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2019-03-14杨吉华
杨吉华
(阳光学院 人文传播学院,福建 马尾 310015)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乡村青年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乡村文化自信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深层原因。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纲要》确立了从2020年到2050年“数字乡村”的“四步走”战略部署,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的战略目标。数字文化是数字经济的灵魂,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主脑和核心。本文旨在探讨“数字乡村”战略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提出抓住“数字乡村”战略机遇,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数字乡村”战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大契机
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传统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产业特征,文化生产和消费呈现、集中化、极点化、垄断化的趋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其结果必然是城乡文化差距越拉越大,乡村文化不断衰落,城乡文化二元结构日趋明显。而“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改变乡村文化落后面貌,实现乡村文化迭代发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提供重大契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乡村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首先,数字媒体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的传播技术与媒介传播面窄,渠道单一,互动性差,参与性弱,受基础设施以及硬件影响大,在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缺乏优势,这也是乡村文化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原因。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具有信息量大、便捷、快速、智能的特点,能够满足乡村建设中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传播体验上具有即时、互动、体验、参与、个性、社交的特点,对乡村广大青年同样具有吸引力;在价值观上具有多元、自由、民主、平等的特点,有利于打破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垄断和壁垒。这些特点和优势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介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制约,使得城乡文化在媒体技术上趋于平等,乡村民众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全新文化体验、文化样式、艺术形式,不断缩小在文化传播与消费模式上与城市的差距。除了那些受制于场地、场馆等现场性文化娱乐活动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文化消费上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
其次,数字技术极大拓展了乡村文化发展的领域与范围。在传统文化媒介时代,乡村文化发展主要局限于乡村演出、乡村旅游、传统节庆等范围,业态有限,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扩张能力弱,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在数字时代,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3D打印、交互娱乐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增长点层出不穷,在生产方式上具有技术更迭快、边际效益递增、外部经济性明显的特点,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被重新定义和理解。而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度发展,这些技术和业态在广大乡村的引进和普及,逐渐拓展了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业态和领域。以出版业为例,传统的纸质出版都是由国家控制的国有出版社出版,纸质出版在农村不可能。但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而且也有大力发展的必要,只要用心做,农村数字出版完全可以做得有声有色。数字技术的这种特征,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弯道超车、具有与城市文化同步抢占制高点的能力。
其三,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全面融合提供了可能。跨界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技术的发展也为这种跨界融合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增加了其现实可能性。在传统媒介时代,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大多数情况下,文化是文化,产业是产业,至多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成了一个垫场敲边鼓、跑龙套的角色。渗透、融合、跨界是数字技术最大的特点。文化产业是文化和产业第一次融合。这种融合仍然局限在文化生产内部进行,影响的范围有限。而文化和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的融合是更大范围、更高级别的融合。这种融合只有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数字经济本质上是融合经济[1]。数字技术只有与国民经济广泛融合才具有意义,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数字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相互融合渗透,也有利于打破所有产业界限,呈现向所有产业融合的趋势。“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成为现实。农业既是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向社会提供水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也是智慧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数字农业,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休闲娱乐和审美体验。数字技术让农村经济第一次实现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不仅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大大增强了乡村文创发展的粘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赋予乡村文化以新形态和新动能。
其四,数字技术有利于乡村文化发展突破资源局限。传统的乡村文化生产主要依赖物质文化资源,比如有柳条资源的乡村发展柳编产业,有石料资源的发展石雕产业,种植葫芦的地区发展工艺葫芦产业,有风景名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受自然资源约束比较大,而大多数物质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过度的开发,就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产业发展失去了可持续性。在数字技术下,这种状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数字文化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低碳、共享等优点,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有效降低对资源的滥用和破坏,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数字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资源和竞争力。只要有好的创意,就能够创造出“无中生有”“以一当十”的效果。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大多数地区文化资源相对稀缺、分散、品相不高、不具备规模性,同时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制约,开发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不会走贪大求洋的路子,而是走“轻”“软”“酷”的路子。在必要的“硬实力”基础上,更强调文化的“软实力”。
二、利用“数字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
(一)利用数字技术弘扬、传播乡村优秀价值理念
乡村价值理念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传统的乡村价值体系有落后、消极的一面,但其内核和精髓则富含真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敬畏自然、重视和谐、遵时守位、勤劳、节俭、诚实、友善、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培育对于优秀的乡村价值体系的自信和传承。丢掉了优秀乡村价值,就是丢掉了乡村文化的根本。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和展现平台,乡村优秀的价值理念往往不被人认识和了解,以致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其认同感不断弱化。甚至部分人秉承固有思维,把乡村传统价值理念等同于落后、保守、缺乏时代性而加以抛弃。数字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乡村优秀价值的传播、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和文化样式。在传统文化产业架构下,影视产业已经变成高度商业化、娱乐化的产业。农村题材的电影由于题材的局限很难进入院线,即使能够进院线,排片也非常少。而在数字技术时代,数字电影就为农村题材的电影创造了新的机会。不仅院线电影可以在网络传播,更有网络大电影、网络微电影大量出现。除了电影传播,还可以运用手机媒体、微博、微信、APP、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VR等新兴传播手段。由此形成了立体的、多元的传播体系,有利于充分展示乡村历史文化、风土民情、传统美德,传播弘扬当地的优秀文化,把原本抽象的乡村价值理念、传统美德用全新技术手段和动感时尚、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方便快捷的方式呈现和传播出来,赋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趣和新生命。近几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以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表现了乡村家庭中尊敬、关爱、孝顺、服侍老人的短视频,用短小精悍、富有创意、动感时尚的方式,传播了乡村文化中孝道等优秀传统。抖音上有一段短视频,情节简单,一位农村媳妇蒸了一屉馒头,旁边几岁的儿子立马拿上几个用东西盛好,一路小跑着送给奶奶吃。情节简单,画面朴素无华,背景音乐温馨,十几秒钟的乡村日常生活场景,却获得了几万网友的点赞,上千网友跟帖评论,有的网友甚至对自己过去进行反思,还有不少网友转发了这段视频。视频虽短,但直戳人心,极具传播效果。
(二)增加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乡村题材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这是许多乡村青年离开农村到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到2020年,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数字乡村[2]。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就能和城市一样畅通无阻地使用无限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与城市居民一样毫无差别地消费国内乃至全球的文化艺术产品。从当前现实情况看,我国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还是面向城市居民,针对广大乡村、贴近“三农”的数字文化产品还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民众对数字文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大力开发反映农村题材、深受乡村居民欢迎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网络电影、网剧网综、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新型“内容产业”,不断提高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质量,提高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打造乡村“网红”和“网红”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别样的文化体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尤其是“网生代”文化消费的需求。不仅要鼓励专业文创企业和艺术家参加乡村数字文创产品的生产、传播,更要鼓励广大农村民众参与数字文化产品创作与供给,为乡村民众参与数字文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培训、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事实证明,广大乡村不乏各类数字创意人才,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就会有效改善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三)促进优秀乡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
我国的绝大多数文化遗产都源自乡村,在长期的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技艺、风俗习惯、礼仪节庆、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同时,广大乡村还有农耕文明时代流传下来的各类物质遗存,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以及农耕文明中遗留下来的日常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农耕文明集体记忆的见证。传承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创造经济价值,提升当地形象,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大潮中,对于乡村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众多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传承人而面临失传的困境。“非遗”面临的消失困境使得乡村的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减少甚至消亡。而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这一状况就能得到极大改观。如浙江某古窑博物馆应用AR技术,游客只要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现场扫描导览图,就能再现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通过三维、全息、全景方式,让手工烧制技术“活”起来。游客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的参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数字技术,这种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就不会再有失传的危险。总之,通过对乡村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通过新型创意和崭新创造将其转化为新产品、新业态,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加“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就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延续乡村文化脉络,让后人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记得住乡愁。
(四)大力推进数字文化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首先是大力发展乡村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共享、创新等特点,发展乡村数字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壮大乡村经济,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且能够提升当地文化形象,帮助人们认识当地历史文化,丰富对当地文化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其次是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当地文化资源的IP化开发。其三是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与乡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文化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与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营销新模式相结合[3]。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数字化水平,促进虚拟旅游展示等新模式创新发展。其四是推动数字文化在农业、教育、健康等其他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通过“文化+”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意水平和附加价值[4]。当前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有很多成功实践:华农兄弟的“土味视频”一夜之间打开了养殖的竹鼠销路;斗鱼直播“流量扶贫”项目解决了当地土特产难销的困难;福建屏南农民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卖出了自己创作的画作;通过短视频与直播的综合运用,青海茶卡盐湖、本安永兴坊摔酒碗与抖音视频的结合瞬间导致游客暴增。众多例子证明,数字文化与乡村经济的融合潜力巨大,会使传统的农村经济效益倍增。
(五)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对乡村文化的展示
积极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声、光、电等新兴媒介为表现形式,贴近乡村民众生活和市场需求的数字艺术展示产业,以数字艺术手段传承乡村美学精神。发挥数字艺术高互动性、高参与性、高体验性的特点,拓展数字艺术展示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4]。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乡村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艺术相结合,与智慧旅游、乡村设计、特色小镇设计、休闲农庄设计、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设计等相结合,打造数字艺术展示品牌活动,发挥数字艺术展示在拉动地方消费、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的作用。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乡村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交互体验应用,开发数字艺术展示项目,利用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营造虚拟场景,丰富充实传统文化空间,创造出可广泛共享的产品,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参与体验。在乡村户外运动休闲场所建立模拟仿真体验场所,与实景体验交相辉映;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科技光影秀,让游客产生如梦似幻的意境;在民俗建筑打造投影秀,酿造美轮美奂的审美感受。这些都能极大提升乡村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不少乡村旅游景点的“灯光秀”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如湖北荆门的东宝圣境花谷乡村灯光秀、浙江义乌的薰衣草基地灯光秀、山东日照市大槐树七彩水乡“灯光秀”,都显示了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展示和传播中的魅力。尤其是当前各地大力开发的各种文创类特色小镇,数字展示技术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六)大力发展网络乡村教育培训
提高乡村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针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非常少,很多地方一年只有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在传统传播技术条件下,农村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培训面临着诸多难题,许多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反馈跟踪也非常不易。而数字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乡村教育培训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和渠道,极大方便了乡村培育培训的开展。在远程教育模式下,乡村民众亟需的实用技术、法律知识、科学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训项目都能够顺利实现;“互联网+培训”“互联网+扶贫”赋予了乡村发展新的动能。在学校教育方面,有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不断推广以及大量高水平“慕课”“微课”的供给、数字图书馆的开放,不仅让乡村教师有着更多、更为便捷的高水平进修学习机会,提升了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也让乡村孩子享受到城市优异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让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方式逐步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
(七)积极加强农村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
开放、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封闭必然导致愚昧、自卑、落后、偏执,不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不会产生真正的文化自信。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呈现二元阻隔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制度设计也人为加重了这种城乡阻隔。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开始打破,大量乡村民众进入城市谋生、工作,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多地到乡村旅游度假。但这种城乡交流主要还是在人员层面,真正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还很有限。只有到了数字化互联网时代,随着电脑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城市和乡村的信息交流才真正多起来。这种交流不仅仅局限在信息流、知识流、技术流等方面,而且由于互联网的社交性、平台性,也越来越深入到精神层面、思想层面。农村知识青年能够方便地突破乡村地理阻隔,在城市、国内乃至全球找到交流对象。互联网使得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找到了相互观察和对视的窗口和大门。城市文化和艺术、形形色色的亚文化和大众传媒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偏僻的乡村;反之,乡村文化也通过各种创新、包装和艺术升华,通过网络传遍到国内外。在这种对外文化交流和碰撞过程中,不仅是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对农村民众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潜在的影响。应该说,总体而言,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健康的、有益的。积极开展和引导这种城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打破乡村阻隔、闭塞的状态,培育乡村民众的理性鉴别能力,充分认识城乡文化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更加开放的生态中展示乡村文化软实力,在不同文化互鉴中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三、抓住机遇、加快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面对“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千载难逢的机遇,各级政府尤其是乡村基层政府如何抓住机遇,开启乡村文化建设新篇章、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当前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制定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成功的第一步。俗话说,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数字乡村战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是重大机遇。抓住了,就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如果抓不住,城乡文化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因为现阶段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步入衰退之路,成为“夕阳产业”而不断被边缘化。相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处在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未来空间巨大。数字文化产业取代传统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主体、主流是大趋势。农村文化产业必须认清这一趋势,充分利用国家“数字乡村”战略带来的战略机遇。但这个机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被抓住,必须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没有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一副好牌也会被打烂。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充分重视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于乡村“数字文化”的顶层设计,把“数字文化”建设的内容纳入各地的“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以及各地的文化发展规划之中,在各种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体现“数字文化”的重要地位。必要时应当制定当地“数字文化”发展的专项规划。同时还要制定农村“数字文化”建设的指标和标准。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为乡村“数字文化”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策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各个地方的竞争是政策的竞争。哪个地方政策扶持力度大,政策环境好,政策保障有力,哪个地方发展就快。绝没有哪个领域、哪个产业无缘无故地就能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是个新生事物,尤其是起步阶段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离开不了政策扶持。要制定并出台扶持乡村“数字文化”发展的财政、金融、保险、融资、奖励、人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乡村“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平台建设、产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数字文化”建设。过去有不少省市都出台了扶持本省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文本中包含有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政策内容,对当地的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实施新形势下,做到这些还不够,形势发展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按照国家大战略重新定义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的意义、战略地位、承担的角色,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可操作的乡村数字文化发展的政策文本和实施细则,从而切实有效地指导乡村数字文化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打造市场主体。乡村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生存和拓展能力的数字文化企业。没有企业和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壮大和积极参与,再好的战略也难以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如何发展、如果做大做强的模式和规律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不仅缺乏资金和技术,更缺乏团队和人才,企业起步和发展步履维艰。政府要为企业的创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当前尤其要优先发展与农村经济有密切关系的数字文创产业,如大数据、网络营销、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以“三农”为内容的数字文化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做大做强;大力扶持农村小微数字文化企业,鼓励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要让数字文化企业下沉到乡镇甚至有条件的村;鼓励发展农村数字文化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数字文化企业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鼓励城市文化企业提供广大农村亟需的涉农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或者到农村创新创业,在农村举办创客项目,打造众创空间,为农村文化企业成长“帮一把”“扶一程”,实现城乡文创合作共赢。
四是鼓励数字消费。要努力提升农村对数字文化的消费水平。支持“三农”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增加农村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补齐内容短板,丰富服务模式,扩大消费范围,提升消费体验,引领消费潮流,满足农村青年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大力创作与“三农”有关的数字音乐、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直播等数字文化内容,形成有效优质供给;提高农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用户付费习惯,普及网络支付手段,充分挖掘农村数字文化产品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规范数字产品和服务价格,确保农村居民对数字文化产品“用得起”“用得惯”“用得好”;推动农村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智能营销、精准推动、虚拟体验、个性化定制等新型服务;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政府购买政策与机制,切实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文化公平;加强对乡村网络文化引导,提升乡村居民的网络安全和消费安全意识,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其有组织的渗透活动,遏制封建迷信、攀比低俗等消极文化的网络传播,形成农村数字文化消费的健康环境。
五是培养数字人才。数字人才包括数字管理、数据化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产品研发、数字化运营、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人才是成功之本。有专家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5],是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数字文化人才奇缺,现有人才远远满足不了“数字乡村”战略要求,这是农村“数字文化”建设最大的短板。各地应该把打造乡村“数字文化”人才队伍作为“数字乡村”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人才实训和交流,培养兼具文化内涵、技术水准和创新思维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城市志愿者队伍、专家、学者等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献计献策;鼓励大学生在农村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加强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培训。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网络知识普及。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数字乡村”,当前尤其要重视乡村数字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育乡村“创意阶层”,从人文环境、空间的便利性、文化基础设施、参与性体验、知识产权保护、在职培训等方面,为乡村“创意阶层”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