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路径研究
2019-03-14苏植青
苏植青
摘 要:文章简述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意义及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现状,指出了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要求,并从整合共享方针的确定、数据规范化的采集、资源整合共享模式的选择及专题库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智慧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1-0087-03
关键词:智慧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
1 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意义
在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内容包括面向信息资源的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面向过程的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及面向用户的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等,这些内容各具特点,互相影响。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内容的比较分析详见表1。
2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现状
2.1 数字化程度低
在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渐趋于数字化,而数字化信息资源能更快地推进图书馆的发展,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说数字化资源的数量是决定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先决条件,那数字化资源结构就是决定因素[1]。我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之间的关联性较低,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力支撑,虽然目前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其在我国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共享方面的运用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应用并不广泛,因此目前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形式仍旧十分单一。
2.2 用户参与程度低
用户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用户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在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面向用户的资源整合共享将占据主导地位。但迄今为止,图书馆对用户真实需求的调查仍十分欠缺,因而也无法在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中将用户的需求体现出来。如果用户在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过低,图书馆就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公共文化资源方面的需求,最终致使用户无法在图书馆获取到有效的信息资源。
2.3 图书馆之间交流少
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已成为智慧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趋势,而要实现图书馆公共文化的资源整合共享,就需要各图书馆开展密切的合作。图书馆之间加强交流能促进有限资源的流动,提高文献的使用率,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便利。我国的公共文化资源主要由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等机构保存,因此,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建设不仅要求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同时也要求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文化资源保存机构进行合作,保证公共文化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协调[2]。目前,我国多数图书馆都没有开展相互交流的活动,仅依靠自身力量提供服务,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
2.4 技术与管理不完善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资源多为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完成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的整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变得简单快捷,但数字资源也会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破坏,造成资源的丢失和泄漏。因此,图书馆需制定相关的公共文化资源管理规章制度,采用统一的管理体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应不断根据资源整合共享的需求进行技术升级,保证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性。
3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要求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有四个要求,即有先进技术支撑、元数据建设、专题库建设及图书馆联盟建设等。
3.1 强调元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第一步是进行元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元数据是图书馆资源的基本组成要素。在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数字化的数据处于主导地位,机器可读目录的出现使元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变得更加快捷。图书馆逐步实现了数据的共建共享,因此元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被提上日程,各类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采集工作逐步开展。如:MRAC、Web3.0、AACR2、RDA等各类先进的规范化数据采集模型已在我国图书馆界开始使用,元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正在逐渐形成[3]。
3.2 重视技术的专业化和多元化
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重点是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整合共享过程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组织等。图书馆使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尤其是Web3.0技术的发展为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新技术也推动了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的发展,开创了资源整合共享的新纪元,使用户能够完全主导搜索引擎所包含的信息,而不需要其他任何软件的转换[4]。此外,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Worldcat)的加入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技术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已经成为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新要求和关键环节。
3.3 强化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不仅要求图书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本馆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要求各图书馆加强联系,形成图书馆联盟,将各成员馆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馆际资源共享要求各图书馆以联合采访、联合编目、联合检索及联合借阅等为目标,构建图书馆间共建共享的合作体系。为了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各图书馆应加强自身的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个性化服务,并利用MRAC、Web3.0、AACR2、RDA等技术,开发和使用统一的资源采集管理系统,以实现对联盟成员馆间各类资源的检索。加强各图书馆的合作是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经之路。
3.4 建设公共文化资源专题库
图书馆储存有各个学科的数据资源,资源整合是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专题库的建设则是将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公共文化是加强我国民众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民众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公共文化资源专题库十分有必要[5]。专题库建设是将有关公共文化的各类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建立索引,用户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在专题库检索到相关内容。专题库建设是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要求,要求图书馆全面采集有关公共文化的相关数据及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包括一些不被关注的文章,以提升专题库的文献覆盖率。
4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发展路径
4.1 主要手段——智慧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智慧社会的不断形成,图书馆依赖传统的资源整合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智慧社会的建设推动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转型,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主要手段。智慧图书馆建设本着用户为本的理念,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作为重点,开发图书馆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
4.2 硬件支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成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如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可以引入二维码技术将线上线下连接起来,并将RFID技术引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图书馆的用户和工作人员打造智能化的平台,既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又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使海量的公共文化数据资源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进行有效整合和编目,进而实现共享[6],同时还为海量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低成本的虚拟公共文化资源的储存环境,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的能效。
4.3 共享方式——图书馆联盟的建设
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是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我国有着数量众多的图书馆,但一直都没有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图书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建设形成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不仅要求图书馆之间建立基本的服务联系,更重要的是要将各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整体意义上的收集、整理、编目及共享,使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馆内都能获取到联盟中其他成员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智慧社会背景下用户对公共文化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图书馆联盟的优势将各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各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公共文化资源的重复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
4.4 管理手段——统一技术管理标准
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是将很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图书馆参与和合作,因此各图书馆要充分重视分工与合作。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除建设图书馆联盟、智慧图书馆外,还需在图书馆联盟内制定统一的标准。各成员馆采用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可以保证用户不管在哪个图书馆都能使用同一界面、同一引擎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田蓉,唐义.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资源组织方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6):68-74.
[2] 唐义,肖希明,周力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7):12-25.
[3] 王小会.从图书馆联盟到协同创新服务体系:海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历史路径[J].新教育,2015(23):39-40.
[4] 高淑莲.智慧城市背景下數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5):29-32.
[5] 祝红艺,黄冬霞.面向未来发展的大学图书馆资源整合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4(1):28-32.
[6] 杨阳.“四位一体”格局下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初探:以吴江区图书馆为例[J].上海文化,2013(12):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