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性研究

2019-03-12剑,田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柱县石柱黄连

王 剑,田 阡

(1.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2.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2017年6月16日,“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之中,这是重庆市首个获批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土家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黄连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简称石柱县)最主要的药用经济作物,石柱黄连的种植规模、产量和交易量皆占全球黄连产业的主导地位,因此石柱也被称为“世界黄连之乡”。本文从时空维度梳理石柱黄连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存续状况,并系统总结黄连在种植、加工和交易方面的主要特征。

1 冠绝世界的石柱黄连

武陵山脉连贯渝、鄂、湘、黔四省(市),纵横八百余里,平均海拔约1 km,最高点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的凤凰山,海拔达到2 572 m。武陵山脉及其延伸区域称为武陵山区,又被称为武陵山片区,区域面积17.18 km2,人口数量3 645万人(据2010年统计)。武陵山区正处于我国的地理中心(图1),连贯东南西北4个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价值。

武陵山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9个,在武陵山这样一个以褶皱山脉岩溶地貌为主要地理特征的生态环境中,少数民族民众充分发挥其生存智慧和传统地方知识,形成了多种因地制宜、适应自然的生计方式,其中,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黄连生产系统”,以其杰出的生态价值、显著的社会价值和重要的经济价值闻名全球,常年占据全世界黄连产销量的领先地位。

1.1 石柱黄连的历史源流

石柱黄连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黄连这一中药材原料历史上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海拔1 000~1 500 m的山区。四川地区由于处于中国大陆第二级台阶板块向第三级台阶板块的过渡地带,存在大量的中高山区,适合黄连的种植,因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黄连产区。自汉代至今,四川地区黄连产量大、品质优、药效强的记载频见于《本草》(汉末李当本)、《名医别录》(陶弘景)、《新修本草》(唐)、《蜀本图经》(宋)、《太平寰宇记》(宋)、《本草纲目》(明,李时珍)等药书或地理志书的记载之中,以及《四川方志》《洪雅县志》《大宁县志》《石柱厅志》《石柱厅乡土志》等历代地方志书之中。

与其他被人类栽培的植物一样,黄连这一物种也经历了显著的从野生采集到人工种植的过程。在石柱县,虽然早在唐天宝元年(742年),就有《元丰九域志》关于“(施州)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的记载。但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情况和贡品的数量来看,彼时进贡的黄连应为采集的野生品种。石柱县开始人工种植和贩售的时间明确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石砫厅志》载:“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然皆土人所蓄,历三五岁出地,至数岁者为久,贩之四方,亦曰川连”①[清]王萦绪.石.厅志[Z].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可见清代石柱县已经出现囤积黄连,等待高价卖出获取利润的商贩。至清末民初,石柱县的黄连种植和销售已成规模,既摸索出“一年种子,一年支棚,栽苗越六七年”②[清]杨应玑.石.厅乡土志[Z].宣统元年(1909)正蒙社刊本。的一整套种植技术,又有年产4 000担③担,市制重量单位,1担等于50 kg。的巨大产量。“民国”中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石柱黄连逐渐占据了中国黄连产销的绝对领先位置。“民国”中后期的文献即明确指出:“味连,只有家种,专产石柱”④[民国]中国银行编.四川省之药材[Z].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有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峨眉、洪雅野生品种驰名天下,石柱栽培品种品质优良,产量甲全国”的结论[1]。

1.2 石柱黄连的生长环境

绵延千年的石柱黄连生产系统,能够流传至今并享誉全球,与该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东西方向,石柱县宽56.2 km,位于东经107°59'~108°34'之间,正处于中国西部和中部的交界地带,有人形象地比喻,如果将中国地图看作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石柱县正好在“鸡心”的位置上。

南北方向,石柱县长98.3 km,位于北纬28°9'~31°24'之间,地球上最神秘的北纬30°线横穿整个县境,特有、独有的动植物品种在石柱县内不胜枚举,以石柱县为代表的重庆东南部地区也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的“万花筒”。

山区方面,石柱县属武陵山脉与巫山、大娄山山脉的交汇之地,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为渝东褶皱地带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山区地貌的代表性区域,形成了典型的“两山夹一槽”的山地地貌特征。在石柱县境内,海拔1 km以上的中山区面积为1 940.4 km2,占全县面积的64.4%⑤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庆石柱黄连传统生产系统申报书(2017—2027)[Z].2017。,在中山区的黄水山原区、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等地,都是黄连生长的理想区域。

水系方面,由于石柱县特殊的西高东低地形,造成流经石柱县境的长江为大致的西—东流向,而以龙河为代表的境内河流多为东北—西南流向,不同方向的流域形成了大大小小夹杂的水流切割地带,在平原汇集为土壤肥沃、适合农耕和人类聚居的河流三角洲,如石柱县政府驻地南宾镇就是龙河与几条支流交汇的平原地带;而在山区则形成高山深谷的峡谷区域,便于坡地种植的黄连等经济作物的快速排水。

气候方面,石柱县整体上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四季春早、夏长、秋短、冬迟,日照较少。受山区地形的影响,石柱县气候垂直差异巨大,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之间相差近50℃。在石柱县海拔1~1.5 km的黄连主产区,常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 0℃以下,常年降雨量在1 300~1 700 mm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40%左右,是最适合黄连生长的气候条件。

区位、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再加上合适的土壤条件、生态环境和人为因素,构成了石柱黄连独特的生产环境,使黄连种植、加工和销售成为石柱县广大山区的土家族人民长期赖以为生的生计模式。

1.3 石柱黄连的产地物种

仅在中国境内,以产地、形态、品种、性味、质量及用途等分类命名的黄连就有50种以上,其中的云连(原产云南省)、雅连(原产四川洪雅县)、澧连(原产于湖南澧县)、宣连(原产于安徽宣城)以及川连5种黄连曾见于古代药典。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指出黄连的不同品种,“(黄连)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至清末民初,石柱县的黄连种植户已经能够 明确分辨出不同黄连品种的区别,“(黄连)高数寸,叶作细棱,形如芫荽,头分数种,有鸡爪、味连、金钩之别,性与雅连相符”⑥[清]杨应玑.石.厅乡土志[Z].宣统元年(1909)正蒙社刊本。。

在中药材原料的选择范围内,黄连主要分为云连、雅连和味连3种。云连主产于云南福贡、贡山及腾冲等海拔2 400~3 400 m的山区,其中腾冲云连又称为“光明连”。云连虽药效上佳,曾被明代兰茂在《滇南本草》中称“功效胜川黄连百倍”,然而由于多为野生,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加之对海拔高度要求较高,故难在云贵高原之外觅其踪迹。

雅连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主产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洪雅县海拔1 800~2 500 m的山区丘陵地带。成品雅连其状如蚕,长度能达到4~8 cm,是主要黄连品种中最长的。雅连产区固定、产量稳定,药效极强,历代皆是上缴与朝廷提医院的贡品药材,因此也被称为“贡连”。雅连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严,海拔高度要求虽低于云连,但仍然属于高山地区。

味连多聚集成簇,弯曲形如鸡爪(图2),主产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陕西等海拔1 000~1 800 m的中高山区,是主要黄连品种中种植海拔最低的。味连在品质上稍逊于云连和雅连,但较之前两种黄连,产量较大、易于人工栽培,同时仍具备黄连的中药材功效。因此,石柱县历代的土家族人民通过无数次的生产实践和历史积淀,在黄连物种选择上,为了找寻最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也为了追求黄连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平衡点,最终确定俗名“鸡爪连”的味连为石柱黄连生产系统的主要量产品种。

2 石柱黄连种植

黄连从种子到能够交易的商品黄连,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仅在黄连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较大的工序就有采种、选种、育苗、搭棚整地、移栽、田间管理和剪连7个,有些工序还要在几年的时间内不断地重复。黄连的种植是黄连生产系统中与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关联最为紧密的部分,直接决定了黄连的产量和品质[2]。

然而,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的制约,石柱的黄连长期生产于一个较为固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黄连,传统生产知识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这一方面与石柱土家族人民主观意愿上相信祖先流传下来的生产智慧、遵循传统的民族农耕文化规律相关;另一方面,黄连这一特殊的中药材原料在种植技术上的特殊之处,也在客观上使石柱黄连的种植技术不得不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关于石柱黄连种植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在黄连的生长周期、光照选择和技术改进方面展现的最为显著。

2.1 心急干不了的“活路”:多年生长的黄连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从采种开始计算,到制成商品黄连,需要7~10年的时间。仅算黄连种苗在移栽后的生长时间,至少也需要4~5年。所以为了保证黄连的持续产出,大部分连农都采取的是分段下种、轮流收获的种植方式,这样就可以保证“年年都有黄连种、年年都有黄连收”。

相对于其他大田作物的一年一收甚至一年几收,石柱黄连在种植的时间节奏是非常缓慢的,这也在客观上让石柱的连农形成的精耕细作、重视田间管理的农耕性格。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对黄连种植这一“慢活路”深有体会并付诸生产实践的连农。如黄水镇万胜坝村代二沟组的王某,通过摸索传统种植技术,发展出种植超长在地时间黄连的独特技术,黄连最长在地时间能达到10年以上,并通过这一技术种出了目前石柱有文献记载以来单株最大的“黄连王”,鲜品毛重达2 kg,干品重462 g,质量是一般石柱黄连干品的数十倍。又如,石家乡九龙村铧头组的冉某,作为远近闻名的“种连知识分子”,将自己高中所学的物理、生物、数学知识与祖传的中医技术相结合,并运用到黄连种植的实践之中,发展出“深开厢、厚打底、正连根、壮连苗”的独到种植技术,他生产的7年生黄连,既大大降低了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又通过“以中药种中药”的理念,使黄连的品质、产量和品相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除了以上两例较典型遵循“慢工出细活”的连农外,石柱一般的黄连种植户也大都勤劳踏实、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地对株高仅10 cm的黄连施肥、浇水、排水、除草、驱虫,尤其是黄连地的除草工作,既非常考验人的细心,又非常需要极大的耐心。在黄连在地生长的前1~2年的时间里,如果没有特殊的技术,每隔3~4天就要全面除一次草,否则一旦快速生长的杂草超过连苗的高度,连苗就会因为得不到合适的光照迅速枯萎,使经常年累月的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在石柱黄水镇流传着“心急做不了黄连活路”的谚语。

2.2 直不起腰杆的“营生”:先荫后亮的黄连

黄连在种植上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其对光照的特殊需求。连棚搭建的技术直接决定了黄连的产量和品质。

在黄连漫长的5年生长过程中,前1~2年“喜阴喜肥”,需要在坡度较缓、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腰、山脚或槽地搭棚种植。这样的地形选择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降低连农的耕作难度,同时也保护了生态平衡[3]。连棚的搭建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连棚搭得过高,除了浪费材料以外,还会使连棚重心过高造成不稳,增加连棚倒塌的风险;连棚搭得过低,除了增加连农进入和在连地工作的难度外,还会使大量聚集在棚顶的雨水灌入连地,增加连苗被水淹的风险。黄连生长到第3~5年,对光照和肥料的需求有较大的转变:光照上从第1年的10%,第2年的20%,到第3年的50%,第4年的70%,到了第5年,有的连农保持90%的光照,也有撤去遮阴物,完全“亮棚”的做法;后3年的黄连对肥料的需求逐渐减少,连农总结为“前两年少不得,后三年多不得”,过多的施肥反而容易将黄连“烧死”。

石柱的连农在长期的种植黄连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关于控制黄连地光照的技术,如“连树套种”“林间栽连”“起连还山”等(图3)。尤其是关于黄连和伴生树木的套种技术,既解决了砍树栽连的生态问题,又实现了木材和黄连的同步出产。如在冷水镇的八龙村,我们看到大量的杉树-黄连混生地,“种连栽树,起连砍树”已形成该村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黄连种植技术中搭棚与亮棚的全过程中,受连棚高度的限制,从连棚建成到最后一年亮棚之间,所有黄连地的田间工作都需要弯腰进行,因此种植黄连也被称为直不起腰杆的“营生”。长期种植黄连的农户普遍都有脊椎和腰部的劳损,相当一部分连农患有驼背、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连农的辛苦从此可见一斑。

2.3 不得不“传统”的技术:效果延后的黄连

黄连的种植除了在时间和光照上有特殊的要求外,还有个特点在于其种植效果的后验性。

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或者药用经济植物,有种植技术革新立竿见影的效果呈现,黄连这一特殊的中药材原料植物在其种植的过程中,除了上文提及的7项核心环节之外,任何一种企图改变种植工序和种植技术的活动,其产生的效果只会在至少12个月以后方才显现。有些连农在移栽之初进行的技术变革,甚至要到5年后收获时才能检验其效果[2]。黄连这一独特的性质,使黄连的种植技术一旦固定下来,主观和客观上都很难发生变迁。今天石柱黄连的种植技术,与数百年前石柱人民刚开始种植黄连时相比,改进之处非常少。这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柱黄连在种植技术上的传统性。

从古至今,一度也有连农试图革新石柱黄连的种植方式和种植技术,然而除了上文提及的王某、冉某等极少数成功者之外,其他诸如水泥桩+遮阴网搭棚技术、葡萄藤+黄连种植技术、黄连速生技术、黄连水肥改进技术等,都未能取得具有实践生产意义的成功。即便是王某和冉某,也只是在不改变黄连种植7大主要环节的基础上,在收获时间之后或者连苗移栽之前,所进行的尝试性技术改进,除了此二人外,没有其他连农采取类似的种植方式。在石家乡黄龙村的调查过程中,谭姓连农分享了他试图改进技术的惨痛教训:前一黄连种植周期亩产400 kg的连地,在试图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肥料使用之后,经过一年多的种植周期,发现连苗大面积“烧根”,不仅当年这块地几乎颗粒无收,还影响到之后黄连的续种,只能任由其荒芜或种植玉米、土豆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损失巨大。

需要辩证地看待黄连在种植上的技术效果后验性:一方面,从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的角度,这一特性阻碍了黄连种植技术的革新和黄连亩产的提升,加上黄连对自然环境的严苛要求,使黄连的总产量长期难以得到实质的增加;另一方面,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角度,这一特性使黄连面对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当今社会,凸显了其绿色、生态和传统的个性,增加了黄连产品的生态附加值。

3 石柱黄连加工的特性

黄连种植的重点是“起连”,也就是将黄连从地里挖出来,同时“起连”也是黄连加工的起点。起出的鲜黄连并不能直接进入市场销售,而是要经过炕连、筛连和分级等3个加工环节,制成干燥的黄连“坨子”,才能正式成为商品黄连。黄连的加工环节关系到黄连从一种植物根茎转变为中药材原料商品的全过程,也是黄连生产系统中人为因素参与程度最深的部分。黄连加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商品黄连的品相和价格。在黄连加工环节所使用的一些特殊的工具和用品,也是石柱黄连生产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石柱黄连的起连与剪连

起连是连接黄连生产中种植和加工的枢纽,包括起连和剪连两道工序。由于一般的连棚搭建高度在1.5 m左右,所以长时间大劳动量的起连对连农的体力要求很高。经过多年的摸索,石柱连农就地取材,经过微小而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改造,在这道工序上发明出独腿连凳和巨型连剪两种黄连专用工具,提高了起连的效率,降低了连农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率。

石柱起连时使用的木制连凳(图4)约50 cm高,只有一条腿。这唯一一条腿下端削尖,上方为一个直径约20 cm的圆形凳板,此凳板分上下两层,两层之间以铆钉结合,下层与凳腿相连,上层则可以360°旋转。连凳是完全为了适应起连的劳动而产生的一种生产用具。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适宜耕种的土地,黄连地每厢之间只有15~20 cm宽的间距,一般仅供连农两只脚掌轮流呈直线来回穿梭,而当起连之时,随着黄连枝叶的生长,这个间距要下降至8~10 cm,这时独腿的连凳可以将下端插入两厢之间的泥土之中,上方可以转动的凳板则方便连农起出前后左右的黄连,起到既不损伤连苗,又使连农起连的姿势由弯腰变为坐凳,大大降低了起连工序的劳动伤害。

石柱起连以后剪连的工具为铁质连剪(图5),长约40 cm,从外形上看,连剪似乎除了比一般的剪刀大一些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上,正是在这把巨型连剪中,蕴藏了石柱连农多年积累的劳动智慧。首先,连剪的刀背比一般剪刀厚,这是为了在起连后敲去原本埋在地下的连根上的泥沙;其次,连剪的刀刃是不对称的,一边直刃,另一边弯刃,直刃用于剪连根下部细小的根须,弯刃用于剪掉较大的齐花苞处的叶片;最后,连剪的握把上一般缠有布条,这是为了防止连剪打滑,也便于手上的力量更好地通过连剪传递到剪连的劳动之中。

起连工序完成后,就得到了黄连半成品——鲜连(石柱当地称之为“坨子”),鲜连水分含量大,不易储存,如果不马上进入下一道加工程序,很快就会发霉变质,所以很多连农起连以后马上会将“坨子”进行烘干作业,这道工序称为“炕连”。

3.2 石柱黄连的毛炕与细炕

从连地里起出的“坨子”不能见水,马上进行炕连。炕连主要使用半埋入地下的青石炕床(图6),使用柴草加温干燥。黄连炕一般选择交通方便、紧邻黄连地、地势避风或侧面避风的梯地或坡地、排水良好、质地比较坚硬的地方构筑,主要由炕腔、火舌(俗称“狮子头”)、火池、灶岩、喉管、炕帘、压枋、前后挡板,中梁等构成。现在石柱县黄水镇东木坪乡大风堡及曹家大梁等地的深山中,发现了多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修建的炕床遗迹,证明“就地取材、挖坑炕连”的黄连加工技术很早就为石柱连农所掌握。

炕连主要分为毛炕与细炕两个步骤。毛炕是将炕床上铺上用竹篾条和小树枝编成的炕帘,将刚起出的300~800 kg鲜连堆放在上面,然后在炕下点柴生火进行烘烤,每隔10~20 min用木耙把连堆上下翻转,把“坨子”轻轻敲击,为的是整个连堆受热均匀并初步打掉附着在连根上的大块泥沙。毛炕的时间根据鲜连的大小和湿润程度各有不同,不同的连农对毛炕的干燥度追求也各有不同,经过毛炕后的黄连,外层的水汽已经完全炕干,根茎表面颜色发白或最小的根茎已干,此时停火,用木铲将“坨子”铲下炕床,准备进行下一步的细炕。

等到毛炕完毕的“坨子”已经凉到人手可触的温度时,手工将其按照大小和干燥程度再次分成小堆进行炕制,这道工序称为细炕。细炕的顺序是先将特大和相对较湿的黄连平铺于炕帘上,用中等火力烘炕,勤翻勤造,待炕至相应干度后再将其余毛炕“坨子”逐次兑入其中(连农称“兑货”)。毛炕“坨子”全部兑入后,火力由小变大,翻造逐步加快。至出炕前几分钟,所炕黄连发出爆米花式的声响(连农称“爆须”)时,要勤翻快造,以求干燥均匀,防止炕焦烤糊,直到全部炕干,外皮呈暗红色,内肉成甘草色(淡黄色)即可停火出炕。

从技术环节看来,炕连是一个考验连农对火候掌握程度的工序:炕连的火太小,黄连内部的水分不能充分蒸发出去,既会使黄连的品质评级降低,也极大地增加了黄连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霉变的概率;炕连的火太大,则会伤及黄连内部的结构,使炕过的黄连由于干枯损失大部分药用价值,降低黄连交易的价格。根据经验较为丰富的连农的总结,生火2 h内炕床上的温度维持在60~80℃;2~4.5 h温度保持在80~100℃;4.5~5.5 h内要维持在100~110℃;出炕前0.5 h内要将炕床上的温度升至150℃左右。

3.3 石柱黄连的筛净与分级

在黄连加工的整个工序中,最具有石柱地方特色和观赏性的工序就是用槽笼筛连(图7)。经过毛炕和细炕的黄连“坨子”虽然已经去除了大块的泥沙杂质,但依旧偶有大量细小的泥沙、须根、残留的叶柄及芽苞鳞片附着在“坨子”上,这时使用特制的槽笼筛净这些杂质,是黄连“坨子”成为黄连商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

石柱用于筛净“坨子”的槽笼,长1.5~2 m不等,由粗细不等的竹篾编制而成,呈纺锤形,中部直径50~60 cm,两头有40~50 cm供手持的笼把,在槽笼的上方有一个30 cm长,20 cm宽的笼口,用来将炕好的“坨子”装进槽笼。由于槽笼全部为竹篾制成,而且在编制时有意不编得太紧密,为的是既能筛除笼中的黄连“坨子”上的杂质,又能将各种大小的黄连“坨子”都留在笼中不至浪费。

槽笼需要两个人操作,由于每一笼“坨子”加上槽笼的自重达30~50 kg,所以筛连的活儿一般由青壮年劳动力完成。筛连的时候要将炕好的“坨子”趁热放进槽笼,然后将槽笼抬至大腿高度,用拉锯的方式反复用力来回冲撞,通过冲撞的力度和粗糙竹条的摩擦,让各种杂质落到槽笼下方。由于此时放进槽笼的“坨子”已经是炕制好的干货,所以在槽笼中冲撞之时会发出有规律的声响,产生巨大的烟尘,每当黄连加工最集中的10—11月,黄水镇周边的黄连主产区几乎家家传来筛连声,户户弥漫筛连尘,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槽笼中倒出的黄连“坨子”即为商品黄连,等待黄连商贩上门收购或自行送去黄水黄连市场进行交易。进入黄连市场后的黄连“坨子”首先就要进行分级,这也是黄连加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筛好的黄连大小、干燥度、干净度等情况作为判断标准,将黄连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碎连和根须5个等级。其中前3个等级能够成为称重交易的黄连产品,后2个等级的黄连多作为垃圾直接废弃,近年来随着黄连价格的节节攀升,也出现了专门收购碎连和根须进行再加工的商贩。关于黄连分级的技巧,在石柱黄连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收购黄连的商贩,无论是家财万贯的大连商,还是小本经营的小连贩,在市场内谈生意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侧躺在连堆上,这种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宣示这堆黄连正由侧躺者选择,其他人在本人起身之前不要觊觎;另一方面,较有经验的连商根据黏在衣服上的尘土、湿气,以及压断的碎连的断口,就能大致将这堆黄连分好级,在心中设定好交易的低价,以便和连农砍价交易。

4 石柱黄连经济的特点

在石柱县所在的武陵山区是14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当地山多土薄、沟壑相连,岩溶性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一般的大田作物农耕生产难以开展。尤其是县境内东北部的中高山区,为我国中部几大主要山脉余脉的交汇之处,纵横切割地貌十分显著,坡度大于30°的高山陡坡屡见不鲜。在这样严苛的自然环境中,石柱人民找到了黄连这样一种特殊的药用经济作物,作为历史上和现在主要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

在石柱黄连生产系统中,种植是基础、加工是过程、交易是目的,这三者缺一不可。黄连的种植—加工—交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圈:黄连的种植面积决定了产量、加工水平的高地决定了品质,交易价格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连农的收入多少。种植的面积决定了其加工的数量,加工的好坏决定了黄连的价格,但有时黄连的种植也能够直接决定黄连的价格,因此黄连采收加工是一个过渡阶段;但是,仅有销售渠道,缺乏商品黄连不行,所以黄连交易的基础是黄连种植的品质和面积;市场是商品黄连最终的落脚点,如果没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商品黄连就会囤积,而生长在地里的黄连到一定时间是必须采收加工的,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商品越积越多、价格越压越低的恶性循环。同时,如果连农和商贩囤积的黄连不能销售或价格过低,也会导致连农减少下一个循环种植黄连的面积。

4.1 石柱黄连经济的独特性

在石柱县黄水镇万胜坝村的田湾组、代二沟组,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田湾代二沟,十年九不收,不是黄连救,命都要搞丢”,充分反映了这里的环境除了黄连啥也不长、这里的人民除了种连啥也不会的特点。

黄连不仅是石柱人民主要的生活来源、生命依靠和精神归宿,这种传统的生计方式已经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为武陵山区土家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形成的来源之一。由于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可以从中找到形成当地民族独特个性的原因。首先,黄连漫长的种植周期磨炼了当地人民的耐性和韧性,如果没有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耐心,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决不放弃的坚韧决心,是很难种好黄连的,我们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连大户和成功的连农,无一不是性格坚韧、百折不挠、越挫越强之人;其次,黄连繁琐的加工过程实现了当地人民互帮互助、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从起连到炕连再到筛连,都不是一个人甚至一家一户劳动力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亲朋好友或周边四邻的互相帮助,在你来我往的互助中,亲属邻里间的关系得到不断的确认和加强,和谐了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的关系;最后,黄连面向市场的交易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主要由土家族人民生产的黄连产品,通过石柱县黄水镇的中国黄连市场,销售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禹州这4大药市,进而远销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国,成为石柱土家中药材的代表性产品,为石柱勤劳、善良、智慧的土家人民增添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石柱黄连经济的独占性

石柱味连能够从云连、雅连等高品质的黄连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黄连交易的主要品种,位于黄水镇的中国黄连市场功不可没。在这个武陵山区深处的贫困县的小镇上的黄连市场,完成了全世界90%以上的黄连原料交易。但鲜有人知道的是,现在的中国黄连市场已经是黄水镇修建的第4个了,前3个都是因为市场规模不敷黄连交易量的使用而重新扩建或异地重建。

1987年,全球第一个专业黄连交易市场——石柱县黄水乡黄连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当时的黄连市场属于黄水乡黄水区工商所办公楼后的附属建筑,面积仅500 m2,1987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局)批准黄连市场更名为“中国黄连市场”,并规定开市日期公历的1、4、7日。至此,石柱黄连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双双呈迅速增长态势,“中国黄连市场”的行业影响力和地区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湖北利川和四川峨眉、洪雅、彭州市等产区的黄连亦有不少进入市场销售。外地客商和当地经营者雇工将收购的黄连按需方要求,再次加工、整理、分级、称量、包装后运销到国内外”[4]。

随着石柱黄连交易量的不断扩大,1993年10月,由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出资原址扩建的“中国黄连市场”正式投入使用,第二个黄连市场建筑面积为2 500 m2,其中市场商铺面积为1 600 m2,交易区面积为1 400 m2,比原来的黄连市场扩大了3倍,此时石柱“中国黄连市场”的每年的黄连交易量已突破了1 700 t。

随着黄连原料在中西药中的广泛使用,尤其是2003年“非典”对消炎药的大量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石柱黄连原料的交易常年稳定在3 000 t以上,加之依附于工商所的“中国黄连市场”地处黄水镇市集中心,每逢黄连交易日,人车混行、拥挤不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由重庆市投资,新址重建的“中国黄连市场”正式投入使用。新的“中国黄连市场”地处黄水镇政府旁,占地面积10 000 m2,建筑面积7 800 m2,交易大厅面积2 000 m2,还修建了储存黄连的库房150间,极大地满足了连农和连贩交易的需求。

2010年以后,随着黄水旅游业的勃兴,“中国黄连市场”已被从大路边被挤到背街的小道上,进出极为不便。2018年9月,重新选址的“中国黄连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占地6 600 m2的新黄连市场靠近“天上黄水大剧院”,地处冷-黄旅游公路的尽头,交通极为便捷,市场中以钢结构大棚搭建的黄连交易区1 600 m2,铺设防潮地坪的黄连仓储区3 500 m2,高清LED显示大屏电子信息中心30 m2。在市场内就能够直接了解全国各地药材市场行情和黄连价格走势,同时通过系统能及时发布市场信息,让广大连农及时掌握当天黄连市场交易情况。

4.3 石柱黄连经济的波动性

黄连有着漫长的生产周期,耐久藏的独特性质,以及不可直接食用的药材属性,造成了其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性。历史上黄连即出现过4 元/kg的极端低价,也曾达到过220 元/kg的顶峰。对于黄连价格的波动,连农和连贩双方的态度都比较复杂,一方面,连贵伤商,高昂的连价不仅会使商贩积压的资金数额变大,也会使贩运黄连的生意风险变大;另一方面,连贱伤农,过低的黄连价格不仅会大大降低连农种植黄连的积极性,也会使连农种植黄连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与价格之间不成正比,损伤农民的经济利益。

在石柱县的连农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逢贵莫赶、遇贱莫懒,就是连农在黄连价格长期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解决之道。由于经过加工的黄连“坨子”,可以保存数年甚至十余年。在历次的田野调查中,我们都见过10年以上未出售的黄连“坨子”,经过黄连市场的专业交易管理人员鉴定,历经10年的黄连“坨子”,大都能达到一级品甚至特级品的等级,完全不影响销售。黄连产品的这一属性,一方面,使新鲜黄连收获加工以后和销售之前,存在时间长短不等的间隔时间成为可能,石柱的种连大户家中,少则50 kg,多则数吨的黄连“坨子”存货比比皆是,在2010—2013年黄连价格的低谷时期,很多种连大户甚至宣称要把黄连“坨子”作为传家的储蓄留给子孙后代;从另一方面来说,黄连这种可以囤积储存的特性,也使得一旦黄连价格回升,大量的陈年“坨子”会迅速地填充市场需求,在2017年黄连价格高峰时期,种连大户家里的黄连存货几乎“十室九空”,存留数年甚至十余年的黄连都趁此机会销售一空,这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黄连价格的进一步大幅上涨[2]。

5 结束语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是武陵山区的石柱土家族农村人民与其所处地理环境的长期协同进化以及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生态农业景观。具有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生产、社会与文化、科研与教育以及示范与推广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由于黄连生产系统内部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迁、价格产量关系的矛盾等问题,以及近年来石柱黄连生产系统主要产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站在农业文化遗产的高度,动态、系统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石柱县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方案。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属巫山沉积岩中山地貌,最高海拔1 934 m,最低海拔800 m,平均海拔1 600 m,总面积50 400 hm2。由于地处渝东鄂西的海拔高点,因此也被称为“天上黄水”。2010年之后,伴随着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声名远播,黄水镇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石柱县在2013年高速公路和动车站修通后,黄水镇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为主要内容的康养旅游概念,为周边地区及国内外游客广泛接受,黄水镇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搬拔地而起。房地产除了拉动了黄水的经济发展外,源源不断的“假日房”“精装房”带来的人流,也为黄水镇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原来种植黄连的农民很多成为黄水镇上的房东、老板和服务员,黄连生产的人力资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目前石柱黄连生产系统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为了切实解决石柱黄连生产系统遇到的问题,为其进一步代表中国冲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做准备,石柱连农在政府的领导下想方设法求发展,借助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尝试构建以黄连生产系统为中心的武陵山区中高海拔地区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简单说来,就是利用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海拔、气候与物种的错位优势,将适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的黄连、莼菜、天麻、中蜂等几种经济动植物加以整合,实现空中飞中蜂、坡上有黄连、地里长天麻、水中生莼菜的生态立体种养殖复合体,通过这一复合系统最大限度地达到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生态风险、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并在石柱提出的“康养旅游”“全域旅游”概念的范围内,为农旅融合提供生态景观资源和农事活动体验的平台,使农业文化遗产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和传下去,也必能全面达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方面的要求。

猜你喜欢

石柱县石柱黄连
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组织验收VR数字展馆
石柱迷宫
不一样的“双黄连”
蘑菇石柱
“小矮子”黄连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土家族婚姻的变迁——以石柱县桥头乡长沙村为例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重庆·石柱县黄水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