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助力科学教学效度分析
2019-03-13梁瑞坤
梁瑞坤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深度解析文本,做好学情调查,探寻教育游戏的切入点,提升教学互动品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育游戏;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82-02
小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这无疑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设计科学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教育游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可以生发出强劲的学习动力,对开发智商和潜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教师要深度解析文本,做好学情调查,探寻教育游戏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操作,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深度解析文本,探寻教育游戏切点
教育游戏不同于娱乐游戏,带有实践性、科学性、探索性等特征,与学科学习有更多的契合点。因此,教师在整合教育游戏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文本,探寻教育游戏的切入角度,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科学游戏有不同的选择,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好筛选和优化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时,要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以便为教育游戏的切入寻找合适的机会。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空气的性质》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比赛吹气球的教育游戏:“这里有两只气球,一只放在空气中,一只放在矿泉水瓶里。现在老师请两个同学上来同时吹这两只气球,看谁吹得更大一些。”两个学生同时吹气球,结果放在空气中的气球吹得更大一些。教师让这两个学生介绍吹气球的感受。吹瓶子里的气球的学生说:“我用尽全身力气吹,感觉还是吹不动,气球就鼓了一点。”教师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解释:“气球被放在瓶子里,靠着瓶子里的空气,气球能够吹鼓起来,但是吹不大,因为瓶子里的空气不足以撑大气球。”……这里,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吹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并对操作感受进行讲解,让学生顺利接受空气常识。一个小小的游戏,将看不见、拿不着的空气性质揭示出来了,可见游戏的助学效果是极为显著的。
二、做好学情调查,精选教育游戏资源
学生虽喜爱教育游戏,但因个体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年级,对不同的游戏的喜爱不同。学生的学力基础不同、学习悟性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对学习内容会产生个性追求。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展开全面的学情调查,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在选择教育游戏时,教师要对其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
如教学《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时,教师让学生说说空气的重要性。學生根据片刻怕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见解:“庄稼、青草、鲜花都生活在空气中,因为空气能够提供一些营养。”“空气中有氧气,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给出积极评价:“空气的价值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完的,现在大家来做一个小游戏,感受空气的重要性。大家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游戏操作。十几秒钟后,学生憋不住了,纷纷放弃,憋得最长的不过是一分钟的时间。学生张开嘴巴急促地呼吸,等学生平复下来后,教师让学生谈谈没有空气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我坚持了30秒的时间,快憋死了,这说明人类不能离开空气,空气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之源。”“我憋了20秒的时间,早已浑身颤抖,这说明没有空气,世界万物都要毁灭。”……这里,教师为学生设计憋气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空气的重要性。在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教师再介绍空气的成分和作用,学生的学习认知会更深刻。教育游戏与学科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感知契机。另外,游戏设计可以极为简单,只要能够创设体验情境,便可以发挥助学作用。
三、及时切入对接,激活教育游戏引擎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丰富多元,教师教学时要选准教育游戏的切入时机,与教学内容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提升教育游戏的适合度,教师不仅要注意筛选游戏资源,还要有创新意识,对游戏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自觉地投入游戏中,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新的学习认知。
如《热的传递》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懂得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提出问题:“这里有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和一根同样长的小木棒,分别将铁丝和小木棒的一端放置在火源近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结果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趁机引入游戏:“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一个同学用手抓住铁丝将其放在火源上烧,另一个同学抓住小木棒,同样放在火源上烧,看谁抓得最久。”学生踊跃报名,要求参加游戏。游戏很快结束了,因为选择铁丝的学生已经放弃大铁丝了。教师让他介绍情况,他说:“我以为木棒容易燃烧,所以选择了铁丝,谁知才一会儿工夫,铁丝就烫手了,我实在抓不住了。”教师为学生解答其中的奥秘:“与木棒相比,铁丝传导热量的速度更快。我们家里用的暖气管一般是金属做的,为的就是增加热传导的效果。”……学生对热传导不是很熟悉,教师为其设计游戏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对热传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游戏设计不需复杂,能够让学生有切身体验和真实的感受,便可以助力科学教学。
四、升级教学引导,创优教育游戏应用
教育游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展开多项创优实践活动,在实践探索中积累教学经验。教育游戏启动后,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一起互动,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予以矫正,对学生的推演游戏给予指导。教师规范游戏操作,对游戏规则、游戏程序、游戏范围等方面展开创新设计,学生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启迪。
如《声音的产生》的教学是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像敲击、弹拨、摩擦、吹气等都可以导致物体振动,其声音也会随之产生。为此,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发声游戏:“在我们生活中,让物体发出声音并不难,难的是让物体发出我们需要的声音。同样是拉琴,如果不会拉,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噪音;如果会拉,发出的声音是悦耳的乐音。要是让你利用身边的物体发声,而且是动听的乐音,你会如何操作?”学生听说要利用身边的物体发声都特别兴奋,开始寻找合适的物体,教室内气氛热烈起来。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物体,并通过控制振动频率发出乐音。课堂展示环节,有的学生将钢尺放在桌面上,一手压住钢尺的一端,一手弹拨,发出的声音有回音效果,十分美妙;有的学生用铅笔敲打桌沿,因为节奏把握的比较好,动感十足。教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并对声音产生的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课堂教与学高度和谐。这里,教师的游戏设计很简单,却能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学生大多喜欢玩游戏,特别是这种具有探究意味的游戏,不仅有趣,还有挑战性,极易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下各个学科教学的共性追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不仅能激活课堂的积极因素,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的自觉意识,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