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总目录

2019-03-14

关键词:研究

(数字前者为期数,后者为页码)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1.1 常 伟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供求错位探析: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1.7 陈德洋 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主体性探析——基于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

1.12 陶新珍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岗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1.17 王 东 实践引领与理论创新——习近平扶贫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历史贡献

1.21 王 凤 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研究——基于皖北地区的调查

2.1 刘新春 农村社会矛盾实地化解柔性效率管理探析——以七县市农村调研为例

2.7 郑 军 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保障水平与减贫效应

2.15 杨 照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基于28个脱贫县的创新实践

2.22 高 杨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安徽皖南山区18个县(区、市)为例

2.31 林秀治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研究

3.1 陈健平 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福建平潭北港村为例

3.9 张 俊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探究

3.17 滕 瀚 从异构嵌入到整合共生:乡村文化教育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

3.23 李玮玮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4.1 阮文彪 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想基础和实现路径

4.11 王云飞 乡村振兴及其推进的逻辑路径

4.17 李长源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4.23 王艳萍 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阐释与策略研究

5.1 陈兴宇 弱化与重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研究

5.7 郑美华 普惠金融减贫的收入效应与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检验

5.16 贺小慧 区情差异下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再思考——兼论欠发达地区对策

5.22 李德明 生活世界指向的古村落旅游景观生产研究——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

6.1 刘 超 乡村振兴背景下观光农业品质提升的路径探析——以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十里渔湾”为例

6.8 杨 旸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对策研究

6.14 杨吉华 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6.20 杨 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徽州农耕文化活态保护研究

【生态文明研究】

1.27 裴志军 社会网络结构、主观阶层地位与农村居民的环境治理参与——以垃圾分类行为为例

1.35 杜 娟 传统农业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及其生态意义——以黄土地区施肥技术为例

1.41 马 伟 基于绿色产品的生活方式转型

1.45 汪本勤 绿色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六安市为例

1.49 张 洪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特色街区旅游发展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2.38 孙中锋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社区“T-RES”发展模式研究

2.43 邱 燕 基于爬虫技术的山岳型旅游景区网络口碑评价研究

2.51 郑飞鸿 生态型特色小镇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保障

2.58 朱学同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2.64 宋燕平 影响农技人员推广绿色技术的因素分析——基于安徽农技人员推广绿色技术的经验分析

3.28 徐玉祺 “绿色”理念下的美丽乡村生态治理——基于对马克思笔下普罗米修斯形象的生态解读

3.34 张晓婉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路径探究——以安徽合肥为例

3.45 汪 娜 困境与出路:安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3.54 张如意 基于生态网络视角下的绩溪县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4.29 焦德武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舆论监督图景与“公共性”建构

4.34 李 颖 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研究——基于脱钩模型和LMDI的分析

5.28 徐龙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价值蕴含

5.35 姜家生 生态文明视角下安徽省农业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研究

5.41 杨静雯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安徽省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6.25 陈晓华 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6.33 陈天扬 空间分异视角下休宁县人居环境综合水平评价研究

【经济·管理】

1.55 王刚贞 农户的投资规模和投向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1.62 操 君 安徽省金融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1.69 汤云云 安徽省旅游产业供给水平测度与评价

1.77 伯 娜 皖北城镇化与就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1.82 杨智会 财务人员工作疲劳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

2.69 王 蕙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测度研究

2.75 刘 伟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2.84 胡其亮 安徽省PPP项目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88 吴小冰 基于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3.61 孙语圣 改革开放以年来淮河流域的商业市场与消费研究

3.71 付 磊 茶叶生产流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3.79 徐 丹 视角下的动画形象价值的创造机制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3.87 王 平 融入政府工作的内在机理与逻辑路径

3.94 宋昀芊 农村土地对老一辈农民工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研究

3.10 周 弘 现代际支持视角下养老模式更替研究

4.42 张 雄 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查分析

4.49 何 杨 安徽省茶叶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

6.41 吴彩容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研究——基于广东南海的实证分析

6.50 江 惠 安徽省种植大户效率分析

6.59 周 剑 近海捕捞业船东投资的“锦标赛效应”——基于江苏与浙江渔村实地访谈的分析

【法学·社会学】

1.88 龚向和 论人权视野下的教育精准扶贫

1.94 张 军 “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的路径创新——基于皖北R机构的实地研究

1.101 夏 莲 “90”后青年租购房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合肥市在校生及毕业生问卷调查

1.110 傅美婷 老年移动学习与网络社交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2.93 宫黎明 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的校园“性骚扰”及其防治

2.98 王 健 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特点及关系

3.87 王 平 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的内在机理与逻辑路径

3.94 宋昀芊 农村土地对老一辈农民工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研究

3.102 周 弘 代际支持视角下养老模式更替研究

4.55 柴 姣 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问题和对策

4.60 陈元庆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的适用检视与借鉴

4.68 余冬生 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行使期间探析

4.75 邱国侠 论社交网络账号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规则

4.82 黎淑秀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基于价值观基础理论的研究

5.78 王一帆 网约车平台民事侵权责任的反思与构建

5.83 刘大元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5.89 陈松林 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阜阳市为例

6.65 夏冬泓 财政转移支付规范目标的设置

6.72 陈红兰 消费者参与食用农产品召回的路径研究

6.81 程建华 “后总则时代”数据的法律属性

6.88 徐 俊 安徽省农村养老状况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省69个县(区)的问卷调查

【法学·社会学】

【语言·文学·哲学】

1.114 马圆圆 革命化的文学还是文学化的革命——成仿吾与韩侍桁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1.121 许宗瑞 中国当代小说中叠词的翻译——以《红高粱家族》《活着》及其英文译本为例

2.103 相 文 王维哀悼诗浅论

2.108 张丽红 《儒林外史》中萧云仙人物原型新考

2.116 胡功胜 为当下文艺批评开两张“处方”——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四周年

2.122 田朝绪 莎翁不觉江淮远,隔空犹唱黄梅韵——莎士比亚研究在安徽

3.108 徐 建 皖西南赣语来母细音前今读塞音现象考察

3.114 王 慧 浅论清初诗话之“学力”说——以杜甫诗歌的艺术批评为例

4.89 尚丽姝 风景的发现:唐宋时期咏黄山诗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4.96 张 雨 人人皆圣:王艮对儒家“圣人说”的新解

5.96 卢 坡 “互利共成”:桐城派诗人对韩愈诗歌的建构与借径

5.104 王礼健 论丁尼生《食莲人》的唯美主义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5.110 陈 倩 基于商务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语语用特征分析

6.94 刘宗保 赵元任语言学思想研究述评

6.99 韦正春 论苏辙的农事诗

6.107 于文杰 论盛唐诗歌创作中的拟想手法

6.113 王玉明 美国梦里的中国味——评《疯狂动物城》的和合向度

【历史·文化·教育】

1.127 张兰星 旧大陆葡萄在美洲的栽种及传播

1.131 郭苗苗 清代辽宁地区高粱广泛种植原因分析

1.135 曹亚娟 我国居民文化活动消费的城乡区隔

2.128 龚小平 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征研究

2.135 伊 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文学审视——基于儿童文学的视角

3.120 陈发俊 合肥科技场馆科技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27 刘海涛 江淮分水岭区域文化特质初探

3.134 王玉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困境及对策——以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为视角

4.103 占 堆 清代治理西藏策略之演变

4.110 刘 平 抗战时期温江乡村建设运动述论——以“农会”为中心的考察

4.119 李忠萍 传统与现代之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卫生防疫机制探察——以安徽为中心

4.15 雷若欣 安徽省农民田间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4.134 邱 艳 高校校史资源文化育人的统合性研究

5.115 刘成赞 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发展述论

5.121 杨荣清 基于“新旧分离”模式分析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5.128 刘彦琦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林高校大学生乡村价值认同教育初探

5.135 方 黎 “以文化人”网络空间转向的学理阐释与研究进路

6.119 王怀平 汉画像中的图式物质资源——以建筑、服饰、农耕为例

6.123 刘立冬 徽州古塔的人文价值研究

6.127 邓文睿 论唐代茶产业经济的兴起

6.132 吕 岩 论涉农高校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