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
——以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影片为例

2019-03-07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潮教育

万 辉

(皖西学院 实验实训教学管理部,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以校园教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国外较为经典的影片有《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叫我第一名》《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等。国内有关教育题材的电影也屡见不鲜,比如1999年上映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2009年上映的《高考1977》,2012年上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5年上映的《少年班》等。这些电影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某一时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不仅收获了较高的票房,而且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进程,获奖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该时期中国电影的优秀代表。文章以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教育影片为例,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教育电影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教育电影的发展规律以及其所反映的当代教育思潮,有助于理解当今教育改革的内涵,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教育新思想新理论的孕育。

一、教育电影的时代内涵

(一)教育电影溯源

教育电影一词最早可追溯于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该协会由教育界与艺术界知名人士所发起,以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教育电影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拉开了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序幕,随后有关教育电影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人们对教育电影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和多元。宗亮东在1936年出版的《教育电影概论》中认为教育电影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而言,凡是与社会教育有关系的一切影片,无论为国民生活的介绍、社会道德的鼓吹、宗教艺术的宣扬、通俗科学的传播、保健卫生的指示、时事问题的解说、休闲娱乐的欣赏以及各机关的业务宣传,都应该属于教育电影的范围之内。狭义的则限于学校教材影片,如关于知识的获得、情意的陶冶、技术的传习,如看到这些教育的目的而摄制的教育影片都得称为教育电影”。[2]宗秉新、蒋社村在1937年出版的《教育电影实施指导》一书中认为:“凡是含有促进人类对于自身,对于世界,或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改变,以合于人生需要,或公共福利为目的的材料,而用电气电光的机械,将这些材料的形体、关系、动作或声音、颜色,表现在银幕上,藉视听的官觉,以灌输于人们而达到上述的目的的,就叫教育电影”。[3]中国现代话剧理论的早期研究者谷剑尘在1937年出版的《教育电影》一书中指出,“教育电影是以教育的立场为教育而特制的影片,教育电影其本质上讲,是用电影来做实施教育的工具”。[4]

以上对教育电影的定义都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当时电影理论研究者对教育电影的认识,虽然有些观点从现在视角来看已显得不合时宜,却也丰富了教育电影的时代内涵。而关于教育电影的含义,时至今日尚无统一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电影,是指以教育故事为题材,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以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电影”[5],也有学者语焉不详,只是将教育电影描述为“教育类(这里主要指学校教育)电影”[6]。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电影”不是从电影的社会功能上着手进行划分的。它不等于“电影教育”,也不是“教育的电影”。[7]有学者则认为:“‘教育电影’并非我们熟悉的定名于1953年的‘科学教育电影’。‘教育电影’这一电影类别,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它只存在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短短的十几年间”。[8]

(二)教育电影内涵的演化

对于教育电影内涵的理解,之所以存在诸多分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育一词本身具有多元性。就教育而言,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有目的论的,也有功能论的等等。教育自身的多元性相应地导致了对教育电影理解的复杂性。二是研究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着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有的倾向于从个体发展方面来理解教育。而从以上对教育电影的不同认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教育电影定义的发展脉络来看,教育电影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它集中反映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社会需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技术的跃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在影响教育电影的内涵与表达形式。事实上,教育电影这一称谓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或消失,正相反,教育电影的内涵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存在,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着和迭代着。而任何理论都属于特定的时代,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才能更加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兴起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潮,蔡元培等教育名流主张利用教育电影来救治当时中国的穷、弱、病、私、愚。教育电影作为一个“向度指标”既包括以教育的立场为某类教育特制的影片,也涵盖商业性故事片,如《国风》《铁鸟》《密电码》《战士》等。[9]抗战时期,为救亡图存,唤起中华儿女的救国热情,国防教育电影、国情教育电影、工业教育电影成为宣传主流,并与“大后方教育电影”[10]一起构筑成战时的电影文化。战后时期的教育电影大都属于在社会上和学校里放映的社会教育电影和学校教育电影,偏重教育,较少娱乐。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国内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教育电影偏向于科学教育片,以服务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需要。“文革”时期,中国电影事业遭遇重大挫折,教育电影一度停滞不前。1978年中国开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电影事业呈现出恢复发展、百家齐放的繁荣景象,此时期教育电影偏向于反映学校教育的故事片和科学教育片。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崛起,科学教育影片这种主要用于学校教学使用的“教材电影”逐渐被普及的电视教材所代替,教育电影的内涵渐渐发展为当代被广泛认可的以学校教育题材为主的故事片。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电影技术不断的发展,教育电影的内涵也在一点一滴、不断的变化着,并最终演变为当前人们所熟知和普遍认同的涵义,即“教育电影是以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的艺术电影”。[11]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电影的历史流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求新求变,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极大地释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和创造力,电影业从困境、复苏走向持续繁荣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系统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教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电影整体发展历程虽略有差异,但大体相似。文章以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为主要参考依据,以期探究中国教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华表奖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我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政府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是创办于1981年的国内唯一的专业性电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其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等共同组成,因此业内又被称之为“专家奖”。金鸡奖的评选本着“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充分协商,从善如流;发扬民主,顾全大局”评选方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影片。因此,相比于百花奖和华表奖,金鸡奖既充分考虑观众口碑,又准确把握社会主流意识的总趋势和总倾向,是国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性评奖,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电影发展及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黄金发展阶段(1978—1993年)

从1978年至1993年,中国电影业开始进入全面复苏的黄金发展时期,教育电影快速发展,创作出许多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教育电影,具体获奖影片如下表1。本阶段教育电影以获得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红衣少女》和第七届金鸡奖获得导演特别奖(陈凯歌)、最佳摄影奖(顾长卫)、最佳美术奖(陈绍华)等三项大奖的《孩子王》两部影片为代表进行介绍。影片《红衣少女》讲述了女主人公安然在评选“三好学生”期间,当编辑的姐姐安静,为了妹妹顺利当选而把班主任韦老师不合格的诗作发表出来。当正直、纯洁的安然发现所获荣誉竟然“来路不正”时,她宁可选择放弃。在新与旧,真与伪,超脱与庸俗,明智与愚钝,崇高理想与市侩主义纷然杂陈的社会上,我们一代青年面临着考验和抉择。想想当前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种种不健康现象,《红衣少女》涉及的问题是尖锐的,带有紧迫性的[12]。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讲述了在中国“文革”时期,一个插队的知青“老杆”被抽调到农场中学教学,但因为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上课而被解职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教师,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教化方式,打破因袭重复的习惯,积极地推动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的新一代的长成。[13]

表1 1981—1993年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一览表

(二)低谷调整阶段(1993-2001年)

从1993年至2001年,中国电影面临国外电影的强力冲击,呈现下滑态势,处于低谷调整时期。但此时期依然出产了几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教育电影,如下表2。与影片《烛光里的微笑》过度美化教师尽善尽美的形象不同,《凤凰琴》以平缓、朴实的手法真实展现了偏远农村民办教师的生存状态。第二次高考失利的张英子在当乡教委主任舅舅的安排下,在山区界岭小学找了个代课老师的差事。影片细致描述了学校应付县里扫盲工作检查、央求村里兑现拖欠的菲薄薪水、筹钱修缮破漏不堪的校舍、争取“民转公”的指标等一系列事件,真实地反映了以余校长为代表的民办教师在恶劣条件下坚持教学的感人事迹。影片在反映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同时,也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如官员腐败问题、轻视教育问题等,引发了人们超越影像背后更多更深更宽的思考。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一位13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为了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孤身进城寻找辍学学生张慧科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它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朴实、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这恰巧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在司空见惯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来。…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要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14]

表2 1994—2001年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一览表

(三)重新振作阶段(2002-2017年)

从2001年至2017年,中国电影业承受起向产业化过渡的阵痛,处于重新振作时期。从2005年第25届开始,金鸡奖和百花奖隔年轮流评选,同时从本年开始,将香港、台湾电影人纳入金鸡奖的评选范围。从获奖概率上看竞争上也更加激烈。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国外电影冲击的中国电影业,放下了惶恐和浮躁的心,开始把眼光收回来反视自身,在这种对当今社会的审视中,中国电影逐渐成熟起来,教育电影在题材选取、形象塑造以及视听呈现上也都有所突破,获奖影片如下表3。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杨亚洲)、最佳女主角(倪萍)、最佳女配角(袁泉)等四项大奖的影片《美丽的大脚》,讲述了西部偏僻农村教师张美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坎坷经历。通过对张美丽与夏雨、西部农村与首都北京、贫穷与奢华、落后与发达之间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中国本土国情,映射出当下社会对农村教育、农村社会问题关注的缺乏,引发人们沉重的思考。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以“青春怀旧”为主题卖点的商业片,讲述了大学校园里一群青春少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以及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迷茫和抉择。影片通过四个典型的女大学生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新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下所表现出的多重价值观,即在物质和精神问题上,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需求。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片类似,80年代也有一部展示女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影片《女大学生宿舍》,但《女大学生宿舍》则体现出80年代大学生重视精神追求,以国家利益为主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四)质量发展新时代(2017年以后)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中国教育电影也进入了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事内容要新。部分教育电影在题材上一味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导致影片“说教”的氛围十分浓厚,使观众失去观赏兴趣。中国教育电影要在电影内容上狠下功夫,抛弃以往僵化的叙事模式、人物性格单一的师生形象,不能再死板地说教,而是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融教育性于娱乐性中,体现教育电影中特有的校园故事、校园气息,回归教育本性。二是叙事技巧要新。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只侧重于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忽略了市场及经济效益,教育电影也很难发展。在讲求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今天,教育电影创作就要充分考虑市场与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风格鲜明且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优秀影片,中国教育电影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建立稳定的观众群,获得市场效益,产生社会反响。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可以发现这些影片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全面。这个“全面”表现在获奖影片中既有叙事传统的故事片,也有反映师生情谊的动画片,如《美丽的大脚》与《山水情》;既包含了义务教育,也包含了普通高中、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如《凤凰琴》与《花季·雨季》《泉水叮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既有塑造教师高大形象的影片,也有冲破传统习惯,嘲讽教师的影片,如《烛光里的微笑》与《红衣少女》等;既有描述理论知识学习情景的影片,也有反映音体美学习情景的影片,如《六月男孩》与《和你在一起》《候补队员》等等。由于金鸡奖获奖名额有限,尚有一部分比较知名的教育电影没有入选,比如《鲁冰花》《考试一家亲》《代课老师》《看上去很美》《冯志远》《天那边》《新来的李老师》《少年班》《初三》《全城高考》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此外,相关电影公司、电影奖的设立也为教育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创立于1981的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1987年改名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它是当时我国唯一一家专门生产儿童电影的电影制片厂,生产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儿童电影,其中也不乏很多教育电影,如《我的九月》《霹雳贝贝》《四个小伙伴》《十四,五岁》《少男少女们》等。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设立儿童电影的专业奖项童牛奖(2005年并入中国电影华表奖),以促进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童年奖的设立激发了电影人的创作热情,造就了“新时期儿童电影创作最为活跃,创新热情最为高涨的时期”。[15]

三、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的互动共生

电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结合物,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或群众的要求。[16]教育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组成部分,其创作内容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教育电影通过声画媒介集中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倾向。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受到当时比较流行的诸种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引导,如全纳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思潮、个性化教育思潮等。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密切互动,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不断涌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在当代教育思潮的演进过程中,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相比并不完全同步,但基本一致。

(一)全纳教育思潮与教育电影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在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特殊教育。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并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早期的全纳教育主要关注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问题,后来全纳教育思想已被赋予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仅仅是对残疾人和有学习困难的人的范围,并逐渐将全纳教育的对象界定为所有易于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全纳教育思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倡导的全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教育思想的延伸与扩展。它的本质是强调教育公平,重视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边缘群体)的入学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17]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长久以来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因而具有相对性。“教育公平是具体的、相对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18]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具有层次的,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已经开始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水平,从物质数量层面需求转向物质质量层面的需求。在教育电影当中则体现出从争取受教育权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转变。

从全纳教育的思想来看,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一个都不能少》《凤凰琴》《美丽的大脚》《上学路上》《走路上学》等系列电影均深刻反映了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有的侧重于表现农村简陋的教学环境,有的揭露农村严重失衡的教师队伍结构与稀缺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有的关注易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偏远农村学生群体,这些元素共同构筑成了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景象。除此之外,不少影片也探讨了教育性别公平,即男孩、女孩受教育权的不平等问题,如影片《泉水叮咚》《我的童年在瑞金》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在教育领域的投入逐渐加大,这种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教育权利不公问题、教育质量不高问题也在逐渐得到改善,但并未完全消除。个别地区所存在的“阳光下的苦难”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育个性化思潮与教育电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最好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教育个性化思潮是发源于西方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它对西方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教育个性化思潮比以往的任何教育思潮都重要地把教育对象置于一个绝对主体的地位,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对在个体日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独立性、思考力、批判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个体发展的总目标。教育个性化思潮建立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可以从培养目标个性化、教育方法个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等多方面进行推进。它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性格、志趣、能力、智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精心编排教学内容,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即教育质量从片面追求升学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培养标准化、模式化、刻板化人才向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人才转变。但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上好学”,则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体不断探究、自发学习。

教育个性化思潮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与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传统教学思想相得益彰。《候补队员》《和你在一起》《女生日记》等影片将视角聚焦在具有鲜明特点的个体上,是对教育个性化思潮的具象化。影片《候补队员》里生性活泼好动的刘可子因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守纪律,无法进入校武术队。武术队黄教练发现了刘可子善良、勇敢、倔强、爱好武术的性格特点,在黄教练的鼓励、帮助和适时的引导之下,刘可子刻苦学习,发愤图强,不仅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成为武术队的一名“候补队员”,而且自律性也进一步加强。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刻苦努力之后,刘可子在黄教练 “因材施教”方法的帮助下,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如愿进入校武术队,实现了自身理想。刘可子的母亲也从一开始全然不顾刘可子的个性和爱好,到逐渐理解、接受、支持刘可子的选择。

(三)素质教育思潮与教育电影

素质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它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望。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压之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业负担日益繁重,如何改善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从枯燥的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98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后,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口号逐渐流行、普及,短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滚滚向前的思潮。[20]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21]的教育,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影片《六月男孩》就是在我国教育界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背景下的时代缩影。影片主要围绕面临中考的初三五班萧野和许梓枫两个男生之间的竞争展开,反映了当代校园生活的真实质感和时代感。其中也不乏以班主任王小妮老师为代表的应试教育思想与物理老师任涛代表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碰撞。[22]王小妮老师以分数论英雄,一切工作以学生考取重点高中为目标;任涛老师认为考试只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形式,并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水平,采用有奖竞猜这种新颖的评价形式进行物理考试,在激发学生兴趣踊跃参与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教育电影反映了当代教育思潮的变迁,当代教育思潮的演化也为教育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讲,教育电影是表现形式,教育思潮是主体内容。一方面,教育电影的创作受到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教育思潮的变化而变化,教育思潮的内涵决定了教育电影内容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电影这一媒介方式,教育思潮能够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并对教育实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教育电影成为连接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中介。正视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的互动共生关系,有助于正确对待教育电影在教育思想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正视教育电影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力,促进教育改革顺利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教育电影的创作源泉不仅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现实,而且来源于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历史越是往前发展,人们就越是发现先前的认识所存在的缺陷。从全纳教育思潮所提倡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到教育个性化思潮所提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再到集各种先进教育思潮有机结合的大成者素质教育思潮所提出的“育人为本”教育价值观,这反映了现代教育逻辑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即更加注重“人本主义”,更加凸显“人”的主体地位,而且这一过程仍然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也迈进了新时代。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使广大学生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永恒追求。教育电影是教育思潮的具象,教育电影所蕴含的形式多样的当代教育思潮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教育理念变迁的历程,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发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层次上,而且影响到教育的顶层设计与行动上。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的互动关系,把握当代教育思潮的内涵与流变,有助于客观评析当前的教育改革,判断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更好地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思潮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中国共产党百年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社会思潮冲击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分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