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探略*

2019-03-11

观察与思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论空间研究

王 军 旗 徐 亮

提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以时空分离为特征的微空间情境,为个体带来了全新的生命体验。这种跨越时空的交往互动场域,越来越成为思想交锋的集中地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无形战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稳定。顺应微空间意识形态生态的变化,重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模式和机制,进而打造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命运共同体,对于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高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科交叉融合、历史比较分析、建构互动交往认同模式、数学统计等,是进一步深化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的突破口。

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①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作为思想交锋的集中地和舆论热点的主战场,微空间已经成为反映个体思想波动和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微空间意识形态属性,主要借助社会思潮、热点事件等多种形态,隐性地向个体传播思想观念,具有全面渗透、频繁互动、强烈回应等特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模式和生成机制发生了重大改变,微空间中个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强制灌输式的认同思维逻辑方式,正逐渐被微空间自由平等互动的认同方式所取代。如何应对微空间意识形态生态所发生的变化,如何重新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模式和机制,如何探寻微空间转向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微空间提高认同度并开启新的理论研究生长点,如何打造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命运共同体,为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高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已然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缘起

(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面把握微空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认同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具有强烈的问题指向性和现实必要性。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世情、国情的历史性变化。从世情来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在社会主义影响力感召力大大增强的同时,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依然异常尖锐,如果放任错误思潮和敌对势力造谣惑众、散布杂音噪音在微空间随意扩展地盘,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就国情而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深层次改革的推进,差异性社会的特质越来越明显,人们在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突破了同质性社会的向度,强化认同、谋求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提出了新挑战。在信息化时代,东西方文化在微空间相互交织、叠加碰撞。当前,境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通过微空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话语权的对抗交锋中还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在政治文化方面,天生存在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和号召力。”①[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3页。西方国家用浸染着意识形态、行为理念、文化模式的各种文化产品实现价值输出,微空间个体在享受文化产品带来乐趣的同时,也间接认同了附着在文化产品上的意识形态标签。我国留学生数量的激增,也隐性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据教育部2018年12月统计,我国2017年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到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地位;2018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7-2018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达到363341人,较上一年增长了3.6%,占美国国际学生总量的33.2%。②王艳:《〈中国留学生2018年盘点与2019年展望报告〉发布》,经济参考网,2018年12月18日。留学生被西方的思想文化所影响,也会在无形中影响部分是非分辨能力较弱的网络青年,强烈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二是社会转型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向心力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再加上社会改革推进过程中,教育、医疗、住房、腐败等各种问题相继产生,这些问题被别有用心的个体、组织或国家加以利用和引导,就会在公共空间的舆论场形成激烈的对抗,同时个别政府部门监管的缺位和缺乏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常常丧失了第一时间弱化分歧、达成共识的有利契机,特别是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下,会造成信任认同度的撕裂,加剧对抗冲突的升级,最后嬗变成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立场之争和情感之争,这会严重消耗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向心力。

三是媒介融合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权威性产生冲击。约翰·汤普森认为,信息技术媒介穿透时空,在现实社会中一直编织着价值、信仰和认同。①转引自许一飞、崔剑峰:《网络和平演变: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考验及应对策略》,《理论与探讨》,2015年第3期。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加之当下微空间移动介质的管控力度还不够大,监管水平还不够高,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间接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当前“藏独”“疆独”“台独”“港独”等各种民族极端分裂主义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就是利用这一新媒体,通过糖衣炮弹渗透和笼络不明真相的百姓,聚众与政府对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始终确保网络空间可管可控。”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版,第335页。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始日渐融入个体的日常生活,自媒体平台的用户总量和活跃度呈现出显著递增的趋势,微空间一跃成为个体接收和了解信息的关键场域,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微空间热点敏感事件的讨论,重要观点的交锋,直接影响着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微空间日渐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主阵地

《人民论坛》发布的《2015社会思潮动向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受访者关注思潮动向,微空间在思潮传播与争论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凸显。通过数据结果分析,46.2%的个体高度关注社会思潮的动向趋势,比较关注动向趋势的占到38.5%,一般关注动向趋势的占到7.7%,同时6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思潮交锋的主战场是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③《人民论坛评选年度十大思潮,指新媒体已成思潮交锋主战场》,澎湃新闻,2016年1月19日。在这样的背景下,敏感焦点问题频繁爆发,波及覆盖层次维度宽泛,非主流意识形态依靠微空间传播的特征尤为突出,思想观点激烈交锋,经过微空间的折射和事件持续的倍增效应,在思想意识领域形成的破坏力量不可低估。

一是微空间社交用户数量迅猛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其中手机网民的数量规模达到了7.88亿,占比高达98.3%,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手机上网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微空间移动自媒体良好的操作性、高速的传播性和极强的互动性,正日渐融入个体的生活,成为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工作学习的必需品。就我国网民的年龄层次而言,4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网民总数的70.8%,其中20-29岁这个年龄区间在所有群体中最高,占到了27.9%;而且网民的知识层次逐步提升,高中以上学历占到45.7%。④摘自《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商情报网,2018年8月21日。随着年轻网民、知识阶层网民数量的逐年攀升,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传播路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制难以在互联网传播层面发挥主导作用,原本在既有新闻传播管理制度之下难以凭借传统大众媒体发声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了生存空间,微空间日益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交锋的重要场所。这种交锋争夺的显化态势、复杂躁动的网络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网络社会思潮,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微空间的彰显、疏导、引领和规范、认同愈加重要和迫切。

二是微空间扩展了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微空间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利益群体的相互影响,一条几十个字的微信息,如果能够激起微空间个体的兴趣点,它就具备贯穿一切阶层、兴趣、文化、利益群体的穿透力,产生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微空间信息巨变产生的强大聚合力和影响力,让微信息瞬间演化成大舆论,使网络个体陷入信息和舆论风暴的漩涡之中。微空间信息强大的传播属性,在根本上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和发展格局,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强烈的冲击。

三是微空间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微空间意识形态呈现出泛化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的维度:空间维度的物理泛化和事件维度的思想泛化。空间维度层面的物理泛化,从带有特殊浓厚政治色彩主题的政治网页、BBS论坛到微博、微信的微空间介质再到视频客户端的弹幕和动漫空间的二次元,都弥漫着浓厚的政治气息和色彩;事件维度的思想泛化,主要是指在微空间自媒体平台上讨论的话题或事件,其本身隶属于中立属性,但在经过微博、微信和新闻APP客户端广泛传播后,在对话题的讨论、评价、转发中就会不自觉的嵌入意识形态属性,成为舆情的潜在引爆点。有些事件可能起因于偷工减料、安全隐患,但在自媒体平台关注、转发和评论次数超过一定临界点后,就会涉及到国企改革、贪污腐败,甚至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很容易在微空间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进一步加大了管控和治理的难度。可以说,凭借对某些热点话题或敏感事件的解读,人为有意识的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渲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斗争的重要策略和方法,这种手段和方式,无疑加大了政府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

二、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微空间场域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破了传统相对固化闭塞的空间,形成了集交锋、对抗、互动、融合为一体的空间系统群。在系统群内部,包含若干个以个体、群体为代表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共享程度,直接决定了空间系统群的和谐程度和平衡能力。微空间进一步剥离了隐藏在其体内的技术外衣,让价值理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成为微空间一直源源不断输送思想动力的真正源泉。能力源的输送主体有时是带有目的性思想性的定向输送,有时则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发散性输送,目的与盲目,思想与无意识,彼此之间互相交锋、碰撞,构成了微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突出特点。微空间场域的个体通过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评论和转发,引起其他个体的普遍关注,进而左右公共舆论的走向和趋势,它在解构传统认同模式的同时,也在建构的过程中蕴含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微空间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意识形态竞争的主阵地,旷日持久的对抗和斗争容不得我们一丝一毫的马虎。研究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一是拓宽理论研究视野。目前研究成果呈现出聚焦点分散、模式单一、理论纵深不够等特点,缺少从全局宏观的角度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以微空间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把意识形态认同规律的研究放入微空间这一特殊领域,将研究内容的着力点放在自媒体平台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把学界和社会颇为关注的微空间意识形态认同规律与传统社会意识形态认同规律两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进一步细化主流意识认同研究,突出其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丰富理论研究的分析视角。

二是创新理论研究转向。目前,理论研究者更多倾向于对策策略、方法路径的一般性探讨,缺少在学理和实证层面深度的理论研究且多重复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学界的研究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将微空间从技术的角度将其看成是信息介质扩散的场域,忽视了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如果从微空间这一特殊维度,在理论上对微空间自身意识形态属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运用空间理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进行探析,同时在论述过程中,注重对微博、微信内容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归纳、分析、整理,并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具体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就能增强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澄清微空间意识形态认同理论中的疑问和困惑,推动理论研究方向的转型和创新。

三是挖掘理论研究深度。认同过程实质是类于物理学上的能量递进转换原理,个体在认知、情感和实践认同的过程中,一个环节的能量达到一定峰值,就会顺势自动递增传导到下一个环节,三个环节在相互递增传导转化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认同内涵全过程、深领域、多维度的理解。根据系统过程论的原理,事物在认知过程中,空间发生了改变,势必会影响整个认同的闭合回路过程。微空间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场景,实现了对社会空间的翻转、混同,表现出公共和私人两个空间维度的完美融合。运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微空间认同过程发生了哪些特殊的变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掌握微空间认同过程理论呈现出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有助于科学把握意识形态认同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有助于从更深层次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内涵。

(二)现实意义

一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空间安全。信息社会,微空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新型主权领土和战略安全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和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微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文化搏杀、舆论大战、思想争夺虽无硝烟炮火,但杀伤力依然巨大。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利用微博、微信等微空间自媒体,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媒介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民众的思想中,在削弱个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同时,不断威胁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深入细致分析微空间意识形态认同过程,积极探索微空间意识形态认同过程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规律,实证研究微空间自媒体平台的认同指数和演变趋势,有助于总结微空间意识形态斗争规律,寻找意识形态对抗的制胜机理。

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抗争性、交互性、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社会封闭与开放之间的平衡点取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在微空间的相互博弈。认同主体的理论自觉,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价值维度,形成稳定的命运共同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速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遇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为决策部门掌握民众思想动态,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的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是增强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的微空间转向,为意识形态认同带来新的理论研究增长点。微空间中热议的现实和焦点问题在理论层面寻找科学的阐释,利用微博、微信等微空间自媒体平台传递主流思想,进一步加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提高在议题设置和传播上相互配合、双向对流、形成合力的能力,共同打造一个全时空立体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命运共同体,切实在微空间各个群体中找到认同公约数,画出价值同心圆,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三、深化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的突破口

随着移动微空间的迅速崛起,个体应用移动自媒体平台进行社交日渐频繁,微空间在为个体提供前所未有开放自由的舆论平台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意识形态的认同机制。系统梳理国内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专家学者对相关理论和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学者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理论挖掘不够,逻辑关联度不强。目前,在理论研究中,缺乏对经典理论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没有真正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没有深入研究传统社会认同规律和微空间认同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没有真正了解微空间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真正的传播机制,以及对微空间如何消解传统认同,建构新的认同机制,有一些学者尽管提出了一些理论框架和观点,但经不起深层次的推敲。在微空间认同建构过程研究方面,忽视了意识形态认同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导致对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二是交叉研究不多,学科融合性不强。在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上,没有形成各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大部分理论研究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研究能力急需提升,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充分地渗透和体现出来。目前,学界把“微空间”同“意识形态认同”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多呈现出单打独斗的情况,在有限的二者交叉融合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将微空间的内涵进行泛化,与“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等同,缺乏深入研究微空间自身的传播特性和介质特性,很少有学者把哲学上的空间转向与意识形态认同进行深入的结合。三是实证研究匮乏,价值中立性不足。目前学术界在研究的视角切入上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论观点上的分析和阐释,缺乏用大量的数据从实证调查研究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因此导致很多研究成果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尽管文献梳理中存在着一些实证研究的论文,但整体数量不多。在相关文献中,缺乏具体的客观调查,缺乏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模型支撑,研究的纵深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仍和国外相关研究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在研究过程中,个别学者习惯预先在测量量表设计及和问卷题目设计上,带入太多个人主观判断的价值因素,比如,在问卷上直接提问一些受访者不能主观上直接回答或描述的理论问题,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其各个体系内容之间的逻辑是什么,对时事政策、社会思潮等具体知识是否知晓或了解,了解或理解这些不能等同于认同;“价值中立性”不足,问题在词汇运用和语气的把握中,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容易在某种程度上诱导被调研者的方向选择。四是研究成果过少,策略针对性不强。通过对研究课题、论文和著作的认真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对于微空间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成果的影响力还不够强,从宏观上来讲,缺乏更加系统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将聚焦点集中在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策和建议过于理想化,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引发个体或群体不认同的原因和微空间如何导致认同危机等方面缺乏纵向学理的深入探讨和横向实证的有力支撑,在对策建议上多是集中在执政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力、话语权、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方法建议的普适性,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导致在具体落实和操作的过程中难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在研究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网络”、“自媒体”、“微空间”的单独研究很多,但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将微空间和意识形态认同融合的角度进行学术探讨的文章很少,特别是微空间对传统空间认同架构的影响、微空间特殊的认同规律,缺乏深入有效的理论研究。建议学术界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和过程进行深入细致探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遇到哪些危机,如何解决这些危机。

二是通过历史比较分析在研究纵深方面进行创新。以往的研究成果一般只是在宏观上指出了微空间引起意识形态认同的危机,而没有从纵深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认同危机的根本原因,建议从历史的维度,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即通过对认同发生过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透视微空间认同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深入探讨认同危机的解决方法,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微空间中的认同困惑。

三是通过建构互动交往认同模式在研究理论方面进行创新。可以运用网络交往理论、媒介情境理论,从微观视角切入对个体交往行为和自我认同展开硏究,传统社会以“家庭——家族——支族——宗族”为主线的交往形态到微空间开起新型交往行为场景,微信发布、朋友圈转发、匿名评论、随机点赞等功能,作为微空间新型互动交往仪式的场景地,微空间个体正在逐步建构一种全新的互动交往认同模式,即:“制造话题——吸引关注——形成认知——观点交锋——主体聚类——情感聚集——实践互动”实现了从认知到情感再到实践认同的加速跨越和升级。

四是通过数学统计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认同过程中,通过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空间自媒体平台进行全面的数据模拟仿真,详细分析认同整个过程中个体的变化轨迹,切实掌握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和意识形态演变过程,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在微空间各个阶段的影响阈值,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理论空间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