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教育途径研究

2019-03-15倪大兵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化党性党员干部

倪大兵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党性教育具有哲学、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基层党的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性教育是基层党的工作的思想保障,《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目标与措施。

在国外,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政党实行党务与政府政务分开,党的工作主要是自身建设和围绕竞选开展党的活动,与西方国家性质不同,决定了中西党员教育目的、内容、途径存在根本差异。

关于党性教育,国内学术界对其内涵、意义、途径及特色做法方面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也存在研究视角的系统性不足,表现为已有研究在强调党性教育供给时,主要基于党和国家需求、施教方[1-5],对基层物质文化需求及意识活动认知规律对党性教育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作者从党性教育价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发,以党性教育理念、认知理论为基础,归纳、分析基层党性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以增进基层党性教育的成效。

一、当前基层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层党性教育、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是党性教育路径优化的前提,课题组围绕基层党性教育实施、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2018年7月始,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开展基层党性教育调研,计发放问卷480份,收回474份,有效问卷462份,经统计、分析(多选题数据应用时备注),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党性修养内涵把握不充分

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党的教育和建设活动,绝大多数党员对近一年基层党的建设情况“知晓”或“比较熟悉”,座谈中,与会人员反映基层党性教育系统性方面尚有不足,受理论、政策、知识水平所限,在一定范围还存在对党性修养内涵把握不够充分的现象。

(二)基层党性教育存在一定松散化现象

在对学习成效的跟进调查中,认为基层事务繁多、压力大,“没时间认真学”“机械学习”分别占32.6%、23.2%,此外一些基层党组织党性教育、组织生活过程准备不够充分,党性教育有松散化的现象。

(三)党性教育主体作用发挥存有不一

在对党性教育主体的意愿选择中,倾向至“党校(行政学校)”学习者比例较高,达84%,选择“上级及本级党组织”的比例相对较低,结合座谈访谈,受访对象认为党性教育主体在党性教育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党校(行政学校)有硬件基础、师资力量、教育水平的吸引力,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得到一定体现。

(四)党性教育内容与基层实际联系有待提高,教育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认为基层党性教育环节在一定范围有“内容平淡”和“方式、方法单一”的现象(多选),两者所占比例均超过50%;在“当前影响党员党性修养最主要因素”方面,认为“思想意识多元化”“物质观念冲击”分居前二位。结合访谈,基层党性教育在灌输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在引导建立“政治高地”与克服杂乱思想干扰方面要立足长远,注重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对党性教育成效的影响。

(五)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党性教育参与环节,党性教育过程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对“党性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多选),“关注个人思想认识”“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均超过50%,表明教育过程存在单向化传播现象,党性教育成效应考虑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从施教方、受教方综合考虑;座谈中,反映党性教育评估目前主要在县(市、区)党校(行政学校)开展,对基层党组织党性教育的科学化引导尚有不足。

调研可知,一方面基层党性教育存在深入难、针对性有效性不足,另一方面群众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性教育成效充满期待。此外问卷、座谈访谈还涉及党员干部个人发展、生活等方面,党员干部固然应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特质,市场经济阶段社会商品服务供给货币化,个人发展空间、基本待遇是劳动者的基本关注,因此引导正确认识物质文化需求货币化在基层党性教育中不能回避,需给予理论与实践回应。

二、基层党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县(市、区)在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党性教育本质是改造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基层党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认知理论视角,主要问题是与党性需求融合不足和偏离内化要求,导致党性教育供给存在不充分,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党性教育主体职能发挥不充分

依据双主体教育思想,党性教育组织体系由党委组织部门、党组织、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党员等主体构成[6]。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主管”职能发挥不充分,表现为“重业务、轻党建”,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干部教育规划、制度建设、综合协调、督导评估等改进需要过程与步骤。一些县(市、区)委党校(行政学校)承担多种任务,主业主责受到人员编制、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及时间精力限制。乡、镇(街道)、村(社区)事务过多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党性教育深入受到影响。党员既是受教者,也需主动进行党性锻炼,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党员党性需求的内生动力出现不足,存在不愿学、不真学、不深学现象。

(二)党性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有效性不足

衡量党性教育内容与方式成效主要是内容能否符合教育对象实际需要,并通过一定方式为其有效接受。基层党性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有效性不足,体现在一是基层党性教育内容、形式、载体在促进党员主动参与、引导深刻反思方面缺乏足够吸引力。二是党性教育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不够,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影响教育的说服力。三是分层分类施教不足,对不同年龄、岗位、经历党员干部的针对性教育需加以改进。

(三)党性教育内化不足

内化是指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要素向个体意识形态要素的有效转化,党性原则转化为个体意识遵循认知发展规律,革命年代易于实现党性与个体意识的统一,在于党的使命与个人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从而产生党性需求,党性的阶级性、纪律性、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党性需求是党性内化的原动力[7]。和平年代随着剥削阶级消灭和党的任务变化,党性也难以鲜明、强烈的直观呈现。当前基层党性教育内化不足表现在:从受教方看,内化的内在需求不足,党员干部对个人发展与党性要求出现认知偏差;从施教方看,偏离需求的机械式推论、抽象化内容、填鸭式教学,导致内化需求激发不够。

(四)党性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

党性教育是涉及各类社会组织及人、财、物的系统工程。基层党性教育保障机制不足表现在:一是党性教育专业化队伍建设不足,教师、党建骨干自身业务水平与现阶段党性教育目标匹配度不高。二是财力投入、硬件保障有待提高。三是党性教育主体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构建不足。四是党性教育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仍需积极培育。

(五)教育评估理念落后

党性教育评估理念是评估科学化的前提,也是推动党性教育科学化的关键,影响党性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的改进。基层党性教育评估理念落后表现为党性教育评估在一些县(市、区)基层党组织的缺失,对党校(行政学院)评估也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不足、评估方法单一、评估结果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

三、提升基层党性教育质量的路径

在基本属性之外,党性还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的突出特征,基层党性教育需要结合党的任务变化和贴近党员内心,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一)以时代需求为前提,推进党性教育理念创新

党性教育理念是党性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具有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新时代党性教育理念对党性教育改革发挥思想导向功能,因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提升党性教育实效,需要以时代性理念为统领,将人本思想、内化理念、系统思维贯穿于党性教育各个环节,此外,还应树立按需培训理念,细致开展培训需求调研。

(二)以人本理念为基础,完善党性教育理论与内容体系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基层党性教育中,要注意研究运用易于群众理解的语句、事例。一是党性教育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树牢党性教育的科学基础[8]。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重点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理论优势,推进本土政治学研究,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加强市场经济理论与党性教育关系研究,论述物质与精神、无为与担当、获取与奉献的辩证关系。四是开展党史国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明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五是政德、文化教育,夯实党性修养之基。

(三)以党性内化为目的,推进教育形式创新

传统的党性教育是在特定时空环境下通过内化实现的。当前党性内化,首先探索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还原党性“起源”,“唤醒”民族情感、使命意识。其次通过立体化讲授、情景模拟、案例教学、主题研讨、现场教学、对话访谈等互动方式,形成不同内化途径,如激发党性的内在需求、角色体验、增进固化等,推进对党的指导思想、宗旨路线等的根本认同。再次开展社会实践锤炼党性,将党性教育与社会发展、村(社区)治理结合,分析成绩与问题,澄清模糊认识,实现将党性原则逐步融入个人意识行为体系。

(四)强化党性教育主体功能

一是强化党性教育主体责任,将业务与党建有效纳入日常工作,落实教育、督导职能。二是整合党性教育资源,各党性教育主体在党性教育坐标上找准各自位置,党员干部积极将个体需求融入党和国家需求,形成党性教育合力。

(五)健全党性教育综合保障机制

一是构建教育、考核、监督、应用一体的党性教育体制机制,完善人员、资金、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县(市、区)党校(行政学校)建设,提升办学能力与水平,推进学风建设。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统筹省、市、县干部教育师资,补齐教师、组织员和基层党建骨干理论与实践短板,鼓励领导干部、退休干部在干部教育岗位积极发挥作用,推进送教下基层。四是加强特色课程及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开展理论与基层现实问题研究,推进党性教育信息化应用。

(六)推进党性教育评估

运用现代教育评估理念,一是完善县(市、区)党校(行政学校)党性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建立科学化党性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体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组织管理;完善评估主体、评估方法,推进评估结果反馈与应用。二是推进党员党性教育考核评价。从政治思想、作风、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党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改进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建议[9];党委组织部门注重将一定比例的服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普通职工(党员)作为评估主体,并将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学习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

四、结 语

党性教育是中国政治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一项传统政治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推进基层事业,关键在党,落实在人。基层党性教育与党员干部成长紧密相关,与基层党组织整体坚强密切相连。然而,单纯的教育措施必然存在功能的有限性,党性教育还“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10],在多部门、多渠道、多方式齐头并进下,在各级党组织班子主抓和示范下,党性教育的实效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内化党性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