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3-13周文娟
周 文 娟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郑州 450000)
自闭症又称为独孤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范畴,患者以社会沟通、社会互动缺陷和限制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症状表现[1]。我国自闭症发病率约为2.8~12.25/万,该病发生与遗传、孕期环境、免疫、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家庭康复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疾病家庭功能及影响因素对于疾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7年8月,医院康复科收治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91例纳入病例组,其中男53例,女38例,年龄(2.4±1.1)岁,纳入标准:(1)年龄<5岁;(2)明确诊断为自闭症。另外选择91例门诊健康幼儿家庭入组对象纳入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39例,纳入对照组,年龄(2.3±1.0)岁。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包括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Olson 的婚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亲密度、适应症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极端型、中间型、平衡型,进行对比分析。对比3组资料的因素,包括患儿的病程、患儿患病的年龄、父的学历、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状态、婚姻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量表评分
病例组亲密度、适应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91)亲密度适应性病例组67.5±10.846.4±8.8对照组71.2±9.551.5±8.2
注:*与病例组相比,P<0.05。
2.2 因素分析
91例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出现极端型17例、平衡型50例、中间型24例。极端型、平衡型、中间型男性、病程≤1年、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宽裕、父或母一方离异、母大专及以上学历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极端型、平衡型、中间型因素分析[n(%)]
分型格式男年龄≤12个月病程≤1年父母离异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宽裕夫或母一方离职父大专及以上学历母大专及以上学历极端型(n=17)n3410411661011%17.623.558.823.564.735.335.358.864.7平衡型(n=50)n13151001624353415%26.030.020.00.032.048.070.068.030.0中间型(n=24)n89901516211216%33.337.537.50.062.566.787.550.066.7
3 讨论
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方法较多,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如教育训练、心理理论训练、语言认知疗法、 家庭指导与支持、体育治疗、饮食治疗等,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治疗、针灸治疗、机器人训练等也开始用于孤独症的治疗。除特殊治疗外,康复治疗应用更为广泛,但无论何种康复治疗,治疗的时间都较长,对家庭功能的要求较高,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保障训练的量足够、质量可控、安全。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病例组的亲密度、适应症评分明显下降(P<0.05),提示疾病本身会影响家庭功能。这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需要有人长期照料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患儿家属也更容易出现纠纷,包括治疗方式的选择、经费支出等。
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功能与病程、患儿的性别、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文化水平、经济状态等因素有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则容易出现极端型问题,男性患儿的家庭功能受损影响较小,这可能还与重男轻女有关。父母离异更容易出现极端型,独生子女也容易出现极端型、中间型,家庭对独生子女更为关注,患病后也容易激化矛盾[3]。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特别是母亲文化水平较高,则更容易出极端型、中间型,这可能与母亲往往是患儿的主要照料者,若文化水平较低,则容易在治疗方式选择、家庭康复治疗开展方面与其他家庭成人存在争议,从而出现纠纷,长期以往,从而影响家庭功能[4]。
因此,今后需要重视自闭症的家庭支持干预管理,重视对家属的管理,维持较好的家庭功能,从而提高家庭康复的技术的落实质量[5]。
综上所述,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功能受损,与父母的学历、文化水平、病程、婚姻状态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