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情报对我国智库建设的支持探讨
2019-03-14高艳梅
高艳梅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智库建设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加快智库建设可以及时更新数据库资源,实现国家影响力与公信力的提升。文章从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对构建智库的优势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调研进行了论证,以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1-0105-03
关键词:智库;SPSS分析;相关性;决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各项决策越来越注重民主和科学,与此同时,国家文化建设对智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全面推动情报机构的建设,能够提升智库建设的速度,进而为我国情报体系建设提供支撑。然而,就目前情报机构发展现状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开展信息智库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的重点,通过调研找准智库建设核心,进而实现对信息智库的整合与提升[1]。
1 我国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存在的问题
1.1.1 研究能力不足。我国传统的智库研究项目大多来自于政府的委托,政府委托研究的范围限制导致智库研究缺乏預测性和前瞻性。另外,由于我国对智库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智库建设起步较晚等原因,造成了智库整体研究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
1.1.2 决策影响力不足。近年来,尽管政府和科研机构对智库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库研究成果的数量,但在智库决策的影响力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库建设仅限于官方图书情报机构,导致许多研究项目及成果无法被正常使用。二是我国的官方智库虽然依靠体制内的身份获得了绝大多数的研究课题,但是由于研究滞后,不能对紧急的现实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三是政府委托的重大项目几乎为官方智库所垄断,导致我国民间智库的政策影响力严重缺失。
1.1.3 舆论影响力不足。智库所设置的议题大多旨在为目前已有的相关政策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合理运用相关资源,以达到影响社会舆论的目的。影响力不足重点体现在其所提出的建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最终导致智库的社会舆论影响力不足,影响范围有限。
1.1.4 公信力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造成了更多的“伪专家”,加之学术利益化,导致社会上很多人完全不再信任专家。智库公信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许多官方智库缺乏客观公正的立场,而多数民间智库又过于商业化,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且部分智库研究人员受现实利益的驱使,发表了不负责任的意见和观点,严重损害了智库的公信力。此外,由于智库决策立场缺乏市场数据支持,其往往缺乏真实性,同时还由于公开市场调研过于注重利益化[3],直接导致了研究成果质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库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智库的公信力。
1.1.5 国际影响力不足。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智库的国际合作交流及聘用外籍研究专家等方面。但目前来看,我国智库非正式外交的意识还非常薄弱,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分支机构的进度还较为缓慢,不能满足我国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的需要。王延飞等认为,提高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不仅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还应当和国外的相关机构加强联系,进而达到吸取国外智库研究经验的目的[4]。
1.1.6 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我国智库缺乏宣传和推广,导致很多研究成果不能被正常利用。然而我国智库的很多研究项目的委托人是政府机构,研究成果仅以内部报告的形式向上传递,由于信息公开不足的原因,研究成果往往在获得审批后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成果转化率较低,致使智库研究成果失去自身的价值。
1.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2.1 团队人才结构失衡。智库人才团队的思想创新能力决定了智库的研究能力。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智库人才团队建设失衡,在研究人员的配置上缺少不同年龄、背景的综合型人才。同时由于智库研究人员缺乏项目研究实践经验,直接导致项目决策建议偏离实际需求。
1.2.2 信息来源有限。当前我国智库研究缺乏数据收集、信息处理、多学科协同、系统论证的模式,智库研究成果只能采用内部呈送形式。由于智库的非公开性,缺少了与外部成果的比拼及由此所带来的发展动力,因此智库研究结论不能满足科学决策的需求。除此之外,因智库研究成果的不公开,直接导致研究成果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
1.2.3 “思想市场”开放力度不够。“思想市场”作为智库发展的必要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国外智库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开放“思想市场”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智库资源,还能为各学科智库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完善的“思想市场”一方面可以为智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种观点自由辩论和碰撞,各类智库互相竞争、优胜劣汰。没有高效的“ 思想市场”,就无法提高智库的舆论影响力。
1.2.4 评价体系不完善。智库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决策,因此保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智库研究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很多成果并未进行验证就被公开,直接导致智库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因此,对智库进行评估和评价,可以为智库发展提供依据,有利于智库的自律发展。
1.2.5 合作交流不够。长期以来,我国智库缺少与国际智库的交流与合作,这是限制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智库建设要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同其他国家智库的交流合作。
2 图书情报机构支持国家智库建设的优势和途径
2.1 智库建设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我国智库建设的优势主要包括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储备、完备的信息共享平台、多样的知识服务模式、专业的学科交叉人才四个方面。基于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现状,加强智库团队成员信息发掘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2.2 图书情报机构支持国家智库建设的途径
2.2.1 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面对文献数量的不断增长及文献类型的多样化,加之文献本身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文献的冗余性和交叉性及文献质量的优劣不等,让学者在利用时更加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图书情报机构通过对其收藏的海量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分类、分析,让研究人员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并充分地加以利用。
2.2.2 保存智库研究成果。收集全球智库成果的信息和数据是近年来图书情报机构的新议题。目前全球有超过6,000个智库,这些智库每年都会产生许多研究成果,并以书籍、报告、论文、期刊等形式进行保存,如兰德公司每年要发表近500份研究报告以及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作为信息提供者与管理者的图书情报机构,应尽可能地收集全球智库成果的信息和数据,建立智库成果收藏机制,为智库研究者提供多样化的智库成果信息。
2.2.3 参与智库研究项目。情报机构在确定智库项目后,通常是通过搜集和分析数据资料来制定检索研究策略。检索策略是指确定数据库,明确检索用词及其检索逻辑,并科学安排最终的检索步骤的过程。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专业背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为智库知识的生产服务。为了获得良好的检索效果,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课题并进行分析,掌握相关数据库的系统特征和使用方法,从而加快工作人员从信息中提取知识、情报的速度和质量。
2.2.4 构建智库信息平台。情报机构建设智库信息平台不仅需要有文献资源作为信息平台发展的保障,还要利用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寻找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发展规律,并遵循已有的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挖掘、加工和分析,将其作为智库情报服务的坚实后盾。智库信息平台越完善,图书情报机构对智库的支持作用就越明显。情报机构通过检索、分析、整理信息,并结合智库成果需求,将智库科研信息和市场信息传递到智库信息平台上,从而可以更好地呈现智库的研究成果。
2.2.5 构建智库评价体系。近年来,尽管我国智库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智库研究机构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国际影响的智库等。因此,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体系,这不仅能够推动智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能够帮助智库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等。目前,由于智库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大量错误信息被智库收集,智库评价体系的构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如:201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份《智库报告》,该报告基于评价体系对我国智库平台的决策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及舆论导向影响力等进行了排名,为智库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3 高校图书馆支持高校智库的建设实证分析
3.1 高校智库建设数据统计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36家高校智库,分别隶属于46所高校,除此之外,我国其他高校还未成立智库。具体来说,隶属于北京大学的智库共17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仅次于北京大学的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有16家、13家和12家,其他高校每校都仅有一家智库,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24所高校。另外,高校智庫还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其中北京55家,占高校智库总数的40%;上海26家,占高校智库总数的19%。显然,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智库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他各省市的智库总和,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出高校智库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也体现出智库的聚集地偏重政治中心的特征。目前,我国“985”高校未建智库的有14所,占总比例的36%。所以,智库的建设不取决于高校的能力水平,而在更大程度上源于高校自身的需求。
3.2 数据处理与SPSS相关性分析
笔者从我国拥有智库的46家高校图书馆入手,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人员、基建指标与智库建设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文献资源、经费、人员、基建指标与智库建设指标间有着不同的相关度,在显著性低于0.01的情况下,相关指数都不低于0.75,表明图书馆的各项指标与智库的建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4 结语
图书情报建设作为现代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智库全面构建的关键。笔者从智库建设的现状、影响智库建设的因素入手,对图书情报建设的优势、发展趋势以及建设途径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笔者通过对46家高校图书馆的统计分析,论证了图书情报建设对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实现学科交叉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图书情报机构不仅可为智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可以根据智库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进而实现学科交叉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另外,图书情报机构具有提供文献资料、保存研究成果、参与研究项目、打造信息平台、评价科研成果、提高智库影响力等功能,能够加快智库建设的发展。二是智库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图书馆只有不断完善智库评价体系,并加强高校图书馆和社会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全面构建新型智库平台,进而提高智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试析情报工作在智库中的前端作用[J].情报资料工作,2011(2):92-96.
[2] 党岗.图书情报机构对国家智库建设的支持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3] 王红.图书情报机构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与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5(14):46-50.
[4] 王延飞,闫志开,何芳.从智库功能看情报研究机构转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