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歌曲演唱处理技巧
2019-03-08刘强
刘强
【摘 要】谈到电影《海外赤子》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主题曲《我爱你,中国》,这一曲目是翟琮作词,郑秋枫作曲。虽然从曲目中可以看出词意质朴淡雅、朴素无华,然而从曲调上却有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情感。这一首歌深深的打动了海外游子的心,一时间他们眷顾祖国的情绪涌上心头。每当这首歌响起时,都能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抑制不住的骄傲与激动,让每一位海外侨胞对祖国都充满了深深的崇高之情。本文就《我爱你中国》歌曲演唱处理技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我爱你中国》;演唱;处理技巧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87-01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归国华人与日俱增。此时上映的《海外赤子》,是一部刻画海外华人思念祖国的电影,尤其是其中的主题曲《我爱你中国》更是脍炙人口,从声乐技巧上而言,它是一首典型具有美声风格的中国歌曲;从情感上而言,它更是真实、形象的反映出海外华侨悲欢离合、情系祖国的深情厚谊。
一、《我爱你中国》歌曲创作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郑秋枫采用美声唱法制作的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作品。这首曲目是基于海外华侨的角度去演唱,它通过一系列的回忆,包括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从而烘托了海外赤子们对祖国的牵挂之情。
在这首曲目中,较为重视声调对作品的影响,其中声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音调的实时变化,从而突出曲目中的豪迈与壮阔之情。在歌词方面,多次、反复出现“我爱你,中国”,起到强调歌曲的核心思想,通过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曲子。另外,歌词中也描绘出祖国壮阔山河、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等,歌词朴实无华,使人倍感亲切。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在此背景下创作的《我爱你中国》更是表达出所有炎黄子孙对祖国未来的殷切关注与无限向往。[1]
二、《我爱你中国》歌曲的演唱处理技巧
(一)引子部分。演唱引子部分时,首先要对歌词大意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在开始演唱时,脑海中就要出现一幅描绘祖国壮丽山河以及欣欣向荣的画面,使听到这首歌的海外华侨能够第一时间勾起对祖国的向往与怀念。[2]
演唱者要在第一时间将听众代入到曲目描写的意境里。首先,“百”字为通篇之首,因此唱好“百”字甚为重要。发声之前要将腰腹部的气息转动起来,直到感觉浑身上下气息通畅,再打开口腔开唱。“b a i”中的“a”要使用“竖咬法”,而“i”要利落的收音。并且“百”字的音调与曲调相得益彰,更是彰显了曲目中的韵律之美。其次,第二个字“灵”,这时的舌头一定要灵活,将咽喉腔靠后的位置发声,使头部与口腔形成共鸣,唱出“洪亮、气息饱满以及上下贯通”的灵气之感;第三个“鸟”字要特别注意,这时下巴一定要松开,不能绷紧,压低喉部,用少许气息吐字一般地念出来,尽量表现得轻松自然一些。最后,“从蓝天飞过”这半句要张开鼻腔,使咽喉充分打开,一气呵成,切忌气息不匀。[3]
(二)主体部分。随着引子部分将听众成功代入到情境中后,再唱到主体部分时,就用委婉、亲切的节奏平稳演唱。从一开始平稳逐步向上调整,缓缓地将情感推向激昂。主体部分的歌词特点鲜明,多采用重复、排比的手法,分层次地将祖国的大好河山、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等画面进行递进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进一步深化“我爱你,中国”这一核心思想。
演唱者一想到祖国就难掩心中激动之情,通过反复吟唱“我爱你,中国”这一段,殷切地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无限想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值得注意的是,在吟唱这一段时,演唱者的喉咙一定要充分打开,压低喉位,保证气息平稳不抖动,腰腹两侧要有气息下沉的感觉。此时咽喉部位使用较为频繁,故而发音时一定要柔和平稳,咬字发音时要清晰平缓,字与字之间要圆滑的带过。“爱你”二字是统一韵律,一定要保证声音的统一性,声线要在同一个演唱位置,实现“横字竖咬”的演唱效果。
(三)尾声部分。结尾部分主要集中在一個“啊”字上,一个“啊”将全曲的情感集中到一个点上,最终将情感推向最高点。
在演唱这句时,直接将演唱者的专业声乐技巧以及感情得到充分发挥。这时,一定要保证气息匀称,双肩向后,去感受一种“展翅欲飞”的画面,在第二个“啊”中一气呵成,将全曲中的情感推向顶端。
当“啊”字将情感推向高潮后,结尾一句“我要把美好地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当唱到“我要把”三个字时,要将句首的三连音的声乐技巧演唱出来,咬紧这三个字,最关键的是中间的“要”字,突出演唱者向祖国母亲靠拢的决心;唱到“你”时,换气一定要稳住,要将全身热情凝聚于胸,为下一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作铺垫,热情迸发出对祖国的呼唤。最后,全曲结尾的“亲”字处于最高音阶段,演唱时一“泻”而下,将对祖国的一腔热爱倾囊而出,从而为全曲作一个完美的收尾。
参考文献:
[1]毋潇斐.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风格[J].当代音乐,2017,(12):56-58.
[2]秦北涛.刍谈声乐作品学习的几个步骤——以《我爱你中国》为例[J].音乐时空,2014,(21):166-167.
[3]刘雪颖.钢琴即兴伴奏类型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以《我爱你,中国》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3,34(03):104-1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