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探究的文献综述——以2006—2018年CNKI中文文献为样本
2019-03-13郑美艳
陈 叙,郑美艳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探究的文献综述——以2006—2018年CNKI中文文献为样本
陈 叙,郑美艳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2100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我国的景观体育赛事为切入点,对2006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研究进行分析阐述,从赛事的理论研究、相关制度的完善、赛事的合理开发、民间景观体育活动的开展、赛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赛事管理与推广、合理降低赛事成本等方面来探究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相关问题做一铺垫,为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景观体育;体育赛事;可持续性发展;文献综述
国务院46号文件的发布促使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消费的增加,体育赛事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在我国蓬勃发展。景观体育赛事作为体育赛事的一种新形式,迅速地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百姓的运动意识逐步增强,人们对体育赛事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景观体育赛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的关注。
在我国,关于景观体育赛事的研究相当少,在中国知网查阅“景观体育赛事”,可找到三十余篇文章,学术界对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开发研究的空间较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已有的景观体育赛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完成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让读者熟悉我国现有的景观体育赛事的进展和困境,为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1 景观体育赛事的概念界定及其分类阐释
1.1 景观体育赛事的概念界定
景观体育赛事将“体育”和“景观”两个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体育与自然相结合,从而有了让人们赏心悦目的体育活动。秦文光、经飞跃(2007)在《当前景观体育概念特点及其再构建的重要意义》中认为,在生态学上,德国著名生物学和地理学家特罗尔将景观定义为人类建筑和制造物综合在一起、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实体。在地理学上,“景观”一词最早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于19世纪初引入地理学,20世纪30年代又被引入生态学。在美学上,景观更能表达景观体育中所指景观的内涵,就是人们在追求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更注重美的体验[1]。因此,景观体育赛事不仅与一个城市的地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与城市的景色、建筑等息息相关。
然而,对于景观体育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就概念而言,国内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景观体育进行了阐述。张美江(2006)认为,景观体育是一种新颖的体育活动形式,它结合体育与景观这两个基本元素,以供人们或参观或观赏[2]。刘琨瑛,林如鹏(2013)认为,景观体育赛事是一项利用城市特有的景观资源,突破传统体育场馆的限制以及时间的限制,将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体育运动有机的结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比赛活动[3]。赵世伟(2014)认为,景观体育是指静态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动态的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复合体,是以景观资源为载体,以体育运动项目举办为内容,以传播体育文化,提高人们体育锻炼意识,大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4]。
对以上三种观点,我认为赵世伟从景观体育的目的上对概念做出了更加全面的阐述。景观体育赛事区别于在室内进行的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它以新的方式和形态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一个与百姓亲近的新颖的体育赛事,让百姓在城市的景观美中享受体育赛事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景观体育赛事的内涵有基本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对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2 景观体育赛事的分类阐释
对于景观体育赛事的分类,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刘芳、陈锡尧从开发建设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景观体育赛事进行分类;周赞对大学校园开展的景观体育赛事进行分类;徐士韦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对景观体育赛事进行分类;秦文光、经飞跃从体育载体、体育手段和目的、举办地域三个角度对景观体育赛事进行分类。
(1)刘芳、陈锡尧(2006)从开发和建设的角度,把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等;从时间的角度,将景观分为现代景观和历史景观等,但他们表示,人们往往根据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多少,把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体育赛事被划分为自然景观体育赛事和人文景观体育赛事两大类。其中,自然景观体育赛事主要包括在高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沼泽等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人文景观体育赛事主要包括在建筑、公园、街道、人物等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5]。(2)周赞(2008)认为,大学校园景观体育赛事可分为民族传统性景观体育、大学校园竞技表演性景观体育和大学校园娱乐健身性景观体育三类[6]。(3)徐士韦(2010)根据周细琴《城市景观体育融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策》,将自然景观体育赛事划分为水上景观体育赛事、绿地景观体育赛事和山地景观体育赛事,将人文景观体育赛事划分为建筑景观体育赛事、户外景观体育赛事、和街道景观体育赛事[7]。(4)秦文光、经飞跃(2007)根据体育载体、体育手段和目的、举办地域三者的不同对景观体育进行分类,根据体育载体的景观类型可分为:自然景观体育、人工景观体育和人文景观体育;根据不同的不同的自然景观类型,景观体育还可细分为:农林景观体育、草地景观体育、水域景观体育和沙漠景观体育等。根据体育手段和目的分为:休闲景观体育、健身景观体育、观光景观体育、刺激景观体育、竞技景观体育。根据景观体育举办地域分为:城乡景观体育和乡村景观体育[1]。
对于景观体育赛事的概念,从大的方向上分为自然景观体育赛事和人文景观体育赛事两大类,第二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但我认为第四种观点和前三种观点相比,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细、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景观体育赛事的内涵和特征,有利于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景观体育赛事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景观体育赛事发展的现状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上海是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发展最好的城市。上海最早提出了“景观体育”的概念并逐步将景观体育赛事发展起来。上海作为我国最早提出“城市景观体育”概念的城市,在景观体育赛事方面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上海市举办了一系列景观体育赛事,改善了上海体育事业的面貌。2001年2月,在上海梅龙镇广场举行了全国击剑冠军赛,引来了众多购物者的观赏。2004年的金茂大厦低空跳伞表演,吸引了超过20万的现场观众,电视观众超过了4亿人[8]。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日照等城市陆续开展了独具特色和内涵的景观体育赛事。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景观体育赛事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景观体育赛事甚至没有延续下来,例如2000年在苏州太湖举办的世界特技飞行大赛,但是已经开展的景观体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杭州国际马拉松公开赛,冲浪中国嘉年华和钱塘江冲浪对抗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4]。刘景堂(2011)在基于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城市景观体育市场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做出了具体阐述,山东省凭借独特的景观资源、交通和区位、举办国际大赛的经验、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存在潜力巨大的城市景观体育市场[9]。相对上海市和其他城市而言,杨建军(2012)认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更加独特的荒漠旅游资源,可以利用此地的资源举办骑马、沙滩排球、滑沙、摩托车赛等特色的景观体育赛事[10]。
表1 我国部分省、市开展的主要景观体育项目及其理论研究一览表
(资料来源:雍明,刘昌亚《中外景观体育赛事发展探析》体育大视野)
在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内涵、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赛事项目差异化的特点。从景观体育赛事发展的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开展的景观体育赛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开展的景观体育赛事相对较少(见表1)。从比赛项目上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的体育赛事项目呈现多样化、时尚新颖的特点,而中西部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具有局限性,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但是仍存在潜在的开发价值。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赛事理论研究相对于西部更加完善。
2.2 赛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景观体育赛事在项目开发、宣传推广、赛事运作、赛事管理、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景观体育赛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以及相关人员管理经验的缺乏,赛事在资金、组织、管理等问题上遇到了一系列困难,赛事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陈锡尧、刘芳(2006)认为,国内景观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大,从而导致赞助赛事资金的短缺[11]。刘景堂、顾莉、朱挺伟都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山东省、苏州市、肇庆市的景观体育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开展景观体育市场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开发策略。周细琴、李建国(2006)认为,景观体育赛事的举办并不是体育局和体育赛事公司就能够完成的,它涉及很多的部门,在现阶段,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才能保证景观体育赛事能够安全顺利和有效地开展。例如2004年在上海黄浦江举行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采取封江和封路措施,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协助才能完成。但是交管部门的封路、封江举措給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也让慕名前来的游客感到失望[12]。除此之外,梁伟、梁柱平(2011)认为,景观体育赛事欠缺相关的物质条件与保障体系,城市景观体育的发展路径,相配套的制度法规、管理条例、权利保护以及相关人员的专业性、素质、组织能力还远不能满足景观赛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3]。
就目前景观体育赛事的研究来看:(1)自然景观体育赛事是结合自然景观进行的体育活动,然而在举办赛事的过程中,赛事参与者缺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马拉松赛事,在马拉松赛事中,参赛者把塑料瓶、果皮等垃圾扔在赛道旁的绿化带中,这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毁坏了城市面貌和形象,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比赛就破坏环境,这样不利于景观体育赛事的持续性发展。(2)部分景观体育赛事有一定的危险性,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充分地保障,出现昏厥和猝死等状况。然后,景观体育赛事的申办费用和成本也在不断提高。黄海燕(2012)在《体育赛事管理》中的数据表明,上海网球大师杯赛2002年的申办费用为760万美元,2005年上涨至830万美元,2006年为880万美元,2007年高至920万美元,而2004年上海站F1大奖赛的申办费用更是高达到1300万美元[14],可见景观体育赛事的成本是相当高,而且会越来越高。
3 景观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专家学者从赛事的理论研究和制度的完善、赛事的开发和创新、赛事的运作和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景观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下就是目前国内提出最多的几点发展思路。彭陈、李宝艳(2018)认为,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5],努力打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育赛事。
3.1 赛事的理论研究和制度的完善
3.1.1 加强景观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 景观体育赛事是城市体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景观体育赛事的时尚新颖性、观赏性、公共性、地域性、休闲性、关联性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举办适合本城市、本区域的景观赛事,强化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美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综合研究,从而为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1.2 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支持举办的景观体育赛事延续发展下去,同时法律法规也要规定对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着绿色、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办好城市景观体育赛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政府也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赛事相关部门要保护参赛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防止运动员晕倒、猝死以及恐怖事件等的发生。
3.2 赛事的合理开发和形式创新
3.2.1 选择赛事,合理开发 汪艳、耿元元、陈林华(2012)认为,在选择开发的景观体育赛事时,要注意景观赛事与所在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与其他资源开发相结合,共同发展[16]。梁伟、梁柱平(2011)认为,景观体育赛事的开发要考虑城市的外在基础和内在保障,这不仅需要城市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群众体育氛围、生活水平等外在基础,还包括景观体育的开展路径,相配套的制度法规、管理条例、权利保护,以及相关团队的专业性、组织能力、成员素质等内在保障[13]。
因此,对于景观体育赛事的开发,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景观体育项目,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要,保持景观体育赛事的新颖性和生命力。确保景观赛事符合国家政策、国民经济计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的要求,考虑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赛道设计、竞赛表演、赛事衍生品、志愿服务等的创意设计,让更多的人对赛事产生好奇和新鲜感,从而促进体育消费,增强城市对景观体育赛事的承载能力。
3.2.2 组织民间景观体育活动 顾莉(2017)认为,把百姓健身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宣传、鼓励、吸引老百姓投入景观体育活动,区域性景观体育赛事将得到大力发展。例如,苏州渭塘珍珠湖公园环境非常优美,当地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出清晨和傍晚在公园广场进行的木兰拳、木兰剑、太极拳等运动,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7]。
民间景观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娱乐性、健身性。对于绝大多数景观体育赛事而言,参与者大部分都是未经长期训练的城市居民,只有少部分是专业运动员。因此,因地制宜开展适合本城市的民间景观体育活动,塑造城市新的精神面貌,激发市民参与景观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对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可以促进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3.3 赛事的运作和管理
3.3.1 赛事与环境协调发展 谢经良、刘景堂(2011)认为,赛事要与城市景观密切结合,考虑一座城市整体的环境,包括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对于一个城市,特别是一些缺乏自然景观的大城市,景观体育不仅是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而且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对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应该坚持当前最新设计理念:在确保新建住宅、街道社区、休闲广场、高楼大厦建筑美与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为发展和创造城市景观体育留下更多的活动空间。对体育部门来说,则应根据城市景观的特点,精心选择与周密策划,不断创新发展景观体育,坚持环保和低碳为原则,不断扩大景观体育给城市带来的综合效应[18]。
以马拉松赛事为例,马拉松赛事举办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白色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无疑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仅仅靠环卫工人和志愿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必须要将“环保理念”真正融入到景观赛事中,向参与者传达环保的理念,增强参与者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感觉到自己参与到绿色体育的活动中来,这样会更容易做到赛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2 注重赛事的管理与推广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景观赛事的运营管理和宣传推广做了研究,孙林(2007)以旅游城市肇庆为例,认为不仅要对景观赛事进行现代化包装,确保其时尚性和吸引力,还需要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做保障,这样成本必会大幅增加,所以在投入和收益上要做好统筹,切忌盲目投入,收益不佳[19]。雍明、刘昌亚(2017)认为,加强政府对赛事的主导力度,构建较为完善的景观体育赛事服务系统(包括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景观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与赛事服务相关的各级各类行政部门等)。因此,只有强化政府在景观体育赛事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才有利于赛事的可持续发展[20]。谢经良、刘景堂(2011)认为,在举办景观体育赛事的同时,应对赛事策划、组织、宣传、营销、相关产业延展、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缜密的布局[18],加强赛事的宣传和品牌推广,形成完整的景观体育赛事体系,由此增强各地区赛事的品牌效应。
3.3.3 合理降低赛事成本 詹新寰(2011)认为,景观体育赛事和传统体育赛事活动相比,大大减少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费用,包括比赛场地建设、器材设施、休息区、灯光控制等所需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员村和媒体中心等[21]。
但是,在市政建设、垃圾清理、警察执勤、交通管制、医疗服务、安保等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赛事运作的成本。因此,政府和赛事主办方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景观体育赛事的成本和收益进行预算。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必要性评估,考虑景观赛事的收益性、风险性、回收性和长期性[22]。在降低赛事成本的同时,要寻求赛事的赞助和政府支持,才能促进景观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景观体育赛事,突破了体育场馆的限制,降低了参赛选手的运动标准,朝着“大众体育”的方向发展。它是人类在体育事业发展上的创造性成果,是体育文化的结晶。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景观体育赛事的开展成为城市进步的符号。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愿望和普遍行为,尤其是景观体育赛事的开拓,唤醒了人们体育运动的意识,使体育运动、比赛以及自然环境切实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加强景观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包括赛事的开发、管理、推广、评估等各个方面,并将理论研究付诸实践,促进景观体育赛事的持续发展。在解决景观体育赛事可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景观体育将会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表现出充足的活力,它将成为城市体育创造性建设的有效途径。
[1] 秦文光,经飞跃. 当前景观体育概念特点及其再构建的重要意义[J]. 体育世界. 2007(08):6~8.
[2] 张美江,熊 文,李厚芝. 景观体育之解读——以上海市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05):4~5.
[3] 刘琨瑛,林如鹏. 体育赛事与广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06):11~14.
[4] 赵世伟. 我国城市景观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景观体育为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05):110~111.
[5] 刘 芳,陈锡尧. 我国城市景观体育赛事开展现状的初步探讨——以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为视角[J]. 体育科研.2006,27(04):47~50.
[6] 周 赞. 景观体育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08):99~102.
[7] 徐士伟. 基于城市品牌塑造视角下景观体育与上海世博会之互动[J]. 体育科技.2010,31(03):5~12.
[8] 肖春飞,叶国标.上海从景观体育到产业体育[N]. 科学咨询.2004(21):37~38.
[9] 刘景堂.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城市景观体育市场开发策略[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15~19.
[10] 杨建军. 宁夏景观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2(87):107~108.
[11] 陈锡尧,刘 芳. 上海市城市景观体育赛事运作的初步探析[J]. 体育科研.2006,27(05):22~24.
[12] 周细琴,李建国等. 城市新形态:景观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6(04):14~16.
[13] 梁 伟,梁柱平. 我国城市景观体育的发展误区及对策[J]. 体育科技.2011,32(02):1~5.
[14] 黄海燕. 体育赛事管理[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59.
[15] 彭 陈,李宝艳.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再阐释[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3)20.
[16] 汪 艳,耿元元,陈林华. 上海市景观体育赛事项目开发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01):1~4.
[17] 顾 莉. 基于SWOT分析的苏州市景观体育发展研究[J]. 武术研究.2017,2(09):131~134.
[18] 谢经良,刘景堂. 城市景观体育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及发展路径选择[J]. 区域经济.2011(48):109~110.
[19] 孙 林. 旅游城市景观体育之打造 ——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为例[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02):22~24.
[20] 雍 明,刘昌亚.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管理现状及其思考[J]. 体育大视野.2017,23(07):236~237.
[21] 詹新寰. 大型体育赛事的成本收益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44~46.
[22] 苏 益. 投资项目评估(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3.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in China——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CNKI from 2006 to 2018 was Taken as the Sample
CHEN Xu, ZHENG Meiyan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and logic analysis to our country's landscape sport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academia of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in China since 2006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from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events, perfect the related system,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events, the folk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activities, the event and the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vent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lowering cost and so on to explore reasonable played landscape spor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including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al, the three systems of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related issues of landscape sports event in China,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in China.
Landscape sport; Sports ev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terature review
G80-05
A
1007―6891(2019)01―0018―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05
2018-11-02
2018-11-25
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重点项目)(201810330005Z);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4YJC890038)项目资助;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点“江苏省体育产业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ZSTD024)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