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运动学研究综述

2019-03-13王少白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动学步态屈曲

朱 婷,王少白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运动学研究综述

朱 婷,王少白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8。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所查文献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从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关节运动学、太极拳的重心变化、太极拳的步态特征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太极拳运动学研究的展望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的关节活动、重心移动、步态都具有独特的运动学特点,太极拳能够有效地改善下肢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协调功能和预防摔倒。太极拳运动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将更有利于其发展。

太极拳;运动学;综述;康复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研究证实它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的效果。Kristine M[1]等人发现,太极拳的作用不仅是改善平衡和预防跌倒,而且有益于老龄化导致的各种常见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广太极拳,国家体委将杨氏太极拳删繁就简,编排成二十四式太极拳[2],需要大约5min完成整套太极拳[3]。太极拳与“全民健身”目标相吻合,具有很好的推广性[4]。太极拳运动涉及全身各大关节,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内劲发源于丹田,以脊柱为轴心,转换于腰隙两肾,通过旋腰转脊,上行则为旋腕转膀,下行则为旋踝转腿,缠绕运转达于四梢”[5]。由此可见,进行太极拳运动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太极拳的练习、教学、推广和康复训练等。本文将从太极拳的关节运动学、太极拳的重心变化以及太极拳的步态特征三方面对所查文献进行综述。

1 太极拳的关节运动学

1.1 太极拳典型动作的关节运动学特点

太极拳的动作呈弧形,螺旋式地伸缩转折[5],注重整体性,主要通过身体各大关节的协调配合来实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6]。进行太极拳典型动作的关节运动学研究,有助于习拳者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进行规范练习。

太极拳运动时,各大关节、躯干之间存在协调运动。李翔[7]等利用动作捕捉系统对一位专业太极拳运动员的云手动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大关节处于持续屈伸或者旋转状态,具体情况见表1。云手时头部、躯干部、肘部、肩部运动数据均呈高度相关性,头部与躯干的旋转角度间相关系数为0.993,左右肩关节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933,左右肘关节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828。因此,要更好地完成云手动作,头-躯干旋转与上肢关节屈曲必须相互协调、配合运动。该研究结果有利于初学者正确地掌握云手动作要领,也有利于手眼协调、本体感觉的康复训练。LIN-HWA WANG[8]等人设计了一项横断面研究,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对9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练习者进行防范、回滚、按压和推动时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运动协调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动态姿势控制。结果发现,在进行太极拳练习时,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运动高度耦合。位于前面的下肢,髋关节屈曲 - 膝关节屈曲 - 踝关节背屈,存在于防范、回滚和按压阶段。然而,在推动阶段,髋关节角度几乎保持恒定,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存在耦合。位于后面的下肢,仅在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存在耦合运动。在太极拳的这些基本运动期间,两侧踝关节的运动不同(P <0.05)。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基本特征:前侧下肢的膝关节屈曲不会超过前足脚趾,并且双腿在整个运动周期期间保持屈曲,双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具有反向同步性。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太极拳教学设计,帮助初学者提高效率、安全运动。太极拳的下肢耦合运动对姿势控制有很大的贡献,且太极拳基本运动的前后位移较大,有利于改善下肢肌肉力量。研究者认为初学者和专业组之间的协调模式可能不同,并建议进一步研究。

表1 云手时各关节点角度值变化范围(x±s)(°)

研究发现,进行太极拳运动时,膝关节常维持屈曲的状态。朴美子[9]等通过运动捕捉技术,对2位青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太极拳典型动作“野马分鬃”“单鞭”“云手”进行时空特征的测量,包括这三个招式中被试者膝关节角度以及重心的高度,具体测量结果见表2。结果证明,受试者在进行太极拳操练时,通过维持膝关节的屈曲,进而使重心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使得动作平稳流畅。潘国建[10]对30位学习过太极拳的健康男生进行简化太极拳24个动作的髋膝关节角度变化测量,结果发现,受试者总体上处于髋屈曲143.5~150.8°、膝屈曲142.6~147.8°,因此髋周、膝周肌群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左右髋、膝关节角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这证实了太极拳协调、均匀的动作特点;髋、膝关节运动幅度与大腿长和小腿长无关(p>0.05),由此说明太极拳对关节的作用不受身高的影响,具有普适性。

表2 野马分鬃、云手、单鞭时膝关节角度(x±s)(°)、重心高度(`x±s)(m)

1.2 不同水平太极拳练习者的关节运动学特征对比

Tsung-JungHo[11]等通过 MS Kinect对一位专业太极拳拳师和101名非专业太极拳练习者的上肢动作进行定性分析。所有参与者均完成9种动作:起势、防守、回滚,按压、推、拉、摅、肘击和侧身倾斜。专业拳师完成12组动作并将第一组作为参考组,101名参与者完成一组动作,均与参考组对比,对不同组之间的动作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专业拳师12组动作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𝑟= 0.71~0.84)。在9个动作中,摅具有最高的相似性(𝑟= 0.90),推式具有最低的相似性(𝑟= 0.52)。对于非专业者,防守形式(𝑟= 0.51)和回滚形式(𝑟= 0.45)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和中等相关性,其他动作相关性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初学者进行太极拳训练,通过改善相关性不高、表现不良的动作,反复练习,逐渐达到动作的正确和稳定。阳家鹏[12]等人运用高速摄影机对一位拳师和初练者的左采右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对两名受试者的右肘、右膝关节角度变化,肌肉激活顺序和肌肉贡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拳师在0s~0.22s之间肘关节角度逐渐变小,0.22s~0.30s肘关节角度变大,0.30s~0.40s进行屈肘;在0s~0.27s之间膝关节角度变化不大,但有变小的趋势,在0.27s~0.57s,右膝关节角度变大,说明拳师右腿蹬伸发力。而且从时间对比来看,腿的发力早于上肢发力,与太极拳发力起于腿、转与腰、形于指的规律吻合。初练者在0.03s~0.20s,右肘关节角度逐渐变大,0.20s~0.33s肘关节角度减小,0.33s~0.51s阶段,肘关节角度变大,0.51s 时开始趋于180°,没有回收过程。膝关节在0.03s~0.23s角度变小,0.23s~0.49s膝关节角度变大,这一阶段是伸肘伸腿的发力阶段。该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拳师有两次发力过程,但是初练者只有一次。太极拳正确的劲力发放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以弧线方式进行,而不是直接对抗,这也正如“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6]。

1.3 正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对比

苏龙章[13]等提出,由于太极拳动作不规范或者错误导致的膝关节疼痛与损伤,统称为“太极膝”。产生“太极膝”的根本原因有两点:(1)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不一致;(2)膝关节屈曲超过脚尖。郑琦萱[14]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是练习姿势不当。弓步时,膝关节过于前倾;动作转换时,腰、胯部、下肢没有同步;马步时,膝关节为外旋状态,小腿却处于内旋。由此可见,了解正确的太极拳关节运动学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是很有必要的。陶萍[15]等人从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肌电三方面对一位武英级太极拳拳师进行“野马分鬃”正误动作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学方面,“野马分鬃”的错误动作各阶段(前移阶段、后坐阶段、转脚阶段)用时、动作周期总用时显著高于正确动作;正确动作前两个阶段用时之和占总用时百分比为72%,错误动作为66%,这表明错误动作在前移、后坐阶段用时较少,转脚用时较多。关于膝关节角度,在前移阶段,错误动作膝关节外旋角度更大;后坐阶段,错误动作过伸14°,在后坐结束时刻,正确动作内收外展角为0°左右,而错误动作有7°左右外展;转脚阶段,错误动作外旋角度明显增大。由此可见,在太极拳练习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过度旋转、扭转,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徐伟军[16]等人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测试法对杨式太极拳练习者髌骨外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式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髌骨外移的现象比较严重,正误动作的“膝移距”(膝关节沿腿的轴线向内横移的距离)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47±0.27cm、0.83 ±0.15cm,P <0.01。膝关节疼痛具有普遍性,且髌骨外移是导致其膝疼痛的主要原因。研究者提出,保持“圆裆开胯”、运动时膝与脚尖保持同向,是避免髌骨外移和提高太极拳健身效果的有效途径。

2 太极拳的重心变化

《太极经》记载“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在腰腿求之,上下左右前后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这正说明了太极拳中重心的重要性[6]。徐意坤[17]等人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时,重心越低、支撑面积越大,个体越稳定。太极拳要遵循中正安舒的原则,即只有重心稳定,身体放松,才能增加技击时的冲量效果。因此,重心的研究对于太极拳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孙旭生[18]等人通过步态分析和摄像技术,对简化太极拳的位移和重心变化进行研究。其中练拳组20人,步行组20人。结果发现,练拳组和步行组的速度分别为(3.58±O.2)m/min、(77.30±9.3)m/min(t=35.442,P<O.01)。起势、收势时重心位于脐下16.5cm,运动时身体重心下移(5.5±12.7)cm(t=1.223,P>O.05)。由此证明太极拳时一项缓慢柔和、重心波动较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下肢能力。

Elena Zorzi[19]等对10名专业人员和15名非专业人员进行太极拳时的运动学参数和代谢情况进行了采集,研究发现,两组运动的持续时间、重心平均移动速度和移动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专业人员练习太极拳时,具有更长的时间、更慢的速度和更低的移动频率。因此,该研究表明,随着技术技能的提高,运动可以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和连续。

Chan SP[20]等人采集了一位专业的太极拳拳师在进行防范、回滚、按压和推的运动学和肌电图数据,结果发现,在移动过程中,大师保持直立姿势和低重心(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弯曲),同时从一个位置缓慢而稳定地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心首先向后移动0.336m,然后向前移动,幅度为0.338m,因此重心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正面位置。垂直方向的重心保持在低位,从地面0.775到0.886m。重心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运动路径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4,当重心沿Z(前后)轴从前至后时,也同时沿X(左右)轴从右向左移动;当重心到达其最后位置时,拳师改变方向从缩回到推动,并且重心沿X轴分量从左向右移动。重心在Z(前后)和X(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很低,分别为0.096和0.041m/s,在Y(上下)方向上,重心的最大移动速度仅为0.086m/s,平均值为0.033m/s。这说明重心在各个方向的移动速度都很缓慢。

3 太极拳的步态特征

步态特征包括步速、步幅、步行周期等,能够直观地反应个体的整体运动情况。太极拳具有独特的虚实步态特征[21],且太极拳能有效地用于步态训练。Wei Sun[22]等人研究发现,与快走和无运动相比,太极拳训练能够增加单腿站立的时间并且能很好地维持干预效果;Liye Zou[23]等人进行了杨式太极拳对健康的中国老年女性步态参数和肌肉骨骼柔韧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组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支撑期时长、摆动期时长均有明显改变,由此证明太极拳能有效地提高健康老年女性的步行能力。YAO-TING CHANG[24]等人通过Vicon和测力台比较了太极组(15人)和普通组(15人)在跨越障碍物时的策略。结果发现,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太极组步行速度更快,步长更大,步行周期更短。这表明太极组能够更高效、安全地跨越障碍物。因此进行太极拳步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太极拳的教学、竞赛和康复应用。

有的学者从多方面如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神经肌肉激活模式、肌电图来进行太极步态的研究。Wu[25]等人通过生物力学步态分析工具,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神经肌肉激活模式三方面对10名受试者定量地进行了太极步态和正常步态的对比。结果发现,太极步态与正常步态相比,具有更长的步态周期(11.9±2.4vs1.3±0.2s)和单腿支撑期(1.8±0.6vs0.4±0.05 s);踝关节跖屈(40±9°vs20±8°)、膝关节屈曲(82±8°vs 53±10°)、髋关节屈曲(81±7°vs24±4°)和髋外展(20±8°vs0±3°)的角度大于正常步态;具有较大的侧向位移。上述结果证明,太极拳步态和正常步态的定量对比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较长的单腿支撑期说明太极拳对平衡能力的要求更高;下肢关节屈曲的角度较大,这有利于激活下肢肌群以达到稳定的作用;较大的髋外展角度和侧向位移有助于步态的变化,对预防摔倒有积极作用。Ge Wu[26]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肌电图三方面对6位老年人和6位年轻人进行太极拳步态与正常步态的比较。结果发现,主要的年龄相关差异在太极拳单腿支撑期,老年人的单腿支撑时间(-50%)显著缩短,侧向位移(-30%)、膝关节屈曲(-42%)、髋关节屈曲(-39%)明显更小。与自身正常步态相比,老年人的太极步态中膝关节(139%)和髋关节(66%)屈曲明显较大,持续时间较长(90%-170%)。上述结果说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保持在一个较高重心的位置;对于老年人来说,太极拳步态比正常步态对平衡、肌肉力量更具有挑战性。

有些研究着眼于整套太极拳的步态分析。Chau KW[27]等人分析了十位精英太极拳大师的步态特征,并将其与正常步态比较。太极拳步态有7种支撑模式:双腿完全支撑、左腿单腿支撑、右腿单腿支撑、右脚趾着地左腿支撑、右脚跟着地左腿支撑、左脚趾着地右脚支撑、左脚跟着地右腿支撑;有6种上步方向:向前、向后、侧面、上下、转弯和固定。通过研究发现,双腿完全支撑在太极步态中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单腿支撑,双腿不完全支撑所占比例较小。与正常步态相比,太极步态双足支撑期所占比例更大(64.26% vs20.00%),单足支撑期所占比例更小(17.85% vs40.00%)。在太极步态中,双腿完全支撑、右脚趾着地左腿支撑、右脚跟着地左腿支撑、左脚趾着地右腿支撑、左脚跟着地右腿支撑的支撑时间分别是1.86s、0.55s、0.90s、0.59s和0.95s。在正常行走期间,每个双腿支撑的持续时间为0.10s。这些数据显示,太极拳支撑模式的持续时间比正常步行时间长。每个支撑模式时间的增加降低了运动速度,并减缓了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变化,从而延长了相对肌肉收缩,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关于上步方向,向前、向后、侧向、上下、转弯和固定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10s、1.95s、2.08s、4.38s、0.97s和1.77s,结果表明,每个上步方向的持续时间较短,太极拳是前进、后退、侧向、上下、转弯和固定的组合,且步法变化频率较快,这与平衡控制中遇到的挑战类似。该结果证明太极拳可以用于日常活动中老年人防摔倒的训练。

还有的研究着重于太极拳典型动作的步态分析。NOK-YEUNG LAW[28]等人对倒卷肱、云手进行了时间特征和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并与正常步行对比,试验对象为15名经验丰富的65-75岁的男性太极拳练习者。结果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倒卷肱和云手步行周期都更长,步行为1.34 ± 0.15s,倒卷肱为 9.40 ± 2.77s,云手为5.77 ± 3.01s。云手的步幅更大(0.67 m vs 0.65 m);倒卷肱的双腿支持期较长(69%),而这两个太极运动的单腿支撑期都较短(倒卷肱14%,云手12%)。与步行相比,太极的重心的垂直(倒卷肱0.07m,云手0.06m,步行0.05m)和左右位移(云手1.02 m,步行0.09 m)更大。在倒卷肱和云手期间,膝关节保持屈曲(倒卷肱75.00 ± 17.00°,云手 37.93 ± 8.62°),而且倒卷肱时,膝关节外展和内收也较大(43.99 ± 12.22°)。由此可见,与步行相比,这两种太极运动具有独特的生物力学特征。太极拳运动柔和缓慢,运动期间膝盖保持屈曲,且云手对膝关节的负荷不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是安全的。所以太极拳是老年人改善平衡,身体能力,肌肉和关节灵活性的安全方式。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太极拳的运动学研究在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关节运动学,很少针对整套太极拳进行研究,目前直接针对太极拳运动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肢,上肢相对较少。分析的动作也多集中于“云手”、“野马分鬃”、“膝拗步”等经典动作,对难度较高的招式如“高探马”等鲜有研究。对于正误动作的对比,多集中于膝关节,其他关节的研究较少。在重心变化特征方面,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的对比、太极拳和步行的对比。较少研究者关注性别、年龄对太极拳重心变化的影响。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究不同地面情况对太极拳运动是否有影响。对于步态特征分析,目前学者多进行老年人步态、老年人防摔倒以及平衡的研究。有些研究着眼于整套太极拳的步态分析,有些着重于典型动作的步态分析,多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神经肌肉激活模式等方面与正常步态进行比较。将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太极拳练习者的步态进行对比也可以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太极拳运动学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4.1 与其他运动学科的结合

太极拳的运动学数据与动力学、肌电图等同步采集,紧密结合,这有助于直观地分析太极拳运动。比如Jing Xian Li[29]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倒卷肱、云手的动作特征,结果表明,太极拳负荷模式有助于加强下肢肌力和防止老年人跌倒。Kerr[30]等人使用肌电图进行太极拳对感觉运动的影响的探究,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从机理上解释太极拳训练对衰老和帕金森等疑难疾病的感觉运动方面的益处。

4.2 与计算机行业的结合

互联网+时代,太极拳作为国粹,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计算机行业的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推广太极拳。Travis T[31]等人通过对专业拳师的太极拳动作捕捉和研究分析,设计研发了一种可以识别复杂的全身运动的算法,在超过97%的试验中产生准确的名称识别。纪仲秋[32]等人进行24式太极拳的三种弓步和三种马步的运动学数据测量,从而得到6种姿势下的仿真模型,并利用AnyBody仿真建模系统、三维测力台、表面肌电完成膝关节的受力情况、肌群活性的分析。

4.3 与康复治疗的结合

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康复行业愈发蓬勃发展。将太极拳运动学研究积极地与康复治疗相结合,有助于精准康复。金龙[33]等人在水中对30位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太极康复训练,田文[34]等人从筋膜层面对太极拳运动进行研究。

通过对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学进行研究,对太极拳动作参数进行量化,有利于从科学的层面理解太极拳,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将太极拳作为健身方式在世界各国适应人群中推广。

[1] Hallisy KM. Tai Chi Beyond Balance and Fall Prevention: Health Benefits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Combatting Social Isolation in the Aging Population[J]. Current Geriatrics Reports, 2018, 7(1):37~48.

[2] 国家体育总局.二十四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

[3] Burke DT, Aladawi S, Lee YT, et al. Martial arts as sport and therapy.[J].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Physical Fitness, 2007, 47(01): 96~102.

[4] 薛明皓. “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拳发展探析[J]. 武术研究,2018,3(01):52~53,60.

[5] 唐 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72.

[6] 虚空道人. 《太极拳经》解[J]. 武当,2013(07):16~17.

[7] 李 翔,王 健,李天骄,等. 基于太极拳动作相关性康复训练模式研究[J]. 康复学报,2016, 26(01):20~24.

[8] Wang LH, Lo KC, Lin CJ, et al. Multijoint coordination of lower extremity in tai chi exercise.[J]. Journal of Mechanics in Medicine & Biology, 2010, 10(03): 479~493.

[9] 朴美子,金昌龙. 太极拳动作基本时空特征及其对平衡稳定性的作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01):59~63,90.

[10] 潘国建. 简化太极拳对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02):87~90.

[11] Ho TJ, Chou KT, Li CH, et al. Quantitative Motion Analysis of Tai Chi Chuan: The Upper Extremity Movement[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8:1~9.

[12] 阳家鹏,向春玉. 太极拳劲力发放过程的运动学分析[J].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04):70~72.

[13] 苏龙章,王俊法. 揭开“太极膝”的神秘面纱——对“太极膝”的质性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01):120~123.

[14] 郑琦萱,侯照新.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2018,7(04):75~77.

[15] 陶 萍,于 璐. 太极拳基础动作“野马分鬃”膝关节运动学、关节负荷及肌肉活动的特征比较[J]. 体育科学,2014,34(09):49~55.

[16] 徐伟军,李英奎. 杨式太极拳演习者髌骨外移现象及其纠正[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 1414~1415,1424.

[17] 徐意坤,高 峰. 太极拳技击中的“物理”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04): 380~384.

[18] 孙绪生.简化太极拳运动中的位移和重心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04):363.

[19] Zorzi E, Nardello F, Fracasso E, et al. A kinematic and metabolic analysis of the first Lu of Tai Chi in experts and beginners[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5,(10): 1082~1085.

[20] Chan SP, Luk TC, Hong Y. Kinematic and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ush movement in tai chi[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3, 37(04): 339~344.

[21] 张百鸣,朱柏强. 太极拳虚实步态变换的动力学研究[J]. 体育科研,2005,26(06): 64~66.

[22] Sun W, Wang L, Zhang C, et al. Detraining effects of regular Tai Chi exercise on postural control ability in older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2018, 16(02):55~61.

[23] Zou L, Wang C, Tian Z, et al. Effect of Yang-Style Tai Chi on Gait Parameters and Musculoskeletal Flexibility in Healthy Chinese Older Women[J]. Sports, 2017, 5(03):1~12.

[24] Chang YT, Huang CF, Chang JH. The Effect of Tai Chi Chuan on Obstacle Crossing Strategy in Older Adults.[J].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015, 23(03): 315~329.

[25] Wu G, Liu W, Hitt J, et al. Spatial, temporal and muscle action patterns of Tai Chi gait[J].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2004, 14(04): 343~354.

[26] Wu G.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ai Chi gait kinematics and leg muscle electromyography: a pilot study.[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8, 89(02): 351~357.

[27] Chau KW, Mao D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t movements in Tai Chi Chuan[J].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006, 14(01): 19~28.

[28] Law NY, Li JX. The temporospatial and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Tai Chi movements: Repulse Monkey and Wave-hand in Cloud.[J].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014, 22(02): 111~123.

[29] Li JX, Law NY. Kinetics of the lower limb during two typical Tai Chi movements in the elderly[J].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017, 26(02): 112~123.

[30] Kerr CE, Agrawal U, Nayak S. The Effects of Tai Chi Practice on Intermuscular Beta Coherence and the Rubber Hand Illusion[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6, 756(10): 37~50.

[31] Simpson TT, Wiesner SL, Bennett BC. Dance recognition system using lower body move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2014, 30(01): 147~153.

[32] 纪仲秋,李旭龙,姜桂萍,等. AnyBody仿真和验证的太极拳训练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09):799~805.

[33] 金 龙,丛 芳,宋桂芸,等. 水中太极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08):955~958.

[34] 田 文,凌 亚,迟 壮,等. 太极拳运动中的张拉整体特性[J]. 中华武术(研究),2017,6(10):14~18,19.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he Kinem-atics of 24-form Tai Chi

ZHU Ting, WANG Shaobai

School of Kinesi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tai-chi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earched through some database such as CNKI, Wanfang,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Ebsco. Based on the study purpose, study contents and evaluation index, the joint kinematics, the change of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gait characteristics of 24-form Tai Chi are summarized, and the outlook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udy of kinematics of Tai Chi are conclud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kinematics feature of the joint movement, change of center of gravity and gait of tai-chi are unique, tai-chi could improve muscle strength of lower limbs, joint mobility, balance ability, coordinate ability and fall preven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ai Chi Kinematics research with other subjects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o its development.

Tai Chi; Kinematics; Review; Rehabilitation

G852.11

A

1007―6891(2019)01―0045―06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11

2018-11-20

2018-11-21

猜你喜欢

运动学步态屈曲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基于MATLAB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分析
工业机器人在MATLAB-Robotics中的运动学分析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基于D-H法的5-DOF串并联机床运动学分析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LBI解模糊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