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统计机制研究与探索

2019-03-11尹艺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反馈系统毕业生机制

尹艺蓓

(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推进,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而原本被誉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出现毕业时不能及时就业的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备受重视。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状况不仅会对毕业生本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和经济压力,也会对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同时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而国家和家庭共同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无疑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并且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势必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正确评估和判断高校毕业生的未就业状况,从而合理采取措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预防未就业风险扩大的反馈机制尤为重要。

1 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问题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而将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反馈机制研究应用于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的研究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们在未就业大学生信息统计反馈机制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基本信息统计反馈方面,以各专业为主,将统计好的信息反馈到学院,在这个环节中由于个体观念不同、认识程度不足、人员配备不齐全、反馈渠道不畅等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未就业统计反馈工作流于形式,各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汇总信息统计反馈中,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没能真正投入使用,前功尽弃。目标反馈中主要是高校统计信息与社会需求不对称,从而对学校的招生、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造成不利影响。针对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未就业统计反馈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制度保障、人力投入等方面入手,为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统计反馈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2 研究思路及内容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机制,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市场转型研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本课题以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以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往届未就业毕业生情况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主要由基本信息统计、汇总信息统计和目标信息反馈三部分组成。就业情况统计工作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础,也是帮扶就业的重要依据。课题组研究并构建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统计反馈系统,把已具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暂不就业、筹划创业等多种类型毕业生作为统计工作重点服务对象,确保统计准确、及时,为我校就业帮扶服务。

2.1 系统建立

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系统包括对学生信息的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员操作两大模块,前台用户操作主要包括会员服务、专家顾问、成长档案、职业规划、创业天地等方面,详细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前台用户操作功能模块图

2.2 利用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系统辅助“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填报

利用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系统,辅导员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意愿,统计其未就业原因、联系方式等信息;院系对汇总信息进行审核;就业管理部门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并督促和指导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3 指导和服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依据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帮扶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理想就业。同时,充分利用就业网站、微信等信息平台,引导有就业意愿毕业生通过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发布个人求职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根据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进行对接,从而提高毕业生求职效率。对于有创业项目、需要创业资金及创业服务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加强“一对一”服务,并及时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与相关创业投资机构对接。对于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以及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及时与人社部门联系,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切实做到求职有人管、服务不断线。

2.4 加强对未就业信息的统计审核

利用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系统,对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进行认真核实,各院部根据毕业生反馈情况,核实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确保就业数据的时效性。

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统计反馈机制的建立及顺利运行,有利于改善促进就业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从源头上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性、时效性等,并可以作为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向的参考,有利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专业设置市场化,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称性。

3 实施对策

3.1 建立各级联系制度

鉴于未就业数据统计客体复杂,一方面,要经常与毕业生联系,实时掌握其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微信群等媒介建立各级联系制度,辅导员联系班干部,班干部联系同学,实现学校与每一位毕业生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掌握其目前就业状况。

3.2 科学合理设置未就业统计指标体系

未就业统计反馈系统中,可以按照毕业生总数、已就业人数、待就业人数、升学人数等项目进行统计,进而对于未就业学生,细化统计指标,如个人基本信息、未就业原因、就业意向(包括专业、地域等方面)、薪资要求、环境条件等,并依次设立未就业评价指标,对其依据质量高低分别赋值计算,综合评估。

3.3 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自申报系统

近三年未就业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就业推荐表等上传自申报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及政府部门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也为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变动带来便利,通过让使用者提供就业状况的动态信息就可以在平台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也只有这样的服务型信息平台才能真正掌握有效准确的数据信息。

3.4 建立全国未就业毕业生动态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并实现就业工作的市场化,需要政府部门努力推进全国未就业毕业生动态信息平台,保证信息时效性,实现数据共享,以减少未就业统计中的盲区。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统计反馈的价值在于对毕业生、学校、企业及社会四方进行积极互动和有效回应,通过这一机制可以使人才培养过程在高校之外得以延续,从而整合各方面有效信息引导高校更高水平地履行人才培养职能,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且有助于毕业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问题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未就业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未就业预防的研究范畴,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状况,通过分析,可以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从而为高校和政府部门加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高校人才培养、政府决策、维护社会稳定等提供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反馈系统毕业生机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计量检测绩效考核与决策辅助系统
皮革机制
#1发电机有效防止进油策略应用及优化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