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型建构
2019-03-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应用和语感的培养。将互联网技术同高中语文教学结合,不是单纯为了完善学科,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让语文教学有一个新面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功效。
一、音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一个和谐有声的环境往往有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音乐此时可以展现其特有的魅力。比如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段合适的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方式不止一种,比如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配乐朗诵,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朗诵训练,让学生置身于文中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能更好地学习课文。
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要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现出的浓浓“愁”意,在朗诵配乐时,应当选择低沉一点的古曲声,这样更能表现词人内心感受,渲染气氛,感染学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在朗诵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之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下载教学相关资料,合理利用课件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查询更为丰富的内容,下载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将课程准备得更为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选择适当的内容用于教学,课上可以将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便于学生做笔记和把握重难点,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或难以描述的动态过程,可以通过图表或制作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学生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更容易理解、记住知识,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内容时,开始可以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内容去了解与《红楼梦》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正式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剧片段,同时在线欣赏一首插曲,从声音、图像上吸引学生,加深学生对作品人物的理解。
学生可以课前预习教学内容,课后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复习延伸,可以借助互联网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加强知识的课外延伸。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获取形式很多,比如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后,对于知识内容不够清晰,不了解故事背景,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也可以通过网上的共享课程提前预习,丰富课后学习。
三、实现有效互动,因时促教
在语文教学中,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内容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方式远比被动灌输强得多,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在课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建群,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理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比如在学习了《苏武传》这部分内容,关于苏武这个人的人物评价,不同学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是忠诚的,也有人认为他是愚忠,不懂得随机应变,那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借助互联网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引经据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四、应用网络,做好课后总结拓展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比如可以在师生论坛上发帖子,或QQ群里讨论,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让其将作业发送到教师的邮箱,而教师也要及时审阅和反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然后总结分析。这样不仅让学生课上学懂,也增加了课后知识的理解延伸,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蜀相》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整理历朝历代关于咏怀诸葛亮的诗作。或者上网观看“品诗思人”中关于杜甫的录像及诗作分析。作业完成后以电子版形式发到教师邮箱。
虽说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相比其他学科,语文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网络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有古今中外各个时间段各位名人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也相对完整,在教学中将互联网技术同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将网络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由于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所以网路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学生在课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弥补不足的地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粉笔加黑板的形式,教学内容以口头描述为主,整个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提起兴趣,更无法融入其中,而网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动画、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知识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形式得以表现,学生就更喜欢学。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个性的发展,当代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知识,那么互联网技术正好能适应这一变化,通过网络可以将一些过时的东西更换,弥补学生接触社会少、阅读量少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