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

2019-03-14安振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收集整理高校图书馆

安振翼

摘 要:傩文化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文献之一,是提供资源建设个性化服务和社会特色化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之一。文章以傩文化为例,结合地方文献特色,总结了贵州地区民族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加工的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1-0068-03

关键词:傩文化;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收集;整理

1 背景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是特色文献收藏的最大集中地。民族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存在状态、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时尚,而傩文化作为民族文献之一,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承载了区域宗教文化、民俗民风等,具有宝贵的价值。如果把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好了,将有利于民间特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有利于民族地方经济的传承和发展。笔者以傩文化为例,并结合地方文献特色,总结了贵州地区民族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加工的具体方法。

2 什么是傩文化

“傩”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泛见于经、史、子、集的各种文献中,其中子、集往往称之为“乡傩”,也就是地方性、民俗性的乡俗傩仪。有关“傩”的最早文献出现在先秦时期,距今已有几千年,它凝聚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直到现在仍然延续不衰。“傩”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林河先生在《中国巫傩史》一书中讲道:“巫傩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基因库。”[1]早期的“傩”始于民间的一种宗教仪式,人们用它来驱鬼逐疫,随着时代变化,人们把它作为一种祈福和逐疫的民风民俗活动,也是一种民间“娱神娱人”的艺术形态。随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傩”作为一种文化由原来人们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一种集宗教文化、民间艺术为一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主要指傩仪、傩戏、傩面具等内容。傩文化具有民俗性、宗教性、民族性、审美性等特点,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舞蹈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研究价值。傩文化是地区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收集和整理傩文化可以使人们更全面、系统、详细地了解贵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对傩文献的收集

3.1 傩文献收集的原则

在收集傩文献的过程中,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必须遵循地方文献的收集原则,即地域性和选择性原则。

3.1.1 地域性原则。就地域性而言,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文献分布范围广泛,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收集文献时要有针对性和有重点地进行选择,才能有效实现收集目的[2]。贵州地区傩文化形式多样,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显然不可能全部收集,而作为贵州傩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图书馆应该收集一些具有地方浓厚色彩和独特文化的文献。

3.1.2 选择性原则。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开设有民族建筑学、民族生态学、民族传统医药、民族历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艺术等。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主要针对本校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因此,图书馆在收集傩文化文献时,应依据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结合馆藏利用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收藏。

3.2 傩文献收集的前提

3.2.1 加强院系和基地的合作。2011年,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与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合作建设了“傩文化数据库”,数据库包含傩文化图片格式462条,PDF格式6,019条,该项目荣获教育部CALIS项目三等奖。同时,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还建设了一个贵州民族文化展示厅,里面收藏了傩文化展品415件,主要包括傩公傩母、傩面具、地戏装束、傩柱、屯堡人木雕像、冲傩用具,其中部分傩文化藏品和文献资源均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由贵州省内外傩文化方面的专家10余人组成,最早建立于1992年,其前身是“贵州民族学院傩文化研究中心”,后来更名为“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改为现名。多年来,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该中心已经成为贵州民族大学在傩文化方面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品牌窗口和重要傩学研究基地。此外,贵州民族大学设有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重点专业为民族学,民族学在2006年获得硕士授权点,2014年被评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后作为博士点进行建设,目前贵州民族大学还把民族学作为一流学科加强了学科建设。

3.2.2 提升馆员专业素养。图书馆可以邀请学院或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开展讲座,也可以为馆员提供傩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机会,以提升馆员对傩学知识的认识度和敏锐度。在具体实施中,图书馆可以委派具有民族学专业背景的馆员为主要负责人,由他们带动一部分人员协助参与。

3.2.3 经费支持。在收集傩文献的过程中,资金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需要申请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来源。

3.3 傩文献收集的方法

仅仅依靠某一所图书馆的力量去完整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有针对性地收集傩文献更加不易。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心最传统的收集方式主要有征订、赠阅,而通过这些传统方式能够获得的文献很少,因此,图书馆应多途径、多渠道、最大限度地收集相关文献。

3.3.1 建立合作关系。貴州省的西南文化研究院已在省内建设了13个研究基地,并与市、县(区)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历史文化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还与傩文化相关方向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以及民间傩坛师、傩戏、傩舞表演者等建立了横向联系,以拓宽信息收集面。以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收集傩文献为例,图书馆在校内的具体做法有:①图书馆主动联系学校相关学科的专家或教授,向他们征集文献资源或资源信息。②主动与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③通过相关专业的调查法获取收集线索。④主动发挥校友的力量,收集当地的地方文献。图书馆在校外的具体做法有:①图书馆应力求与贵阳市文化局和地方志办公室取得联系,积极主动地获取所需信息源并进行收集。②发动媒体、自媒体和网络的力量,把散落在民间各个角落的文献收集起来。此外,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已收集傩文献中的信息,如文献中的前言、后记、版本说明、作者介绍等获取更多收集文献资源的机会。

3.3.2 利用科学技术。图书馆应利用科技手段对收集回来的原始文献进行补救。一般情况下,原始文献很难收集,即便收集到,破损也会很严重,因此,图书馆应利用科技手段对原始文献进行数字化扫描存储,如: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在收集“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时,就利用了照相、扫描等技术。对于音频和视频资源,图书馆可以将其存储到优盘和光盘中,并进行数字化;对于版刻、石刻、碑文等文献,图书馆应采取拓摹技术,再利用电脑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保存。

3.3.3 进行现场录制。对于一些民俗和宗教信仰文化,图书馆可以通过现场录音、录像等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例如: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在水书文献收集过程中多次采用了这种方法,但在收集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民间信仰和习俗活动的规矩、忌讳。

4 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整理傩文献的经验

4.1 提升专业素养

圖书馆收集地方特色文献必须走出馆门,深入民间。地方文献具有地方文化特色,馆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建立傩文化数据库是一项投入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因此,图书馆员要有扎实的傩文化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对于某些崖画、石刻、碑文等,就必须由懂历史学、文字学的专业人员去收集、整理和研究[3]。这些专业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只有建设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将傩文献的收集研究开发工作做到极致,才能发挥特色文献的作用。

4.2 编制目录

文献收集到馆后,图书馆需要进行加工整理,也就是把原始文献按照二次文献的编制规则,制成各类书目和索引。为了满足读者从不同途径查找文献的要求,地方文献目录应包括分类、书名、著者、地名字顺和主题目录[4]。编制二次文献,是指编制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摘要或提要的文献。编制目录,是指按照文献特点来区分,有题名、责任者和主题、分类目录四种;按照出版物类型来区分,有古籍、图书、报刊、图片、收稿、复制与缩微文献、视听资料等。索引分为分类索引和专题索引,编制目录和索引都是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4.3 建立数据库

图书馆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读者实际需求,逐步建设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专题索引数据库和全文资料数据库[5]。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馆藏特色文献网络化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共享的重要内容。首先,建设傩文献目录数据库。在建立数据库时,图书馆要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目、标引。在对原始文献进行编目时,图书馆应严格按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等标准进行编目。分类标引应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主题标引应依据《汉语主题词表》。如: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建设的“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就设置了学科索引、年代索引、资源索引等。其次,建设傩文献专题数据库。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傩文献,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应在傩文献目录数据库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各学科以及各种载体中的文献集中起来,构建特色数据库,弥补馆藏不足。最后,建设傩文献全文数据库。为了使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傩文献资源,在目录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图书馆可以对馆藏地方文献中资源利用率、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较高的文献进行全文录入。

5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有效收集、整理傩文献不仅需要培养专业优秀馆员、编制目录和建设数据库,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地方特色文献拥有独特的形式、较强的实用性和永久的历史价值,因此其在图书馆特色服务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利用高科技术手段,合理开发现有资源,积极稳妥地收集和保存特色文献,已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

参考文献:

[1] 罗勇,凌焰.傩文化与乡村社会:以萍乡小枧傩庙和傩事活动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0.

[2] 鲁益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宗教信仰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以温州瑞安陈十四信俗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63.

[3][4] 梁东艳.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以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31-32.

[5] 邹华享,张勇.新技术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2000(2):6-8.

猜你喜欢

收集整理高校图书馆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