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文化:结构、成效与限度
——基于浙江H区的分析

2019-03-14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活动

胡 丹

(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党校,浙江 宁波 315010)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既是居民日常的生活场域,也是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场域,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载体。新时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浙江省宁波市中心城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区,H区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实、成效好,特别是近年来,以打造“书香之城核心区”为目标,以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为契机,以“书香H”为载体,H区立足“社区文化博览会”“家门口”文化系列等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H特色的社区文化圈,在构建高大上品质社区外在空间的同时,注重通过文化引领不断提高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走出了一条兼具颜值和气质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之路。

通过对H区部分社区调研和走访,本文结合文化结构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层面的内在逻辑分析,梳理H区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探索新时代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希冀为其他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二、理论基础:逻辑与内涵

(一)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从理论层面看,西方在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较多且相对成熟,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的概念,在他看来,“社区”是通过血缘、朋友和邻里关系建立起的人群组合[1]。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开启了社区理论研究的先河。

从实践层面看,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早且发展较快。其中,美国的社区建设主要以自治管理模式为主,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依靠非营利组织开展,非营利组织将上下级关系紧密连接起来的同时,还增加了居民的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新加坡的社区建设以政府主导为主,社区文化建设处处体现出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特点;日本的社区建设则是介于政府主导和社区自治之间的混合型模式,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进行直接接管,而社区人员只需要负责社会文化服务就可以了[2]。

(2)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30年代,我国社区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共同体与社会》之时,将“社区”一词引入到中国。“人和社会团体,各种机关、学校等分布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结构,一个系统,这就是社区”。同时,他还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这一核心观点,为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理论架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3]。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真正兴起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蓬勃有力的社区建设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逐渐显现出来。学者对社区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社区文化的概念研究。“广义狭义说”认为,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总和[4]。“生活方式说”认为社区文化是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5]。二是关于社区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研究。有学者从观念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分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有学者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变迁角度着手,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初级形态和复合形态两个阶段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7]。

纵观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笔者发现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文化研究视角不同,内容各有侧重,可是鲜有从文化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探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城市社区文化。城市社区文化是将社区文化加以空间地域上的限定,主要指的是城市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社会现象,通常意义上是环境设施、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精神特质的总和[8]。

(2)文化结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但他又特别强调社会制度在文化结构中的作用,社会制度是构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真正组合部分[9]。基于此理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

三、实践分析:功能与困境

(一)H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样本分析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渗透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深入H区15个城市社区进行调研和走访,以期深入了解H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3%以上。本次调研对象以中青年居多,31-50岁占总人数的65%;性别比例均衡,男性占比43%,女性占比57%;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学历大专以上占比61%;社区居住年限较长,居住8年以上人口高达75%。从数据整体来看,调研人员信息结构较为合理,样本的可靠性较高,对本次调研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问卷共分为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总体满意度测评、居民对城市文化建设服务平台的满意度测评以及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分析三大类指标,具体测评情况如下。

(1)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总体满意度测评。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较高,其中,基本满意以上占83.4%,说明H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居民的认可度和获得感总体向好。

表1 居民对当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满意度

(2)居民对城市文化建设服务平台的满意度测评。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居民对所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较高,一般以上达到90%,但是相比较建设力度,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情况不容乐观。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内容的满意度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对文化活动开展质量的满意度较低,对本地社区制度运行的满意度更是知之甚少。

表2 居民对当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平台的满意度

(3)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文化场馆的需求满意度较高,与表2的统计基本一致,但居民对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满意度还是不容乐观,认同度占比不到50%。

图1 居民对当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分析

(二)H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探索

(1)物质文化: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效果明显。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有形载体,集中表现为社区的建筑风格、环境建设和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营造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集体感。近年来,围绕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目标,H区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社区共同家园。例如,万安社区辖区内有省重点中学、市重点小学等单位,社区居民知识层次和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是宁波文化人集居的社区。因此,社区以“文化立区”为宗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社区学院、社区阅览室、社区艺校等10多个室内场所,还配有游泳池、篮球场等室外场所;安丰社区投入400余万元,重建并装修了一幢四层2 800平方米的居民“共享大楼”,大楼内设健身房、舞蹈室、咖啡厅、儿童游乐园等,给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空间;占地面积1 700余平方米的清风社区清风社会服务与发展中心为一幢7层楼,其以“一室多用、赋值增能”的理念打造社区文化共同体,通过“圆文化广场”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营造“家感觉”;徐家漕社区充分运用“关爱长廊”,扩大社区文化家园的空间,打造出特色的社区之家。

(2)制度文化:社区文化服务规约日趋完善。制度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间,保证文化得以正常进行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管理规约等,制度文化营造有利于消除居民之间的疏离感和焦虑感。1996年初,H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拉开序幕,20多年来,社区志愿服务已发展到居民“一人一岗”,志愿服务机制的实践拉近了社区邻里关系。例如,澄浪社区积极探索“五联”“四议”工作法,建立起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按需锁定服务的志愿服务机制,“红帽子”志愿者服务队、和谐促进联谊会等28支队伍的运作实现了在排忧解难中凝聚人心。2016年,该社区被中央评选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关爱、互助已成为安丰社区居民的特有气质,社区内“红玫瑰手工坊”不仅为女同胞提供工艺品制作“微就业”岗位,志愿者每周还定期为居民提供布艺、串珠、钩针等手工课程;“银帆工作室”老党员主动对接相关企业,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岗位;“365居家养老服务队”志愿者连续多年义务为独居空巢老人“私人订制”可口饭菜并送餐上门;新芝社区将居家养老义工服务列入社区为老服务的重要宣传内容,“亲情义工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已被全国、省、市以及区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柳锦社区大胆尝试特色楼群活动,比如,柳锦109号“陶然楼”实施助失学儿童一臂之力的希望工程,柳锦53号“爱心楼”里的主任医师们开展义诊咨询活动等。

(3)精神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品牌纷呈。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无形的内在核心,是居民在参加文化活动中形成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的营造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H区通过“家门口文化”品牌的推广、社会组织的培育、社区教育的开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等营造了睦邻友好的社区精神文化。北郊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为辖区居民送上了各式文化大餐,从“绿色文化你我同携手”到“为垃圾分类,给城市减负”,再到“你我参与剿灭劣V”,寓教于乐的晚会活动,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清风社区的“清风创益巢”,在孵化培育新生社会组织的同时引进了成熟型社会组织,比如孵化成立了“爱相随,书相伴”亲子阅读营儿童教育社会组织,发展了一支由共建单位老师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天一家园社区针对小孩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实际困难,成立了四点钟学校——阳光驿站,上课内容以辅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如乒乓球的培训已成为社区传递友谊的桥梁;白云庄社区依托毗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白云庄”的优势打出了特色的文化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抖空竹、舞龙、剪纸等各类非遗文化学习活动。

(三)H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1)文化设施建设“铺摊子”不匀。完备的硬件设施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H区各个社区均已建有社区文化中心、社区阅览室或社区文化宫等,社区文化设施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仍存在各社区发展不平衡、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一方面,社区发展不平衡,H区现有城区社区76个,但是城区9个街道2000年前建成交付的老旧住宅小区有房屋3 100余幢,老小区占38%,这些小区设施陈旧,个别社区配套用房存在短板[10]。新老社区的发展程度不同,社区内部各小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个别小区仍然存在文化场所面积狭小,文化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老小区硬件设备设施陈旧、图书资源稀少陈旧需要更新”。另一方面,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居民对社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情况的满意度远低于建设力度,说明社区文化设施的后续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2)社区互惠规范“软约束”不强。社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手段建立起来的正式的社区规范,主要有社区规章制度等,以保障社区事务有章可循;二是居民在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区活动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可的非正式规范,主要有社规民约、风俗习惯等。作为社区生活的共同准则和集体规范,非正式规范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同样具有较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特别是作为非正式规范的重要表现形式,社区互惠规范的形成有利于协调社区社会关系,推进社区互惠合作的集体行动,但是,调查中发现,相比较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居民对制度文化、对社区规范的了解微乎其微,在“您对本地社区制度建设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中,居民的满意度仅为17.6%,不了解的比重超过50%。同时,社区互惠规范发展也严重滞后于现代社区的发展变迁,社区互惠规范的缺失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降低,参与社区事务与活动较为被动,不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3)文化活动开展“接地气”不足。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H区开展了常态化的社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然而,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喜好与要求的认可度还是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活动雷同,品牌特色缺乏。社区文化活动基本以戏曲类文艺表演节目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主,虽然参与面较广,但是“一社区一品牌”建设成效甚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H区文化底蕴厚重,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未能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文化需求调研不足,居民参与度较低。调查发现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从居民自身需求出发的活动少之又少。“活动开展新意不足,翻来翻去就是这个几个节目”。在访谈时一些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内容和组织形式还不够丰富,参加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区文化活动要紧跟形势,想想年轻人真正要什么,提高年轻人的参与度。”

四、路径创新:联动与共赢

(一)物质文化营造层面:城市社区文化空间的再创造

(1)重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政府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整个社区建设规划中来,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馆的建设,比如社区活动室、社区阅览室、学生自习室等。同时,社区管理者要根据社区实际增强基础设施的文化地域标识,在对本地区文化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进行排摸的基础上,对社区建筑造型、外墙装饰等方面进行文化加工,以物质载体突显文化特色。政府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个性化文化特色装饰也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设计指导。

(2)善用社区文化设施。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更要注重社区文化设施的开发和利用。在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设施存量的基础上,各社区要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合理规划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和空间布局,提高使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空置。同时,要加大社区文化设施整合力度,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注重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以及社会组织等文化资源的整合,探索共享机制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对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器材等可探索辖区内各社区、各单位间通借通还的机制。

(3)活化社区文化空间。社区博物馆、社区展览馆等社区文化空间的打造不仅能拓展社区文化空间,还能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因为在社区文化空间内,本地居民能找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新进居民能增加历史文化知识,在家乡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找到新的历史连接点,增强其对新进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现有社区文化空间进行调整整合,另一方面,要构建新的社区文化空间。

(二)制度文化营造层面:城市社区文化规范的再建构

(1)重视社区制度性规范的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社区正常运行的保障,是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上,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不断推进社区立法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居民议事、社区管理等制度性文件,同时,在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出台与居民每个人切身利益都有关的比如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管理、文明养犬等方面微观的规章条文,使社区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力的制度保障。

(2)重视社区非制度性规范的建立,特别是社区互惠规范的完善。良好的互惠规范是提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支持。社区要通过制定社区公约等社区生活的共同准则,规范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在社区内部形成惩罚分明的生活氛围,促进社区互惠规范的形成;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比如鼓励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培育居民的互惠意识,提高社区信任度,使互惠精神自觉产生互惠互助行为;通过在社区内部设立文化宣传栏、布置文化墙、制作文化长廊等促进社区非制度性规范的形成。

(三)精神文化营造层面: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再组织

(1)创新活动内容,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社区文化是群众性文化,因此,社区文化的开展必须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实际。在认真收集居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居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各层次的居民关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除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外,社区要注重传统节庆的展演。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来临时,社区可以根据不同节日的习俗特点开展异质化的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集体情感。如在春节举办社区春晚,在浓郁的春节氛围中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在中秋节举办中秋百家宴,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人的主题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等。

(2)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等有效因素,将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社区文化特点相结合,打造各社区特有的文化标识,提升社区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动源。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活动参与度,因为居民的参与才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设施的布置、社规民约的制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中来,唤醒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通过微信、APP等自媒体加强对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居民真切意识到社区文化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从而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石器时代的居民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