变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收入来源单一、发展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有能力办事,已成为相山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以相山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为重点,从人才培育与引进、盘活集体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依托特色产业、抱团置业、服务生产生活、加大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为相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以往的研究比较,本研究注重深入农村,以基线调研为依托,提出的发展路径能够运用于当地实践,具有时效性、可行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