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幸福感的促进路径与锻炼行为的模型建构

2019-03-13王福生鲍艳军郑耀辉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动量主观幸福感

王福生,鲍艳军,郑耀辉



大学生幸福感的促进路径与锻炼行为的模型建构

王福生,鲍艳军,郑耀辉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山东,威海,264500。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作为研究测量工具,研究被试为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以AMOS 7.0软件为载体构建体育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数据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测两者之间关系,探究体育锻炼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观幸福感;模型构建

大学生,国家之人才;青少年;振兴之希望[1]。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潜力,也是中国崛起之希望,因此,是我们国家教育部门所关注的焦点也是重点培养对象。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精壮的体魄是大学生成才路上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切事情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于是,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便成了我国教育部以及政府当前重点抓取的问题。然而,大学生体质问题固然重要,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残酷的就业竞争,高压力、紧张、焦虑与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时刻围绕着他们,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势必会遭受负面影响。多方媒体报道称,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轻生已然不在少数,并且伴随增长的趋势。因此,长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健康机制需要我们及时建立以防止悲剧多次发生。心理学有一项重要内容为主观幸福感并且多年来已被国内外学者所研究,其主要用来检测人们对于当前生活的满足程度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来说,人们内心幸福感高,其负面情绪低,则内心相对健康。

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国内随着近几年体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开始逐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Andrews将体育锻炼群体划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两类,发现有规律锻炼对幸福感促进效果要强于无规律锻炼[2]。Lonsdale将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锻炼与幸福感关系认为锻炼促进幸福感且主要表现在抗衰老、寂寞感降低、以及乐观的性格等[3]。国内学者张力为(2003)通过调查大学生锻炼情况后指出锻炼行为是积极情感的重要来源[4]。张巧兰(2004)认为幸福感指数最高的锻炼方式是中等强度[5]。

本研究于2017年查阅体育学与心理学多方面文献,经过整理后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于是以此为题材和出发点做两者之间的研究,探讨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搭建两者之间的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形式来探索其内部机制,进而探讨锻炼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两者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将1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梁德清--体育锻炼活动等级量表[6]、Diener--主观幸福感量表为调查工具,将所得问卷进行筛选后得到1200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 17.0软件将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AMOS 7.0软件进行数据模型的建构。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2.1.1 锻炼强度情况

图1 锻炼强度

如图1所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以轻微运动和小强度运动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4.25%和32.50%,中等强度所占比例次之为17.25%,而大强度锻炼所占比例最低。由此可见,大学生锻炼更倾向于小强度或中等强度锻炼,而大强度的锻炼项目似乎并不受学生欢迎。这与学校的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精神品质有一定的联系。场地设施对体育锻炼项目有一定的影响,像篮球、足球、网球等锻炼项目都离不开运动器材和比赛场地,此类项目基本上是中等或者大强度的项目,因此,参与中、大强度锻炼人数不多。而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下滑和家长老师对于学习的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越来越少势必导致其吃苦耐劳品质的降低,而大强度运动对于精神品质要求极高,因此,参与者自然较少。

2.1.2 锻炼时间情况

图2 锻炼时间

如图2所示,参加锻炼的时间在21-30min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为32.17%,其次是11-20min和31-59min,两者所占的比例基本相仿,分别为22.67%和21.42%锻炼时间在10min以下排第4位,占总比例的12.58%;60min以下排最后仅占11.17%。其原因可能在于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上,大1、大2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我们通过询问部分大1、大2同学得知他们课余时间极少有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都在宿舍或者网吧打游戏以及散步逛街、购物等,极少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打打球、跑跑步等。而大3、大4的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大1、大2来说有所减少,但是其主要精力都放在毕业考试、考研深造或者考工作复习上,几乎没有闲置时间去锻炼。因此,对于大学生锻炼时间安排上,有必要给他们灌输一定的体育知识,让其理解锻炼对于身体以及学习上的正向作用,适宜的锻炼所带来诸多益处等。

2.1.3 锻炼次数情况

表1 大学生锻炼次数情况

如表1所示,大学生锻炼次数在每周1-2次的人数最多占37.3%;其次每月锻炼2-3次所占比例26%;锻炼次数每天1次排第3占17.0%,之后是每周锻炼3-5次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是15.8%,锻炼次数在1个月1次以下的学生人数最少,仅占4.0%.其原因在于学生和老师们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体育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体育课而课后极少有学生去操场或者球场去复习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漠。而教师们则更多的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好坏,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基本上很少问津,这对于学生来说更难引起自身的重视。

2.1.4 锻炼总量情况 锻炼总量的计算方法上不同的量表其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异,此研究主要采用梁德清算法:锻炼强度×(锻炼时间-1)×锻炼频率。总分≤19,小运动量;20≤总分≤42,中运动量;总分>43大运动量。

表2 大学生锻炼总量情况(N=1200)

如表2所示,调查到的1200名大学生中,参与体育锻炼总量情况如上。其中,调查到的锻炼总量为小运动量的学生人数为889名,占所有调查总数74.1%;调查到的锻炼总量为中等运动量的学生人数为194人,占所有调查总数的16.1%;而调查到的锻炼总量为大运动量的人数却仅有117名,占所有调查总数的比例仅有9成。其原因在于小运动量运动项目主要包括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项目,此类项目的场地需求率很低,即便是没有场地,学生们在宿舍、操场也可以独自完成。而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项目则主要是半场篮球赛、半场足球赛或者强度适中的排球赛以及游泳、轮滑等健身项目,此类健身项目对于场地要求稍高并且对于人数上也存在一定的要求,并且不同的人群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人数所占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而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则主要包括全场的篮排足三大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的跑步运动如马拉松以及铁人三项等,此类运动项目对于场地要求较高且专门性的比赛组织方较少,像新生篮球赛、冠军杯足球赛等,并且此类运动新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人难以承受大量的心脏负荷,因此,参与者较少。

2.2 锻炼行为与幸福感之间的方程模型

如图3所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两者之间的主要关系,我们采用潜在变量路径分析创建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方程模型框架,并将调查数据进行导入。该结构方程模型将锻炼行为作为潜变量,以其三个维度即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次数当作为显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作为潜变量,以其三个维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和整体生活满意度作为显变量共同检验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表2之中的结构方程适配指标可以得知,CMIN/DF即NC=1.770<3,GFI=0.999>0.9,AGFI=0.990>0.9,CFI=0.998>0.9,RMSEA=0.025<0.08,模型适配都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模型拟合良好。

图3 “体育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结构方程模型图

我们通过表3可以得知,两者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07,P<0.001,锻炼行为显著影响幸福感。同时,由表4可知锻炼行为与幸福感间的相关程度情况,其中,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即消极情感频率、积极情感频率以及整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96、0.502、0.445,相关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锻炼行为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正向。

表3 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适配指标与结构方程检验情况

***表示P<0.001

表4 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矩阵

3 讨 论

3.1 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1)首先,锻炼强度方面主要是以小强度和轻微强度偏多,大强度锻炼存在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与之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情况相吻合[7]。小强度锻炼项目一般为慢跑、健身操和太极拳等,对于场地要求并不高并且可独立完成,像篮排足三大球或者网球之类的对场地要求高的项目一般为中等强度,部分学校场地缺乏可能难以使以上条件得到满足[8];(2)锻炼次数并不频繁,这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存在一定关系,经询问大部分学生空闲时第一件事情考虑到的并非锻炼,而是购物、逛街或者上网等[9]。在锻炼时间方面,长时间锻炼较少,短时间锻炼为主。锻炼总量即运动量方面,以小运动量为主,且随着总量的提升有趋于减少的势头[10]。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学校体育场地以及设施的缺乏可能会使心存锻炼的学生念头减退或者打消,学生们可能将仅有的空闲时间用在其他方面上,比如打牌、逛街等;另一方面,学生锻炼意识淡薄,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社团或者活动组织机构的指导与带领,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兴趣。

3.2 锻炼行为对幸福感的促进路径分析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针对个体主观性而言,强调个体自我感觉到的幸福程度,是个体主观性的一种感受。国内外研究表明,幸福感即幸福程度较高的人群,其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并且可以远离多方面的心理疾病,这是评判人类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说需要外界环境或状况的刺激去激活,心理学领域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行为是促进个体积极向上健康幸福的一种为之有效的方法。对此,马国义(2016)在其博士论文研究中指出,广场舞的编排与健美操锻炼对于中老年女性的身体素质有显著提升作用,同时,老年人的世界观、爱情观、幸福指数也会随之产生提高[11]。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去检测锻炼行为与幸福感两者之间关系后发现,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07,P值<0.001,表示锻炼行为对幸福感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同时,由表4可知锻炼行为与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情况,其中,锻炼行为与幸福感各维度即消极情感频率、积极情感频率以及整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96、0.502、0.445,相关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消极情感频率间存在明确的负相关、体育锻炼行为与积极情感频率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体育锻炼行为与整体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

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体育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师来说,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进而去提升其幸福感,以降低或消除其内心的消极情感频率,提升其整体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频率在内心所占的比重。比如,体育文化、体育理论等知识应该融入贯通到每一堂体育课而并非以训练全部代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体育运动思想的诸多益处,思想改变之后必然是行为的起动,当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幸福感也随之得到升华,其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得到有效地预防与解决。

[1] 陈瑞花.大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与自尊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2] Andrews, F.M.& Withey, S.B.(1976).social Indicator of well-being. NewYork: Plenum Press.

[3] Lonsdale, C, Sabiston, C. M., Raedeke, T. D., Ha ,A. S. C.,& Sum, R. K. W.(2009).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structured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and free choice periods[J]. Preventive Medicine, 48, 69~73.

[4] 姜 媛,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03):42~47.

[5] 张巧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J]. 浙江体育科技,2004(01):96~99.

[6] 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1):5~6.

[7] 么广会,张 龙,苏 涛,潘子辉.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变化的实证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2):67~71,79.

[8] 徐梓轩.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调查及归因分析[D].南京体育学院,2013.

[9] 胡玉华,朱小毛. 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3):88~91.

[10] 马 兰.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D].扬州大学,2014.

[11] 马国义. 健身操舞干预模式及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The Promo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ppines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of Exercise Behavior

WANG Fusheng, BAO Yanjun, ZHENG Yaohui

Rushan Fuqian Road School, Weihai Shandong, 264500, China

Adop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and “sports rating scale” as the research measuring tools, research subjec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MOS 7.0 software as the carrier to build data model between the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esting,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mechanism, so as to provid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happines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ubjective well-being; Model building

G804.85

A

1007―6891(2019)01―0051―03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12

2018-11-28

2018-12-21

猜你喜欢

运动量主观幸福感
大树的日常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运动量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