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
2019-03-08田芳
田芳
【摘 要】隨着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作为传统文化的川剧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霸主地位”。在川剧领域,表演动作、创作观念、舞美布景正在不断调整固有形式,逐渐融合新媒介,实现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本文从川剧内容的现代性转化和传播形式的现代性转化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就前者而言,川剧需要突破传统模式,抛弃“旧”思想,植入“新”概念。就后者而言,线下传播需要聚焦川剧产业化发展及其与旅游业的融合;线上传播需要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
【关键词】新媒体;川剧;现代转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07-0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大众文化生活趋于多样性多元化,新生代审美观受互联网、手机视听化等新媒体的影响,固有思维模式被重新建构。快餐碎片化式娱乐消费,直接导致川剧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历经三百多年的川剧在当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虽然这一境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但依然难逃人才断层、名角儿稀缺、新剧创作乏力的窘境。基层川剧院演职人员收入水平太低,工作环境艰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少演职人员难以依靠川剧演出维持生计,不得不另谋出路。据统计,川渝两地共有两百多个专业川剧团相继解体。“就连两度‘梅花奖获得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在重庆两会上介绍川剧现状时也一度含泪感叹:一肥岂能遮百丑,川剧艰辛谁人知?”[1]川剧在现代生活中“水土不服”,传统川剧的现代化之路不可避免,既然想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川剧的现代性追求就没有止境。
一、传统川剧内容的现代性转化
(一)整理重排经典,川剧内容凸显现代性。川剧的经典,其本质在于艺术内涵具有博古通今的永恒价值。重排经典川剧,要求创作人员用发展的眼光,保留川剧艺术精髓的同时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川剧《白蛇传》就是这样一出久演不衰的经典名剧。该剧独有的前文后武形式,使得白素贞这个角色对演员要求颇高。它要求演员兼具 “闺门旦”“青衣”“鬼狐旦”“武旦”四种角色的表演能力,既能唱文戏,又能台上表演武功。历来难度如此大的角色都由3个演员完成,至少也要2人分演。而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国家一级演员陈巧茹却能一人演完,并且是近七十年来演出场次最多、演出质量最高的一人。
青春版《白蛇传》正是由陈巧茹执导,在遵循原著“只删不改”的原则下,进行了适当的“青春现代化”改编。在对白素贞这个角色的处理上,采用了三个演员分饰表演的方式。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重排的青春版川剧《白蛇传》全部启用年轻演员。本剧作为一部高难度大戏,不仅考验演员们的台词和唱功,更考验着武术功底和表演技巧。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的青年学员们出色地完成了滚禅杖、吊打、托举等川剧特技,加上大量高腔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青春版《白蛇传》在原始川剧艺术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技术,不断地推动着古典戏剧艺术的创新,催生出川剧的时代变革。在“船遇借伞”一场戏中,舞美很好地利用了剪影,制造出雷峰塔和西湖的幻象;在“端午惊变”一场戏中,通过一扇圆形门廊,很好地隔开了前厅和后院,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白蛇咽下雄黄酒后变身的遐想空间;在“水漫金山寺”一场戏中,经典的滚禅杖环节,加入激光制造更多的视觉冲击。
在舞台呈现方式上,即加入了现代的灯光和服装设计,又保留了川剧“一桌两椅”的舞台形式。传统川剧在青春化的改编中拂去了老旧的尘埃,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不得不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整理重排。
(二)植入“新”概念,传统川剧与时俱进。川剧演出剧目陈旧化,观众审美疲劳明显也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提醒着川剧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旧瓶装新酒”的解构模式成为热门话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着时代在变化,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川剧工作者对传统川剧植入“新”的概念,用川剧手法演绎新潮剧目,在此基础上焕发自身创作的灵感及作品延展的可能性。
用当代视角讲述传统故事。《灰阑记》就是一部由德国话剧《高加索灰阑记》改编而成的“现代”川剧作品。该剧不仅在剧情上节奏紧凑,还将现代元素融入舞美道具中,通过网络用语和热门话题,将古老和传统拉入现实生活。在川剧遇冷的时代反而涅槃重生,实现了场场爆满。川剧《马前泼水》将汉代太守朱买臣休妻的故事用现代视角来呈现。原本是一个男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惩戒和规训的故事,在川剧改编中,编剧徐棻增加了更多朱买臣妻子崔氏的前情,赋予人物充分的内在根据,让崔氏这个人物更加鲜活有层次,她不再是一个嫌贫爱富、爱慕虚荣的女性,而是一个为了丈夫能够考取功名忍辱负重、患难与共的妻子。这样的改编符合新时代下观众的需求,也更能体现两个人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金子》更是旗开得胜,在曹禺《原野》的基础上,结合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川剧《金子》完成了从表演艺术到戏剧格调的转变。虽然作品的内核没变,但是其更深层次的东西早已被川剧这种表演形式所颠覆。
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传统川剧要实现现代转化,必然要融入现代元素,在新剧目的编排和演绎中体现创新意识。固步自封会让传统川剧失去活力,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续写巴渝文化的辉煌,川剧文化与现代“新”概念的融合也必将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二、传统川剧传播方式的现代性转化
(一)线下传播,川剧文化与旅游业跨界融合。川剧作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民俗文化代表,具有极高的地域性和民俗性。也正因如此,实现川剧文化与旅游活动的跨界融合至关重要。四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为川剧与旅游业的合作共融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免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将川剧文化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便是在消费心理、大众文化心态方面搭建了一个身心交流的平台,使川剧文化更好地贴近广大消费者,为其所认识、了解和接受。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方较为成熟的戏剧节的运作模式,利用川渝地区独有的戏剧文化资源打造戏剧节,不仅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更进一步扩大川剧的影响力,最终形成品牌效力。
旅游业本身具备较强的驱动力,与之相关的特色文化产业也会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古乐会就是将地方文化发展为产业化的很好案例。本来只是一个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在闲暇时自娱自乐。后来借着丽江地区旅游发展的契机和良好的市场化运作,纳西古乐会逐渐成长为一个年产超千万的地方文化产业。同时,将民间歌舞与现代舞台高科技紧密结合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云南》等,也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对地方文化进行科学有效传承和保护的成功范例。因此汇集群力打造一批品牌效力明显、辐射力强、影响力广的特色川剧作品,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业与川剧文化结合,表演作品不仅能提升游客的愉悦度和满足感,还能增强当地旅游吸引力,让后续旅游产业得到更好拓展。
(二)线上传播,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异军突起,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其独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分众性、高科性的特征,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依托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让受众能及时了解最新资讯。这种利用声音、文字、图像、形象、动作、设计等多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叙事、情感、审美等多维度传播的媒介方式,发挥出了颠覆传统媒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新媒体赋予了川剧更多的话语自主权,同时也考验着川剧的应变能力。
新媒体和川剧的交汇融合能带来新的生机。实地舞台传播是川剧必不可少的本体传播途径,但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播的地域和语言局限。通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视频网络平台,拓展了受众的视野,也带动了双方的功能提升、技术提升、产业提升。2017年川劇《双八郎》和《铎声阵阵》在重庆国泰大剧院上演,国泰大剧院利用网络平台与线下活动,创新宣传模式,聚集大量潜在戏迷。同时在微信推文中利用网络用语来拉拢年轻观众,让川剧不再陈旧、遥远,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捧场。依托新媒体建立“空中剧场”戏曲传播模式,网络直播成为了新的趋势。2013年9月22日下午2点,大幕戏《卧虎令》通过中国绿色网络电视南国戏剧频道,完成了川剧历史上首次网络直播。各地戏迷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了观看。本次直播消解了很多观众对传统川剧的排斥感,也实现了传统川剧向新媒体时代的转化。
三、结语
川剧改革已走过60年的漫漫征程,“振兴川剧”的口号也喊了三十多年。川剧的传承发展虽然举步维艰,却从未褪去生命的本色。就其本体价值而言,尽管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变化,但是川剧几百年所沉淀下来的经典演出剧目和表演程式,依然拥有着宝贵的传承价值和艺术魅力。川剧中丰富的声腔曲调、浓重的人文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不会枯竭。
戏曲文化发扬着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地域文化的千姿百态更丰富其价值观念。新媒体与川剧的融合可以促进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观众从表层的娱乐与感官享受引向川剧艺术的魅力本身。当然,这也是川剧将自我置身于现代社会大背景下所进行的有利探索。新媒体与川剧的融合是互利双赢发展思路的结果,也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抱团取暖”的合理策略。振兴川剧,需要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 http://www.sina.com.cn 川剧演员陷生存困境 川剧皇后沈铁梅泪叹艰辛
[2]潘乃奇.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创新性继承与多元化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183-188.
[3]李伟.当代戏曲的现代性追求[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161-167.
[4]吕佳.论新媒体视域下川剧的多元化发展[J].戏剧文学,2014,(03):130-132.
[5]杨丽梅,雨林.人与妖的共同超越——川剧《白蛇传》之特点[J].四川戏剧,2012,(04):32-34.
[6]高山湖.“互联网+”时代川剧的当代传播及其他[J].四川戏剧,2017,(05):48-52.
[7]刘玺,峻冰.川剧产业化发展与旅游业合作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8,(03):90-94.
[8]任红军.“互联网+”背景下川剧的保护与传承[J].四川戏剧,2018,(01):88-91.
[9]黄灿.从青春版《白蛇传》看川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6,(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