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构念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作用分析

2019-03-07韩红红贾莉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构念阅读理解

韩红红 贾莉

摘 要:外语学习环境下,阅读作为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课堂上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构念,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构念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学习过程,是人的大脑中快速发生的一种认知活动(Harris & Sipay,1990),主要包括语言学习者对文本信息进行识别、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知识迁移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学者逐渐认识到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关阅读理解的研究蓬勃兴起。本文旨在探索课堂上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构念,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2017版向各高校发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教学指南》将阅读理解能力划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级别:从话题上区分,包括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英语材料,一般性题材的文章以及一定难度的文章,学生需掌握获取、识别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中心大意;结构方面,学生能够辨识语篇的整体结构和文体,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同时,学生需掌握和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和策略,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

2018年,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的出台,提供了多等级的英语能力描述,为构建外语学习、教与评的完整理论体系提供了参考标准(刘建达2015)。量表共设九个等级,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阅读理解能力是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阅读并处理书面材料时,运用各种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和策略,围绕所读材料建构意义的能力,包括识别与提取、概括与分析、批判与评价书面信息的能力(曾用强2017)。依据语言的事务功能,将阅读理解与具体的文体(书面叙述、描述、说明、论述、指示及互动材料)结合,具体描述和界定了不同语篇描述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阅读策略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猜测生词词义、预测下文、推断作者意图、领会篇章的逻辑性等其他技能。

量表中提及的策略主要包括:猜测生词词义;预测下文;推断作者意图;评判文章的逻辑性;利用略读、寻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技巧,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迅速找到与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信息;利用已有常识,评价内容的合理性;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通过背景知识帮助理解;利用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发展或结局;利用材料中的衔接词,识别作者的观点;快速浏览获取文章大意;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分析构词法,帮助理解词义;分析作者态度等。

邹启明、周瑞琪(2004)在前人研究阅读目的的基础上对中国学生阅读目的进行了研究:可以分为三类:(1)为提高英语水平而阅读,如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与技巧;(2)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而阅读,如了解西方文化;(3)为功利性目的而读,比如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类型的阅读材料,陈则航(2016)区分了阅读理解类型:一是字面意思的理解,二是推理性理解,三是评论或评论性理解,四是赏析性阅读。关于阅读策略,(Brown & Abeywickrama 2013)列举了十条,包括:1)明确阅读目标;2)运用拼写规则帮助理解词汇、语法;3)通过语法分析来确定词义;4)猜测词义或句义;5)略读文章以获取其主旨和主要思想;6)寻读文章以获取具体信息;7)用默读技巧快速阅读文章;8)利用笔记、纲要、图表或语义映射等手段帮助理解和保留信息;9)区别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10)用话语标记语(如:however,nevertheless 等)处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现状的调研,量表将本科学段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分为两个等级,五级和六级的标准对应于《教学指南》中“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王守仁2018)。根据Bachman & Palmer(2010)构念框架,本研究在《教学指南》和量表基础上,结合阅读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大学英語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框架,大学英语课堂上的阅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理解策略。

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识别、理解、分析、评价及评价的能力。其中,“识别”指的是读者基于文本材料,辨认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对应《教学指南》中的要求“能够基本读懂题材不同的英语材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指的是读者在加工文本的过程中构建意义的能力,与量表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观点”相对应。“分析”指的是辨别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对于材料信息的取舍,理解言外之意;对应两表中“推断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

“评价”指的是读者基于某种标准,结合已知知识和价值观,对文章做出评判的过程。“创造”是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在逐渐内化、整合内容的过程中,重新组合各要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框架中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情感交互因素,具体指:(1)阅读前,明确阅读目标,思考自己了解多少与主题相关的知识;(2)利用略读、寻读、默读等不同的阅读技巧,找出文章的重要信息;(3)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猜测词义或句义;(4)利用文章标题或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发展或结局(预测下文);(5)通过背景知识帮助理解;(6)用话语标记语(如:however,nevertheless)等处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识别作者观点;(7)区别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分析作者态度;(8)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查找相关的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9)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则航.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王守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18.

作者简介:

韩红红,贾莉,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构念阅读理解
自我构念在认知和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独立型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差异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