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9-03-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发性紫癜细胞因子

翁 捷

(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 福州 350400)

在儿童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属于一类自身免疫性出血疾病,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未明确,该疾病处于病情危重的阶段时会使消化道出现大出血和脑出血等并发症,致死率较高。在小儿群体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都为急性,其发病急,疾病进展快,对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该疾病十分受重视。相关研究表明[1],该疾病与机体T细胞紊乱存在一定的联系,疾病活动状态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联系,患者出现该疾病是由于其机体中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失衡,降低患者体内免疫水平。本研究特针对我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展开研究,对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试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1.0)岁,这些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在入院进行治疗前4周没有应用过激素、静脉人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剂等;再在同一时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同龄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男性患儿7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3.1±1.2)岁,这些健康儿童近期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并经家属同意参与研究。两组研究对象不存在显著差别,可以进行以下研究。

1.2 方法

1.2.1实验室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清晨空腹进行外周静脉血的抽取,抽取血量为4ml,分为2管。其中一管采用肝素抗凝进行处理进行血常规检测以及T细胞亚群的检测;另一管进行血清分离,将其放置于-20℃状态下的冰箱进行保存等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试验组的患儿进行8周治疗后,再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测。其中,血常规检验选用的检测仪器为Beckman CoulterLH7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T细胞亚群检验方法为双色免疫荧光法,选择的仪器为Beckman Coulter EpicsXL流式细胞仪,试剂盒选用专用配套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试剂盒为德国IBL公司生产,选择瑞士Tecan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进行上机检测。

1.2.2治疗方法

试验组所有患儿均按照常规方法选择糖皮质进行治疗,重症患儿则再加以IVIG进行冲击治疗,总量为2g/(kg·d),分为两天进行静脉滴注,等患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后,让其进行门诊随访,根据其体内血小板情况逐渐减少激素量,激素疗程为4周~6周。

1.3 观察指标[2~3]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比例以及血浆细胞因子IFN-r、IL-4浓度,并分析治疗后试验组疗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患儿没有存在出血状况,其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疗效为显效;患儿基本没有出血症状,其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则疗效为有效;患儿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则疗效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情况

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患儿CD3、CD4、CD4/CD8比例等水平要比对照组的低,具有显著差别,见表1。

组别例数CD3CD4CD4/CD8试验组10060.1±11.834.2±11.21.7±0.9对照组10070.9±7.245.6±9.52.3±0.9t-15.440113.174210.4387P-0.00000.00000.0000

2.2 对比两组细胞因子水平

进行检测,试验组对象IL-4水平比对照组的低,且其IFN-r水平要比对照组的高,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别,见表2。

组别例数IL-4IFN-r试验组10011.3±8.45.8±4.1对照组10021.3±9.32.1±1.1t-16.110913.1785P-0.00000.0000

2.3 对比治疗前后试验组T细胞亚群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情况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显效56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为92%。试验组患儿CD3、CD4、IL-4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升高,IFN-r相比于治疗前降低,变化显著,见表3。

例数CD3CD4IL-4IFN-r治疗前10060.1±11.834.2±11.211.3±8.45.8±4.1治疗后10065.7±10.838.7±11.814.6±11.73.6±3.2t-10.31878.66049.567312.4910P-0.000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普遍存在于小儿患者中,起病隐匿,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起病急,少数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该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死亡,对于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临床儿科研究热点之一就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与机体T细胞出现异常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对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及发展都会起到较大地影响作用。免疫学研究表明[4~5],细胞免疫应答由Th1主要介导,其会进行代表性细胞因子如IL-2、IL-12、IFN-r等的分泌,而体液免疫反应则有Th2主要介导,代表性细胞因子主要为IL-4、IL-6、IL-13等,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两类细胞因子为动态平衡的关系,确保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Th细胞因子的分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Th2细胞的分化等会受到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所抑制,反之Th2细胞也可以对Th1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进行抑制。IFN-r的免疫调节作用很强,其对B细胞起作用,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间接对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行抑制,对Th1类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的作用。而IL-4又属于一类免疫抑制因子,可以对Th1类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行抑制,Th1类细胞因子的合成会受到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合成会被促进。Th细胞之间的失衡与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反应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细胞因子TNF-а、IFN-r主要由Th1细胞分泌,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它们在免疫调控和免疫反应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B细胞增生,调节B细胞产生抗体,同时还参与调节T细胞的活化。

在生物学中,IFN-r的作用是促炎性,IL-4的作用是抑炎性,两者起到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机体内的Th1、Th2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IFN-r、IL-4反应。本研究结合相关参考资料,对我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检测,分析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试验组患儿治疗前进行检测,其IFN-r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可以说明儿童在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会存在异常的淋巴细胞极化的情况;进行8周的治疗后,两种淋巴细胞水平得到明显改变,说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可以对Th1/Th2细胞的平衡情况进行调节,本研究治疗所选用的药物也为糖皮质激素,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还需要对患儿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应卧床休息,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等,在饮食方面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补充营养,提升患儿免疫水平。

综合而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关键在于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会导致了B细胞分泌抗体,从而引起了血小板的破坏,血小板出现异常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志。在临床中可以采用部分免疫调节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的免疫功能平衡失调进行纠正,从而患儿的免疫耐受能力得到提高,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及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因此在临床中可以针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特发性紫癜细胞因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特发性腹痛一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