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lotuzumab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2019-03-14苑冬阳廖爱军

癌症进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耐受性中位生存期

苑冬阳,廖爱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辽宁 沈阳110020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其恶性程度在很多国家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2位[1],至今无法治愈。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I)及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D)的出现,MM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2-4],但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PI和IMiD难治的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仅为9个月,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vent free survival,EFS)为5个月[5]。基于目前的临床现状,近年来开发了许多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包括新一代的PI、IMiD、单克隆抗体、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以及一些如信号转导调节剂、纺锤体驱动蛋白抑制剂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通路阻断药等靶向药物[6-8]。

Elotuzu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于SLAMF7蛋白,2014年5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评为治疗MM的“突破性疗法”,2015年11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MM,2016年5月获欧盟药品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 MM(relapsed and refractory MM,RRMM)[9]。SLAMF7蛋白,也称为CD2亚基1(CD2 subunit 1,CS1),是细胞表面受体和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 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家族成员[10]。Hsi等[11]已证实在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NK样T细胞、CD8+T细胞、活化的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均表达SLAMF7。研究发现正常浆细胞和MM细胞表面表达更高水平的SLAMF7,正常组织及各种实体瘤细胞表面则不表达,因此SLAMF7抗体被认为是治疗MM的新方向。SLAMF7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SLAMF7抗体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破坏,因此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12]。Hsi等[11]开发了一组鼠类和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用于MM细胞表面的SLAMF7受体,证实SLAMF7单抗可以作为治疗MM的新的靶向药物。本文旨在综述Elotuzumab抗MM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1 Elotuzumab的作用机制

Elo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κ(immunoglobulin Gκ,IgGκ)抗体,其靶向结合细胞表面的SLAMF7,不与SLAM家族的其他成员相互作用。NK细胞是骨髓衍生的淋巴细胞,在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NK细胞通过天然的细胞毒性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识别并破坏靶细胞[13]。NK细胞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调节其他免疫细胞[14]。

Elotuzumab对MM细胞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4点:①Elotuzumab表面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可结合NK细胞上的SLAMF7受体,通过使酪氨酸281(tyrosine 281,Y281)和酪氨酸261(tyrosine 261,Y261)磷酸化,诱导尤因肉瘤相关转录物-2(Ewing’s sarcoma-associated transcript-2,EAT-2)与磷脂酶C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互作用,从而激活NK细胞,使NK细胞活化,直接增强NK细胞对MM细胞的毒性[15-16],由于MM细胞中EAT-2缺失,所以Elotuzumab不会引起MM细胞的活化。②Elotuzumab表面的Fab片段与MM细胞上的SLAMF7受体结合,这一过程称为细胞标记,Elotuzumab表面的可结晶片段(crystallizable fragment,Fc)可以结合 NK细胞上的 Fc受体(CD16),通过介导ADCC杀死被标记的MM细胞[11-12]。③Elotuzumab还可结合MM细胞上的SLAMF7,抑制MM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相互作用,防止MM细胞与BMSC黏附,从而抑制MM细胞生长[12]。④Elotuzumab可诱导体内巨噬细胞活化,通过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杀死MM细胞[17]。

2 Elotuzumab的临床应用

2.1 Elotuzumab单药治疗

Zonder等[18]首先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的Ⅰ期研究,也是首次进行Elotuzumab人体研究,旨在评估Elotuzumab单药治疗MM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共纳入35例RRMM患者。结果显示9例患者病情稳定,疗效并不显著;3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寒战、疲劳、发热、咳嗽、头痛、贫血、恶心和背部疼痛。不良反应程度主要为轻度至中度,考虑相关不良反应与输液有关,临床上可以用激素、抗组胺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预防,Eotuzumab良好的耐受性为联合用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2.2 Elotuzumab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2.2.1 Elotuzumab联合硼替佐米治疗 Jakubowiak等[19]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的Ⅰ期研究,评估Elotuzumab联合硼替佐米治疗RRMM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安全性和疗效。纳入28例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次数为2次,分别在每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11天静脉滴注Elotuzumab,治疗4个周期,1个周期为21天,每个周期剂量递增,分别为2.5、5.0、10.0、20.0 mg/kg;第1、4、8、11天静脉注射硼替佐米1.3 mg/m2,使用3+3剂量递增设计法。接受4个周期治疗后疾病稳定或病情好转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8%,硼替佐米难治的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加用Elotuzumab后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及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mTTP)为9.46个月,在应用最大计划剂量20.0 mg/kg时未达到MTD,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25%)和疲劳(14%)。

2.2.2 Elotuzumab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基于Ⅰ期研究结果,Jakubowiak等[20]随后进行了随机的Ⅱ期研究,纳入RRMM患者152例(中位年龄为65岁),既往接受1~3次相关治疗,随机分为EBD组(Elotuzumab+硼替佐米+地塞米松)77例和BD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75例。分别采用EBD方案和BD方案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结果显示EBD组和BD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分别为9.7个月和6.9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与BD组患者比较,EBD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8%;EBD组和BD组患者的ORR分别为66%和63%,但EBD组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及CR的患者多于BD组(36%vs 27%);与BD组患者相比,EBD组患者未发生其他的严重不良反应。

2.2.3 Elotuzumab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Mateos等[21]进行了一项Ⅱ期研究,评估了Elotuzumab 10 mg/kg联合沙利度胺50~200 mg和地塞米松40 mg(含或不含环磷酰胺50 mg)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纳入40例RRMM患者,28天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可耐受。患者在第5个治疗周期结束时未达PR或在第2个周期至第5个周期时出现疾病进展则将环磷酰胺加入治疗方案中。结果显示患者的ORR为38%,中位PFS为3.9个月,mOS为16.3个月,1年生存率为63%。最常见的非血液性不良反应包括虚弱(35%)和外周性水肿(25%),其中,26例(65%)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但均与Elotuzumab无关,再次验证了Elotuzumab在RRMM的联合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2.2.4 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Lonial等[22]开展的Ⅰ期试验研究采用ERD方案(剂量递增的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29例RRMM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在应用最大计划剂量20 mg/kg的Elotuzumab时仍未达到MTD,4%的患者获得CR,29%的患者获得VGPR,50%的患者获得PR。6例既往来那度胺难治的患者中,2例(33%)获得PR及以上;16例既往沙利度胺难治的患者中,15例(94%)获得PR及以上;20例既往硼替佐米难治的患者中,15例(75%)获得PR及以上。89%的患者出现至少1次输液反应,程度多为1~2级。

在Richardson等[23]的Ⅱ期研究中,将73例RRMM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随机分为Elotuzumab 10 mg/kg组36例和Elotuzumab 20 mg/kg组37例,两组均联合来那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总ORR为84%(Elotuzumab 10 mg/kg组为92%,Elotuzumab 20 mg/kg组为76%),中位PFS为29个月(Elotuzumab 10 mg/kg组为32个月,Elotuzumab 20 mg/kg组为25个月)。因此,研究者认为在使用Elotuzumab与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时,选择Elotuzumab 10 mg/kg的治疗效果优于Elotuzumab 20 mg/kg。

Lonial等[24]开展的Ⅲ期试验共纳入646例RRMM患者,随机分为ERD组(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321例和RD组(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325例。结果显示,ERD组与RD组患者的ORR分别为79%和66%(P<0.01);ERD组与RD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9.4个月和14.9个月(P<0.01);ERD组患者中28%的患者获得VGPR,RD组患者中21%的患者获得VGPR。与RD组患者比较,ERD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减少了30%。ERD组患者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与RD组患者比较,ERD组患者未发生其他的不良反应。而Balasa等[25]的研究发现,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TNF-α的分泌,明显增强NK细胞抗骨髓瘤细胞的活性,这与Elotuzu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MM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有关。

3 小结与展望

Elotuzumab可以结合MM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SLAMF7,发挥靶向抗骨髓瘤效应。上述临床研究证明Elotuzumab单药治疗RRMM作用有限,但与PI和IMiD尤其是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MM时具有明显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尽管新药的出现在RRMM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何在联合用药治疗中保持MM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生存期仍是一个挑战,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耐受性中位生存期
Module 4 Which English?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真相的力量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跟踪导练(4)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