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稳定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03-13沙川华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套路受试者

沙川华,肖 柯,王 坤



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稳定影响的实验研究

沙川华1,肖 柯2,王 坤1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2.内江第六中学,四川 内江,641000。

目的:身体重心控制能力的强弱武术套路运动员能否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一级运动等级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为对象,在平衡能力提升的训练中增加振动刺激干预,探寻振动训练对其核心稳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振动训练组(Z组)与常规训练组(C组),每组各8名,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并分阶段进行测试。实验测试包括“双足站立时人体重心的稳定能力”、“单足站立时人体重心的稳定能力”、“重心偏离人体极限的能力”、“控制人体重心节律转换的能力”四个项目。所有测试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了解其变化特点。结果:(1)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对提高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双足站立时身体重心的稳定能力的效果基本相同,提升比例分别是7.47%和7.67%;(2)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都能够有效提高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单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其提升比例分别是13.57%和7.04%,前者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后者;(3)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均有效提高了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身体重心的最大偏移度的控制能力,其提升比例分别是8.30%和4.47%,前者优于后者;(4)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控制身体重心在横、纵轴上节律性移动成绩波动性的百分比分别是1.49%和6.48%;0.66%和2.18%,前者重心稳定性高于后者(百分比越小,成绩波动性越小,重心的稳定性越高)。结论:(1)振动训练能够更有效改善身体在动态环境下核心稳定能力;(2)振动刺激对改善人体神经—肌肉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效果;(3)引入新型平衡训练方法能够得到教练员与运动员普遍认同;(4)实验追踪测试时间应在同一时段进行才能保证数据有效性。

武术套路;平衡训练;振动训练;核心稳定

“振动训练”是在运动训练中介入振动刺激于机体,使其力量、柔韧、平衡等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现代训练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人体神经系统的冲动频率,达到提高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降低神经兴奋阈值、增加肌肉血流量、改善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提高肌肉本体感觉平衡能力等作用。

“核心稳定”是指保持人体脊柱中部区域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稳定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以核心区域肌肉收缩的整体力量为基础。核心区的稳定对于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传递及整合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竞技武术高新难美的发展趋势对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大的核心稳定能力是运动员完成各种难度动作的基础。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核心稳定能力,是教练员、运动员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武术运动员核心稳定能力训练中引入“振动训练”是一种尝试性的实践。

为了探寻振动训练与常规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稳定能力提高的不同影响,本次实验将研究对象分为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两组。选取武术套路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平衡动作分别进行训练。采用先进的测试仪器对受试者接受训练后的多项指标进行测试。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套路代表队16名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振动训练组(Z组)和常规训练组(C组),每组各8位。。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即以武术套路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两个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振动训练干预和常规训练干预。测试共计4次,其中初始数据测试1次,训练干预后测试3次。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比4次测试数据,反映人体稳定能力的变化情况,探索振动训练在武术套路项目中的运用。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实验各阶段Z组与C组的数据分别进行“均数±标准差”的统计学处理。将C组与Z组各阶段测试数据进行纵向(组内)对比,了解训练效果。

1.2.2 实验方案(1)训练地点、时间、器材

本实验全部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完成。实验分三阶段,4周为一个阶段,共训练12周,每周1、3、5各训练1次,每次训练时间1小时,共计训练36次,要求受试者按要求完成所有训练动作。训练器材选用的是Power Plate振动训练器,该器材能够提供周期性机械振动刺激,Z组在振动台上完成设计的训练动作。训练器材的参数设置为:三个阶段的频率均为训练的持续时间三个阶段有所不同,分别为30s、40s、45s,每次完成三组练习,见表1,图1。

表1 实验训练仪器参数设置一览表

图1 Power Plate振动训练器

(2)训练内容与要求

实验选取武术套路中常见的右脚支撑下完成的四个平衡动作:“燕式平衡”、“提膝平衡”、“虚步”、“扣腿平衡”,训练时间、组数、间歇时间等要求见表2。

表2 振动训练内容与要求

图2 实验采用的四个训练动

Z组受试者在振动训练器上完成训练;C组受试者在平地上完成训练。

(3)测试仪器、场所、指标

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研究所,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Smart Balance Masters,简称SBM)”完成数据测试,见图3。

图3 动静态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图

①测试指标及功能

通过“动静态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SBM)”获得身体重心控制能力四项指标:“感官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简称SOT)、“极限稳定”(Limits Of Stability,简称LS)、“单足支撑”(Unilateral Stance,简称USt)、“节律转换”(Rhythmic Weight Shift,简称RWS)。反映受试者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

通过上述指标来综合评定受试者对身体重心稳定的维持能力,主要包括睁眼(或闭眼)条件下重心稳定性;视觉干扰条件下重心稳定性;足底支撑面稳定性不变化条件下重心稳定性;视觉干扰与足底支撑面稳定性变化条件下重心稳定性;左脚(或右脚)单足站立情况下睁眼(或闭眼)时保持重心稳定能力;身体重心在前、右前、右、右后、后、左后、左、左前8个方向上移动至最大距离时维持重心稳定的最大活动范围;控制身体重心跟随具有不同节律(慢速、中速、快速)的指引标志前后、左右移动时对身体重心的调控能力等等。

②数据采集及对比

本次实验持续12周,共计测试4次。具体测试安排为:实验前进行第1次测试,作为基础数据;实验4周后进行第2次测试;实验8周后进行第3次测试;实验12周后进行第4次测试。

初测数据的分析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表示为:★p≤0.01,☆0.01<p≤0.05。

组内数据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的表示为:

▼p≤0.01,▽0.01<p≤0.05:Z2与Z4比较;C2与C4比较;

●p≤0.01,○0.01<p≤0.05:Z1与Z4比较;C1与C4比较;

◆p≤0.01,◇0.01<p≤0.05:Z1与Z3比较;C1与C3比较;

▲p≤0.01,△0.01<p≤0.05:Z3与Z4比较;C3与C4比较;

★p≤0.01,☆0.01<p≤0.05:Z1与Z2比较;C1与C2比较;

■p≤0.01,□0.01<p≤0.05:Z2与Z3比较;C2与C3比较。

符号说明:Z1代表Z组第1测试结果,Z2代表Z组第2次测试结果;以此类推得到Z3、Z4、C1、C2、C3、C4。

2 实验结果

经过统计学比较,训练前Z组与C组的初始各项测试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次实验的分组具有可比性。

2.1 双足支撑时身体重心控制能力测试结果与比较

2.1.1 各训练阶段Z组SOT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Z组各训练阶段SOT各项测试数据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各训练阶段Z组SOT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p≤0.01,○0.01<p≤0.05:Z1与Z4比较;★p≤0.01,☆0.01<p≤0.05:Z1与Z2比较;◆p≤0.01,◇0.01<p≤0.05:Z1与Z3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的特征是:(1)无干扰条件下SOT得分各阶段无明显差异;(2)有干扰条件下SOT得分有一定的阶段性提高,即CON3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Z4明显高于Z1;CON4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Z2、Z3、Z4非常明显高于Z1;CON5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Z3明显高于Z1,Z4明显高于Z1;CON6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Z2明显高于Z1,Z3非常明显高于Z1,Z4非常高于Z1。

Z组受试者控制身体重心能力的变化趋势是:无干扰条件下维持重心稳定能力测试得分无明显变化;有干扰条件下维持重心稳定能力测试得分均有所提高,反映受试者控制重心的能力提高;数据总体变化呈上升趋势,表明受试者控制重心稳定能力增强。

2.1.2 各训练阶段C组SOT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C组各训练阶段SOT测试数据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各训练阶段C组SOT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

●p≤0.01,○0.01<p≤0.05:C1与C4比较;▽0.01<p≤0.05:C2与C4比较;☆0.01<p≤0.05:C1与C2比较;◆p≤0.01,◇0.01<p≤0.05:C1与C3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无干扰条件下(CON1和CON2)测试的SOT得分各阶段无明显差异;(2)有干扰条件下测试的SOT得分有一定的阶段性提高,即CON3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C2明显高于C1,C3明显高于C1,C4非常明显高于C1、明显高于C2;CON4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C3明显高于C1、C4明显高于C1;CON5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C4明显高于C1;CON6环境下4次测试得分C2明显高于C1,C3非常明显高于C1,C4非常高于C1。

C组受试者在无干扰条件下维持重心稳定能力无明显趋势变化;有干扰条件下维持重心稳定的能力有所提高,受试者在有干扰时控制重心的能力逐渐增强。

2.2 单足支撑时人体控制能力的测试结果与比较

2.2.1 各训练阶段Z组USt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Z组各训练阶段USt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5。

表5 各训练阶段Z组Ust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0.01<p≤0.05:Z1与Z3比较;●p≤0.01:Z1与Z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睁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有所提高;(2)睁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先降后升;(3)闭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有所提高;(4)闭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在第2次测试时得分有所下降,第3次、第4次有所提高;(5)睁眼与闭眼情况下右脚得分均优于左脚但得分提高幅度无明显差异。

受试者L-EO、L-EC、R-EO三种测试条件下对重心的控制能力并没有显著性的提高,但是在第二个训练阶段后R-EC在0.05水平上出现显著性差异,而第三个训练阶段后呈显著性差异。

2.2.2 各训练阶段C组USt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C组各训练阶段USt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6。

表6 各训练阶段C组USt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p≤0.01:C1与C2比较;◇0.01<p≤0.05:C1与C3比较;▽0.01<p≤0.05:C2与C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睁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能力得分先降后升趋于稳定;(2)睁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有所下降;(3)闭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有所提高;(4)闭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在第2次与第3次均表现为逐步提高,但在第三个训练阶段后却有所下降;(5)睁眼和闭眼单足站立情况下右脚得分均优于左脚,但得分提高幅度没有明显差异。

L-EO4次测试结果之间C4明显好于C2;R-EO4次测试结果之间C2相对C1得分非常明显降低;L-EC4次测试结果之间C3明显优于C1,C4明显优于C1。其余测试得分统计结果显示不具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

C组单足站立时睁眼与闭眼情况下对身体重心控制能力的变化趋势是:右脚闭眼站立时稳定重心的能力有所提高,右脚睁眼站立时稳定重心的能力有所下降;左脚闭眼站立时稳定重心的能力有所提高,左脚睁眼时稳定重心的能力提高缓慢。

2.3 身体重心最大偏移控制能力测试结果与比较

2.3.1 各训练阶段Z组LS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Z组各训练阶段LS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7。

表7 各训练阶段Z组LS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0.01<p≤0.05:Z1与Z3比较;●p≤0.01,○0.01<p≤0.05:Z1与Z4比较; ■p≤0.01,□0.01<p≤0.05:Z2与Z3比较;▽0.01<p≤0.05:Z2与Z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极限稳定的反应时保持稳定;(2)极限稳定的移动速率有所提高;(3)极限稳定的终点偏移得分逐步提高;(4)极限稳定的最大偏移得分稳步提高;(5)极限稳定的方向控制先降后升。

Z组受试者的极限稳定测试的指标变化趋势:LS的RT4次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变化;LS的MVL4次测试结果之间Z4相对Z1得分非常明显提高;LS的EPE4次测试结果之间Z3明显优于Z1、Z4非常明显优于Z1;LS的MXE4次测试结果之间Z4明显优于Z1;LS的DCL4次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变化;其余测试得分不具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

2.3.2 各训练阶段C组LS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C组各训练阶段LS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8。

表8 各训练阶段C组LS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比较()

◇0.01<p≤0.05:C1与C3比较;●p≤0.01:C1与C4比较; ▽0.01<p≤0.05:C2与C4比较;△0.01<p≤0.05:C3与C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极限稳定的反应时得分呈现上下起伏;(2)极限稳定的移动速率有所提高;(3)极限稳定的终点偏移得分先降然,后逐步提升;(4)极限稳定的最大偏移得分稳步提高;(5)极限稳定的方向控制先上升,然后逐步下降。

C组受试者的极限稳定测试的指标变化趋势为:LS的RT4次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变化;LS的MVL4次测试结果间无显著性变化;LS的EPE4次测试结果之间C3明显优于C1、C4,非常明显优于C1、C4,明显优于C2、C4,明显优于C3;LS的MXE4次测试结果之间C4非常明显优于C1、C4,明显优于C2;LS的DCL4次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变化;其余测试得分不具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

从测试结果看到,Z组和C组受试者在反映身体重心最大偏移的控制能力的极限稳定各项指标得分均有增加,表明无论是振动训练还是常规训练,均能够使受试者的极限稳定能力有所提高。

2.4 控制身体重心节律性移动能力测试结果与比较

2.4.1 各训练阶段Z组RWS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Z组各训练阶段RWS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9。

表9 各训练阶段Z组RWS测试数据比较()

★p≤0.01:Z1与Z2比较;◆p≤0.01:Z1与Z3比较;○0.01<p≤0.05:Z1与Z4比较; △0.01<p≤0.05:Z3与Z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横轴上重心移动速率先降后升;(2)纵轴上重心移动速率第2次和第3次逐渐提高,第4次得分有所下降;(3)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先降后升;(4)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呈上升趋势,但第3次测试有所下降。

Z组受试者控制身体重心节律性移动能力的变化趋势为:横轴上移动速率Z4明显大于Z3;纵轴上移动速率Z2非常明显大于Z1,Z3非常明显大于Z1,Z4明显大于Z1;横、纵轴上受试者方向控制能力4次测试得分间并未有显著差异。

经过3阶段的实验训练,Z组RWS的各项得分均有所提高,横轴上的移动速率得分提高不具显著性,纵轴上的移动速率在训练4周后呈现高度显著性提高;训练8周后,得分较第1阶段有所提高,但是在第3阶段后得分有所下降。

2.4.2 各训练阶段C组RWS各项测试数据比较 C组各训练阶段RWS各项测试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0。

表10 各训练阶段C组RWS测试数据比较()

◇0.01<p≤0.05:C1与C3比较;□0.01<p≤0.05:C2与C3比较;△0.01<p≤0.05:C3与C4比较。

测试结果比较呈现特征是:(1)横轴上重心移动速率有所提高;(2)纵轴上重心移动速率第2、3次逐提高,第4次略降;(3)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相对稳定;(4)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的2次下降,之后逐步提高。

C组受试者控制身体重心节律性移动能力的变化趋势为:横轴上移动速率有所提高;纵轴上移动速率C3明显大于C1;横纵上身体重心节律性方向得分控制无明显变化;纵轴上身体重心节律性方向控制得分C3明显优于C2、C4明显优于C2。

3 结果分析

对有关重心稳定能力的指标的提升效果用百分数表示,可得到其提升比例,计算方法为:提升比例=(各阶段测试中最大值-初测值)÷初测值×100%,可直观地反映振动训练与常规训练对受试者的影响效果。

3.1 双足支撑时身体重心控制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1.1 测试结果

Z组结果:(1)无干扰条件下测试的SOT得分各阶段无明显差异;(2)干扰条件下测试的SOT得分呈阶段性提高;(3)干扰情况下Z4大于Z1;(4)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双足站立时身体重心的稳定能力的提升比例为7.47%。

C组结果:(1)无干扰条件下测试的SOT得分各阶段无明显差异;(2)干扰条件下测试的SOT得分阶段性提高;(3)从显著性分布情况来看CON4成绩提高慢(相对Z组);(4)常规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双足站立时身体重心的稳定能力的提升比例为7.67%。

3.1.2 结果分析

(1)新型训练器材与先进的测试仪器均调动了研究对象的积极性;(2)动作设计符合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对提高受试者身体重心控制能力具有积极作用;(3)平地训练,运动员支撑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训练强度总量相对较小。对常规训练的运动员影响效果不太明显;(4)肌肉承受的的刺激方式和量能均相对局限。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调节能力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3.2 单足支撑时身体控制能力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3.2.1 测试结果

Z组结果:(1)睁眼、闭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能力均有所提高;(2)睁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先降后升;(3)闭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第2次测试得分有所下降之后又逐渐提高;(4)睁眼与闭眼情况下右脚得分均优于左脚但得分提高幅度无明显差异;(5)闭眼右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6)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单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提升比例为13.57%。

C组结果:(1)睁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能力得分先降后升,趋于稳定;(2)睁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有所下降;(3)闭眼左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有所提高;(4)闭眼右脚站立的重心稳定性在第2次与第3次均表现为逐步提高;(5)睁、闭眼单足站立情况下右脚得分增幅均大于左脚;(6)常规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单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提升比例为7.0%。

对Z组和C组单足支撑时身体控制能力提升比例的比较可以看出,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都有效提高了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单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其提升比例分别是13.57%和7.04%,前者提升幅度高于后者。

3.2.2 结果分析 (1)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导致运动员身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2)右脚运动性疲劳对部分运动员闭眼右脚支撑数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振动训练对肌肉深而全的刺激,有效改善了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能力,本体感受刺激的能力也有所加强;(4)常规训练对下肢深层肌群刺激量不足,神经调节改善效果较弱,可能造成右脚支撑的平衡能力提高不大。

3.3 重心最大偏移控制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3.3.1 实验结果 Z组结果:(1)极限稳定的反应时保持稳定;(2)极限稳定的移动速率有所提高,且大于C组;(3)极限稳定的终点偏移得分逐步提高;(4)极限稳定的最大偏移得分稳步提高;(5)极限稳定的方向控制能力先降后升;(6)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身体重心的最大偏移度的控制能力提升比例为8.30%。

C组结果:(1)极限稳定的反应时得分呈现上下起伏现象;(2)极限稳定的移动速率有所提高,但小于Z组;(3)极限稳定的终点偏移得分先降,后升;(4)极限稳定的最大偏移得分稳步提高;(5)极限稳定的方向控制能力先升,后降;(6)常规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身体重心的最大偏移度的控制能力提升比例为4.47%。

3.3.2 结果分析 (1)实验中没有涉及有关“刺激——反应”的训练内容,是导致两组受试者的RT成绩均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2)两组受试者在极限稳定测试中移动速率虽然都有提高,但Z组提高更为明显,可能与振动训练对改善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效果更好有关;(3)两组受试者保持重心在极限终点的稳定能力同样都有所提高,Z组成绩提高的大于C组。表明实验设计的动作,有其是增加了振动刺激后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调控重心的能力。对Z组和C组重心最大偏移控制能力提升比例的比较可以看出,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都有效提高了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身体重心的最大偏移度的控制能力,其提升比例分别是8.30%和4.47%,前者优于后者。

3.4 控制身体重心节律性移动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3.4.1 实验结果 Z组结果:(1)横轴上重心移动速率先降后升;(2)纵轴上重心移动速率第2和第3次逐渐提高,第4次得分有所下降;(3)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先降后升;(4)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能力得分呈上升趋势,但第3次测试得分有所下降;(5)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控制身体重心在横、纵轴上节律性移动时动成绩波动性的百分比分分别为1.49%和6.48%(百分比越小,成绩波动性越小,重心的稳定性越高)。

C组结果:(1)横轴上重心移动速率有所提高;(2)纵轴上重心移动速率第2、3次逐提高,第4次略降;(3)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得分相对稳定;(4)横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能力得分第2次下降,之后逐步提高;(5)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控制身体重心在横、纵轴上节律性移动时动成绩波动性的百分比分分别为0.66%和2.18%。

3.4.2 结果分析 (1)Z组相对C组横纵轴移动速率成绩更为稳定,应该与振动训练更为有效地提高了运动员控制身体重心能力有关;(2)Z组横纵轴上重心移动方向的稳定性提高幅度大于C组,与振动刺激对前者足底压力的感知能力以及视觉感知敏锐度的提升效果更是明显密不可分。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16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为期12周相同动作的平衡能力训练的实验后,对其重心控制能力、核心区肌群最大等长肌力、核心区肌群静力性工作能力等指标在实验前后对比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4.1 振动训练能够更有效改善身体在动态环境下核心稳定能力

受试者在为期12周的实验训练中,振动训练组双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的提高效果较常规训练组无明显差异,但在不稳定环境下双足站立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振动训练组提高比例均高于常规训练组,如单足站立、极限稳定、节律性转的测试指标的提升幅度均高于常规组,因此振动训练较常规训练更能有效的提高武术套路专修班学生在动态环境下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能有效改善其核心稳定能力。

4.2 振动刺激对改善人体神经—肌肉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除前庭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外,人体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肌肉系统中的本体感受器来完成,因此,受试者控制重心能力的提高可能是因振动刺激了人体更深层的肌肉,激活了更多的运动单位以及相应的运动神经元。长期的振动训练使得深层肌肉的运动单位产生了适应性链接,在没有振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更容易激活参与做功,从而增强了肌群的整体力量及稳定关节的能力。此外,长期给予受试者振动刺激使得本体感受-神经冲动传递-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的神经肌肉“工作效率”得到适应性提高,从而改善受试者了重心控制能力。

4.3 引入新型平衡训练方法能够得到教练员与运动员普遍认同

振动训练较常规训练更能有效地改善受试者的动态平衡能力,这一能力的改善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完成套路时的失误率,提高获取优胜的几率,这是每一位教练员所期望的。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来说,在训练中介入振动器材增加了的训练的趣味性,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训练变得有趣起来;对此建议教练员在传统的训练方法中融入一些现代化的训练方式可提高运动员积极性以及训练的趣味性。

[1] 袁 艳.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2] Luo, J., McNamara,B.,Moran,K.The use of vibration training to enhance muscle strength and power[J].Sports Medicine, 2005, 35(01), 23~41.

[3] 宋佩成,李玉章.振动训练法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0,(02):78~82.

[4] 彭春政,危小焰,张晓韵.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03):46.

[5] 刘 悦.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和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16.

[6] 刘北湘,刘晓亚,戴 玮.振动频率影响肌肉力量振动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111~115,121.

[7] 徐国龙.两种振动训练形式与传统抗阻训练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8] 曾纪荣,王兴泽. 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1439~1441.

[9] Hiroyuki N,Takashi M,Hirofumi N. Changes of cerebral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and somatostatin like immunore activity induced by noise and whole-body vibration in the rat. Eur J Appl Physiol,1994,68:62~67.

[10] 刘学栋. Flexi-bar振动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提高[D].武汉体育学院,2016.

[11] 文 芝.体育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12] Frederick Sonm, Moore T.Core stabilization for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ners[J].New Stud Athl,2005(20):25~37.

[13] KATHLEEN R LUST.The Effects of a six Week Open Kinetic Chain/Closed Kinetic Chain and Open Kinetic Chains Closed Kinetic Chain/Cor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Program in Baseball[M].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Athletic Training, 2007.

[14] 于红妍,王 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06):509~511.

[15] WendellP Liemhn Ted a Baumgartner, Laura H Gagnon. 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03): 584.

[16] 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Sports Med,2006,36:189~198.

[17] 田怡然.绵缓运动不同项目对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18] Hodges PW, Richardson CA. Feed forward contraction of transverses abdominu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arm movement.Expbrain Res, 1997, 114: 362~70.

[18] 王林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效果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0] 朱文敏,刘 静,徐丽香.从难度看竞技武术套路的本质属性与竞技性平衡[J].搏击.武术科学,2007,49~52.

[21] 宋 玲.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技术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2,58~60,84.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Training on the Core Stability of Martial Arts Routine Athletes

SHA Chuanhua1, XIAO Ke2, WANG Kun1

1.Chengdu Sports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Neijiang NO.6 Middle School, Neijiang Sichuan, 641000, China.

Purpos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obtai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is experiment, the subjects were first class martial arts routine athletes, and the vibration stimulation intervention was added in the training of improving the balance ability, so 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training on their core stability ability.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 (group Z) and normal training group (group C). Each group contains 8 participants who are trained for 12 weeks and tested in different stages. There are four experimental test items, i.e.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when standing with both feet,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when standing with single foot, the ability to deviate the gravity center away from the human body in maximized degree,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rhythmical movement of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All test data are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1)Vibration training and normal training have almost the same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when standing on both feet. The promotion ratios are 7.47% and 7.67% respectively.(2)Both vibration training and normal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when standing on single foot. The promotion ratio for vibration training is 13.57%o, much higher than the 7.04% ratio for normal training. (3 )Both vibration training and normal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maximum deviation degree of the gravity center form the human body for martial arts athletes. The promotion ratio for vibration training is 8.3%, much better than the 4.47% ratio for normal training.(4) Vibration training on the martial arts athletes shows 1.49% and 6.48% variation percentage in the rhythmical movement along the horizontal axis and the vertical axis. The percentage for the normal training is 0.66% and 2.18%. The former is more stable than the latter: the smaller the percentage, the less volatile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more stable in the gravity center. Conclusion:(1)Vibration training can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gravity center of human body in dynamic environment. (2)Vibration stimulation can kind of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neurological and muscular system of human body. (3)Introduction of the new balance training method can be generally accepted by coaches and athletes. (4)The experimental tracking tes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same time segment to ensure the validity of data.

Martial arts routine; Balance training; Vibration training; Core stability

G804.22

A

1007―6891(2019)01―0038―07

10.13932/j.cnki.sctykx.2019.01.10

2018-11-22

2018-11-26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7ZA0055。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套路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