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节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9-03-13吴曦莹张子鹏
吴曦莹,张子鹏
(广东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29060)
节瓜是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的变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学名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别名毛瓜[1],原产中国南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广东省已有300多a的种植历史[2]。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出现了翡翠绿肉型节瓜,该类节瓜种子较小,千粒质量只有15~20 g,同时又因瓜形美观、口感出众、瓜肉绿色而深受市民欢迎。目前,对节瓜栽培技术的研究众多[3,4],但关于绿肉节瓜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目的在于探索适合江门地区绿肉节瓜栽培的最适间距,为绿肉型节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植株栽培
试验材料为江玉11号节瓜,是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新选育的绿肉节瓜组合品种,该品种在田间表现为雌性较强,坐果性较好,产量较高。试验在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土壤较黏、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前作为水稻。试验分别于2017年进行春、秋2茬,春茬播种期为2月22日,定植期为3月23日,秋茬播种期为8月1日,定植期为8月17日。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0 m2,长 5.9 m,宽 3.4 m,2畦 4行,每畦植双行。试验采用3种种植密度:CK行株距为60 cm×35 cm,小区种植68株;处理A行株距为60 cm×45 cm,小区种植52株;处理B行株距为60 cm×55 cm,小区种植40株。采用篱笆棚,常规管理。每小区选取10株作为样本。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①开花期观察 记录各处理节瓜的生育期、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一瓜着生节位。
②产量测定 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常规收获,记录每小区产量和样本的单株结瓜数、单瓜质量。
③形态特征调查 收获期结束后,对样本截取植株地上部分,测量和记录植株长度(子叶至生长点长度)、植株鲜质量,调查植株分枝比例。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节瓜春季生育期的影响
表1、2结果表明,春、秋季处理A、B的始花期、盛花期、始收期、盛收期均比CK有所提前,其中春季处理B从定植至始花期、始花期至盛花期、始花期至始收期均为最短,分别为31、1、5 d,对应各阶段CK用时最长,分别为33、2、8 d。处理A、B采收时长均为41 d,CK采收时长为37 d。秋季处理B从定植至始花期最短为30 d,CK最长为33 d,始花期至盛花期、始花期至始收期CK与各处理一致,采收时长处理B最长、CK最短。
从试验结果来看,处理B单株接受光照最多,营养积累最充足,因而以最快速度促进生殖生长,始花期最早,且翌日进入盛花期,处理A和CK则因株间密度增大,单株接受光照相应减少,导致相继延迟进入始花期、盛花期。4月23~28日连续阴天,处理B因前期营养物质积累充足,于4月28日同时进入始收期、盛收期;而处理A 4月28日只进入始收期,5 d后才进入盛收期;CK前期因叶片相互遮挡,单株接受光照相对较少,前期营养物质积累较少,始花期后需继续通过光合作用积累营养,因此始花期后7 d才进入始收期、盛收期。从定植至末收期,秋季比春季晴天日数多10 d,秋季天气对CK与各处理的营养积累影响较小。与春季相同,处理B单株接受光照最多,最早进入始花期,且各生育期均早于CK、处理A,盛收期最早、采收期最长,而处理A与CK随株间密度增大,相继延迟进入始花期至盛收期各生育期。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株距,则均可使春、秋茬花果期提早及采收期延长,从而提高单株产量。
在生育特征方面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处理间的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一瓜着生节位差异不明显。关佩聪等[5]认为,节瓜花芽分化的早晚,首先决定于遗传基因,其次受幼苗生长环境的影响。而本试验发现,在株距35~55 cm范围内,株距的变化对此并未造成明显影响。但试验中春茬CK的第一瓜着生节位比第一雌花着生节位高0.2节,而处理A、B无此现象,考虑有可能是植株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即高度密植(株距35 cm)的节瓜群体通过化瓜等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6](表1、2)。
2.2 不同栽培密度对节瓜丰产性的影响
本试验中,构成节瓜总产量的因素是株数、单株瓜数、单瓜质量,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偿的,只有在各因素协调提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产量[6]。
表2 节瓜秋季不同种植密度生育特征比较
①春季 由表3可以看出,春季处理A、B均减产,显著低于CK,减幅分别为12.82%、26.88%,CK的产量最高,折合667m2产量达5 504.97 kg。
表3 春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表4 秋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图1 不同种植密度对分枝性的影响
从样本调查可知,收获期适时采收,在35~55 cm的株距范围内,随着株距的增加,单株结瓜数有所增加。其中处理B虽然单瓜质量最小,但单株结瓜数达5个以上,其单株产量为最高,达3.04 kg,与CK、处理A差异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春季株距为55 cm利于单株结实,能有效提高单株产量,但对于规模种植,对土地的利用率不够充分,导致总产量下降,而在合理的范围内(株距35 cm)密植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总产量。
②秋季 由表4可以看出,秋季处理A的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达5 132.57 kg,比CK显著增产655.33 kg,增幅为14.64%;处理B的产量最低,折合667 m2产量4 417.87 kg,比CK显著减产59.37 kg,减幅为1.33%。
在35~55 cm的株距范围内,秋季单株结瓜数仍随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处理A达4.9个、B为5.5个,CK仅为3.3个,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同时,单瓜质量均在0.58~0.61 kg,处理B单株产量最高,达3.35 kg,其次为处理 A,达 2.94 kg,最后为 CK,为1.95 kg,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秋季株距在35~55 cm范围内对总产量的影响明显。株距为55 cm,营养生长旺盛,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果实高产[7],但由于植株群体不足、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导致减产。秋季株距为45 cm时更利于植株生殖生长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平衡,从而提高总产量。株距为35 cm时,株间互相遮挡,导致光能利用率下降,单株产量较低,通过群体数量优势弥补总产量,因此总产量未有明显优势。
春季积温较低,节瓜植株生长缓慢,株距45、55 cm属稀植,群体生长LAI(叶面积指数)达最适值较慢,在LAI较小的情况下,大部分日光漏射到地面,造成漏光损失,群体截获光能较少,光能利用率较低;秋季晴天日数多,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物质消耗少,对植物的有机物质积累有利[8],因此节瓜植株生长速度快。另外秋季高温促发侧蔓生长,使LAI迅速达到最适值,光合利用率较大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增多,主、侧蔓同时结瓜,因此秋季45、55 cm株距下,个体产量及群体产量均较春季有所提高。
对株距35 cm而言,在春季积温较低、晴天日数少的情况下,植株群体截获较多光能,光能利用率较高;秋季植株生长速度快,叶片增多,叶层间相互遮荫,不能使每片叶均匀接受阳光,使光能损失,尤其下部叶片遮荫严重,光能利用率下降,同时因群体密度大,限制其分枝生长,造成秋季减产。
2.3 不同栽培密度对节瓜分枝性影响
节瓜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后期以侧蔓结瓜为主,因此分枝性强弱也可间接影响单株产量。从图1可以看出,春季分枝比例及植株鲜质量与株距呈正相关,同时各处理的鲜质量差异显著,而各处理的植株长度相当,说明春季种植密度对节瓜植株的分枝性有一定影响,55 cm株距利于植株抽生侧蔓。秋季处理A的分枝比例最高,达22.02%,处理B的植株鲜质量和长度最高,CK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低。说明秋季株距为45 cm时,植株分枝性最强,主蔓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35 cm时,植株密度大、分枝性最弱;55 cm时,植株空隙大,主蔓生长空间充足,从而减弱分枝增生。
2.4 抗病性
由于该试验材料抗病性较好,在试验过程中各处理未见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表明,除单株产量外,单位面积产量更直接影响总产量,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通过调整栽培密度,株行距结合采光时段,改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提高该群体的光合势[6]。在本次试验中,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均表现为节瓜植株株距55 cm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发挥生长潜力,但土地利用不足,群体光合势较低。建议合理密植,以保证群体内每个个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维持较高水平,使群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维持最佳状态[6]。春季株距安排在35 cm能较充分利用光照空间,利用群体优势提高总产量,但在栽培过程中注意通风,减少病害发生;秋季株距则安排在45 cm,可适当增加植株接受光照的叶面积,从而提高单株产量,同时结合群体优势提高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