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中的教材解读和文本重构

2019-03-05

英语教师 2019年20期
关键词:邀请函重构笔者

引言

学科教学逐渐向学科育人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和二次开发,提倡教师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核心素养下基于模块整体教学的“文本重构”是实现教材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利用,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特点,对模块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它要求教师从模块出发,对各板块进行分析重整,形成一个兼具情境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新的语言学习材料。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切合学生的语言基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关注语言的整体呈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文本重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小学英语教材解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文本重构的几种形式和注意事项。

一、小学英语教材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笔者在广州从事小学英语教学,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广州地区的教师为主,讨论的教材以现行广州版教材(教科版2011 年新课标)为主。结合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平时的课例观摩,笔者发现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解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教材解读停留在知识层面,教材解读忽略学生兴趣和文本问题特征,缺乏情意主线,忽略语用功能、语料内在关联、学生背景知识、图片隐含信息、文本情境作用、学生生活经历。

二、教材解读的框架

教材解读可以从语言、意义、技能、思维和人文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基于文眼的解读、基于人文意义的解读、基于想象力的解读、基于跨文化的解读、基于知识的解读、基于表演的解读。

三、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中文本重构的形式

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学情,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深挖文本内涵,明晰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重构文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文本重构有多种形式。

(一)课本剧

现行广州版教材以模块为单位,每个模块一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大多数话题非常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如:

案例1:三年级(上)Module 5 Toys 中只是简单的几句对话,笔者在对文本进行分析后,结合学情,从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找到灵感,将本模块话题重构成一个剧本,讲述几个小动物在博格(Bogo)的birthday party 上发生的故事。剧本轻松有趣、简单易懂,融合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深受学生喜爱,能够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案例2:四年级(上)Unit 3 Welcome to my house 是一段简短的对话,通过嘉名(Jiamin)去本(Ben)的家里参观这一情境呈现家居房间和物品的词汇,及简要介绍和评价的句型。笔者在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析整合后,重构剧本Three Little Pigs,大大丰富了文本内容。卡通人物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了文本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剧本的过程中掌握了语言知识,提升了语言能力。

案例3:六年级(上)Module 4 Past experience主要谈论过去的经历,涉及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一般过去时。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重在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但很多时候课堂难免会比较枯燥和单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教材和学情重构了一个剧本Who stole my teddy bear?,该剧本讲述了一个侦探破案的故事。学生在学习剧本时,投入剧情,认真演读,能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二)绘本

课本剧是文本重构比较好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但课本剧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可以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进行合理重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特征,重构绘本。绘本也是比较好的形式之一。

案例1:四年级(上)Module 5 Clothes 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Unit 9 是关于商店购物的一段对话,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服装、价格等,Unit 10 继续讨论购物,但涉及服装的复数和量词的表达。很多教师在处理该内容时会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合理运用购物的语句,创编对话,从而较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本模块内容时,先认真梳理本模块的知识点、核心词句,并联系学生熟悉的故事《皇帝的新装》,以绘本的形式呈现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学生迅速重温并熟悉故事。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What will happen next?”并呈现重构的绘本The King’s new clothes—new edition,讲述了国王在发现被骗后一系列有趣的故事。笔者步步引导,层层推进,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很好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并渗透了故事背后的育人价值。

案例2:五年级(下)Module 5 Unit 10 How to stay safe 是小学教材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单元。内容基于该模块的话题,谈论如何确保安全,但形式不是常见的语篇或对话形式,没有独立语段,而是以安全须知的形式呈现,即一个独立句子为一条规则。笔者经过仔细分析、深入挖掘发现:(1)句式不完全统一,分别由Do 和Don’t 引导的两种祈使句;(2)范围不局限,分别涵盖了校内和校外的安全规则。基于教材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调整了平时上课的惯性思路,以著名绘本David Says No 为引子,让学生感知并理解什么是规则,继而仿照绘本中的句式谈论我们身边的各种规则,如交通安全规则、学校安全规则、家庭安全规则、外出游玩安全规则等,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并重构出绘本David goes to School,巧妙地改变了枯燥的课堂形式,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拓展运用环节,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本堂课学习的绘本和教材中的知识,小组合作,以How to stay safe 为题,创编一个新的绘本,学生的完成度非常高。

(三)故事

六年级(下)中开始陆续呈现故事。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对故事进行重构、改编或续写等。

案例1:六年级(下)Module 1 的主题是stories。Unit 1 是关于龟兔赛跑的一段对话,Unit 2是关于守株待兔的语篇。学生对这两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只是重新用英语学习。笔者通过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出故事脉络。

如:Pre-reading:Who can you see? What is Jiamin doing?

While-reading:Why is Jiamin in such a hurry?What story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 Who won,the tortoise or the hare?Why did the tortoise win the race?

Post-reading:If you were Jiamin,how would you carry the book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ortoise/hare?Do you think the tortoise is your good example?

在学生建构好故事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其思考:“The rabbit and the turtle,who do you like better? Why? If you are the rabbit or turtle,what will you do?Why?Do you like the farmer?Why?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ale? Do you like the story? Why?”经过前面的思考和铺垫,笔者要求学生Try to make your own story。学生重构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精彩纷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乐在其中,学习了语言知识,还积极思考,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案例2:六年级(下)Unit 8 The magic words 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短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儿通过运用礼貌的语言打开了树洞的故事。小学生的思想天马行空,非常喜欢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笔者通过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故事。学生创编的故事出其不意,充满童趣。

(四)人物传记

根据教材内容,人物传记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以六年级(下)Module 3 Famous people 为例。

案例:Module 3 是关于名人故事的话题。其中,Unit 5 是一篇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对话,Unit 6 是关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语篇。两位名人虽然职业、行业不同,但都是在世界上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大人物。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开始树立偶像意识,而教材中的这个主题正是一个讲述名人故事、培养优秀品格的良好契机。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先在不同环节呈现了多个关于名人的文本,如热身阶段通过视频呈现不同领域的多个名人,接着以谜语的形式快速呈现多个关于名人的小文本,让学生猜名人,然后通过音频和视频及练习的形式呈现4 个名人,最后以语篇的形式呈现关于某名人的主体文本。这样,经过多层次的文本推动,学生熟悉、了解和学习了多个名人的故事,升华了品格,进行了情感教育。

(五)书信/邀请函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除了对话和语篇外,教材中还出现了新的文体,如书信、邀请函等。

案例:五年级(下)Module 3 的话题是Invitations。Unit 5 是关于邀请的对话,Unit 6 则是一封书信形式的邀请函。基于邀请函这种新的文体形式和学生的语言基础,笔者重构了多个相关话题的邀请函,并让学生自主寻找和总结邀请函的格式,确定邀请函的基本框架,知晓邀请函的基本要素,并在此过程中熟悉语言。同时,笔者提供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重构邀请函。

(六)综合形式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需要,教学中的文本重构不是单一和固定的。根据教学内容、课标和学情,有些是综合性的文本重构。

案例1:五年级(下)Module 1 的内容是Seasons。笔者在复习课教学中,进行了综合性文本重构。首先,通过一封邀请函引入话题,同时复习了邀请函的格式;接着,呈现几个小文本的谜语让学生猜测季节,帮助学生复习季节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南、北半球几个不同国家的不同气候,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感知地理特征和气候的关系;最后,以一个主体文本呈现武汉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学生在多层次的文本输入后,不仅复习了季节的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梳理、巩固了如何介绍季节。

案例2:五年级(上)Module 4 Travel 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大部分教师在处理该模块内容时,倾向于引导学生制订一个旅游计划。笔者在处理该话题时,通过森林之王Mr.Lion 的邀请函引入话题。在学生复习、回顾了邀请函的基本要素后,笔者进一步结合图片、音频等带领学生回顾国内外著名景点和旅行交通方式。重构剧本The animals’holiday plans,谈论动物的假期旅游计划。剧本妙趣横生,容量较大,学生在学习剧本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不仅复习了动物、动词短语、旅游景点、交通方式、旅游活动等相关知识点,还在互动交流中发展了语言能力,在剧本演读和表演中展示了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在剧本续编中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中教材解读和文本重构的注意事项

通过学习前人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反复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中教材解读和文本重构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关注模块的整体性

现行广州版教材以模块为单位,以话题为纲,每个模块一个话题,分两个单元,主要有let’s talk,fun with language,rhyme time,sound family,let’s read,story time,did you know,self-assessment 等板块。教材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教师在教学中仍需进行相关调整和补充。教师应关注模块的整体性,从模块的整体性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和重构,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对模块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二)关注文本的真实性

语言要模仿,内容要创造。教师结合教材、学情和课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并根据需要对文本进行重构。文本既要融入模块的语言知识,复习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大量复现核心句型,且句式要丰富。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巩固相关知识点,在拓展部分的创编和续写环节,学生一定要基于剧本的语言进行模仿,并在内容上不断创造。教材中的许多话题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教师在重构文本时要关注文本的真实性。如在教学clothes,hobby,daily life,weekend 等话题时应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三)关注文本的特殊性

重构的文本应立足于教材。教材中的特殊文体,如书信、邀请函、人物传记。教师在重构文本时,要立足这些文体。

(四)关注文本的生活化

文本重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教师实际(如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特色等)和生活实际(如师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等)。

(五)关注文本的科学性

文本重构是指对文章的段落和篇章进行内容或者形式上的重组。教师重构文本时应关注文本的科学性,使重构的文本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语言形式上都经得起推敲。

(六)关于语言复现性

语言学家认为,二语习得者能够通过听或读的练习大量接触目标语,从而习得词汇知识。单词复现率和语境丰富度被认为是影响学习者词汇知识习得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文本重构中注重词汇或句型复现性,会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目标词汇和句型的效率。

(七)关注情境的真实性

语境的作用在于理解并启动语言使用。缺少语境配合,学生学习语言后也难以使用。新课标倡导在语境中带动词、句、篇的学习,而不是孤立地教授知识点。重构的文本必须具有情境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情景中,通过任务推进,在文本的复现和推进中,不断感知并习得新语言,提升学习效果。

(八)关注文本的交际性

王初明(2004)教授提出学好语言的5 个关键因素:交际意图、互动协同、语境融入、内生的表达动力、语言理解与产出。语言使用由交际意图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际意图。例如:上课伊始,教师通过一封邀请函引入话题,并让学生“头脑风暴”归纳出邀请函的基本要素:when,where,how,what,why。在剧本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逐步理解、演读剧本以及提供开放式的结尾让学生创编。这些任务能不断刺激学生的交际意图,并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输出大量语言。

(九)关注文本的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玩爱演的天性,课本剧的创作必须生动有趣。例如,可以增加诗歌、歌曲,设计幽默、夸张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情,设计有冲突的故事情节等,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十)关注语料的丰富性

课本剧是基于单元知识创编的,既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又要在编写剧本时把所学主题知识整合在一起,增加语言的丰富度。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新旧知识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加以巩固。

(十一)关注结尾的开放性

在剧本创作中,尽可能地留下开放性的结尾,为学生保留创作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读后续写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十二)关注文本的育人价值

学科育人应成为教师内心世界的理念及其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的外化表现(朱浦2015)。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隐形的育人元素并充分利用,引发学生思考和升华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邀请函重构笔者
神秘的邀请函(上)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会议邀请函
老师,别走……
邀请函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王子的邀请函