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19-03-06彭天培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法初中数学

彭天培

摘要:问题导学法就是以某个特定问题为切入点,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目前虽然问题导学法被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而本文就是以问题导学法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就如何以问题导学法促进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希望为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法;初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54-01

引言

随着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也更加适合现代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实际需求,但是初中数学内容其较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依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通过问题导学法让学生通过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能力,也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问题导学法的基本步骤

问题导学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教师给出具体的学习目标;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自学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解答和纠正,进而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第三步,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知识的总结,实现难点的突破;第四步,教师布置合理的练习题并及时评价。

2.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及基本原则

2.1 注重适时性原则。

通过调查表面,教师对教学时机的有效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突破,也就是说教师要注意引导的适时性;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在“問题”, 如果问题设置不合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能会碰到阻力,这就要求在问题设计时要做到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针对不同个体也应该有一定区分,从而达到恰到好处的引发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2.2 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深挖教材并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考虑教材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间的知识与能力差异,教师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教师,从而促进初中数学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导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还缺乏较为直观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立体”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其次,在问题驱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而我们的问题设置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此我们在新课讲授前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例如,在讲授《平行线及其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的画出两条线,并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这时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两条或者相交、或者平行、或者即不平行也不相交,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展和延伸;最后,教师再引出平行线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

3.2 注重创设情境性的提问。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难度适中”,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本原则进行设置,所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的“暴露”和“直接”,也不能过于的“隐蔽”,避免造成学生难以发现问题;其次,教师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还要严格的按照教材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问题设置,要坚持“深入浅出”、“ 从易到难”,“ 由近及远”,“ 从简到繁”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够层层深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由若干个方格组成的网状平面中,勾勒出两个正方形并标记成黄色,分别记为A和B,并将这个顶点作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两个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作为三角形的两边,以此勾画出一个蓝色的三角形,再以三角形的另外一条边作为正方形的一边,勾画出一个白色的正方形,标记为C。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请问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存在怎样的联系?”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让学生学会怎么使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我们的勾股定理,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4.结束语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提高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通过对所设置“问题”的思考与总结,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的提高,所以问题导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俊.问题导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6,(6).

[2] 吴兆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

[3] 章建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4] 黄河清.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教学法初中数学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