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材习题的过渡衔接作用
2019-03-13朱琴
朱琴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规律是螺旋上升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通常把一个系列的知识分成不同单元,逐级增加难度。教师要有全局观,通盘考虑,全面弄清同一知识的各板块分布在哪个年级、哪一册教材,相互之间是如何串联的,统筹兼顾知识的分段性和延续性,避免割裂前后知识。
[关键词]习题;衔接;窗口;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66-02
一般,教师教哪个年级就容易将眼光局限于哪个年级的教材,这样在研究教材中的习题时就会“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学生学习两册课本之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在学习新知时可能已经遗忘了旧知。这时,某些习题若出现得正当时,就能够迅速唤醒学生的旧知,引出新知。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时,与学生共同探究,得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在排列大小时,有一半的学生这样排列: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钝角明明大于直角,学生为何会得出这样荒谬的结果?这位教师在课后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测量钝角或锐角时容易错量成它们的补角,比如把135°量成45°,把60°量成120°。还有学生认为,钝角和锐角都差不多。
一、让习题成为衔接点
例如,学生早在二年级时就初步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知道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但那时候的认识还很抽象。四年级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是从量化的角度去分辨的,如何做好衔接呢?这时,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7页中的一道习题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步:直观回顾。让学生明白,以直角为标尺,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从而学会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目测其大小,初步判定角的类型。
第二步:抽象概念。将三角板换成量角器,将直角标尺量化为90°的标准,然后将锐角和钝角的度数都与90°进行比较,将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
第三步:贯通整体。通过钟面指针夹角的变化,动态演示角度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将概念范围扩充至平角、周角范畴,在表象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概念。
又如,“运算律”是“數的运算”中一个重要内容,五种运算律大多关涉加法和乘法,对于减法的运算性质没有单独介绍,而是散见于各大习题中。如关于整数减法,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中的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