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墓兽原型及其内涵辨析

2019-03-12杨素雅赵光国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鹿角墓葬时期

杨素雅,赵光国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中国古代镇墓兽的最初形态始见于先秦时期的楚墓中,它源于中国早期的地方巫术,后被作为厌胜,在墓葬中起到震慑恶灵、庇佑后人的祈禳作用,也与古人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社会财富相应。在基于不同时代镇墓兽造型的基础上,文中结合其在墓葬中不同的个体数量、摆放位置,以研究镇墓兽所代表的神祇原型,并对其内涵沿革做以辨析。

1 先秦时期镇墓兽原型探析

关于镇墓兽原型,主要观点有①镇墓辟邪之山神;②地府主宰之土伯;③化魂升天的龙;④祈禳鬼魂的镇墓神;⑤沟通天地的巫觋;⑥镇墓驱邪的土神——坟羊;⑦代表墓主的“祖重”;⑧阴阳结合生殖崇拜的“司命”。除此之外,丁兰分析了镇墓兽与现代牌位的关系,着重提到“木主”的原型。人们通常将先秦楚墓中具有一定实体形态,头插鹿角,立于方座之上的一类随葬品称为镇墓兽。由此可见,人们对镇墓兽的认识基于鹿角、变化的实体造型、方座等基本要素。这其中,方座是固有的,虽然其造型有所区别,但它仍旧起到了神台[1]抑或稳定的作用[2]。鹿角则不同。在春秋时期的楚墓中,鹿角与镇墓兽实体并未存有必然的遗存关系。该时期墓葬中有单独的鹿角或镇墓兽,此外楚墓中也多见将鹿角与飞鸟、虎座相搭配的“虎座鸟架鼓”。探讨镇墓兽的原型,或可先抛开鹿角,即镇墓兽实体形态本身,转而寻找镇墓兽产生的原生形态,进而探讨其与鹿角结合的深层含义。

春秋时期的楚式镇墓兽并没有鹿角和“镇墓兽”实体相结合的现象,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中的“镇墓兽”均为头面圆鼓,无目,无舌,或饰纹彩;颈部或直或曲;方柱形身;方座基本为覆斗型;或柒或否(表1)。这类“镇墓兽”具有以下特点:以木加工雕刻而成;造型简单,非人非兽;连同方座(基座)本身,构成一个直立的形象;仅出现于具有一定规模,有棺椁的墓葬中。据此,文章推测,先秦时期楚式镇墓兽是“镇墓兽”的最初形态,它们没有为现今所认为的狰狞、夸张形象,也很难起到镇墓作用,而更接近于一种象征物。将其作为一种抽象的神祇,似更符合这一初始形态的真正含义。故此,文章倾向于将其作为特殊人群的“木主”或“神主”,而这类特殊人群就是巫觋,而不是“土神”或“方相氏”,因为,这一特殊陪葬品只存在于一部分较高规格的墓葬中。生者死后,“木主”连同尸身一起埋入地下,可作为死者存在的象征,既不影响人界正常的宗教和社会生活,又能继续起到沟通“三界”的特殊作用。

战国时期的镇墓兽,仍沿袭置于头箱中的旧有习俗,且多设1具,也有多具的个例[3],但其造型更为复杂。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增设了鹿角;多以黑色为主进行髹漆;有单首、双首之别,躯干也富于变化;头面渐趋清晰,或兽或人,并呈现由兽面向人面演化的趋势;多见口吐长舌的形象(表1)。可见“木主”形象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增设鹿角彰显了巫觋“神主”的祈禳作用[4];黑色的髹漆展示了被埋葬者的身份和地位[5];头面和身躯的变化体现了巫觋在“神域、人界和地府”的不同形象,突出了“木主”人格化的特点,体现了“物”上所凝结的人们的美感状态,也即楚人宗教观念的变迁[6-7]。

表1 先秦时期典型楚式镇墓兽

“镇墓兽”发轫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早中期流行于楚地,战国后期式微。在先秦时期,“镇墓兽”由模糊的神祇形象——“木主”,发展为兼具鹿角、面目多变的人神合体形态,实现了文物美学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完成了从抽象到具象的事物认知过程。

2 汉晋时期镇墓兽造型与意蕴的变迁

汉晋时期是中国古代镇墓兽发展新阶段。据已有发掘材料可知,秦与西汉时期并没有延续楚式镇墓兽的使用传统,却保持了镇墓驱邪的功用,丰富了人俑陪葬的习俗,发展其镇墓守灵的特征。

汉晋时期的镇墓兽与东周时期的楚式镇墓兽形态差异很大:①没有了方形基座,彻底摆脱了“神主”或“木主”的原始形态,制作原料也由以木为主变为成了以陶瓷为主,木、铜兼而有之,这使得“镇墓兽”形象和内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②方柱形身体基本完成了向实体演化的状态,以兽类形象出现,如贵州黔西县汉墓M12中形象似狗的镇墓兽;东汉晚期也出现有兽首人形,作口吐长舌状的镇墓俑,如2002年于成都市新都区发掘崖墓中出土的镇墓兽。③具有祈禳作用的鹿角彻底消失了,魏晋以后出现起到抵牾作用的独角镇墓兽。④东汉时期镇墓兽保留了一些楚式镇墓兽的形态,如口吐长舌的形象,是镇墓兽与墓主在幽冥沟通的象征。起镇守作用的陶俑也多出现于该时期墓葬,但摆放地点有所差异。既有将武士俑立于墓室门口右侧,陶狗和镇墓兽并立于左侧的情况,也有甬道左右两侧分立人俑和镇墓兽的情况。

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汉晋时期的镇墓兽由楚地逐渐推向了全国,在中原及北方地区也被频繁发现。但秦与西汉时期却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环,结合上述镇墓兽形象的一系列变化,文章认为汉晋时期的镇墓兽改变了春秋时期“神主”的象征性作用,而真正起到镇墓驱邪的守护作用。

从该时期镇墓兽摆放的位置(表2)可以看出,其基本被放置于墓门内或甬道中,不同于东周时期的头箱里。这类异兽守护墓主,庇护左右;不亦多设,以彰显其“镇墓”的神异作用,但也有在同一墓葬出土两件型制相同镇墓兽的特例[8];具有明显兽化特点,汉晋时期,更是将牛形独角兽应用于其中,这与汉晋时期,尤其是晋代的尚牛之风有莫大关联。人形镇墓兽(俑)的出现,则是镇墓兽在人俑影响下发展嬗变的产物。洛阳谷水晋墓就直接出现了在石门东西两壁立置镇墓兽和持盾武士俑的现象,其守护作用昭然若揭。这类镇墓兽也是以后人首兽神镇墓俑出现的先声。

表2 汉晋时期典型镇墓兽

汉晋时期是镇墓兽造型和社会内涵发生沿革变迁的第二个阶段。在帝国各地多有发现,这一时期,镇墓兽具有了形象的可认知状态,被作为一种夸张的守护兽。其夸张之处体现在长舌、独角、双翅[9]。同时,这一习俗也与俑的使用结合,逐渐出现人兽结合的形态,从而为隋唐时期兽俑并行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另外,还有将历史时期帝王将相神道上的石像生作为镇墓兽者[10],此不计入。

3 北魏隋唐镇墓兽造型与内涵分化

北魏隋唐时期的镇墓兽承袭并发展了汉晋时期镇墓兽特点,同时受几百年来人俑随葬的影响,又具有人兽分化和人兽结合的并行现象。在沿袭单一个体的镇墓兽形象的同时,出现了由单一个体到成对出现、兽首人首各一的变化趋势。至南北朝,单一个体镇墓兽在墓葬中仍有存在,成对出现渐成发挥发展趋势。初始,两者皆为兽形,一兽一人的情况也越发多见(表3)。隋代仍有两个镇墓兽皆为人首的特殊情况。唐代镇墓兽中,除却少量只存在1件的情况外,基本为兽首人首两种镇墓兽并存。

从镇墓兽埋葬位置来看,早期多将两镇墓兽置于墓室门内侧,到唐代早期这种情况仍有存在;但更多的则是将人面镇墓兽放置于墓门内侧,面向墓门,将兽面镇墓兽放置于棺床旁边;在中晚唐时期的墓葬中,也出现有在镇墓天王俑和镇墓兽后面放置龙首人身镇墓俑的特例。这种个体数量的变化、埋葬位置的安排和外貌形象的差异,其内涵值得深入探讨。

北魏隋唐镇墓兽发展,已达到该文化现象的顶峰。其内涵亦在汲取历代镇墓兽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延伸。①居于墓门内侧,面向墓门的人首兽身镇墓兽,具有人的机敏,兽的猛武。其被作为坐镇墓门祛攘鬼祸的镇墓神,供奉它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死者灵魂世界与人世的通衡,使恶害之鬼不能伤害生者[11],同时也起到保护死者的作用。②居于棺旁的兽首兽身镇墓兽,狰狞、勇猛,随葬在墓葬中,能起到护佑死者亡灵,替亡灵镇妖避邪,祝吉化凶;沟通亡灵与神灵的情感,引导死者亡灵升入天界或地界的双重作用[2]。

表3 隋唐时期典型镇墓兽

据此,文章认为在北魏到隋唐时期,关于成对出现的镇墓兽,应因其所处位置和外貌形态分而论之。位于墓室门内侧的人首镇墓兽,应是起镇墓驱邪作用的土神或坟羊形象的延伸;而位于墓室中部棺床前面的兽首或龙首镇墓兽,也是早期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物象——龙的进一步演化。

4 结束语

“镇墓兽”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是楚人基于原始信仰,将“木主”置于地下的祈禳之物。汉晋时期,随着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交融,“镇墓兽”真正被作为一种镇墓辟邪的明器融入了丧葬文化中,同时其造型及内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凶兽镇墓的作用得以彰显。自北魏到隋唐,因民族和地域文化大融合,镇墓兽的形象和内涵得以深化,开始成对出现,兽俑与人俑并存,贯通三界的观念也得以延伸。五代以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镇墓兽”这一文化现象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逐步淡出了社会历史舞台。镇墓兽作为一种地方原生文化产物,在交流融合过程中,因地域和时段不同产生的思想文化等方面延伸和变迁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鹿角墓葬时期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酷虫学校·鹿角虫同学的对手(第二章)
哪里来的鹿角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Friends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