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茶产业经济的兴起
2019-03-14邓文睿
邓文睿
(安徽中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茶在中国与葡萄酒在地中海沿岸起的作用相同,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1]早在先秦时期,茶便进入人们的视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2]844-619。《格致镜原》卷二十一:“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3]《尔雅》:“槚,苦茶。”[4]到了西汉时期,巴蜀地区出现了茶叶市场,茶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往市聚”[5]。然茶叶交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茶产业经济的形成。现代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6]。唐代前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数量增加。至开元、天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社会分工扩大。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茶叶是唐代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产方式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完成了从野生采摘茶叶到科学种植茶叶的蜕变,提高了茶叶的焙制、贮藏和饮用的专业化程度,在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学术界认为茶文化形成于唐代,鲜有讨论茶叶在唐代已形成产业经济规模[7-10]。本文试图讨论唐代茶叶种植和流通及茶产业兴起等问题。
一、唐代茶叶传播与饮茶之风
我国的饮茶之风,南朝时期即已出现于江南地区。琅琊士族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2]844-623,后来投奔北魏,“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11]127。当时南方百姓常烧煮茶叶,至其表皮呈现稀粥之状,是为“茗粥”。《续谈助》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12]甚至街市上出售茗粥。“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傍孤贫乞人”[2]844-620。这一时期,饮茶之风还未传入北方,“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13]51。北魏人喜食羊肉和酪浆,他们常嘲讽饮茶者为“酪奴”。北魏给事中刘镐受王肃的影响,“专习茗饮”,却为彭城王及其家奴所耻笑[11]127。“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11]127。隋朝统一江南后,南北经济交流加强,饮茶之风逐渐传至北方,以至于关陇和山东地区,“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14]膳夫经6,甚至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之说[15]4503-4504。
需要指出的是,交通的发达为茶叶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载体。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征发河夫数十万人,致使民不聊生,然运河通航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16]4657。唐代茶叶正是沿着运河北上,使原本局限于南方的茶叶市场得以开拓,刺激了北方人对茶叶的需求,北方城市甚至出现专门卖茶的茶馆,“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13]51。不仅如此,茶叶还传到边疆地区和周边国家。据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第十三章《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记载,公元七世纪末,松赞干布曾孙都松莽布支赞普时,就有茶叶和瓷碗传入吐蕃地区。《唐国史补》卷下亦载,德宗建中二年(781)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公,在帐中烹茶,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17]66于是吐蕃赞普展示所藏的汉地茶叶品种。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13]52
从精神文化需求而言,禅宗僧人禅修和文人雅士以茶会友作诗,茶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而由饮到品,喝茶不再是简单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身心与共的精神升华。禅宗提倡静坐修心,要求修行之人保持长时间不进食的清醒状态。陆羽《茶经》云,“荡昏寐,饮之以茶”[2]844-619,“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2]844-620。唐代诗僧皎然对茶性领悟颇深,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论及茶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18]9260唐代文坛大家,如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散文大家柳宗元、刘禹锡,诗僧皎然和齐己等,皆有茶诗传世[19]。据朱自振统计,《全唐诗》共收录有关茶事的诗句700多条[20]。李白在游历南京时,与族侄中孚相遇于栖霞寺,煎煮当阳茶,相谈甚欢,作诗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18]1817唐僖宗时进士郑谷曾客居陕州,在当地小江园品茗,有称赞茶的诗句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18]7742。唐德宗时期集贤殿校书郎吕温在其《三月三日茶宴序》中描绘了当时以茶代酒的文人集会盛况:“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21]6337唐代茶书数量虽不及宋明之多,但在倡导饮茶和推广茶叶技术方面是后来茶书所无法比拟的。目前传世的唐代茶叶著述有:陆羽的《茶经》《顾渚山记》、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的《采茶录》、苏廙的《十六汤品》等。其中,成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其作者陆羽也被后人奉为“茶仙”,“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22],煮茶品茶、吟诵茶诗,成为文人儒士社交不可或缺,“从此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13]51。
二、唐中期茶叶种植的扩大与技术进步
唐代中期以来,随着劳动力大量南迁,南方地区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技术逐步发展,茶叶总产量上升,茶叶品质改善,茶叶生产得以普及。
茶树属灌木或小乔木,适合生长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雾多、漫射光强的山坡丘陵地区。陆羽《茶经·一之出》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2]844-612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其种植和制作离不开大量劳动力。唐初,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人口自然增长较快。杜佑《通典》记载,至天宝十四(742)载,唐代全国共891万4 790户,5 300余万口,人口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此国家之极盛也”[16]153。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必要的劳动力。南方茶区,兼营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的茶园户应运而生。《册府元龟》记载,武宗会昌年间“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23]5908。李商隐《为京兆公乞留泸州刺史冼宗礼状》称,泸州“郡连戎僰,地接巴黔,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莠麦”[21]8048,泸州地区农民不少专门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茶园通常雇佣茶农进行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等工作。《太平广记》记载:“九陇人张守圭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工者杂处园中”[24]235,可见其茶园规模庞大。由于成品茶制作工艺的繁多,有时连儿童也加入制茶的劳作中,“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18]3948。明周高起《洞山茶系》载:“相传古有汉王者,栖迟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踵卢仝幽致。”[25]
唐以前,人工茶树种植仅分布于巴蜀和江浙地区,且栽种面积不大。唐代茶树的种植技术相较于前代可谓是突飞猛进。陆羽《茶经》首次系统介绍了茶树的栽培技术,认为:“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2]844-612,即茶苗移栽的方法需要得当,否则茶树很难生长茂盛。茶树的种植方法如同播种瓜果,三年后方可采摘。唐末农学家韩鄂《四时纂要》详细阐述陆羽茶籽播种法:“二月中于树下和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剔,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则以米潜浇。”[26]69此外,该书还提到施肥对茶树生长的重要性,及如何改造地形以适应茶树种植:“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璧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垅泻水。水浸根,必死。”[26]69-70得益于唐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和茶园管理的规范化,唐中期以来茶产区扩大至南方诸道,形成了江淮和巴蜀两大产茶中心[27],茶叶产量也大为提高。王洪军推测,唐代茶叶总产量约合今200万市担,相当于1983年全国茶叶总量的四分之一。[28]
茶叶采摘、焙制和贮藏技术,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质量。唐代茶农对采茶的时节和天气有严格的要求。《茶经·三之造》云:“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2]844-613唐诗中亦有相似说法:元和年间进士章孝标《送张使君赴饶州》称“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18]5752,晚唐诗僧齐己《谢中上人寄茶》有“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18]9487诗句。茶叶自采摘至封装,需要经过蒸熟、捣碎、拍打、烘焙、穿串、包装等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2]844-613。可见唐代的制茶工艺趋于科学化和完备化。唐代茶叶的烘焙技术属于不用发酵的蒸青工艺,即利用高温蒸汽去除茶芽叶中的青草气。其工艺的优点一是杀青迅速且均匀,挥发新鲜茶芽的苦涩感;二是即不破坏茶叶内在的有效物质,又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后来蒸青技术通过来访的日本僧人带回本土,成为日本绿茶焙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沿用至今。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受水分的作用很容易发生氧化劣变,影响茶叶的色泽和口感。唐代还利用贮藏工具隔绝空气中的水分,以保持茶叶品质,降低贮茶工序中的损耗。《茶经·二之具》有提到专门的茶叶储藏工具——育。此工具 “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2]844-613。为了使茶叶保持干燥的状态,“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2]844-613。此外,茶叶储藏时,还应避免和药材或香料放置在一起。韩鄂《四时纂要》记载:“茶、药以火阁上及焙笼中,长令火气至。茶又忌与药及香同处。”[26]145-146
随着茶叶采摘、烘焙和贮藏技术的进步,唐代成品茶的品质有了显著提高,一批品质精良的名茶脱颖而出。据《唐国史补》记载,唐代“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名茶共计21种。“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簝,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雝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有商货不在焉”[17]60。《膳夫经》在《唐国史补》基础上另补充茶叶品种数十例,即渠江薄片茶、施州方茶、建州大团、峡州香山茶、夷陵小江源茶、舒州天柱茶、寿州霍山小团等[14]6-11。
三、唐代茶叶流通与茶肆
产业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唐代随着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茶叶市场有了较大发展。茶叶首次作为经济作物,成为流通领域的一项大宗商品。由于茶叶需求量巨大且利润丰厚,民间开始出现专门从事茶叶贩卖、转运的茶商。他们在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起到了纽带作用,推动着茶产业经济的形成。每逢茶叶收获时节,各地商人“皆将锦绣缯缬金钗银钏,入山交易”[21]7788,大量采购茶叶。懿宗咸通年间,歙州司马张涂在《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描绘了茶商们汇集祁门收购茶叶的热闹景象:“每岁二 、三月,赉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虽然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或乘负,或肩荷,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就其巨艎。”[21]8431茶商把收购来的茶叶贩运至东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饶州浮梁县(今江西浮梁县),即白居易《琵琶行》中提到的“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29]。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宪宗元和八年(813),饶州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30],占当年全国茶税总额的八分之三。故王敷在《茶酒论》中感叹:“浮梁歙州,万国来求”[31]267/10;“商客来求,舡车塞由”[31]267/11。各地茶商在此收购茶叶,然后运送至全国各地进行销售,“岁鬻茗于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24]1266。
唐代中后期,城市内坊市的界限被逐步打破,城市中出现了供市民饮茶休闲的场所——茶馆或茶肆。《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北方城市多开设茶铺,煎茶售卖。尤其是陇右地区(今陕西西部),茶馆已颇具规模,馆内有大、小房间,以便商旅饮茶。《玄怪录》卷三《掠剩使》记载:“长庆初,(韦)元方下第,将客于陇右。出开远门数十里抵偏店,将憩,逢武吏跃马而来,骑从数十,而貌似璞。见元方若识,而急下马避之,入茶坊,垂帘于小室中,其徒御散坐帘外。”[32]又据《邵氏闻见前录》卷七记载,颜真卿早年曾“隐于民间,一日坐封丘巷茶肆中。”[33]可见在茶馆饮茶已经进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茶馆不但普遍存在于城市,甚至乡村集镇也有出售茶水的商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记载,会昌五年(845)六月九日,日本僧人圆仁在距离郑州十五里处,“见辛长史走马赶来。三对行官遏道走来。遂于土店里任吃茶”[34]148。唐代普通茶叶价格不高。王敷《茶酒论》云:“茶贱三文五碗,酒贱盅半七文。”[31]268/11然名品茶叶往往价值千金。被誉为蜀茶极品的蒙顶茶,“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14]6。
四、唐代茶税的征收及其影响
尽管唐代茶产业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受供求、竞争和价格的影响,然而朝廷颁行政策也影响茶产业的走向。安史之乱以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逃亡他乡,脱离了国家的控制,“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35]7284。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唐政府加大征收商税。而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茶叶贸易的活跃,茶税成为政府新型财政收入之一。据《旧唐书·德宗纪》记载,建中三年(782)九月,判度支赵赞上言:“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15]334-335茶税之征,始见于此。但当时征收茶税只是为了筹备在征讨藩镇的过程中产生的巨额军费。正如盐铁使程异所言:“伏以榷税茶盐,本资财赋,赡济军镇,盖是从权。”[15]2108贞元九年(793)正月,诸道盐铁使张滂奏请:“今之国用,须有供储。伏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充所放两税。其明年以后所得税,外贮之。若诸州遭水旱,赋税不办,以此代之。”[15]2128唐德宗同意,自此茶税正式登场,成为唐后期朝廷主要财赋来源之一。德宗时期,茶税“自是岁得钱四十万缗”[36]1382。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全国山泽之利“不过七万余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36]1383。由此可见茶税之丰厚和其特殊的财政地位。然而,随着茶税财政地位的日益突显,唐政府开始不断提高其税率。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九月,“盐铁使王涯奏改江淮、岭南茶法,增其税”[35]7907。同年,王涯被任命为榷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天下大怨”[36]1382。唐武宗即位,“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搨地钱’,故私贩益起”[36]1382。致使茶农、茶商苦不堪言,不断遭受政府税茶、榷茶和搨地钱等政策的压榨,难以进行正常的茶叶生产和贸易活动,进而激化社会矛盾。袁高《茶山诗》:“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18]3536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18]7144皆反映出茶户的悲惨生活处境。面对怨声载道的民怨,唐政府非但没有减轻盘剥,反而制定了一系列惩处措施。《新唐书·食货四》记载,唐宣宗大中初年,“盐铁转运使裴休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雇载三犯至五百斤、居舍侩保四犯至千斤者,皆死;园户私鬻百斤以上,杖背,三犯,加重徭;伐园失业者,刺史、县令以纵私盐论”[36]1382。最终,茶农为逃避刑罚,被迫砍伐茶树,毁坏茶园,放弃茶业生产;茶商大都“计鬻茶之资,不能当所榷之多”[23]6115,影响到茶叶贸易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有唐一代,饮茶之风在全国兴起,“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13]51,人们对茶叶的需求剧增,刺激了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得益于劳动力大量南迁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茶树人工栽培技术和制茶工艺得以改善,茶叶总产量提高,茶叶质量日渐优化,名茶品种增多。售卖茶叶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促使一批商人开始从事专门的茶叶贩卖和转运生意,茶叶贸易由此发展。集市里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开设,极大地丰富了唐代居民的日常生活。唐代茶产业经济由此形成。茶税首次作为独立税种征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唐代末期,政府日趋腐朽,茶税税率愈高,榷茶制度推行,致使茶农生活不易,茶商无利可图,社会矛盾激增,导致茶产业经济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