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9-03-14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地、资源的矛盾以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
水土保持规划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中,“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作为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关乎国家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优劣[2]。“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其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水工保持规划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和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使专业知识真正为学生所用,培养优秀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值得该课程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讨[3-6]。
一、“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
目前的“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是实践内容依然以概念性和知识性内容为主,实践教学内容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实际案例偏少,并且许多案例都是数十年前的老案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实践教学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动手的时间偏少,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完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没有通过实践教学真正熟悉规划内容、掌握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四是实习条件较差且经费不足,学生无法真正到野外小流域进行综合调查,所完成的课程设计往往脱离实际,致使该课程的实习效果不佳。
(二)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同等对待,没有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的大部分环节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连接受阻,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
二、“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目前,针对“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需从实际生产需求的角度重新调整该课程教学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不要仅仅依靠教科书中的内容,需根据当前国家、地方或行业出台的最新文件、标准、章程进行调整与更新,并根据目前水土保持规划市场现状进行拓展或延伸,使学生所学与社会接轨,力求与当前生产实际发展和需求保持同步;二是要求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实践教学的实 际情况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其内容要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符合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的实际情况。
(二)建立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开始,应重点考虑2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学生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在正式开课前,教师需要提前与学生讨论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形成完整、适用的教学大纲。学生参与教学大纲的形式多样,包括建立微信群开展师生讨论互动、发布调查问卷、课堂面对面讨论等。在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其中。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学大纲,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与高等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一直推崇的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相似的作用[7]。
其二,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在以往的“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内容很少。实践教学内容仅仅作为“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或附带内容,笼统且无明确的规划要求,缺乏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内容。为此,需做以下调整:教学大纲要重点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掌握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编制的整体流程、内容和技术,并熟悉水土保持规划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同时,将部分实验替换为模拟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水土保持规划案例分析并进行PPT展示,增强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还要丰富该课程实习的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小流域进行综合调查,并根据基础资料等进行小流域规划,完成完整的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2.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上。学生通过实践手段再现理论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践行能力,而且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灵活调整。例如,“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这一章中有大量的调查方法,教师可借助数字化信息平台、3S技术等展示全国各区域水土保持的调查情况,既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水土保持规划制图”这一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寻找典型案例,利用设问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另一方面,增设典型案例分析及PPT展示。“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并寻找典型案例;其次,根据“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各项内容,对选定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选出学生代表进行PPT展示汇报,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对整个案例分析、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内容有了深入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进行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对于“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实习可以分为3个部分。①小流域综合调查。在学校或学科选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中选择一个小流域,进行为期1~2天的综合调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整个小流域进行踏查,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小流域自然因素调查、社会经济因素调查、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调查,并对某些典型的工程、生物措施以及自然、社会现象等进行拍照记录。②资料整理与小流域规划设计。根据综合调查结果,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同时,依据水土保持规划各类技术标准、规程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流域规划布局、工程设计、小流域监测、施工组织与实施、投资概算与经济评价、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③撰写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报告。根据资料整理、规划设计内容,参照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标准撰写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报告。
4.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不仅作为衡量学生成绩高低的标准,也是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参数[8]。“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考核成绩除基本的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外,还需加入实践教学成绩。实践教学成绩不仅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打分,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和野外实习报告时,需要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分工等,这些是教师无法评价的,但却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些工作时,对彼此的情况是相对了解的,因此学生之间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十分必要。
“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为:总成绩=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40%+实践教学成绩50%(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实践教学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情况,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教学成绩包括参与教学大纲制定的成绩、课堂互动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和野外实习成绩。具体评价标准及所占比例见表1和表2。
表1 “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成绩评价标准
表2 “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案例分析组间评分标准
三、“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需求同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后的“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与社会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更紧密。例如,增添了对《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解读的内容,教师将水土保持规划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达到了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又使得学生对于水土保持规划有了更实际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教师所编制的实习教学指导书针对性更强、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笔者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专业2016级36名学生进行了教学满意度调查,有83%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14%的学生较满意,3%不满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89%的学生更喜欢实践教学,而11%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
(二)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1.教学大纲不断完善和丰富
通过学生参与制定教学大纲、增设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学生参与制定的教学大纲更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更能系统地了解“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的概况,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另外,增加了实践内容的教学大纲,更能有效地规避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保证了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有较大提升。通过课下查阅文献、资料等,学生对水土保持规划的现状、未来发展等有了独到的见解,课堂互动效果明显增强。另外,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锻炼了思考、表达能力,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3.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
实习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突出,在寒暑假期间被推荐到水土保持规划相关企业实习,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在低年级就被推荐到教师课题组,参与各类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项目等;有的学生依据课堂、课下的实践教学内容,撰写了“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论文,目前正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投稿工作。
4.课程考核成绩有较大的提升
将参与实践教学的36名学生和传统教学的36名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笔者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整体考核成绩低于实践教学学生的成绩,见图1。80分以上的学生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为63.9%,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52.8%;低于70分的学生,传统教学方式为13.9%,实践教学的为8.3%。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的考核成绩得到了提升。
图1 实践教学改革前后学生“水土保持规划学”课程成绩比较
资助项目:中南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区域林业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研究”,项目编号XJG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