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气象电影的议程设置功能及其瓶颈突破

2019-03-08刘立成代玉菲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议程议题气象

刘立成 代玉菲

“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包括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各种天气现象在内的一切大气物理现象。“气象”是个统称,它包括“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①(郑保卫,201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气象这个词语也赋予了新的概念,现在,它不单单只是预报天气情况而已。人类每一天的活动都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的信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的切身利益,严格说来也属于硬新闻的一种,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②(李良荣,200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气象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公众来说,正确认识理解运用气象,显得尤为重要。气象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如何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如何科学认识理解传播运用气象科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但这种功能发挥也有其瓶颈和局限,需要进行突破。

一、气象电影与议程设置理论

(一)气象电影定义

气象电影这个概念,目前学界尚无准确的界定。就电影类型来说,气象电影接近于灾难电影,属于灾难电影的一种。《电影艺术词典》中将灾难电影解释为“以自然或人为灾难为题材的故事片”③(许南明、沈善,1986)。在郝建的《影视类型学》一书中,则将灾难片定义为“以自然界、人类或者幻想的外星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为题材,以惊慌、恐怖、凄惨的情节和灾难性景观为主要观赏效果的类型”④(郝建,2008)。根据蔡卫、游飞在《美国电影研究》中做出的论述,“灾难片具体指对于特大暴力以及伤亡进行描绘的影片,这部分惨重的伤亡通常是由于天灾导致的,受到伤害的人的数量很多,涉及到的物质场景也比较大”⑤(蔡卫、游飞,2004)。

结合灾难电影的关键特征,可将气象电影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类别:狭义上的气象电影指遭受包含气象因素的天灾影响,形成了特大暴力及伤亡的影片;广义的气象电影则是指包含气象因素的电影⑥(刘立成、董伟),这类气象元素多在电影中发挥陪衬作用,或对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克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克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思想为:大众传媒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每日每时的版面设置和节目安排,为公众确定需要关注的事情,从而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⑦(郭慶光,1999)。

议程设置理论在吸引受众注意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气象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能够在公众身上产生议程设置的效果,主要是基于电影传播的有效性和受众“导向需求”的影响。一方面,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传媒形成积极互动,从而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增加影片的发行量和受众。另一方面,麦克姆斯指出,“人对周围世界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而新闻媒介对众多的话题提供了这种导向作用”,人们对导向需求不一样,是议程设置效果产生与否的决定因素。而气象电影由于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高度相关性(即影片中出现的极端气象与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对象事物的高度不确定程度(什么时候将出现极端气象与自然灾害,人们目前的预测能力有限)、媒介使用方便省力(看一场气象电影十分廉价也十分方便)。以上三种特征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较强的导向需求,形成了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基于此种前提,气象电影更容易发挥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力。

二、美国气象电影的发展简况及其特点

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曾说:“电影一旦发出一种叙事结构,从仅仅展示事物(如火车离开站台或者两个接吻的人)转向讲述故事,就开始形成类型。故事一旦被讲述,它们就立刻进入了一定的类型:浪漫的、情节剧的、追捕的、西部的、喜剧的。”20 世纪是类型片大行其道的世纪,各种类型的电影纷纷走上电影舞台,在上面进行着或昙花一现或持久不衰的演出。笔者以“气象”为关键词、以类型电影为限定,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上进行检索,共得到154条结果,对其中有效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美国最早的气象电影可追溯到1936年上映的《愁云惨雾》,而美国气象电影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是美国气象电影的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以《愁云惨雾》(1936)为发端。这段时期,电影中涉及的较为显著的气象因素,往往担纲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例如《愁云惨雾》中,主人公戴维斯的伙伴德克萨斯因为恶劣的天气条件而在飞行中丧生。主人公在更加恶劣的气候中,测试安装在飞机上的最新反冻结的仪器,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气象在电影中不是仅仅作为环境的陪衬,而是能够为人物命运带来重要转折的因素,对他们的生产乃至生命安全带来影响。

第二阶段是美国气象电影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影片《波塞冬历险》(1972)和《天劫余生》(1993)依然承袭了以往电影中气象因素对于人物命运的重大影响的角色,特效水平也有所提升。而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美国气象电影则是1997年上映的《龙卷风》,此时也是好莱坞灾难片真正迎来黄金时代的时期。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CG 技术的完善,灾难场面的逼真重现不再是问题,灾难片开始大行其道⑧(张菊芳,2011)。

第三阶段是美国气象电影的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2000年上映的电影《完美风暴》、2004年的《后天》以及2009年的《2012》均带来了较大的反响,均为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之作。这些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也促进了观众对自身的命运、人性、生命、生态等问题的深刻反思,引发了公众以及整个社会对全球性气候问题的关注与讨论⑨(欧阳曦,2012)。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气象电影在发展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技术的日益发达,电影呈现出的特效越来越丰富;二是在故事主体的变化上,从个体遭遇的危机到全球性灾害的演变,即由个人的微观视角向整个人类群体的宏观视角转变;三是影片中所涉及到的气象现象,由最初电影中的单一现象转向如今的多元化气象灾难的叠加,反映出近年来地球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也体现出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严峻性。

三、美国气象电影议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一)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因为气候变化会给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着的气候,政府和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物力来教育大众,让他们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适应这样的变化⑩(Wibeck V. ,2014)。电影《后天》(2004)用图像完美地诠释了人类行为的干扰致使地球生态系统崩溃的过程,把地球温室效应的灾难性后果预演给世人观看。在故事中,导演用极端的手段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大自然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人类破坏的环境平衡恢复到另一个平衡点。在七到十天的时间内,飓风、海啸、冰雹等等极端天气将整个北半球的温度降到南极的水平。影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关注,为公众设置了气候变化的议题。

(二)气象知识科普

麦克姆斯和肖指出,通过大众媒介的议题设置,人们不仅知道当下公众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且也能从媒体的报道中懂得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知识与路径,这也是议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麦斯威尔·麦考姆斯,1997)。公众对于复杂的现象和原理存在难以理解的现象,这向来是气象传播中存在的一大障碍。美国气象电影通常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插入关于气象知识及相关理论的阐述,例如在《龙卷风》(1996)中对于风力等级划分的介绍,《完美风暴》(2000)监测站里的科学家对于气团相遇、风暴形成过程的解释,《后天》(2004)里主人公以专家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意见,都较为自然的将气象知识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融为一体,因而能够较好的起到教育及宣传作用,使原本晦涩抽象的科教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科普作用和良好的传播效果?(Howell R A., 2014)。

四、美国气象电影议程设置的效果分析

美国气象电影的议程设置是一个从媒介议程到受众议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导向需求决定受众的“注意”,即对于气象议题赋予更多的关注;属性议程设置决定受众的“理解”,即实现普通的非专业的群众(Laypeople)对气象知识的接纳与吸收?(Wibeck V. ,2014)。而美国气象电影的议程设置也在这两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将一个现实中较为复杂的议题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嵌入到电影这样的软文化中来,是美国气象电影的成功之处。

美国气象电影以直观震撼的方式把当前人与自然的恶劣关系摆到人们面前, 促使公众和政府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行动。从公众层面来看,对个人议程设置的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思考气象变化可能对美国境内带来的影响,改变了他们对于气候系统运作的认知;从国家政府层面来看,对于政府议题的影响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社会行为中,将全球气候变暖放置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审视?(Leiserowitz A A.,2004)。《后天》中对美国政府自大偏执形象的刻画和对美国政府一贯推行的环境政策的抨击, 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迫使布什政府宣布支持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周锁英、韩静,2011)。这些也都显示出气象电影的议程设置与大众文化结合后对于公众认知、态度、行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于电影能够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复杂的信息,其在气象传播中能够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存在。电影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直接融入角色中去,比起简单地提供事实信息,环境信息通过情感动员式的传达更有效果,电影能够带来公众对于议题的关注、行为动机以及紧迫感??(Pooley, J. A., & OConnor, M.,2000; Moser, S. C.,2007)。

五、美国气象电影议程设置存在的瓶颈问题

在《后天》以及《2012》全球热映并收获大量口碑及票房之后,类似的美国气象电影层出不穷。尽管如此,美国的气象电影再难引发社会范围内大规模讨论,或引领焦点。有学者研究显示,气候变化电影的议程设置功能在2008-2010年影响较大,随后功能被削弱?(Sakellari M.,2015)。2017年上映的电影《全球风暴》在特效层面及演员阵容上都颇为用心,播出之前也进行大规模造势,但最终票房表现却遭遇滑铁卢。在以收集媒体影评为主的网站“烂番茄”上,《全球风暴》遭遇了媒体“报复性”评价:纵观收录的45家媒体的讨论,只有差不多一成的媒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而代表了高声望的“权威媒体”的好评率只有0%。

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特效成本的日益增加使后续的创作空间受到了压缩;二是电影叙事框架的陈旧削弱了人们对于该议题关注的新鲜感,因而降低了关注度;三是过分追逐特效而忽视剧本創作的内涵与革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化无可避免,但片面地追求特效上的刺激,而鲜少在影片本体创作上放置更多精力,显然无法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力。以《全球风暴》为代表,自《后天》《2012》后,美国的一系列气象电影《龙卷风暴》(2008)《零下100度》(2013)《不惧风暴》(2014)都难以跳脱出以往的叙事框架及情节设置,口碑票房均不佳。研究数据表明,在欧美国家,人们已有一定的气象意识,但是近年来关注度逐渐降低,出现了“议题疲劳(issue fatigue)”的迹象?(Wibeck V.,2014)。这也和近些年来气象大片扎堆有关。从爆红的几部大片到扎堆出现的效仿类烂片,关于气象议题的反复单一式呈现,容易使受众产生议题疲劳。此外,电影未充分结合现实中的受众需要,与受众个人议题存在冲突,容易产生反作用。《全球风暴》上映之际正值美国飓风登陆过后不久,“哈维”造成了美国十万间以上的房屋被毁,政府预计的重建费用高达1800亿美元。同期,“加州历史上最致命、最昂贵的火灾之一”也在加州北部地区无情的肆虐,相关报道也是如“家常便饭”一般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头条上。不用在电影院里就能经历“现实版天灾”的受众,很难产生去电影院寻求“二次伤害”的意愿。

因此,这也为未来的气象电影创作带来启示,在气象电影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议题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普通公众的诉求,关注他们在认知领域上存在的疑惑和盲点;另一方面也要与现实接轨,与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接轨,结合网络议程设置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辅助影视传播的自身优势来解决现存问题。

六、结论

在议程设置理论的视阈下,美国气象电影呈现出两类议题设置:一是聚焦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宏观式议题,二是着力于气象知识科普的普适性议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政府及媒体应当更加巧妙地设置议题、传播观念,使气象电影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中国来说,在气象科普和气象宣传方面,和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相比,仍显得任重而道远。无论是从电影技术、叙事结构还是议题嵌入的自然度来看,中美气象电影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这也为日后的气象电影工作提出了任务与思考。如何设置引起公众及政府关注的新话题、引发更多的讨论,如何在气象电影中融入更多的科普知识却依旧引人入胜,仍有待未来的研究者及电影工作者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注释:

①郑保卫.“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概念解读[J].采写编,2017(02):13-14+138.

②李良荣.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③许南明. 沈善. 电影艺术词典[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23.

④郝建. 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3.

⑤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89.

⑥刘立成,董伟.《全球语境下中美气象电影传播力的关键元素比较》, 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⑦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⑧张菊芳. 中外气象灾害题材影片科普功能和传播力调查对比分析[A]. 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2011:6.

⑨欧阳曦. 好莱坞灾难电影的艺术表现与价值意蕴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⑩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麦斯威尔·麦考姆斯.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J].国际新闻界,1997(5).

?Howell R A. Investigating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s on individualsattitudes and behavior[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4, 46(1): 70-101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Leiserowitz A A. Day after tomorrow: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J].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 46(9): 22-39.)

?周锁英,韩静. 从《哥斯拉》到《2012》——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生态警示[J].电影文学,2011(10):85-86.

?Pooley, J. A., & OConnor, M. (200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are what is needed. Environment & Behavior, 32, 711-723.

?Moser, S. C. (2007). More bad news: The risk of neglecting emo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In S. C. Moser & L. Dilling (Eds.),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facilitating social change (pp.64-80).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kellari M. Cinematic climate change,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5, 24(7): 827-841.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参考文献:

[1] 蔡衛, 游飞. 美国电影研究[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289.

[2]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 黄海瑛. 美国灾难电影建构模式分析[J]. 电影文学, 2012(01): 30-32.

[4] 郝建. 影视类型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33.

[5] 李良荣.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麦斯韦尔·麦考姆斯,顾晓方.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J].国际新闻界,1997(05):61-65.

[7] 欧阳曦. 好莱坞灾难电影的艺术表现与价值意蕴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 许南明, 沈善. 电影艺术词典[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23.

[9] 叶春雷. 气象与电影[J]. 新疆气象, 2004(05): 46.

[10] 张喜华. 美国科幻灾难电影中的生态启示[J]. 学习与探索,2014(11):131-137.

[11] 张菊芳. 中外气象灾害题材影片科普功能和传播力调查对比分析[A]. 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2011:6.

[12] 周锁英,韩静. 从《哥斯拉》到《2012》——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生态警示[J]. 电影文学,2011(10):85-86.

[13] 郑保卫. “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概念解读[J]. 采写编, 2017(02):13-14+138.

[14] Cerveny R. Making Weather in the Movies[J]. Weatherwise, 1997, 49(6):35-40.

[15] Hobbs-Morgan C. Climate Change, Violence, and Film[J]. Political Theory, 2017, 45(1):76-96.

[16] Howell R A. Investigating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s on individuals attitudes and behavior[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4, 46(1):70-101.

[17] Leiserowitz A A. Day after tomorrow: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J].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 46(9):22-39.

[18] Moser, S. C. (2007). More bad news: The risk of neglecting emo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In S. C. Moser & L. Dilling (Eds.),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facilitating social change (pp.64-80).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387-411.

[20] Pooley, J. A., & OConnor, M. (200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are what is needed. Environment & Behavior, 32, 711-723.

[21] Sakellari M. Cinematic climate change,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5, 24(7): 827-841.

猜你喜欢

议程议题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会面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