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管理优化研究

2019-03-08陈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家庭

陈月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 “弱势群体”,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经济困难导致“心理贫困”从而出现“双贫”状况的学生,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经常遇到,这也使得相关部门、学者越来越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这一问题。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现状

1.1 障碍性心理帮扶为主,发展性心理帮扶关注较少

障碍性心理帮扶是指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帮扶,目的在于矫正或治疗其相应的心理障碍问题。发展性心理帮扶是指针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开展的心理帮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调试因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不适,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协调发展。从当前高校提供的心理帮扶现状来看,基本是以障碍性心理帮扶为主,将工作重心放置于少部分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于其他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能够接触到的心理帮扶形式还停留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上。

1.2 应急性心理帮扶为主,持续性系统化心理帮扶关注较少

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心理帮扶工作中可以看出,基本以应急性资助为主,即学校的资助部门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应急性地开展帮扶,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可以根据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全领域覆盖的持续性系统化心理帮扶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

从另一角度来看,应急性心理帮扶和持续性心理帮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心理帮扶工作短期性和长期性的矛盾,也就是说当前的心理帮扶工作过多关注的是短期效益,期望能够短期高效地解决问题,没有从长期规划的角度,系统地开展心理帮扶工作,因为这确实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并且短期内很难收效。

1.3 他助性心理帮扶为主,自助性或互助性心理帮扶关注较少

从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都偏向于对已经产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外在”的心理援助,而对于能够 “内在”地引导学生增强自助甚至互助意识的学校则相对较少。这种直接给予的心理帮扶会导致受助者自我救助意识的丧失,不利于他们自强自立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心理帮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小由于经济压力所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个人全面发展,同时实现“助人与自助”的资助终极目标。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心理帮扶管理理念陈旧

一是心理帮扶工作的开展仍延续经济资助管理的模式,以管理理念为主,缺乏服务意识。二是对资助理念的把握仍停留在以“保障”性为主的资助上,在“促进资助对象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资助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帮扶资源主要用来“保障”少数存在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发展”性心理帮扶。

2.2 心理帮扶管理体系缺乏科学设计

对出现“心理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改变他们对于“贫困”这个问题的认识,帮助其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加强对其心理问题的重视,采取保护其心理健康的资助方式。

2.3 心理帮扶管理信息共享受限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资助管理信息由于使用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使得其本身像一个“信息孤岛”,无法与校内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在业务和数据层面实现相互交换的情况。这种状况一方面会导致资助管理部门与校内的其他部门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影响心理帮扶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的相互协作,阻碍心理帮扶工作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受助学生的角度考虑,这种信息共享的受限,严重影响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持续跟踪、整体规划和及时调整。

2.4 心理帮扶管理过程缺乏反馈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学校层面的心理帮扶管理者,还是心理帮扶工作的具体实施者,通常最为关注的是资助结果如何,但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任何结果都是过程中行为积累导致的,缺乏对过程的反馈,就难以控制预期结果的产生,因此产生资助内容狭窄、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也是情理之中的。

此外,由于心理帮扶过程缺乏反馈,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极易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进一步加剧心理帮扶管理信息无法共享的状况,从而导致心理帮扶效果并不理想。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管理优化路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管理的优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即对于管理中主观不确定的方面,要从参与主体理念和意识的角度来解决;针对管理中客观科学的方面,要用管理方法优化的思路来解决,从而实现心理帮扶体系整体的一致性和更高的绩效。

3.1 扭转心理帮扶管理主体意识

3.1.1 资助管理者:需强化管理育人理念

高校作为资助工作的管理者,首先需要强化资助工作管理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理念,也就是说要努力做好资助资源配置和机会的给予公平,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到资助工作运行高效。其次需要强化以发展性资助理念来指导资助工作的开展,确保资助体系和受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1.2 资助实施者:需强化服务育人理念

对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而言,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以学生利益为根本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受助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内在优良品质的培养,努力提高资助育人水平,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整个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3.1.3 资助受助者:需强化自助助人意识

对受助学生而言,需要借助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和措施,强化自身的自强、感恩、诚信和责任等内在品质,摈弃好逸恶劳,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要做到饮水思源,努力做到自助助人。

3.2 建立心理帮扶管理体系

3.2.1 科学设计规范的心理帮扶管理流程,优化帮扶的操作性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默和钱皮提出来的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理论。这一理论对于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的管理流程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借助这一理论原理提出对心理帮扶管理流程优化的设想 (见图1),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受助学生档案,项目涉及经济资助基本情况、心理、综合素质和学业四个方面。(2)根据受助学生心理筛查或咨询情况,帮助其制定适用的心理帮扶方案。(3)定期根据心理帮扶评价指标体系对受助学生做综合素质测评,并将相应的测评结果分别记录到心理、综合素质和学业档案信息中,以考核资助方案是否适用及效果。(4)针对测评结果的反馈考虑是否需要对受助学生的个体心理帮扶方案加以调整。(5)上述四个环节是不断循环的过程,整个过程覆盖受助学生在校时间,对于发生的信息变动会及时予以记录。(6)整个心理帮扶管理过程还需要与受助学生的经济资助情况相结合,随着其年级的不断升高,逐步减少经济资助力度,相应地增加能力和心理帮扶力度,使经济资助逐步由“无偿型”向“有偿型”转变,心理帮扶逐步由“他助型”向“自助助人”方向转变。

3.2.2 借助科学高效的心理帮扶管理手段,提高资助的实效性

(1)采用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要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明确其任务目的,全面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换的通畅是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当前任务。其次,完善的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的面交广,需要来自各方的信息汇集,因此还需要很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子系统作为支撑。再次,为了确保信息的顺畅交换和业务运作,还需要整个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建立。最后,当资助政策、制度和相关的评定标准发生变化时,要保证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调整。

图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管理流程优化模型示意图

为了提高心理帮扶的育人效果,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作为学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融入学校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信息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全面及时监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各方面状况。

(2)采用心理帮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要评价现行的心理帮扶工作所产生的效果和效益,或者了解某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心理帮扶后的效果如何,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这种评价标准需要依靠专门的资助评价指标体系来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可行的资助评价指标体系。

4 结语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将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合当前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心理帮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要以心理帮扶流程为基础设计一级指标,同时结合PDCA循环理论,将心理帮扶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设定为以下六个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心理帮扶资源筹措、心理帮扶资源的配置、心理帮扶监测与跟踪、受助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心理帮扶满意度。

其次心理帮扶助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高校的资助育人目的,即是否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否培养了受助学生自强自立、诚信感恩的优良品质、是否使受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是否促进了受助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最后在设计心理帮扶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当前的高校实际情况,又要兼顾未来发展的可能。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