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历程、特征、经验

2019-03-13唐明欢李乃琼尹继林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武华文总会

唐明欢,李乃琼,尹继林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历程、特征、经验

唐明欢,李乃琼,尹继林

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广西 钦州,5350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访谈法对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精武总会是中华武术传播的内核载体,其发展经历萌芽创立期、成长期、停滞期、复兴期、跨越式发展期,印证了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历程,秉承“精武一家”精神、“唯精唯一、乃文乃武”、开放交流,竞赛弘名、以精武学校为依托,华文教育助推武术发展的特征。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成功经验是中华武术外海赓续的典范,为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中华武术;马来西亚;传播历程;特征;经验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约有600多万,是东南亚除印度尼西亚之外华人最多的地方,也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功夫”最为盛行的国度之一。中华武术随着华人华侨的迁徙流传于东盟国家,深耕于海外同胞的生活。当今“一带一路”背景倡议下,中华武术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中,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华武术“走出去”,具有理论兼现实意义。

1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历程

1.1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开展现状

马来西亚总会是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官方认可的最高组织机构。总会主要负责传播华人舞龙舞狮、散手,太极拳,推手等传统武术活动;组织管理各下属会员武术总会;组织开展精武活动,负责中国外事友好交往,参与大马旅游、文化活动;组织与中国武术进行日常交流,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推行武术段位制度,举办国内各种武术、龙狮、散手等比赛;培养武术运动员,参加东南亚运动会,亚洲武术锦标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各类赛事。

1.2 马来西亚精武总会的发展历程

马来西亚精武总会历经社会变迁,以不参政,不涉党派民间自发团体成立向由政府部门官方认可的组织机构转型发展。马来西亚精武总会的嬗变经历创立期—成长期—停滞期—复兴期—跨越发展期五个不同时期。(萌发创立期)20世纪20年代,国内的精武会与中央武术馆相续成立,作为使者友好出访东盟国家,提出“三育”“三达”的宗旨,提倡“德”“智”“体”,弘扬“智”“仁”“勇”的高尚人格,将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东盟国家。(成长期)20世纪30年代,马来西亚各精武会相续开始成立,以会长为领导主体,会内成立各部组织,设立武术、游艺、康乐、教育、福利、调查等部[1]。马来西亚各类学校传授精武拳术都积极参与。(停滞期)20世纪40年代,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萧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出现停滞现象。(复兴期)20世纪50—70年代,巴沙律精武学校与马新精武总会的成立,武术融入学校课堂,传播武术的同时,注重武德的培养,健强体魄与人格修养。(跨越式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马来西亚精武总会的成立,官方专属的组织机构科学组织、管理、运营阶段,联系世界各地精武体育会,相互交流沟通,推动精武发展。

2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特点

2.1 秉承“精武一家”精神,“唯精唯一、乃文乃武”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以马来西亚总会为主体,先后分管(雪隆、金宝、怡宝、吉打、槟城、马六甲、太平、砂捞越、关丹、森美、沙巴精、沙白安、安顺、和丰、马登巴冷、民都鲁)等20多个分会,是目前中华武术精武会海外分会最多的国家。(1)精武会提倡“三育”“三达”宗旨,强调“体、智、得”三育全面发展,“智、仁、勇”三达高尚人格。提出发展女性体育,健全全民族新思潮,成立槟城、雪隆等女子精武会,主张女性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尊重女性权利;(2)武术的技术传播与武术文化传播双轨并重,武术技术的传播是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立根之本,武术文化的传播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早期精武门传播入会的基础以单一的技术考核为依据,忽略了武术文化与武德的考核,杨柏志提出“精武十式”培养全能高尚人格为最高宗旨,正义守信,友道助人、博爱平等为道德操守。各精武会在举办精武活动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大马队中华民族精神认同,在武术的推广中发挥了众多群众载体的重要特点。

2.2 踊跃参赛,竞赛弘名

20世纪80年代,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组织下,国内举办“国际擂台邀请赛”“精武武术大汇演”“精武嘉年华”“中华文化艺术展览会”汇集各地精武武友,研讨武术发展。1987年9月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加入亚洲武术联合会,正式获批为奥林匹克理事附属会员,以官方正式的姿态融入世界竞赛舞台[2]。长期以来,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积极与中国武术协会交流,聘请高级别中国武术教练到马来西亚任教,积极参加全国、东南亚、亚洲、世界武术赛事,验证自身竞技水平,在世青赛、亚锦赛,世锦赛等国际级赛事取得骄人的成绩,成为东南亚武术地位强国。(见表1)

表1 2007年—2017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重大武术比赛奖牌统计表

数据来源:(国际武术联合会官网)

2.3 以精武学校为依托,华文教育助推武术发展

精武会融入马来西亚华人学校,依托华文学校为载体进行武术的传播,同时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华文学校的科目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华文学校课堂,符合华强同胞爱国情结的诉求与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品牌文化形象;(2)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受国家体理会和青年体育部的科学管理,制定长远的计划,传播内容,形式,路径,考核的方式,评价的机制形成系统化和科学化;(3)定期举行考试考查学员的成绩,奖励勤苦练习而取得好成绩者;在会内培训精武传统拳术的师资,以担任精武武术教练。2011年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会长纪永辉提出,武术被列入学校教育大纲,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外国国家将武术纳入学校课堂。

3 武术在马来西亚传播发展的成功经验

3.1 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支持,积极推动武术发展

早期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属于自然自觉下民间传播,显现无党派,不参政的特性,并未引起马来西亚政府的重视,随着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发展与壮大,并对社会做出公益贡献,政府与相关部门开始积极扶持武术事业的发展,并助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早纳入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以官方组织形态屹立世界武坛。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支持运动员参与国内比赛、东南亚运动会、亚洲武术锦标赛、世界武术锦标赛,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高度的赞可与重视。1999年将武术列入马来西亚国家运动会项目及国家十三项甲级项目之一,建立运动员培养模式,尤为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梯队培养。马来西亚政府积极申报各项武术赛事,并成功举办世界武术锦标赛,加大对武术的宣传,推动武术多途径发展,如融入国民健身活动,军事训练、学校课堂等。

3.2 马来西亚武术“引进来”与“走出去”互动发展

南洋的武术先驱中,名家辈出,霍元甲之孙霍东阁、霍寿嵩,永春五祖拳高手干得源,少林拳高僧高参法师、太极拳大师林伯炎、黄性贤,南少林五祖拳名家卢言秋等等,这些身怀绝技的武林前辈在马来西亚不遗余力、发扬推广中华武术,殚精竭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马来西亚武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马来西亚政府积极与中国武术协会互动交流,聘请高级教练员赴马来西亚任国家队教练员,先后聘请了邵善康、赵长军、莫少能、白文祥、李振林、张梅英、张福云、曹伟民、彭英、毛亚琪、林凡等中国知名的武术套路、散打高级专业教练担任马来西亚国家队教练[2]。定期承办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聘请中国优秀教练员与裁判员进行现场授课,精心传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与骨干教师。马来西亚国内武术发展热潮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术总会“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1)参加国内外武术比赛,在比赛中与东南亚、亚洲、世界各国交流学习,在赛事中检验实践的标准,促进武术水平的提升与项目的推广;(2)做好中国的友好邻居,积极与中国武术协会交流,在中国建立马来西亚武术训练基地,赛前运动员在中国进行封闭式训练,提高竞技水平;(3)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与中国高校交流,建立留学生合作办学基地,即交流了中华武术,同时促进双方的友谊。

3.3 以华人华侨为载体,融入华文学校课堂

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传播作为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主要载体,使得中华武术在海外得到赓续,弘扬。在精武会的发展历程中海外华人华侨给予大力经费支持,兴办会馆、华文许学校,组织武术交流比赛,对武术的海外推广发挥独特的桥梁。华文教育现有小学、中学、大学全面覆盖,主要沿袭中文授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其中武术是华文教育的必修课程。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学校,主要学生源于华人后裔,在华文教育的启示下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是海外华人的民族情感寄托与精神归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成为世界华文教育的典范,在推着中华武术海外传播提供新的植根土壤,为海外华人学习中华武术提供新的平台,促进海外华人的交流与民族文化认同。

3.4 科学传承武术技艺,融合东西方体育项目共同发展。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文化国家,其文化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武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受当地文化的认同与适应,融入马来西亚人民的日常生活。(1)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早期以单一精武会的入会标准作为传承的技术体系,考试合格后获取精武会会员。随着中国武术竞赛套路的世界推广,入会的标准必须掌握武术竞赛套路,包括《长拳》、《剑术》、《刀术》 、《枪术》、《棍术》,并制定中、高级辅助教材。武术在马来西亚的推广借鉴中国武术段位,根据习武的年限,技术水平,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文化的理解经过考核,将习武者分9个等级段,并颁发相应的襟章。武术技术传承体系的系统化与武术段位推广的科学化极大的推着了武术在马来西亚的整体发展。(2)马来西亚通过精武总会、华文学校、华人华侨文化传承社团等组织平台传承武术的同时,融入风筝、陀螺、舞蹈、射箭、飞镖等东西方特色民族项目,体系了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的自信、融合、开放的格局,充现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对各族民族文化的宽容与认同。

4 结 论

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成为中华武术海外赓续的范式,以“马来西亚精武总会”为内核,以华人华侨为载体,搭建赛事平台,融入学校课堂。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中遵循交流、对话中互信、共荣,加强民族文化互通与互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展,不断推动武术的发展。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掀起“功夫潮”是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典范,同时是世代致力于武术传播人辛勤耕耘的劳动结晶。中华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给予中华武术“走出去”提供宝贵经验,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1] 李 秀.百年精武体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05):96~100.

[2] 李 秀.武术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及国际化发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07):99~103.

[3] 于海滨.侨乡武术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方式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04):25~27.

[4] 国际武术联合会(http://www.iwuf.org/results/index.html).

The Spread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Malaysia

TANG Minghuan, LI Naiqiong, YIN Jilin

Department of P.E. Education, Qin 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11,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video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carding process spread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Malaysia, the study found that Malaysia's Chin Woo Association is the kernel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dissemination carrier, it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prout early stage, growth, stagnation, rejuvenation, leapfrog development period, confirm the spread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Malaysia,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Chin Woo Family", “only fine only disciplining, emperors with both civil and militery talents", famous for competition, based on Chin Woo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characteristic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Malaysia dissemination is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overseas ceaseless model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to provide reference.

Chinese martial arts; Malaysia; The spread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G852

A

1007―6891(2019)01―0023―03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06

2018-09-02

2018-10-28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东盟 推广与文化适应研究(16CTY022);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研究》(18BTY131)。

猜你喜欢

精武华文总会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精武体育会在南洋的发展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