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哈萨克语的拟声词语义转移对比研究
2019-03-08阿依登古丽·拜山巴依
摘 要:本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汉、哈两种语言中拟声词语义转移的方式,论证汉、哈拟声词语义转移的共同特征是转喻,由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体系和思维习惯不同,所以语义转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汉语拟声词转移多由声音转向性质状态,有形容词性特征;哈萨克语拟声词转义大部分是由声音向发声体和动作义,有名词和动词的特征。
关键词:汉语 哈萨克语 拟声词 语义转移 对比
汉、哈萨克语的拟声词的名词化
汉、哈语都存在某种声音转义为发出该声音的事物名称的现象、如:布谷(鸟的叫声)、乒乓(打球的声音)、taq-tuqdop(乒乓球)嘟嘟(汽车的声音)、toqeldawq(啄木鸟)、x?eldayeqxeɡ?rtke(蛐蛐)s?q?rlaw?q tosek (毡房的门扇木门) tors?ldaweq(鞭炮)、kurk?reme(瀑布)等。
哈萨克语的拟声词的动词化与转喻
(1)ol bir x?rt- x?rt etke adam.(他是一个性格很粗暴的人。)这里的x?rt- x?rt原本意思是东西破碎时的声音,转喻为性格直爽粗暴的人。
(2)Ol ?um?st? xart-xurt ?steyde. (他做事很干凈利落)。这里的xart-xurt 原本意思是啪啪的响声,转喻为人做事干净利落。
(3)ol unem? mi?-mi?bol?p ?ured?.(他总是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的“mi?-mi?”原本意思是泥状物体的迷糊状态,转喻为人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
(4)ol men?? s?z?md? esti sala burq?ray ??neld? . (他一听到我的说的话便大怒起来了。)这里的burq?ray是模拟词burq-burq的演变而来的动词。转喻为人一下发怒,发大火的行为。
汉,哈萨克语转喻带有某种发音特征的言说动词
对话语的声音本身的摹拟形成的是直接引语的一个方面,因为话语的声音也是声音,对它最准确的摹拟就是把话语再说一遍,拟声词摹拟的声音没有话语功能,但是有可控性,因为它们是人在说话时的伴随特征,人可以通过意志改变这些特征
(1)你别吭叽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2)他闭着眼睛坐在那里,不停地咕噜着使人听不清的字句。
(3)别喊嘁喳喳了,有话大声说。
(4)sen k?p eze?dap baste aw?rtpa(你不要再说了,你说的我头疼)这里的“eze?dap”是模拟词“eze?”的动词形式,转喻为某人不停地哭诉。
(5)qarya bul sozde esti sal?s?men ku?k ett?dede qayta undemed? .(老人家一听到此话后嘟哝了一句就此沉默了。)这里的ku?k原本的意思为咕哝。转喻为突然地嘟哝一句表示内心的不满和本想说但没说出话的内心一个纠结的状态。
(6)bos ɡureldemey naqt?l? ?a?daid? ait. (别说废话说实事。)这里的ɡureldemey 是拟声词 ɡur-ɡur(哗哗声)ozenn?? ɡur?l?(河水的哗哗声)。离开了所说的话语单独发出“哼唧”“咕噜”“喊嘁喳喳”“eze?”“ku?k”“ɡur-ɡur”的声音,与作为语流的声音特征的“哼唧”“咕噜” “喊嘁喳喳”“eze?”“ku?k”“ɡur-ɡur”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现象。以上六类声音,主体对声音的可控性相对来说都比较直接,因为都是主体用自己的发音器官直接发出的声音。
小 结
从声音转向表达一些非声音的意义,汉语和哈萨克语拟声词语义转移共同特征是转喻,由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体系和思维习惯不同,所以语义转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汉语拟声词转移多由声音转向性质状态,有形容词性特征;哈萨克语拟声词转义大部分是由声音向发声体和动作转义,有名词和动词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定京.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摹拟词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第444-458页
[2] 杨凌.哈萨克语结构研究摹拟词[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第210-214页.
[3] 崔崇德.哈萨克语拟声词初探[J].
[4] 成世勋.试析哈萨克语拟声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9.(1).
[5] 胡晓研.成世勋汉语、哈萨克语拟声词比较研究[J].学术探索,.2013(2).
[6] 伍敬芳.汉语拟声词的动词化与转喻[J].修辞学习,2009(2).
[7] 徐梦真.现代汉语双重音重叠拟声词的统计研究[J].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18(4).
[8] 冉启斌.亮度原则与临摹顺序[J].语言科学,2009(6)
[9] 应学风.现代汉语拟声词的后重格局[J].汉语学报,2012(3)
[10] 张素荣.试论汉语拟声词[J].学术论坛2010(15).
[11] 吴春相,刘君章.汉语“拟声词”演化过程分析[J].博士(省)论坛,2010.(1).
[12] 张婷.汉语拟声词的词性结构及其语法功能[J].《新西部》,2007(22).
[13] 饶勤.2000.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作者简介:阿依登古丽·拜山巴依( 1995-11) 女 籍贯:新疆博乐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