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的使命与作为

2019-03-14孔令刚蒋晓岚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安徽

孔令刚,蒋晓岚

(安徽省社科院 a.城乡经济研究所 b.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省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安徽整体加入长三角,扩展了长三角地理空间,增强了长三角发展后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协同推进新阶段。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和全面提速发展新阶段。2019年7月15日,在中共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了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安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更重要的是《计划》反映了安徽在新的起点上充分认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安徽发展的意义,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把握长三角一体化“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中安徽的机遇,更是在新的高度上展现了安徽人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切实肩负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龙头作用与苏浙皖各扬所长推进格局的安徽使命和担当。

一、新时代国家空间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已经成为今天和今后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点和核心支点。同时,以大都市为领头羊的城市群也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大湾区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成为国家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主体空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和“三大支撑带”空间布局,即进一步有序推进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板块与轴带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最终形成“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的战略布局。规划设想通过“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广阔的合纵连横,以点带线,由线到面,连接成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同时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区域“新棋局”[1]。这个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虽然“三个支撑带”更注重地域之间联系、更注重区域协同发展、更注重差异化和错位发展。但是,以“四大板块”为主的发展战略以相对粗放单一的以地域为主划分,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都具有同构性,基本上是同质化的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战略重点不突出、缺少战略落实抓手等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亟待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政策,特别是随着新时代国家面临的改革发展环境和任务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形势的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指向、路径模式和政策重点,均呈现出与以往有别的新特征[2]。各种类型的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的和谐,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国家区域政策需要把促进协调发展与培育竞争优势有机结合,需要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上处理好区域内部各部分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其精细化管理,塑造高效空间[3]。从全国国土空间来看,全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既要协调东中西,也要统筹南北方,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4]。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新的重大调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新时代国家空间发展战略以更加完善的“一带一路”和“一轴两翼”的空间布局展现出区域发展战略新版图[5]。“一带一路”和“一轴两翼”空间布局相比于“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空间战略,更加突出未来一段时间国土空间发展重点区域,突出培育优势发展地区区域合力、竞争力和示范效应,特别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强化长三角在引领全国发展的动力源和策源地的地位。

二、新国家空间发展战略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空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极为重大。长三角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承担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龙头”的重任,长三角地区也必须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空间战略布局[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肩负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重要使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长三角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的1∕26;常住人口2.2亿,约占全国的16%左右,经济总量21.5万亿元,占全国1∕4(表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国1∕3,机器人产能占1∕2,信息服务业占比1∕3,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达到半壁江山。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探索,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乃至全球地区间跨区域合作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表1 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经济总量比较

长三角一体化是完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新棋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作为,将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与升华,被赋予了更大的历史使命[7]。一方面要成为彰显区域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要成为代表国家实力、赢得国际竞争与合作战略主动权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区域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从长江三角洲开始由东向西,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三个城市群带动并向长江流域次区域辐射的梯度轴带开发战略。从“经济带”到“经济轴带”,通过培育若干深入腹地、带动长江流域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最大限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发展将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拓展广阔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和对外开放新空间[8]。长三角的新作为体现在从更高站位加强同其他国家战略的配合协调,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能力。

三、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关联及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独特功能

从全国地理版图看,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

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具有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从地理上造就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关系。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安徽中南部地区,在安徽境内的416公里长江干流称之为“八百里皖江”。同时,安徽全省由220多条航道(线)组成的水上大通道,直接与长江航线相联通,保障70%以上的省际水运物流量畅通地流向长三角其他地区[9]。从发展趋势来看,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贯通链接,包括合肥都市圈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超大都市带。此外,安徽境内的淮河、新安江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不仅有航运联系,更在长三角地区发挥生态屏障、优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等更加重要的特殊功能。

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具有由来已久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明朝时设立“南直隶”,区域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朝“南直隶”为“江南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即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的、地理的,还是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安徽与上海、江苏都同属一个大板块,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习俗风尚上,安徽与上海、江苏一脉相承。伴随我国经济和文化重心不断南移,安徽内部的经济文化整合也呈现自北向南的趋势。南宋以后,僻处江南山区的宣州和歙州(徽州),借助毗邻当时首都杭州的区位优势,后来居上。徽商崛起带动涌现出一批文化巨匠,同时安徽境内的区域文化实现了历史性交接与交融。明代中叶以降,徽州商帮群体经营领域十分广泛,尤以盐、典、茶、木四大经营领域为最。其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在当时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扬州、苏州、杭州、松江(上海)及南京等城镇,徽商几乎占据压倒性地位,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徽商在江南地区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江南经济和市镇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江南文教、慈善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徽商文化深刻影响江南其他区域的文化,可以说,皖南文化与江南其他区域文化的互动,是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促进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在整个江南文化的版图中,皖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历史上安徽是江南文化和长三角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与长三角其他区域在文化发展上的渊源由来已久。

安徽整体加入拓展了长三角发展腹地空间并增强了发展后劲。安徽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在长三角各省市中面积最大。安徽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在探索超大型城市群腹地区域城镇化新路径方面大有作为,也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空间。2018年,安徽省常住人口6 324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68.8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 950.1万人相比,增加373.9万人,年均增加46.7万人。安徽常住人口净增加数量排全国第四位,安徽常住人口占长三角地区29%。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和发展动能,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10]。安徽作为国家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省,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圈一带三区”布局的不断优化,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西翼腹地中心城市及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省巨大人口基数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都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产业、创新与创业等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的强力支撑。

安徽为沪苏浙发展要素保障持续发挥特殊功能。安徽与沪苏浙经济联系和人口流动一直非常紧密,对沪苏浙发展的要素保障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是沪苏浙是安徽高考生源主要流入地,安徽外出务工人口近80%也是流向沪苏浙地区。二是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大省之一。安徽调出的粮食超过90%供应沪苏浙地区。同时,安徽有18个县(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生猪调出的90%也是流入沪苏浙地区。安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沪苏浙水平,与安徽长期以来高度集中土地、财力等资源,全力发展粮食生产而造成的高机会成本损失具有直接原因。三是安徽作为全国重要能源与原材料基地,为保障沪苏浙地区用电需求,共建设了20台“皖电东送”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54万千瓦,输出清洁电量600多亿千瓦时,消费煤炭3000万吨。皖电东送特高压投运后,相当于沪苏浙区域少投运了6台100万千瓦级火力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氮氧化物5.6万吨,大大改善沪苏浙环境空气质量。而安徽煤炭消耗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巨大。

安徽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增强长三角发展后劲。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就成为备受关注的“轻工大省”,诞生过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安徽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装备的制造基地。家电、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智能家电、新型建材、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在全国也具有较高影响力。安徽省会城市合肥1995-2016年20年间,GDP增长37倍,从1995年全国第97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上升72个名次,增速全国第一。安徽在基础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合肥是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唯一以城市命名的城市(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4所国家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排名第二,比上海多3所。在国家级科研机构数量上,合肥拥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仅次于北京,比上海多6个。在已经建成和计划建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总数中,合肥有9个,上海、北京分别只有6个和5个。在规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具有国际原始创新引领水平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安徽在国家知识创新能力体系中的地位,在产业创新方面也将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做出特殊贡献,为长三角发展注入更加持久的发展动力。

四、安徽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战略定位与作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更高质量协同推进的新阶段。在长三角全域创新合作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区域的安徽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即“积极融入”的过程已经完成,进入“主体推动”阶段。对安徽来说,国家层面的长江三角洲规划和G60科创走廊新定位从两个方向上,即沿312国道的产业协同发展轴和沿G60科创走廊的创新联动发展轴强化了安徽在长三角科创和西翼腹地区域的战略地位。

(一)探索超大型城市群腹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没有坚实的腹地基础,长三角城市群就难有长足的优质发展。安徽整体加入长三角,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扩展了长三角地理空间和发展空间,增强了长三角发展后劲。长三角城市群进入一体化发展已经到了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将推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以区域政府间自发合作为主的模式向有国家规划目标引导的跨省市协同发展模式转变,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也从单中心变化至多中心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安徽要把握长三角区域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趋势,超前研究腹地城市的特色化发展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对次区域内的各个单体城市进行准确的定位,实施深度城镇化战略、立体工业化战略和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战略,通过构建新的发展动力机制,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推进安徽在长三角合作分工层次、经济层级和创新能级的跃迁,加快推进四化协调发展下的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富有特色、活力和魅力的长三角西翼腹地,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探索超大型城市群纵深腹地区域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机制创新突破地理区域和行政分割限制,协同推动长三角形成合理的定位以及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形成功能分工合理、市场定位清晰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实现城市之间经济边界、地理边界、行政边界与社会文化边界的耦合,降低长三角地区制度性交易成本,明确整体发展方向和合理分工,发挥协同发展效能,避免城市群的孤岛效应和内耗效应,增强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城市群的互补效应,实现整个城市群系统合力的持续生成与优化,实现长三角“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同城化,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11],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功能和效率,协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建设国际一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长三角知识创新中心

从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等方面入手,集聚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科研机构,面向全球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国内外两个资源要素市场的高度集聚、整合、融合,争取在更多的优势领域抢占高端、走在前沿。整合“G60科技创新走廊”科技创新资源,协同共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创造超常规的发展模式,打造国际化的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争取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安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汇聚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聚集地”上承担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合作与竞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赢得在国际创新话语权,建设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网络战略节点和区域枢纽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并能够真正创造安徽的发展特色,成为长三角知识创新中心,为长三角城市群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安徽力量(图1)[12]。

图1 从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到国际一流知识创新中心功能性内涵建设示意图

(三)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试验区和产业合作示范区

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全球城市体系的等级关系,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化优势的城市将极有可能打破高等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封锁,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特色的区域中心,或者专业化的全球城市。同时,高铁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正在现实地改变中国传统的城镇空间等级体系,这都为安徽的合肥、宣城、芜湖等处于G60科创走廊上的城市通过改变在技术链条上的位置,获得技术优势和专业化优势,成为更加具有汇聚创新资源和更加专业化的中心城市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安徽有能力在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基础上,在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在若干技术领域的领跑;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联合建立国际化研发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在优势行业的国际技术标准、产品定价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领域,瞄准符合未来需求和具有产业链前端的新产业,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在合作发展载体建设上创新思路,升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功能,把南北两个产业集中区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和长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试验区整体规划,协同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把产业合作示范区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试验区建设成为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海张江科学中心科技成果转变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联动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区域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探索研发链、产业链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长三角模式”做出安徽贡献。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三角安徽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