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话题数据的生成与消解
——以作品《符号#》为例

2019-03-15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爬虫符号公众

刘 泽

从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的发明到电脑计算机的诞生,从万维网的出现到移动互联将世界就此改变,技术的变革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进力。在网络已经深度植入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今天,网络作为无限延伸的第二空间,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信息与数据,正是这些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大量数字符号,构筑起了这宏伟壮观的数字景观。随着网络用户的逐年剧增,网络生态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一、作品《符号#》创作观念概述

(一)网络热搜话题现象概述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网络用户想要在网络中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的支持。在其后台程序中,有着专门应用于收集网页信息的代码程序。所收集的信息一般是网站内容的关键词句或短语,这样的应用程序便被称之为“爬虫技术”。其中,爬虫技术收集到搜索或阅读流量最多的几个或是几十个关键词,便成为热搜词。

热搜词通常来自于一段时间内各行各业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门话题,这些话题往往影响着网络用户的流量走向。在微博平台,热搜词更是每日网络热点话题的产出地,对公众的信息获取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图1)。

图1 网络爬虫行为分析

(二)公众网络行为与热搜词的生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用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底,在已达8.29亿人次的网络用户中,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8.17亿人次。

这意味着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网络用户的主要选择。用户量的剧增与访问网络的便捷使网络生态发生着快速的改变,也加快着网络话题的更新速度。

公众的网络行为与热搜词之间的影响是相互转化的。公众的主要网络行为有:转载、发布、评论、搜索和浏览,即对信息的产生与复制、获取与筛选(图2)。而热搜词本身便是爬虫技术的应用,平台通过爬虫技术爬取用户发布的热点信息,将其整合后发布,便成为公众所接受到的热搜词信息。公众的信息接收与信息搜索同样影响着爬虫爬取的内容,从而影响着热搜词数据的更新迭代,同时也影响着信息自身意义的消解。

图2 公众网络行为分析

(三)网络信息意义的消解

从爬虫代码、热搜词、公众网络行为三者来看,爬虫作为中间介质,爬取公众生产的信息,将高频信息收集后再次发布,即热搜词。热搜词的内容对公众获取信息产生影响,从而使公众对信息的生产随之改变。信息在其三者循环中被不断复制,而信息的意义则逐渐地被公众消解(图3)。

图3 热搜词、公众网络行为与网络爬虫关系分析

鲍德里亚在《拟像与仿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中提出了仿像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仿造。指在符号有限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的模仿。

第二阶段:生产。指工业发展的时代,对抽象事物进行大规模复制使符号的数量与范围得以扩大和增长。

第三阶段:仿真。指后工业社会时期,对符号信息的简单复制使得实物的存在被脱离。

第四阶段:超真实。指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仿像成为超真实性,即信息的碎片化与数字化。符号成为对自身的复制。

在第四阶段,鲍德里亚借用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中提出的内爆的概念:内爆是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符号。在自身持续增殖之后,信息成为自食其身的存在,而其意义被逐渐消解,最终使得整个社会销毁于混沌之中。

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虽是对媒体景观的批判,但仍适用于当下移动互联网中热搜话题的现象。笔者认为,网络热搜话题的本质是时段高频,造成高频的条件便是公众对其在网络上的大范围传播与讨论。某个话题(或是时事新闻,或是毫无依据的八卦)在某一时段内被大量复制,通过网络将公众在真实中的缺席表现为一种存在,把公众的想象表现为真实。公众在其中的行为已然成为持续引发内爆的场域,信息自身的意义也将在其中迎来消解。

通过以上对网络热搜话题现象背后的一系列思考,引发笔者对作品《符号#》的创作构思。

二、作品《符号#》呈现的构思与技术选择

(一)网络话题数据生成的隐喻

通过哲学层面的思考,表达艺术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艺术的语境之下,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表达艺术观念,是每个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作品《符号#》的创作过程中,对观念中每个环节的隐喻与转化是笔者首要思考的问题。对此,通过第一章节中的思考,笔者将作品的呈现提炼为三个部分:数据的“生成”“复制”与“消解”。在技术层面,生成部分与复制部分需要通过编程语言实现,消解部分则通过硬件设备将其转化为视觉感受。

在“生成”部分,笔者将热搜词本身作为重点。从语言的角度看,汉字作为公众的语言工具,其所组成的文字信息便是热搜话题内容的真正含义。笔者采用JAVA编程语言,使用爬虫技术通过实时爬取微博热搜榜发布的五十条热搜,

对网络热搜词进行实时收集,建立本地数据库。并使用标准中文电码表的转码规则(图4)将收集到的每个热搜词文字转换为对应的四位数字。旨在将文字所包含的语境弱化,将信息回归数据的本质。

图4 部分标准中文电码对照表(图片来源:百度文库)

在“复制”部分,笔者首先将转码得到的五十条热搜词的对应数据录入本地数据库,并采用Python编程语言将数据实时发送到LED点阵屏作为数据的硬件显示载体,实时显示当前的转码数据。其次,基于微博热搜词的高频生成机制,将当前的数字数据进行高频数字筛选排列,并基于四位数字对应一个汉字的规则,选取前四个高频数字,将其转码为单个汉字。此时得到的单个汉字在作品语境中已然脱离其中文语义,成为当前时刻网络热搜话题的符号性象征。最终,笔者采用热敏打印机将汉字符号进行打印,随之附上当前的打印时间(图5),由此循环进行爬虫操作。旨在通过数据的收集与转换,隐喻热搜话题的生成与复制。

图5 作品《符号#》汉字符号打印测试

作品名称《符号#》中的“#”字符号也正是取自于微博平台上发起话题时使用的双“#”号。“#”号在电话通讯中有着结束的含义,但在网络中却代表着某个话题的开始。

(二)信息意义消解的表达

在“消解”部分,笔者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式进行尝试。由于热敏打印机采用热敏打印技术,打印纸张表面经过特殊感温涂层处理,当温度过高时表面涂层发生化学反应,使受热部分变为黑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光线照射与氧化之后,纸张表面的化学涂层将逐渐脱落,黑色字迹将随之消失。笔者本意将热敏纸字迹自然消失的状态作为信息意义消解的转化,但由于字迹消失时间长,效果不明显,而最终选择采用噪音明显的碎纸机在单个文字符号打印之后将其随之销毁的物理手段,强化作品对于信息意义消解的表达(图6)。

图6 作品《符号#》碎纸效果

三、创作经验总结

(一)实时数据赋予作品的生命力

在2012年举办的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新媒体艺术之父罗伊•阿斯科特与全球五十位作者正在创作的“文之肌理”新版作品《西游记》(图7)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眼球。

图7 罗伊·阿斯科特 西游记 实时数据文本 2012年

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同名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作品中的集体线上写作过程将在展会现场通过屏幕实时滚动更新创作者们所创作的故事。所有创作者均被邀请用自己的母语写作,并通过谷歌翻译软件与其他各国创作者保持沟通。现场创作完成后,罗伊将作品在博客平台上继续呈现,使观者可以在网络中与作品发生互动,评论乃至继续创作。罗伊创造性地将互联网在线技术引用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使作品获得了无限生长、自由生发的迷人生命力。实时的数据连接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永生”的能力。

在作品《符号#》中,笔者采用实时生成打印与销毁的方式将虚拟空间的网络话题状态转化为真实的质感,随着数据的更新,打印出的符号文字也随之变化,同时,被销毁的文字将在作品底部逐渐累积,使数据的生成与其信息意义的消解变得可见。

(二)材料选择与效果呈现

在敲定作品材料时,艺术家王连晟的作品《阅读计划》(图8)和艺术家张沐辰的作品《西西弗斯之船》(图9)给了笔者较大的启发。《阅读计划》由23台自动翻书机组成,当观者走近时,靠近观者的翻书机就会自动运行,并且将书内的内容朗读给观者。讨论教育、思想与国家机器的关系。《西西弗斯之船》利用倒挂的船体结构与错位的机械桨探讨一种“徒劳”的精神状态。

图8 王连晟 阅读计划 交互装置 2012年

图9 张沐辰 西西弗斯之船 动态装置 2012年

《阅读计划》利用看似冰冷的机械结构加以矩阵的方式呈现,使作品的观念表达更加直接与真实,也影响了笔者对使用设备组成具有形式感的矩阵的选择。而《西西弗斯之船》带给笔者启发的是艺术家对待材料和视觉符号的独特视角,材料结构的重组使作品具有鲜活的张力。

在作品《符号#》的创作阶段,笔者首先使用绘图软件绘制作品草图,在线稿阶段进行初步调整后,使用建模软件CINEMA 4D进行等比例建模,并使用材质贴图功能渲染模拟不同的材质以辅助作品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效果图模拟的方式提高了作品整体视觉效果的可控程度,为接下来的作品制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图10)。

图10 作品《符号#》草图与C4D渲染效果图

在作品的制作阶段,出于对作品集成与承重需求的考虑,笔者最终采用了铁制方管作为作品的主体骨架。根据作品生成、复制、消解的三个部分,将骨架由上至下分为了三个主体:固定打印机、主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顶部;用于装载碎纸机与点阵屏的中部悬架;以及承重与积累碎纸后纸张的底座(图11)。

图11 作品《符号#》骨架结构示意图

在设备的选择上,由于打印机数量较多,笔者选择了数据传输稳定的网络接口热敏打印机,通过建立本地局域网的方式,将十六台打印机统一连接,保证了在大量打印任务的情况下,每台打印机依然稳定运行的需求。同时,使用继电器将便携式碎纸机全部串联至统一电路,并使用Arduino编程代码控制碎纸机的统一开关,实现了间隔打印时长后统一销毁的功能。作品最终呈现出热敏打印机实时打印的纸张经过LED点阵屏之后被碎纸机销毁成纸条的主要效果(图12)。

图12 作品《符号#》制作步骤与呈现效果

(三)呈现美感的选择与把控

在作品《符号#》的创作与制作过程中,笔者经历了与工匠、材料供应商、程序员等不同人群的沟通,由于其对作品方案的认知与理解程度不同,作品视觉美感的整体把控和细节的优化便显得尤为重要(图13)。

图13 作品《符号#》创作过程

在骨架设计阶段,笔者提取移动网络数据覆盖呈蜂窝状排列的六边形元素作为骨架三个部分的外观形状。在LED点阵屏的设计阶段,笔者设计绘制了数字零至九的字体视觉,但由于硬件功能的限制,无法使用自定义字体。在与程序员的沟通下,最终将LED点阵屏的显示字体设定为与设计形象最相近的加粗黑体。屏幕的颜色选定为蓝色以体现科技感与数据感,并使数字数据不间断地循环滚动,隐喻数据的更新迭代。在打印机编程部分,笔者采用方正像素12字体作为汉字符号的打印字体,像素的点阵风格在体现数据感的同时也与LED点阵的视觉效果相呼应(图14)。

图14 作品《符号#》局部展示

作品诞生的过程也是保持思考的过程,最终的作品形式与视觉效果得益于创作中的运筹帷幄和制作中对细节的调整把控。

四、结语

本文从作品《符号#》的观念与创作经验入手,着力于论述随着网络数据的快速更新迭代,信息本身的意义在被公众不断地复制中消解的现象与在当代艺术的新媒体艺术语境下如何将作品的观念与技术更好地融合与表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为新媒体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更广阔的视角。

猜你喜欢

爬虫符号公众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学符号,比多少
公众号3月热榜
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和反爬虫技术研究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符号的由来
大数据背景下校园舆情的爬虫应用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